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總向軍隊提出要求,中國軍隊已成了"國中之國"!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5-19 1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人大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之際,中國宣布軍備預算再提高15%。這是中國連續第十九次以兩位數的幅度提升軍費,因而引起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針對人大發言人李肇星「中國軍費增長微不足道」的說法,《南德意志報》引用軍事專家的話說,「在當前經濟危機形勢下,這一增長幅度肯定不小」。

《南德意志報》寫道:「公布軍費預算是中國人大每年的常規。同樣,人們也年年猜測中國軍備預算的真正數額。由於有許多隱蔽的用項,中國軍費實際要高得多。駐北京外交官認為,北京一直指責恐怖主義,以此打擊西部穆斯林省區獨立戰士,另外大批派遣軍隊進駐不安定的西藏想必也消耗了許多費用。」

《柏林日報》發表的評論指出,中國的軍備預算現已達到日本的水平,增長速度很快有其原因:「中國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軍隊,但是這支軍隊在技術上還很落後。

同時,與中國的經濟利益有關的地區離中國本土越來越遠,所以北京對建立機動的軍隊更感興趣,中國海軍最近在索馬利亞海岸前執行任務就是一個例子。

北京政府宣布的目標是使國家富強起來,建立現代化的軍隊是這一計劃的組成部分。這固然是合法的,但中國的鄰國已經感到很不舒服,其中一些國家與中國有領土爭執,當然不希望中國像中國人希望的那樣強大起來。

但中國550億歐元的軍備新預算還不到美國軍費的十分之一。這裡可以做一個比較:中國僅刺激經濟的計劃就耗資4560億歐元,這裡可以看出,北京仍然把財政重點放在經濟上。」

《日報》從中國軍備預算談到中國軍隊的問題:二月份,軍委主席胡錦濤向軍隊高級將領提出了「遵守紀律」的要求。該報認為,「雖然對軍隊提出忠於黨的要求並不少見,但這次的強調特別有力」,這是因為最近幾十年,中國軍隊已成了「國中之國」:「黨的首腦胡錦濤最近提出增強紀律和服從命令的要求不禁使人猜測,將領們已過分自行其是。中國軍隊中腐敗盛行,過去幾年,北京領導人多次宣布要調查軍人生活變化情況,因為按照他們不多的薪餉,軍官們根本買不起昂貴的別墅和汽車。

2006年,因建造軍事設施時接受數百萬歐元的賄賂,一名海軍中將被處決。軍隊所屬企業存在的問題是中國媒體的禁忌話題,不能公開討論。

軍費的真正額度也是秘密。2008年,官方公布的軍費摺合470億歐元。國際專家認為這一數額太低,一些秘密來源的經費也流向軍隊。」(來源:德國之聲)

相關報道:

為什麼要堅決抵制「軍隊國家化」

在「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中,「軍隊國家化」最具蠱惑性。敵對勢力有意攪亂政黨與國家、軍隊的關係,把軍隊的政治屬性與國家屬性對立起來,以軍隊的國家屬性否定軍隊的政治屬性,進而否定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不僅在政治上是有害的,在理論上也說不圓,在實踐上更行不通,是一個虛幻的悖論。

「軍隊國家化」有悖於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軍隊國家化」錯誤地認為,既然軍隊是國家的,共產黨就應該交出軍隊搞「國家化」。「軍隊是國家的」能不能和「軍隊國家化」划等號?軍隊能不能脫離執政黨而成為純粹的國家軍隊?這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

毫無疑問,軍隊自產生以來,就是與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軍隊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之所以能成為「站在社會之上的力量」,就是因為它「不僅有武裝的人,而且還有物質的附屬物」,這是國家與氏族社會的根本區別。

軍隊在國家機器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列寧指出:「最能表明這個國家機器特徵的有兩種機構,即官吏和常備軍。」從這個意義上說,軍隊是國家的,具有國家性質。然而,「軍隊是國家的」並不能和「軍隊國家化」划等號。

