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與聖經》第二章 基督與宇宙——聖經的宇宙論

[複製鏈接]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7-7 0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同行天路 於 2009-7-7 07:40 編輯

第二章 基督與宇宙——聖經的宇宙論


  基督參與創造的見證   

  在上一章中我們已經考察了宇宙中終極的第一因,顯明有令人折服的科學及邏輯的證據,支持聖經所說有一位創造主上帝的存在。無論是無神論,多神論,泛神論,或二元論都不能解釋科學所知道的宇宙。惟有一神論能滿足一切科學與人類經驗基本的標準:因果律。
  
  但是,聖經的一神論,不僅是回教或正統猶太教的一神論。聖經中的上帝是三一真神,一個神,但有三個位格--父,子,聖靈。而且,上帝不止於是一個無所不在的靈。祂也在祂那成為肉身的兒子耶穌基督裡面顯示自己。三一真神與神成為人的道理是基督教獨一無二的基本要道。非信徒對二者都感到荒誕。表面看來,二者與現代科學及健全的邏輯都不兼容。
  
  但更仔細地研究科學證據,就會顯明,這些道理與宇宙的基本性質美妙的和諧一致。實際宇宙的性質不但不與聖經有關上帝的道理相矛盾,反而會提供美妙的證據,支持這些道理的有效性。不僅如此,上帝恩典與救贖的道理,也包含在活的宇宙性質之中。主耶穌基督,既是創造主,又是救贖主,在宇宙中清楚地被彰顯了出來。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 1:20根據這個出名的經文,在上帝所造的宇宙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上帝創造的見證。這樣,每一個活在這世上的人,都曾經在上帝的創造中,看見到這上帝神性的見證。無論他是否打開聖經,或者他是否相信他在聖經中所讀的,他都無法逃避遇到施行創造的基督。他是無法推諉的。
  
  但是,如何能是這樣的呢?『從來沒有人看見神,』約 1:18那眼不能見如何可能成為可見,而成為明明可知的呢?依照羅馬書一章二十節的說法,這些眼不能見的,可以概括在兩個偉大的觀念之中。一是祂的永能,一是祂的神性。或者,人可以說,一是上帝的工作,一是上帝自己。祂是一位無窮永能的神,依照這節經文,已經清楚地在祂創造的宇宙中啟示出來。而且,祂的神性,也在祂所造的宇宙中啟示出來。這就是說,基督已在所造之物中啟示出來,因為上帝的神性就是在基督裡面。『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西 2:9上帝的神性借著所造之物在大自然中清楚地顯明出來。『所造之物』希臘文原文是poiema。英文中的詩poem一詞,就是從這個希臘字變化而來。因此指上帝詩般的創造大工。這個詞只在聖經另一處地方,以弗所書二章十節用過。在那裡說,我們蒙祂恩典救贖的人,也同樣的是『祂的工作』。因此,這在所造之物顯明的神性,都豐盛地在主耶穌基督裡面。因此,基督已經在所造之物中顯明出來是毫無問題的。祂自己是創造主約1:3;西1:16祂如今用祂權能的話托住萬有。來1: 3;西1:17祂也是『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約1:9在此應該強調說,除非聖靈吸引人,使人開明及有樂意的心能明白及接受,就沒有人可以借著上帝的創造,認識及接受耶穌。因為甚至在有聖經更明亮的光啟示之時,人在接受主之前,還需要作心靈的準備,他要藉分佈在大自然中的較微弱的亮光去明白及相信,心靈的準備就更為需要了。但是,為那些真正渴想看見,認識上帝的人,亮光確實在其中。因此,任何時代,任何文化的人,未能以祂為上帝榮耀祂,感謝祂,並且思想變成虛妄之時,他就無可推諉了。當他將上帝不能朽壞的榮耀,變成如同朽壞之人的像時(無論這像是原始民族木製的偶像,或有學問之人的人文主義,泛神論,或進化論的哲學思想),他都是藉此將上帝所已經啟示的真理改變為虛謊,去事奉受造之物,而非創造主,上帝就不得不放棄他了。羅1: 21-25

  神永恆的大能

  這上帝創造的宇宙所儲存之能源如此龐大,其豐富使人無法想象。地球上一切物理及生物作用所需的能都得自太陽。但是,地球所利用的太揚能,只不過是太陽能的無窮小的一部分,而宇宙中有數不清的像太陽的星球。人愈努力,愈細心的探測宇宙,無論其為原子核的微宇宙,或龐大的天文宇宙,就愈發現其間的能源愈驚人的龐大、複雜。
  
  在本書中,我們將經常提到那描述宇宙中能的基本顯明方式的熱力學兩大定律注一。這兩大無所不包的科學定律說,這能,雖然其存在的形式經常在不停地改變,並實際上在經常不停地降為更無用,及更不能利用的形式,但這能,卻沒有任何部分是現在才有的。這兩條守恆及衰變的定律是我們日常經驗中所常見的,也為最精密的科學量度所證實。參見第四圖,可獲得更清楚的了解。
  
  宇宙中能的繼續不停降低,與時間的進行是不可分割的。那就是說,時間繼續進行之時,宇宙中用以維持其各種作用的能,會愈來愈少。這個宇宙正逐漸變得更沒有秩序。其熵值正無情地上升。因此,時間與熵之律如今正緊密地聯接在一起,許多年前艾丁登爵士(Sir Arthur Eddington)曾給第二熱力學定律一個圖畫式的名字『時間之箭』。這個宇宙正向著最後的『熱之死』前進。但是,它既然離死尚遠,必然有一個起始。這樣,從這熱力學第二定律看,這個宇宙必然在過去某個有限的時間中創造出來,否則,它必已在遠古之前就已死去。
                    

