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過猶不及

[複製鏈接]

29

主題

165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醉求永生 發表於 2009-6-22 1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佟平 發表於 2008-12-9 11:20:00   

0
推薦——《閑讀聖經和論語》


《聖經》作者在「馬太福音」中講述了耶穌驅鬼治病的宗教原理: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阿,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里,屢次跌在水裡。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馬太福音17,14~20)

首先,耶穌把人患癲癇病的原因說成是鬼附體純粹是反科學的,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癲癇病是由於人的中樞神經受到傷害而引起的、與鬼神毫無關係。其次,耶穌通過驅鬼來治癒癲癇病是不可信的、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最後,耶穌說他的門徒無法驅鬼治病是由於信心不足,只要有信心,甚至可以命令大山移動,更屬於違反科學精神的偏激之詞,與早已被中國人民說唾棄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虛假政治口號如出一轍。

耶穌強調信心的重要性,這原本沒有什麼不好,在現實生活中,培養人的信心也確實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信心誇張到無所不能的地步,那麼就變成荒謬了。耶穌這樣誇張信心的作用,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瘋狂年代曾經流行過的一些名言非常相似:「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樣的極埠號必然導致謊言滿天,虛假泛濫,除了體現一種無知的宗教狂熱之外,實在不值一駁。

新約《聖經》作者為了神化耶穌,也借鑒和模範了舊約《聖經》的作者神化摩西的方式:

「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彼得對耶穌說,主阿,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里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馬太福音17,1~8)

舊約《聖經》的作者在神化摩西時也曾做過類似的描寫,摩西接到上帝的指示,讓他帶領亞伯上山,然後在山上與上帝開會40天,然後出台了摩西十戒的戒律。新約《聖經》的作者模仿這個構思,讓耶穌帶領門徒上山,可是卻沒有從山上帶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帶下了一句話「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的。」這樣的粗製濫造破綻太過明顯了。

首先,摩西和以利亞都是虛構的人物,也沒有具體的畫像,耶穌和他的門徒即使真地忽然看到兩個人,又怎麼可能知道他們是不是摩西和以利亞呢?其次,他們兩個已經死去多年,忽然跑來見耶穌和他的門徒,結果什麼關鍵的事情也沒有說就不見了,他們來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呢?再其次,天空中忽然傳來的聲音按照這裡的介紹應該是上帝,可是有誰能證明當時確實發生過這件事呢?尤其是上帝如果真覺得有必要對人們宣布這句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說、甚至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有什麼必要偷偷摸摸地跑到山上沒什麼人的地方去說呢?

更加離奇的是,《聖經》的作者直接用耶穌的話來證明約翰就是以利亞:

「門徒問耶穌說,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施洗的約翰。」(馬太福音17,10~13)

這裡《聖經》作者再次用循環互證的手法來彼此證明:約翰的先知身份是通過耶穌的自說自話來證明的,而耶穌的上帝兒子的身份則是通過約翰的嘴來證明。

與這些互相證明相配套的就是你不準對這樣的宗教說法有任何懷疑,你如果有懷疑,那就是證明你對耶穌沒有信心,那麼有問題的就是你而不是耶穌。原來基督教長期以來就用這樣的方式在維持信徒對教會的信任。

人是應該有信心、有信仰,也可以有宗教信仰,但是一切都不能太過分,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教誨我們的一樣,「過猶不及」 『先進11.16』。

沒有信心固然不好,但是過度強調信心、把信心的作用強調誇張到盲目荒謬的地步,與沒有信心相比,其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酒精是道路真理生命,是真經。到酒館裡面,可以免痛苦,得歡樂,獲永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