軍隊不僅具有作為國家機器一部分的國家性質,還具有從屬於執政者的政治性質。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現代國家通常是由執政黨領導的,軍隊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執政黨的意志。包括軍隊在內的國家機器作為「器物」必須有人來執掌和使用,這個「人」就是執政者。

執政者離不開軍隊的支撐,執政必須「執軍」;但同時,軍隊的國家機器職能作用的發揮,只有在執政者的領導下才能實現。脫離執政者領導,軍隊的國家性質必然發生根本變異。

歷史和現實都說明,在政黨政治條件下,軍隊能否有效地置於執政黨的掌控之下,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國家、民族的命運。軍隊一旦脫離執政黨的領導,軍權被個人或利益集團所操縱,對任何國家都不能說是好事。這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政局動蕩、難於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從這個意義上說,「軍隊國家化」主張的軍隊脫離黨的領導而成為純粹的國家軍隊的觀點,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偽問題。因為軍隊一旦脫離執政黨的領導,就不是現存國家的一部分,不僅成為執政者的反對力量,而且也成為現國家政權的破壞力量。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軍在黨的絕對領導下,始終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防軍,時刻保衛著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軍隊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敵對勢力在這種情況下對我鼓噪「軍隊國家化」,既沒有理論支撐,也沒有社會基礎,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其根本目的就是企圖在我黨與軍隊的關係上打開缺口,挑動軍隊脫離黨的領導,變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防軍為反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從根本上搞垮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在這個至關重大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

「軍隊國家化」有害於我軍的性質

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是我軍的性質和本色。「軍隊國家化」把我軍黨的性質與國家、人民性質割裂、對立起來,認為「軍隊應該是人民或國家的軍隊,而不是黨的軍隊」,攻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公器私用」、「謀一黨之私」。

這是與事實相違背的。在中國,軍隊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才能成為人民和國家的軍隊。從一定意義上說,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一個為廢「私」而立、為除「私」而存、為防「私」而續的制度,是一個真正保證軍隊始終為國為民的制度。

中國曆來就有「兵歸將有、兵隨將走」這種個人掌握兵權的傳統,這是藩鎮割據產生的重要原因。近代隨著中國社會危機的加深,軍權逐步落入個人手裡。各派軍閥擁兵自重,彼此混戰不斷,給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如何剷除軍權私有的軍事領導制度,廢除軍閥政治,是中華民族求解放、爭復興歷史進程中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制度產生之前,幾乎其他各種軍事領導制度都在中國試驗過,既有辛亥革命后對西方的照搬,又有大革命時期對蘇俄的學習,但都不能根除兵權私有和利益集團所有的頑疾。北洋軍閥被打倒后,繼之而起的是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國家境況越來越糟。

中國共產黨在汲取前人教訓的基礎上,獨創性地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新型軍事制度。這使中國幾千年來兵權私有的積弊為之一掃,徹底擺脫了軍閥操縱政黨及政治的夢魘,軍隊真正成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戰鬥的工具。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所具有的這種為「公」制「私」的功能,不僅在於其本身的科學合理的制度機制安排,更在於其自身的無私性即階級性先進性的特質。所謂「絕對領導」,從利益關係來說就是「無條件領導」。

黨領導軍隊、軍隊服從領導,都不是以利益滿足、利益要求為先決條件的,除了國家、人民的利益外,沒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黨和軍隊這種在國家和人民利益指向的高度一致性,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能夠實現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軍隊國家化」對我軍的險惡用心。早在新中國成立前的1946年,針對蔣介石向我們黨提出的交出軍隊的所謂「軍隊國家化」要求,我們黨揭露其伎倆是「掩護軍隊私人化的魔術」,其目的就是「要把人民的軍隊化為軍閥的軍隊」。

這深刻點明了「軍隊國家化」此時此刻就是「私人化」、「軍閥化」的實質。這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如果我們按照「軍隊國家化」的設想去做,軍隊必然變性變質,墮落成為個人或狹隘利益集團服務的工具,我軍就談不上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性質的軍隊。聯繫到當今世界許多國家軍隊實行所謂「國家化」后被個人、利益集團控制,國家陷入長期戰亂的事實,我們更應該警鐘常鳴,不為任何花言巧語所迷惑。