  
  這宇宙中進行的各種作用,只要科學能夠衡量及了解,都是與時間複雜地糾纏在一起。既然用以繼續這些作用巨大的能,現在愈來愈少,顯然,這能的源頭,那起源,卻是在時間之外--那就是說,它不與時間相關聯,而是與永恆相關。它的起點是在時間之外,它可能的更新也必須在時間之外。它不可能是『暫時』的能力,而是永恆的能力。所有這些受造之物,正如聖經所說,都繼續見證上帝永恆的大能。科學家所研究的每一種作用,科技工程師所設計的每一個系統,都不斷見證那驅動這些作用及系統的,必定是能的創造主,那位全能者。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沙發
 樓主|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7-7 07:37 | 只看該作者
  神性

  這創造的世界,不僅見證上帝永恆的大能,我們的經文也指出,它清楚地指明上帝的神性。這神性一詞也是神學家講到三一真神時常用的。上帝啟示,神是獨一的真神,但有父,子,聖靈,三個位格。
  
  聖經使徒行傳中的那一段經文清楚地講到,人所造的一切,無論其為實質的,或抽象的,都不能將上帝的神性描繪出來。人既然是照上帝的形像所造,人就不能造出一個能描繪出上帝的像。創造主上帝,無限地超越了祂所造的,受造之物只能在上帝樂於啟示祂自己的範圍內認識及了解上帝的神性。
  
  但是,羅馬書一章二十節向我們保證說,上帝的神性是明明可知的,並且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不是借著人手所造的,而是借著上帝所造之物。人無法造出上帝的形像,但上帝自己在祂的創造中卻如此行了。
  
  這神性的本質,借著那最後的一段話,甚至可獲得更充分的了解。歌羅西書二章九節說,借著使徒保羅,聖靈已經記錄下那驚人的事實,就是『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西 2:9雖然,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但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卻聲稱祂是道成肉身。看見子的就是看見了父。上帝所有的本質都有形有體的在耶穌基督里彰顯出來。這一位是偉大的神,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本質與神性都在三一真神裡面,尤其在子身上彰顯,讓我們了解。神性傳達了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愛,真理,恩典及上帝豐盛神性的其它方面。雖然神這個詞本身精確的意思並非三一真神,但顯然,年紀較長的神學家們則作如此想。聖經對上帝及祂的神性的啟示就是如此,上帝或神就是父,子,聖靈,一個神,但有三個位格。父是一切生靈永恆的源頭,子是永恆的道,人藉之認識神。聖靈是借著子,從父出來,進入一切受造之物的神永恆的臨格。父與聖靈都是無所不在,眼不能見,但不停地,有形有體地彰顯在子裡面。在耶穌基督里,上帝就在時間裡,空間中,有形有體的啟示出來。聖經沒有講神只是曾一度住在耶穌基督里,而說上帝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住在祂裡面,並非隨便講的。耶穌基督永恆地彰顯出上帝的本質。祂是永恆的自有永有者,是太初的道,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約1:1-3基督教有關神的教義,已長久是一般非基督徒及一些假基督徒團體,如神體一位論者,耶和華見證人等懷疑,甚或譏笑的目標。它的確看來矛盾,上帝可以是一個神,但又是三位。甚至真基督徒也常常說,這項教義,只能藉信心接受,不能為人所了解。他們說,僅僅因為聖經這樣教導,就必須相信。
  
  但是,聖經從未要求人對它的教訓盲目的相信。基督徒的福音必須借著信接受,但它是基於牢固證據的合理的信心,不是輕信。這方面主要的經文有彼得前書三章十五節:『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回答』一詞的希臘文原文apologia, 意為辯護,是指那為信仰所作有系統、客觀辯護的法律名詞。『緣由』一詞的原文是logos, 意為『道』,也傳達出邏 輯,及清楚說明的觀念。
  
  當然,聖經所教導,或未教導的有關三一真神的教義,應該了解清楚。三一真神並非一種三個不同的神組成的執政團。只是一個神,並非三個。但是這一個神有三個位格。每一位--父,子,聖靈,都是那一個神,祂們都同等的永恆,同等的無所不能。同時,其關係總顯出是一種邏輯的,因果的秩序。父是萬有之看不見的根源,有形有體的彰顯在子里,並借著聖靈為人在生活中所經驗及了解。
  
  三一真神

  因此,當聖經的作者告訴我們,所造之物的設計是要彰顯神時,我們就必須了解其意為,三一真神及耶穌基督自己,都要在受造之物中得彰顯。不僅子,父與聖靈,也要在創造中彰顯出來。借著所造之物,上帝的實在及神性都是『可以曉得』的。
  
  對心思開明,願意認識祂的人,上帝是偉大的一位,是十分清楚的。每一個人,即使別的甚麼也不知道,對自己個人的存在都是清楚感知的。人人都直覺地感知,必然有偉大的一位創造人的個體,所以人要對祂負責。現代科學家,比一般人,更應該能認識到他自身的基本科學因果原則所有的含意。只有一位有位格的神,才能構成包含個人位格之人類的第一因。這項偉大的真理已在第一章中詳細論述。
  
  創造的宇宙是一個,證明上帝只有一個。宇宙是一個(英文為universe, 不是 multi-verse) 現代科學家在其不斷努力尋求宇宙性規律,一致的諸般原則,及事物根本上的一致性上,認識到這一點。但是,這個宇宙,在其一致性中,仍然具有大的差異性,與多樣性。一個人類,但有許多人。一個基本的實體,但有無數的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些事實豈不應該引領人,在潛意識中認為上帝也是不同的合一嗎?想到祂是一個,但顯出自己不止於是一位嗎?但是,初看起來,似乎這真會領人直接進入多神論,或泛神論,或二元論。早期各民族幾乎一般都漂入泛神的二元論或多神的信仰,我們或者由此可以獲得了解。從根本來說,這種漂流可以代表對創造主具有三個位格的神性之洞見的敗壞。因為,宇宙終極是一個『三一體宇宙』,特別反映出其創造主具有三個位格的特性。
  
