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社會不公平現象!

[複製鏈接]

7

主題

65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1

積分
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607 發表於 2004-7-20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市場經濟強調機會均等,特別是在解決共同富裕、就業和社會參與中強調機會均等是非常重要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第4期《求是》雜誌撰文說,「農村稅費改革是建國50年來繼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對於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積極性,改善農村幹群關係,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稅費改革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從根本上治理對農民的亂收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此前,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在年初《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職業工種限制,各行業和工種尤其是特殊行業和工種要求的技術資格、健康等條件,對農民工和城鎮居民應一視同仁;同時,要求保障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農民工流入地政府應接收其子女在當地的全日制公辦中小學入學,在入學條件等方面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

    筆者認為,既然允許人們的收入有差別,那麼,家庭的財產和收入的差別就會影響到機會均等;機會均等要求對低收入、貧困家庭出身的人不能因此受到各種限制甚至歧視,從而使得他們有平等競爭的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對機會的把握獲得就業和發展。在中國,一些企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中,經常能夠發現「限男性、年齡35歲以下」這樣的要求,這種明顯的就業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機會均等嗎?還有,在一些中國高校錄取學生時,採取雙重標準,考試分數達不到錄取標準可在交錢后被錄取。這對貧苦家庭出身的來說,受教育的機會不一樣。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中國當前強調機會均等的意義有三:

    其一,人人都有獲得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同時,為獲得這種機會,對每個人來說,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應是均等的,如能獲得必要的基本教育、技能培養等。

    其二,創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條件,使個人、企業可以自由地進入市場,不存在歧視性的障礙。

    其三,為維護公平的競爭秩序,必須公正的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重視均衡發展,強調機會均等,是因為中國事實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機會不均等。除上述不同家庭出身、地域、年齡、性別等以不均等的機會外,重要的還有:

    在社會發展中存在一些弱勢群體,他們由於生理的、經濟的、社會的原因,本已無法與其他群體獲得均等的機會,如果社會還歧視他們,排斥他們,很可能會引發社會衝突。猶如經濟學上的「水桶效應」,水流的外溢取決於水桶上最短的一塊木板。社會風險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會群體身上爆發,從而構成危及社會穩定、影響社會發展的一個巨大社會隱患。在中國,一些下崗職工生活無著落、醫療無保障、孩子上學有困難,導致上訪、靜坐、堵塞交通甚至自殺的現象。

    嚴重的更在於,在中國社會中,辦事講關係以及為此而行賄,缺少公開性,是障礙機會均等的深刻原因。各種腐敗行為,則使機會均等的原則遭到嚴重破壞。有關係者以低成本獲得內部信息、貸款、許可證、登記註冊、批准;沒有關係者,即使條件再好,也只能望洋興嘆。只在「圈子」玩,造成整個社會的機會不均等,增加了交易成本,產生了民怨。對比美國,建國時經濟發展的水平遠低於西歐,但其誘人之處,在於美國為每一個人提供的發展機會。因此,美國從建國以來就致力於建設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政府的功能,在於建立和維持一個公正的「遊戲規則」,讓個人在這一「遊戲規則」中競爭,自己承擔競爭的後果。在美國人看來,美國提供機會,個人提供成功。你在美國成不了功,是自己的問題。所以,經濟大蕭條時被解僱的美國勞工非常溫順,覺得自己應為自己負責。美國的這種公平的競爭制度無疑為其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國正從人治轉到法治,法制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法律要維護機會均等,法律也要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已為眾人所接受,但法律在維護機會均等上做得還很差,特別是執法者自己不公正甚至違法,那麼,機會均等的原則就很難貫徹了。

    種種分析表明,無論是就業問題,還是公平問題,最後都歸結為建設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
天空沒有痕迹,小鳥確已飛過!

50

主題

312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沙發
小維 發表於 2004-7-20 12:07 | 只看該作者
曾經看到漫畫家丁聰畫的一幅漫畫,給我觸動很大:兩人比賽,只見一人揮汗如雨地挑著一擔水在拚命奔跑;另一位卻將兩桶水放在汽車上,駕駛著汽車在和挑水的人比賽,看誰跑的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1: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