「軍隊國家化」脫離了現代政黨政治的現實要求

敵對勢力把西方國家的軍事領導制度奉為「軍隊國家化」的圭臬,斷言「軍隊國家化」是「文明國家的通則」。這不僅有悖於政黨政治的一般要求,也犯了把個別當一般、把具體當普遍的常識性錯誤。

人類社會自擺脫蠻荒、產生國家以來,儘管經歷了不同的社會形態,但就其政治形式來說,主要是兩種:一是君主政治,二是政黨政治。無論什麼樣的政治形式,都有一個對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軍隊如何掌握和領導的問題。在政黨政治條件下,軍隊由執政黨掌握,是政黨政治的基本要求。

由於各個國家的國情和政治制度不同,其政黨對軍隊的掌握方式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政黨對軍隊的間接管領。這主要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資產階級政黨不需要各自直接管領一部分軍隊」。西方國家標榜的「軍隊國家化」,不過是兩黨或多黨制下政黨輪流控制軍隊的一種方式。二是政黨直接領導軍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就是這種方式的完善體現。

在這裡,問題的實質不在於對不同國家政黨掌握軍隊的方式如何稱謂,而在於應不應該、能不能把西方國家這種所謂的「軍隊國家化」當作「通則」,要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以此為樣板照搬照抄。這是我們與「軍隊國家化」的根本分歧之所在。

世界各國的歷史傳統、經濟文化水平和社會制度不同,其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也必然不同。西方國家所謂的「軍隊國家化」,也是其一定條件下的產物,其適用範圍也只能是一些特定國家,決不能把其無限制地擴大。西方國家打著「民主」、「人權」的旗號,以多種方式向世界推行多黨制和「軍隊國家化」,對一些國家和地區進行曠日持久的「民主化」改造,由此造成了災難性後果。

這種情況絕不允許在我國出現。我們與敵對勢力在「軍隊國家化」等問題上的鬥爭,是意識形態的鬥爭,但絕不僅限於意識形態的意義。從根本上說,這是維護國家民族權益的問題。我們尊重別國人民的選擇,不把自己的東西強加於人。

我們也要學習別國的成功經驗,但是我們絕不允許別人對我們指手劃腳,強迫我們按他們的那一套去做,要我們自毀長城,自己「化」掉自己。任何改變我們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圖謀都是不會得逞的。

「軍隊國家化」有違於國家根本利益

當前我國的最大利益是實現國家的現代化。「軍隊國家化」攻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妨礙了國家的現代化和民主進程」。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實現現代化這一國家最高利益的根本要求,是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證。

堅定地堅持黨的領導,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的現代化事業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從世界現代化的進程來看,無庸諱言,不同國家的現代化可以在不同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以及多種發展模式下推進。

但對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無論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如何,其現代化許多是在一黨長期執政、建立強有力政治核心條件下取得成功的。這是民心得以凝聚,國力得以集中,軍權得以牢固掌控、社會得以長期穩定的重要保證。

否則,不僅現代化實現不了,而且還會陷入混亂和倒退。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既面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向現代化邁進過程中的共同問題,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們既要面對發展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多方面的壓力,又要面對國內改革和發展的許多挑戰,還要面對多種安全威脅、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等嚴峻問題。這要求中國必須有一個堅強的政黨領導。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擔負這一歷史重任。

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們國家所以穩定,軍隊沒有脫離黨的領導的軌道,這很重要。」我國的現代化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社會主義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國際風雲劇烈變幻中始終站穩腳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忠於祖國和人民的英雄軍隊。

這是我國最寶貴的政治優勢、最值得珍惜的政治資源。敵對勢力以「軍隊國家化」為旗號,企圖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進行去「勢」消「源」的否定,如果任其得逞,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必然化為泡影,這完全是與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馳的!