  第一,多神的信仰是不合理的。若神不止於一個。就不會有任何一個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而那是我們剛剛所說真神上帝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並且,宇宙並非多個宇宙。其在『時-空-物質』上之廣大榮耀的合一,只在其第一因是合一的第一因,而非多個第一因的聚合時,才能得著解釋。那多神聚合分擔創造責任的觀念,正是其自身的否定。
  
  其實,實際的多神信仰,通常只是將宇宙本身與上帝視為一體之泛神論的一般表達形式,在經驗中稱為精靈崇拜。一個在本質上與宇宙及其各樣組成的部分同義的神,絕不會是宇宙的因。 至於二元論呢?兩個相等彼此相鬥的善惡之神的哲學呢?實際上,這高舉了撒但至他所想要的地位--與上帝同等。在這項信仰中,撒但與上帝同樣是永恆的,在本質上是同樣的生靈,只是在道德上,他與上帝為敵。上帝是愛,是聖潔的,而撒但是恨,是惡的。二者被視為永遠相敵對。這樣的哲學的確表面看來有合理性。惡在世上是一股十分強大的力量。人幾乎可以相信,惡比善更強,相信在這兩個神中,撒但有更大的力量與地位。
  
  但是,我們已經明白,實際只能有一個第一因。那反對多神信仰的同樣的理由,也可用以反對二元論。即使在宇宙中有兩個彼此衝突的原則,但仍是一個宇宙。一個宇宙必有一個宇宙性的第一因。因此,若不是上帝創造了撒但,以後他變成了惡的,就是撒但創造了上帝,後來祂變成善的。他們不可能都同等是宇宙的第一因。 現在即使我們相信,真理永遠在受刑,錯謬永遠在寶座上,我們仍然必須要衡量那奇怪的事實,就是我們知道,誠實總是優於欺騙,對總是優於錯。若撒但真是所有人的創造主,若真的這世界大部分在他的控制之下,為何大部分的人雖然發現行錯是如此自然,但仍都感到他必須行義呢?在每個人裡面,都深切感知,愛,公義,聖潔,所構成的實際,比仇恨,不義,罪惡所構成的更高超。甚至不相信公義慈愛上帝的人,也不斷地因世上充滿仇恨殘暴而煩惱。這種現象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真實的創造是良善的,罪惡雖然侵入並強而有力,但只是暫時的。這樣,依因果律的原則,所有實體的第一因是上帝,撒但只是後來擾亂上帝創造的闖入者。當然,寫聖經的人所教導的正是這樣的教訓。
  
  總之,不論是多神論,泛神論,或二元論,都不能滿足第一因的條件。多神信仰(實際生活中是多神的泛神論)與宇宙的成因不合,二元論(二神)與普遍感知善勝於惡的成因不合,只有一神論(一神,既內在又超越)能毫無問題地成為第一因。後者必須是一神,具有沒有任何其它一位具有的完全的能力與聖潔。『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沒有真神。』賽 44:6因果律,適當的應用, 不僅領人到主因,更領人生髮出一位永恆,具有位格,創造主上帝的觀念。
  
  那麼上帝如何能是三位呢?為了了解這一點,人必須記住,這項教義並不是說有三個神。『三神』與其它形式的多神論一樣,同樣是不可能與錯誤的觀念。只能有一位神,祂是那偉大的第一因,是一切實體的創造者。
  
  但是,若上帝只存在於祂那無法解說的合一里,祂就永遠不能真正為人所知。祂基本上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超越的神, 是那偉大的第一因,是萬物的根源。但是,無所不在,就永不能在任何地方被看見,被聽見,被感知。又因為祂的創造不是隨便的,其中必有目的,並且,那目的必須是能傳達的。因此,祂必須以某種方式被看見,被聽見。祂必須是一位既是無限,又是有限的神;是無所不在及永恆的,但仍然能在時間及空間中為人所了解。祂必須看似矛盾的,既是源頭又是彰顯源頭的,既是父又是子。
  
  不僅這位不能看見,不能聽見的上帝必須在客觀中被看見,被聽見,也要在主觀中被了解,被經驗。所創造的生命必須與創造主的生命保持生命的聯結。上帝的靈必須運行在上帝的創造之上,必須住在其內,並使其獲得力量。聖靈的活動必須與父,子的活動有別,但又是與父,子不能分開的一位。
  
  所以,上帝是一個上帝,但必須是父,子,聖靈。上帝在創造上是父,在宣告上是子,在給與上是聖靈。子是父的獨生子。聖靈是父,子二者永恆的施與者。
  
  三一真神的教義,不但不是不自然,或自我矛盾,而是深深地包含在實體的性質之中,及人對上帝直覺的感知里。人總是覺得,並在他心中知道,上帝在那哩,在每個地方,知道祂是萬有看不見的源頭。但是這項對上帝是永恆,無所不在的父之深徹的感知,人使之敗壞,成為泛神論,再最終化為自然主義。
  
  同樣的,人總是認識到,上帝總會有辦法在人的層面上顯示祂自己,好使人能夠看見,及辨別祂創造主的神性與旨意。但是這榮耀的上帝為子,為道的真理,人將之扭曲為偶像崇拜,不斷尋求或用物質,或用形而上的理論,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建造上帝的像。
  
  最後,人總渴想在經驗中認識上帝,並且如此,感覺上帝住在祂的創造之內,尤其在實際與人生命的聯結上彰顯祂自己。這就是上帝聖靈的實在,但是,人再一次敗壞了這項榮耀的真理,將其化為神秘主義,狂熱主義,甚至鬼魔崇拜。
  
  這樣,人總是感知,並且,他若是要,就可以了解,上帝是父,子,聖靈。但是,他卻將之敗壞,將真神上帝變成泛神論的自然主義,多神的異教崇拜,及鬼魔崇拜的交鬼。『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傳 7:29『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 1:21這樣,三一真神的教義,不僅啟示在聖經之中,並且包含在每項事物的本性中。上帝既是萬有的創造主及維持者,期盼在祂創造的結構中,找到祂聖德清楚的見證,乃是合理的。『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 19:1誠然 這正是羅馬書一章二十節所宣告的。
  
  三一真神模式的三一體宇宙

  幾千年來,人已認識到宇宙是一個『時-空-物質』的宇宙。宇宙經驗的共同現象,都與這三者有關,並不與其它物理的東西相關。一切現象,包括各種形式的物質,及各種物理與生物作用,都是在時間與空間中進行。現代時空的相對結合在一個『連續系統』(continuum)中, 及認識到物質本身在基本上是一種能的形式,以及在時空之中各處都彰顯某種形式的能,這些都證實了這項宇宙性經驗的實際,並使之凝固在人的思想里。現代科學的透視,清楚的是一個視宇宙為『時-空-物質』的連續系統,三者中的每一樣在本質上都與其它二者沒有區別,並與其它二者相聯結。
  
  一個宇宙,以三種觀念的形式彰顯,其每一樣都具有宇宙的普遍性,顯然與聖經所啟示的三一真神的性質相似。一個神,但在三個位格--父,子,聖靈--中彰顯出來,每一位都同等是神,並最終是不可分的。而且,這三位彼此之間的關係,與物質宇宙三個實體極為相似。子彰顯父,將父具體表現出來。同樣的,物質的現象,將那不可摸的空間,以一種感官可以分辨的形式,表達出來。雖然空間是無論何處,但空間本身不可見,若非各種現象繼續在空間各處發生,如此彰顯空間的存在,空間就顯得不真實。那些現象本身,仔細觀察之時,發現其本質除了空間之外,一無所有。(比如,物質的原子結構,無論是視為粒子,或視為波,所包括的幾乎全是空間)但是這些現象(物質與能)卻是最真實,並可量度,及由感官所分辨。
  
  聖靈由子而出,也是不可見,無所不在。祂的工作是解釋及應用父與子的性情與工作。同樣地,時間是一個宇宙性的觀念,空間與物質的意義必須在時間中去解釋與應用。時間本身只在發生在空間各處的各種現象,物質,及作用里才產生意義。但是同時,這些現象,離開了時間,及其發生的時間片段,就十分難於了解。
  
  因此,我們所知道的物質宇宙,其性質與創造主的奇妙的相似。這彼此有別,但彼此又不可分割的相關聯,並佔有整個宇宙的『時-空-物質』連續系統,與已經啟示我們,有關父,子,聖靈之上帝的神性十分相似。祂們也是彼此有別,又彼此不可分割,每一位又都同等是永恆的神。
  
  空間是那不可見的無所不在的萬物的背景,各處都展現物質與能(二者可以互變)的現象。它們又可在時間中經驗。同樣的,父是萬物那不可見的,無所不在的根源,由子,就是永恆的道宣告及彰顯,並在聖靈里為人所經驗。
  
  這並不是說,宇宙是三個不同的實體;將這三個實體合起來就構成宇宙的整體。而是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其本身就是整體。宇宙的確是三一體宇宙,而非三重宇宙。空間無限,時間無盡,在空間及時間的各處,都有事情發生,有作用在進行,有現象存在。這三一宇宙與其創造主的神性十分神似。
  
  但還不止於此。這物質宇宙三大宇宙要素的每一樣本身也是一個『三一體』。因此,這個宇宙可以描寫為三一體構成的三一體。
  
  空間的三一體

  試著一個一個地去思想空間,時間,及物質。以空間來說,這個宇宙是個三度空間的宇宙。不多也不少。直線與平面之中都沒有真正的實體,這些只是思想中的觀念,並不真實存在。實體需要空間,而空間是三度的。更有進者,空間的每一量度都佔有全部空間,正如神的每一位都彼此同等,並完全是神。
  
  從人考慮被造的宇宙的自然觀點看,我們可以說,三度,或三向,是東西南北上下的方向。或者,簡單的說,稱它們為長闊高。每一個的範圍都是無限,也都佔有了整個空間。試想像只有一度空間存在,比如說長,即使它無限的大,也是無法想象或了解它是甚麼樣子。『從未有人看過一條線。』人若畫一條線,無論何等細,若要能看見,就必須有寬度,而有了寬度就不再是一條線,而成為平面了。這樣,一度空間的存在只能在二度空間的結構里表達出來。必須有第二度空間,才能顯明第一度。必須同時有寬度才能顯出長度來。
  
  有了長與寬表達物體的實在時,我們才能看見。這用『二度空間』表示實際存在的方法,普遍為人採用。並且,實際說來,想象二度空間的東西,比在三度空間中容易得多。圖畫是畫在二度空間里,建築圖(即使是為三度空間的建築),也是在二度空間里畫出來。幾乎所有表達實體的方式都是如此。例如,典型的工學生,在學習工程製圖時,發現在二度空間中想象,比在三度空間中容易得多。雖然想象一度空間十分容易,但他發現用一度空間根本無法表現出任何實體。為了感知一度空間及三度空間,二度空間乃為必要,並已足夠。
  