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正確道路。

「軍隊國家化」認為只有軍隊脫離了黨的領導,實行了「國家化」,才能推動民主政治。這既脫離了中國的現實情況,也與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民主政治發展的實際不相符合。脫離中國現有制度體制條件抽象地談論民主沒有意義。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只有在社會穩定的環境中才能順利推進。(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齊彪)

相關報道:

美國之音 一本談中國軍隊使命多元化的新書

美國一些研究中國國防和軍隊問題的專家發表新書,介紹並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事務以外的多方面任務和使命。該書作者認為,隨著台海局勢的日漸緩和與穩定以及實力不斷增強的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更加重要,中國軍隊的使命正在走向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

一本研究分析中國軍隊當前和未來主要任務的論文專著日前在華盛頓推出,書名是《海峽以外:人民解放軍除台灣事務之外的使命》。該書一些作者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研究中心的幾位中國問題學者出席了新書發布會,就中國軍事力量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目標作了簡要介紹,並回答了與會聽眾提出的問題。

這本書開篇的概要介紹指出,台海兩岸關係最近的升溫達到了僅僅幾年前還無法想像的程度。與此同時,該書作者們注意到2008年中國發生的另外一些大事,其中包括一系列自然災害、北京奧運會、西藏和新疆這些西北邊疆地區的動蕩,以及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等等。

作者們認為,這一系列不尋常的事件促使人民解放軍擔負比以往更多樣化和更加具有全球性考量的使命。這些使命包括確保國內安全、邊境安全、反恐和參與國際維和、軍用航天技術研發、南海和東海巡邏防衛、遠洋商務運輸護航、在南亞和中亞以及朝鮮半島遇到突發事件時參與國際聯合行動等。

此外,利用網路技術干擾、制衡和打擊對手等也是該書作者關注的問題之一。

《海峽以外》一書的作者之一、美國陸軍作戰學院戰略研究所的來永慶博士在新書發布會上表示,長期以來,中國主政者習慣於首先強調生存和安全,其次是發展,可是現在來看,北京領導人的一些講話透露的信息是,中國已經把發展問題放到一個更高的位置。

他說:「這樣做的一個結果是,中國領導人要求人民解放軍不僅要為發展保駕護航,而且還要提供發展的機會。」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托恩頓中國中心的訪問學者丹尼斯·維爾德教授指出,當代的歷屆美國政府都必須面對如何制定正確的對華政策這樣一個重要問題。他說,包括布希和奧巴馬兩位總統在內的、華盛頓未來若干年內的任何一屆政府都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在處理缺乏透明度的人民解放軍問題方面尤其如此。

他說:「要保持政策的正確性,對政策的分析和看法就必須正確。這可是一件難辦的事情,特別在人民解放軍這個問題上。在這個領域,有關的信息更加迷茫,幾乎跟關於中國問題的信息一樣不透明。」

這位教授說,過去八年間美中之間發生的令人困惑的不愉快事件中有好幾件跟中國軍隊有關,其中包括2001年布希總統上任之初發生的撞機事件、中國擊毀軌道上的廢棄衛星的導彈試驗和最近在南中國海發生的美國測量船和中國船隻的對峙等。

在這次新書發布會現場的一些專家表示,加強對中國軍隊問題的研究和了解,有助於減少美中之間的誤解和誤判,進而避免在實際操作中任何一方可能作出錯誤反應。

美國陸軍作戰學院的來永慶博士認為,布希政府雖然起初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而採取了對抗性的對華政策,但是在9/11事件后華盛頓迅速轉變方向,跟北京在反恐等許多領域發展建設性的合作夥伴關係。

他說,現在前布希政府官員宣稱良好的美中關係是他們的一項外交成就,因此奧巴馬政府可以坐享其成,暫且把處理中國問題的工作放在次要地位,騰出精力來處理其他方面的當務之急。(作者 葉兵)(原題:新書談中國軍隊使命的多元化)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沙發
amely7777 發表於 2009-5-21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7: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