  同樣的,那永在的父神,那無所不在的上帝的靈,是由成為肉身的道,上帝的兒子,上帝的第二位,彰現出來,使人可以看見。但是神實驗性的實在,則需要不僅承認子所啟示的父的存在,更需要借著聖靈經驗上帝實際的臨格。保羅寫道:『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 8:9又說:『我們....借著祂(基督)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 2:18同樣的,空間的實體不僅需要長度,寬度,也需要高度。雖然實體可以用二度空間表現出來,但那所代表的實際物體的存在,則需要完全的三度空間。雖然平面可以看見,卻不能經驗。真實的世界是個三度空間的世界,不多也不少。總之,我們可以說,長度的存在只能由寬度才能顯明,並要有高度才能經驗。雖然所有的空間是一個,但只能在二度空間中想象,並只能活在三度空間里。空間是以一個量度去辨識,在兩個量度中成為可見,在三個量度中可以經驗,正如上帝以父為名,在子里成為可見,在聖靈里可以經驗一樣。而且,完全的空間是以其容積量度,由其三度的量相乘而得。『三一體』的數學正是如此,它不是:1+1+1=1(這樣就會構成矛盾),而是:1X1X1=1,而那是完全莫測高深的真實。
  
  時間的三一體

  物理世界中三個宇宙性要素的下一個是物質。但是,因為適切的了解物質涉及對時間及空間適切的了解,我們就暫時跳過它,來看時間基本上的三一體性。
  
  認識到時間包括現在,過去,與未來,十分美妙。三者的意思有別,但都屬乎時間的整體。所有的時間都曾經是未來,並會成為過去。在此將來成為過去的過程之中,經過現在。未來是一切時間中未看見,未經驗的泉源。它是在現在一刻,一刻地成為可見,顯明出來。以後,它就進入過去,進入經驗的領域。人對時間的感知,只是關乎現在,但這並不損及他所了解及經驗的過去與未來的實在與意義。他有能力了解現在,甚至借著過去,對將來也能了解一些。但是他對過去的回憶及對將來的期望,是在他對現在的感知中想象里看見的。所有這些關係與作用,又與父,子,聖靈的關係與作用相似。父是看不見的源頭,從祂而出的子,將祂顯現出來給人看。聖靈再從子而出,施行解釋,使人有意義的實際經驗父與子。
  
  物質的三一體

  最後一個要考慮的是物質。前面已經說過,空間是在物質中具體地顯明出來,並且二者都在時間裡被了解及應用。顯然,物質只在以其所佔有的部分空間,及其發揮物質功能的時間長度被考慮及被了解。當然,以廣義說,物質與能同義。物質與能可以互換。能則包括光,熱,聲,電,放射,及所有其它能產生動作,完成功的能。當然,它也包括我們一般所認為那有原子及分子結構,有密度及慣性的物質。
  
  宇宙中每一個能與物質的顯現,都在時間與空間之內。任何有限的現象,某一個顯示,就有某一個空間與時間的長度,在時間及空間上都有始有終。每一個能的顯示都必然涉及某種形式的運動,其意義重大。光,熱,聲,都有速度。物質的原子結構本質上是空間巨大的運動。實際說來,說有能就必有運動顯現,是相當精確的說法。若有能存在,就必產生運動。它會做成「功「。所產生的運動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某種形式會決定所經驗的現象的種類--無論其為光,電,或堅硬,或其它的甚麼。我們就可以說,這就是物質的三一體。第一,有能,那不可見,但有力的源頭,產生運動或在運動中顯示自己(由速度,在某個時間中經過某個空間而得證明),最後,可經驗的所造成的現象。每一個,能,運動,現象,都不可分割地與其它二者相關聯。何處有物質,三者就都必存在,而實際說來,三者又都是物質。物質必是能,而能必顯現在運動之中,而運動又必產生現象。
  
  但是,還有一個普通的辦法了解物質與能中的『三一體』。既然每一個現象都在時間與空間中有始有終,就讓我們稱每一個這樣的情況發生為一個事件。如此,一次閃電,一個火花,一個樂音,或任何其它現象,都是發生在時間與空間中的事件。持續的時間或短,或長,所佔的空間或小,或大。即使是一座山,或一顆行星或恆星,都可視為佔有某一部分空間及時間的一個事件。在這個定義之下,我們不僅可以將物理現象納入,也可以將生物現象,心理現象,及屬靈現象納入。一個動物,一個默想,一個禱告,都是事件,都在時間與空間里有始有終。
  
  但是,話說回來,說任何事件都真正有開始,並非精確的說法,雖然其某種顯現的確看起來是這樣。與這事件相聯的有其直接的原因,及原因的原因,一直下去,經過一聯串的原因,直到創造的起始。同樣的,這事件似乎有清楚的結尾。但那事件實際的後果,繼續在空間與時間中展開,在宇宙還繼續持續之時,造成其它的事件。因此,每一個事件,都是不可分割地與其原因及後果相聯結。原因是事件看不見的源頭,而後果則是從其而出的東西。這又是充滿大自然各處的同樣的三一體。
  
  這樣,這個宇宙以一種最明顯的方式顯出是個『三一體宇宙』。這宇宙,以整體說,是一個『空間-時間-物質』的連續系統。空間有長,寬,高;時間有過去,未來,現在;物質以其寬廣的意義說,有原因,事件與後果(或能,運動,與現象)。在整個宇宙之中,我們見到這種根源,顯示,與意義的關係一再發生。這些關聯如此明顯與基本,我們就完全不以為意。它們看來是事物構成的當然部分,太明顯了。
  
  這些關係的說明,請參考下圖:
                

  
  當然,這並不能證明,這『三一體宇宙』的創造主,是三一真神。但是想到上帝這種三一神性在全世界明顯可見,『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 人就不會因為聖經中三一真神的啟示而絆跌。這應該是一個最自然的方式,並且,無疑地,是原先所啟示的了解上帝『永能和神性』的方式。有果必有因。這物理宇宙已被造成華美的三一體的三一體!當然,這種驚人之果的適切原因乃是,它的創造主設計它時,是依祂自己的樣式。模型及象限分析中的三一體這各種象限的連續系統是科學研究中一個最基本有用的工具--模式與象限分析--的基礎。既然所有的作用過程都必須在一個『時間-空間-物質』連續系統中進行,其量化的表達就必然涉及空間,時間,與物質的計算單位。在英制中,這些傳統單位構成了所謂的『呎磅秒』系統。因為它們都直接彼此相關,故而使用能,力,的單位,而不使用質量單位,乃是可能的。但是總是有三個基本單位,不多也不少。
  
  科學研究中的某項過程,(例如一條泛濫河流的沖積作用)在研究環境條件的限制下,要使用直接的度量,作量化的研究,可能不容易或不可能。但是,卻可以在實驗室中構築系統的小模型,研究系統的各種性質。然後再用類似原理及限象分析將模型中的量度化為在大自然真實情況中對應的數量(比如水流,水力對結構的壓力,河床的腐蝕等)。從模型所得到的公式可以用為解決問題,甚至可用來作為任何地方相似情況的公式。而且,『模型研究』常可在實際不求助實驗室模型幫助的情況下進行。各種過程藉數學模式,甚或純粹心理模式,可用計算機模擬。
  
  使這種模型及限象分析(及一切真實的科學研究)成為可能的,是上帝定律與過程的結構及其可靠性。一切的作用過程都在一個『時間-空間-物質』的連續系統中進行。兩個基本的自然律指出上帝是全能的創造主,以及各種自然過程在其限象上的結構,是依照上帝三一體的神性。即使科學家未能見到這些神學上的意義,,但他們仍然必須每天使用它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3
 樓主|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7-7 07:39 | 只看該作者
  本質上的結合

  雖然在上帝三一體神性中有著深奧的科學真理,在那偉大的上帝成為肉身的奧秘里,也一樣含有深奧的科學真理。耶穌基督既是神又是人,在兩方面都有實在的本質,祂完全是人又是真神,自從基督自己的時代起,它就一直是基督教教義的根基。這在基督里神人二性完全的結合,如此緊要,否認這項教義就被認為是敵基督者的假道約壹4:2-3;15。許多人曾扭曲或否認這項基督真正是人的真理,尤其在古時;也有更多的人懷疑耶穌真實的神性,尤其在現代。這兩個異端都假設,這完全不同的神人二性,不可能同時結合在一個人身上。
  
  但是,在上帝創造的世界里,到處奇妙地反映出這同一矛盾。那就是說,物質世界三個基本實體的每一個本身,都表現出一種那在子啟示自己性質里的那矛盾,互補的雙重性質。
  
  在神的第二位(上帝的一切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在祂裡面居住)里,有那無所不在的永恆的神靈,受到有限人體的限制,及人有限壽命限制之明顯的矛盾。這些詞語,似乎依其定義,就充滿矛盾。
  
  但是就是在這顯然字義的矛盾之中,我們發現了物質世界性質中驚人的類似情形。那就是空間既是無限又是有限,時間是暫時的,也是永恆的。而這些正是我們用以描述基督神人二性所用的詞語。雖然空間在觀念上其本質是無限的,(我們無法想象空間的終極,因為空間之外仍是空間)我們只能用有限的距離去衡量與了解它。還有時間,我們所能想到的(時間之前與時間之後還可能有甚麼呢),是永恆地流過不完。我們只能量度及了解有限的暫時的時間長度。  同樣的,上帝雖然是無窮的,永恆的,但祂只能在人所能理解及能發出反應的有限的詞語中,為有限的,活在暫時時間裡的人所了解。上帝已在這些詞語中,在人子耶穌基督里將自己啟示給人。
  
  受造的物質世界的中心三一體,已經描寫為包括在時空發生的事件里。這些發生的事件,各式各樣,包括各種物質,光,熱,聲,放射,電,並生命本身的現象。雖然這些自然現象顯得各式各樣,但它們都有著一種一致性。它們都是一種運動,(當然,運動必須在時空中進行)並且,每一個都是某種能的展現。這樣,能就是各種事件及與之相聯的運動的基本原因。那從之而出的現象,(熱,光,物質等)乃是前面所討論的後果。
  
  能可以定義為完成"功"的能力。有熱,聲,電,化學能,機械能,及許多其它形式的能。物質本身也是一種能,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轉變成其它形式的能。但是,無疑地,那基本形式的能是光。那維持地上物理及生物過程的各種能的源頭,就是從太陽來的光,或放射能。太陽的放射能,人相信是由將物質化為能的熱核子反應所釋放。物質與其它形式的能的關係,表示在著名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里。其中轉換的一個因子就是光速的平方。E=MC2。 光速在物理世界中是一個最特別的數字。科學家認為,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之下,它都是一個常數,並且是這物理宇宙中我們所知道可能有的最大的速度。這樣,宇宙中一切其它較小的運動都以它作為比較的標準。
  
  到此我們要說,我們曾稱之為在時空中發生之事件的宇宙中第三個大實體,最後可簡單的說是能,而能又最終可以說是光。這物理世界最能表現創造主基督耶穌的,就是光。創造主在混沌黑暗中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有光。』創1:3祂是『世界的光』約8:12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9現代科學一個最深奧的發現就是,光(所以,也是在基本原子結構中的物質)具有兩種性質,看來彼此衝突,但完全真實及和諧。在某種情況下,光顯出波的運動性質;在另外情形下,它的運動卻如一道粒子束。注二光(及物質的原子結構)的這項雙重性質,是現代科學最大的一項矛盾。一些物理學家說,這是一項矛盾,盼望更進一步的研究最後能夠決定,光的產生是波還是粒子。但是大多數的科學家都相信,光的這種雙重性質--他們稱之為互補性--雖然無法了解,但卻是真實的。它構成了那有名的『不定原則』(principle of indeterminacy)的基礎。這項原則說,在事物的性質之中,永遠無法完全決定那構成物質最終基礎的次原子粒子的行為。距離如此之小,速度又如此大,即使在想象中的量度,也不能精確決定。數學物理所有的強有力的工具,如『波的力學』( wave mechanics),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也同樣地反映出這種基本的互補性。其一為研究波動的工具,另一為研究粒子或量子運動的工具。各有千秋。
  
  這樣,光的波的性質與光的粒子性質,就被接受為在科學上對光(因此,也是所有物質)的性質的有效描述。此刻顯現的是這個,此刻顯現的又是另一個,但二者都為真。人甚至可能認為這項特別的實體是光的兩種性質之『本質的結合』( hypostatic union)同樣地,世界屬靈的光的那一位,在完全的結合與互補之中,顯示了完全的人,及無窮的神。這物理宇宙,受造的世界,也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見證了主耶穌基督的『永能與神性』,因為『上帝一切的豐盛』,只『有形有體的住在祂裡面』。
  
  這物理學中特別的『互補原則』(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是由波耳 (Niels Bohr), 及玻恩(Max Born)發展出來,但在現代物理髮展之前許久,就已經在聖經及神學中預先講到了。聖經那表面上的矛盾,乃是此項原則之美麗的例證。不僅基督神人二性的矛盾,還有揀選與自由意志,靠恩或靠行為得救,上帝的不改變與祂對禱告的響應,以及其它看來似彼此衝突的事,都說明了這項互補原則。每一種看來似乎矛盾的情況,都代表其後有一個更大的實際,如同一個銅幣有兩面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中,有一些已經認識到這種互相的關聯。比如那被認為是互補原則之主要創始人的玻恩,曾在討論這些關係時,講了下面的話:『但是那真正豐富我們思想的,是互補的觀念。在如物理學這種精確的科學中,竟有互斥及互補的情況,無法用同一個觀念去描述,而需要兩種說法,這就必定在其它思想領域裡,發生影響,我認為是,一種受歡迎的影響。....在生物學,生命的觀念本身會導致互補的替代想法:生物的生理化學分析與其自由活動兼容,並導致其在死亡上的極端應用。在哲學,也在自由意志的中心問題上產生類似的替代想法。任何決定可以一方面被認為是在意識中的一項過程,而在另一方面則是從外在世界在過去或現在而來的各種動機的產物。人若在這上面看出是互補,那自由與必然之間的衝突就會顯出是一種認識上的錯誤。』注三甚至物質與能的關係,或也可能是這項原則的進一步的例證。這兩個基本實體,在自然界顯然完全有別,但在本質上,卻完全彼此相等。那使二者發生關聯的因子是光速的平方。那是『世界的光』的一位,在這裡再度提到。那用權能的話托住萬有的是耶穌基督來1:3。那創造萬有的,也是包含萬有的西1:16,17。
  
  上帝的恩典

  當然,聖經啟示上帝不僅是『永能』的神,也是『賜諸般恩典的上帝』彼前 5:10既然耶穌基督不僅彰顯了上帝的權能與聖潔,更是彰顯了祂無窮的愛與恩典。又因為祂是上帝完全神性的具體表現,而這神性又說已經清楚在祂所造之物中顯明,我們也就有理由問,自然中是否有上帝恩典福音的見證。
  
  使徒保羅講給路司得外邦人聽的信息,講到大自然見證上帝的恩典。他說:『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祂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 14:15-17這樣,依照保羅的說法,在大自然中有上帝的見證,不僅見證祂創造的大能,也見證祂的施恩。這在祂不斷供給雨水,豐年,及一切使地上生命繼續生存的必需品上可以證明。
  
  但是這生命必需品的供給也必須在上帝咒詛地的背景之下去了解。雖然祂許久之前,曾對人的始祖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創 3:17但上帝仍然賞賜食物與喜樂。所有受造之物都在敗壞的轄制之下。『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羅 8:21,22人要從生荊棘,蒺藜,受咒詛的地,必須悲傷,流淚,流汗,才能得食物的見證,以及自己良心控告的見證,(羅 2:15)都在繼續不斷地提醒人,世界出了差錯。在他自己與那位其永能與神性借著所造之物明明可知的偉大的創造主上帝之間,有著大的鴻溝。最糟的是還存在著那位大仇敵,就是那所有的人都想逃避,而最終都無法逃脫的死亡。
  
  但這受造的世界仍然一再向人啟示希望的應許。雖然地不肯出產,需要勞苦及流汗才能增加產量,但果子仍然結出來。上帝年年從天降下雨水,五穀神秘地生長。冬天來到,咒詛愈來愈明顯,生物看來都要死光,但是上帝又讓豐年來到,大地更新。
  
  實際說來,天天都有東西讓我們想起死亡,黑暗,與罪惡。『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9:4那生命絕對不可少的光每天晚上消失,接著是悠長的黑夜。但是,那本該是恐懼,絕望,死亡的源頭,卻變成了休息,恢復的時候,因為人人都知道,第二天太陽會再升起。雖然,離了聖經的啟示,我們可能不知道它的意義,但我們仍然感到太陽的升起,正是上帝供給醫治及生命的見證。
  
  每一天,在日出之中,每一年,在春天來到的時候,都在見證得勝罪惡,得勝咒詛,得勝死亡的希望。有一天,『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瑪 4:2到了一個時候,這世界要說:『因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過去了。地上百花開放,百鳥鳴叫的時候已經來到。』歌 2:11-12這樣,在大自然中有著上帝恩典奇妙的見證。雖然,全世界都在敗壞的轄制之下嘆息勞苦,死亡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經驗,但在死中總是仍有生命的盼望。而且,那人力完全無法達成,使春季每年迴轉,陽光每日回到世上的地球在軌道上的運行,及其在地軸上的轉動,應該使人向那施恩的上帝不斷獻上感恩與讚美。它們應該不斷提醒我們,人無法拯救自己。若沒有他的創造主的恩典,在這與之敵對的環境中,他是無助的。這位偉大的創造主也必須是他的救贖主,否則他就會完全失喪。
  
  生物界中救贖的見證

  在上帝的恩典上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一面。上帝是賜下各種恩典的神。但祂只能在完全不違反祂聖潔公義的原則下施恩。祂無法漠視罪。死亡不是意外,它已包含在那背逆創造主的世界的本性之中。救贖,光,生命,只能在完全勝過罪,咒詛與死亡之時提供。但是人自己不能勝過罪惡,無法使自己成義,如同他無法勝過黑夜,讓日頭升起,或不能從死里復活一樣。
  
  惟有生命能勝過死亡。惟有義能勝過罪惡,但任何人,這是絕對做不到的。若是要做到,必須另外一位為他做成。他必須有一個替代者,一位能在上帝面前完全代表他的,一位能為他的罪代他受苦的,一位能為他完全勝過罪惡及死亡的。這除了上帝自己之外,不可能由其它一位達成。上帝不但要是創造主,維持者,也必須是救贖主。在真實永恆的生命能夠給死亡中的人類之前,上帝必須親自擔受地的咒詛,為世人的罪受死。
  
  在上帝創造的世界中是否有這一切福音偉大真理的見證呢?有,只是,如同所有的默想一樣,比較不覺得那麼真實。那唯一從受死的獻祭才能獲得赦免與生命的事實,似乎自人類有史以來,就為人所認識。所有的民族及原始部落都以各種方式認識到,要與上帝和好,需要替身式的與上帝和好的祭。這普遍獻祭的習俗,不管被扭曲及敗壞到何種程度,其中反映出上帝原先所賜將有救贖主來到的啟示有多少,我們不知道。但是,這種習俗如此普遍,則絕非偶然。
  
  或者,這也部分反映出,即使自然的生命也只能借著有一位願意經受特別的痛苦,甚或死亡,才能出生到世上的普遍經驗。人的出生,甚或較高級動物的出生,都要經過強烈的生產之苦,甚至母親必須付上死的代價。
  
  那最好的一個說明記載在聖經詩篇第二十二篇,那一首在其應驗一千年之前描寫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受死的預言的詩篇之中。耶穌在祂的受苦之中,在祂的心中喊叫說:『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詩 22:6在與之 平行的以賽亞書的預言說: 『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祂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賽 52:14因此,祂誠然已不像一個人。以賽亞也說:『祂被藐視,被人厭棄;』賽 53:3但是,怎麼能夠說,祂是『蟲』呢? 在古以色列如同現代的世界一樣,有各種蟲,聖經曾提到幾種不同的蟲。但是在詩篇二十二章六節所提到的蟲,是一種特別名叫『紅蟲』的蟲。人從這種蟲分泌出的液體製造紅色染料。這個字有時被譯為『朱紅』,或『丹顏』。賽1:18當雌性的紅蟲要生產的時候,就將它的身體附在一棵樹榦上,使它永遠固定在那裡,不再能夠離開。在它身體下聚集的卵如此獲得保護,直到幼蟲孵化出來,能夠離開,開始自己的生命周期之時。母蟲死亡之時,那紅色的液體染紅了它的身體,及周圍的木頭。古時的紅色染料,就從這種雌性的紅蟲的屍體,提煉而得。
  
  這是一幅何等生動的圖畫,描寫基督在木頭上受死,流出祂的寶血,好使祂『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里去』來2:10』。祂為我們受死,好使我們藉祂得生。
  
  同樣地,或多或少,何時有動物出生,都先有一段時期生產的痛苦,甚或死亡。一個動物為了另一個動物的出生,就必須受苦。當這項經驗里的普遍的真理與所有其它上帝留在受造之物中的其它見證相結合之時,我們就不難在『受造之物』中不僅見到祂永能中啟示的神,及祂的三一體神性,並也見到祂永恆的恩典與犧牲的愛。
  
  人的出生尤其是如此。實際說來,起初上帝的應許也是借著人出生,進入這個世界,將救贖與恩典帶給人。上帝在起先因為人的罪,不得不發出的咒詛之中,祂也恩慈地應許女人的後裔要來,有一天要傷撒但的頭,恢復人失去的產業。這在創世記三章十五節中賜下的所謂第一個福音信息,也是上帝在歷代以來,在祂所創造的世界中,及在祂寫下的聖言中所見證的永遠的福音。
  
  因為罪與死在作王的緣故,何時一個嬰孩誕生,就有『懷胎的苦處』創3: 16。但是,如同主耶穌所說:『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16:21各處嬰兒的誕生,都是喜樂感恩的時候。各處都見證那應許的兒子,女人的後裔,有一天會來,並會『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賽53:11它也講到那榮耀的實際,雖然『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但必會『脫離敗壞的轄制,』新地將會誕生,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羅 8:21,22 。
  
  誠然,上帝沒有不為自己留下見證!對那有信、望、與愛的眼睛,就連那『眼不能見』有關上帝的事,也明明可見,人在世界各處,都可看見無數所造之物為基督所作的見證。

————————————  
  注一:其意義的詳細闡明可參閱本書第七章。
  注二:『在製造光的問題中,光有如一道電磁波。但在光與物質交互作用的情況下,光卻像粒子的聚集。』H. Heilman, "What is the E. M. Specrtrum?"   Science Digest 57(June 1965):77
  注三:Max Born,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Scientific Monthly (May 1956)p.23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4
hellman 發表於 2009-7-8 04:46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反基督教(ANTICHRIST)的文章. 把所有3和1兩數字有關的東西全和神聯繫起來,以JUSTIFY三位
一體. 沒有聖經依據,全是人拿人的意願和現代科學知識胡亂聯繫.
這就是為什麼耶穌放棄教會的原因. 這樣的東西和CIFI一樣不屬於基督教,是撒旦的
東西.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5
 樓主|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7-10 07:28 | 只看該作者
作者說明了,三一的宇宙觀和神的三位一體並不是同一個概念,當然這要在基督教的體系中才能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