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工受辱自衛,關抑鬱症何事

[複製鏈接]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韓冰 發表於 2009-5-19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女工受辱自衛,關抑鬱症何事
2009年05月15日07:33   南方網 
日前,湖北巴東縣女子鄧玉嬌在工作的娛樂城遭遇欺凌。三名當地鎮政府幹部先要求她提供「特殊服務」,被拒后又用一沓錢擊打鄧的頭部。不止是言語的羞辱和威脅,鄧玉嬌隨即受到暴力攻擊,被兩次按倒在沙發上。情急羞憤之下,鄧揮刀自衛,殺死一人重傷一人,當晚自首。警方在偵辦時確認了暴力攻擊的事實,並對鄧做了檢查,認為她有抑鬱症傾向,詳情需要等待鑒定。
對於這樁發生在鄂西偏僻小鎮的事件,媒體給予了強調和重視,始終佔據著門戶網站新聞頁面的重要位置,跟帖高達十多萬條。輿論立場鮮明,毫不猶豫地支持鄧玉嬌的舉動,對她自衛反擊的情節予以壓倒性的讚賞。一時間,網路民意風起雲湧,痛斥死傷幹部是咎由自取,力挺鄧玉嬌無罪,認為抗暴行為不應承擔任何刑責。顯然,輿論的態度與警方辦案的方向有了分歧。
這確實有些令人費解:警方並沒有對鄧玉嬌是否屬於正當防衛作出判斷,卻將著力點放在鄧是否患有抑鬱症上。無論是施暴的一方,還是警方現場調查,都確立了施暴與抗暴的清晰關係,案情簡單,本身並不複雜。有論者認為,鄧針對強姦實施進行了正當防衛,甚至不適用防衛過當。鄧玉嬌行使權利與是否抑鬱無關,公正執行刑法中關於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足矣。
面對如此魔幻的情境,輿論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假設鄧玉嬌被鑒定為抑鬱症患者,那對案件的定性或會造成影響,為人為設置某些法律的模糊地帶提供條件,比如可以將她的自衛行為解釋成帶有主觀故意,或發病狀態下的客觀過失,混淆事實與責任的清楚界限。
除了上述評價和推理,還出現了另一種對動機的猜測,針鋒相對也頗具代表性。它認為,警方之所以要鑒定鄧玉嬌的抑鬱與否,是因為萬一證明她精神有問題,即使法院最終判定她防衛過當,也可以有憑據為她脫罪。這就屬於警方的未雨綢繆,目的是在官場利益叢生的規則下保護鄧玉嬌,真可謂用心良苦。背景若是這般複雜,警方差不多成了潛伏中的正義。
受辱女工奮起自衛,究竟關抑鬱症何事?輿論百思不得其解,進而設計出各種看似合理的解釋。輿論的這番表現耐人尋味。無論是堅定地支持鄧玉嬌,堅決地貶斥施暴的幹部,還是對所謂抑鬱症的說辭尋找各式理據,都體現出一貫的焦慮感:罪與非罪不再那麼涇渭分明,乃至於法律本身也不可靠,民眾對司法機構抱有不安的心態,無法遠離它們卻又主動拒斥它們。
抑鬱症本是鄧玉嬌案中的細枝末節,卻被當作焦點放大,直至演繹成現今的情勢,著實叫人莫名其妙。但這也並非全然沒有價值。至少從一致反對的輿論聲浪中,顯現了比「抑鬱說」更有依據的社情民意。從跨省追捕的王帥案,到70碼的杭州飆車案,輿論在諸多案例中都凸顯出擬人化的情緒,或憤怒,或失望,或驚恐,或暴烈。既然現實荒誕,輿論也在左衝右突。
鄧玉嬌手刃侵犯她的鄉鎮小吏,過程黑白分明,而欲將她置換成病人的舉動,不管目的何在,都讓人遺憾。因為這樣做等於否認了法律至高無上的裁決地位。輿論洶湧奔騰,人心期望一個懲惡扶善的清平世界。可現實往往如此不堪,輿論所見的是壓抑,所得的是鬱悶,長此以往,早有抑鬱癥狀。輿論抑鬱,若求令現世靜美的良方,則要扣問社會了。問題是,誰會真的在意?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秦人 發表於 2009-5-19 09:3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還有多少人得抑鬱症
作者:蒲荷
     
湖北巴東女子鄧玉嬌刺死了意圖強姦自己的招商辦官員鄧貴大,根據警方調查,鄧玉嬌患有抑鬱症,似乎是想讓人們認為鄧玉嬌是因為精神疾病導致殺人,死者似乎挺冤的,實在令人憤慨。不過說到抑鬱症,本人倒想扯上幾句。醫學上認為抑鬱症是最普遍的精神疾病,大概十個人成年人中就有兩個是抑鬱症患者,中國到底有多少抑鬱症患者?還有多少人,雖然算不上抑鬱症患者,卻也生活得很抑鬱?

一個國企職工,本來日子過得好好的,突然之間國企改制,工作沒有了。沒有了工資,也沒有了保障和福利,買斷工齡的那幾個錢經幾番通貨膨脹後幾近於零,年紀大了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出賣苦力又沒有那個體質,想做生意又沒有資本沒有場地沒有經驗,擺個小攤還要讓城管追來趕去,你說抑鬱不抑鬱?

一個農民,辛辛苦苦種田餵豬栽果樹,一年到頭還養不活自己。糧食收購價漲一點,上面還發些補貼,沒想到種子農藥化肥漲得更快,上面給的好處全沒了還得倒貼;不養豬時肉價飛漲,多養了幾頭豬,又來了個豬流感,豬肉都賣不出去,只好拚命改善自家的生活;水果越是豐收越賣不起價,連工錢都賺不回來,爛在山裡也無可奈何;拋家別子出去打工,等到年底該結算工資時,老闆跑了,一分錢拿不到不說,為了要回自己的血汗錢,還被說成是「惡意討薪」受到警察的毆打,想跳樓,爬上了屋頂卻拋不下許多牽挂,最後被關進了拘留所。你說抑鬱不抑鬱?

一個學生,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成績優秀,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眼看要入校了,父母卻為自己每年上萬元的學費生活費發愁。拆房賣地加貸款,好不容易讀完了大學四年,滿以為苦盡甘來,過去的投資馬上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突然來了個金融危機,十個大學生七八個找不到工作,有人說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大學生和農民工搶飯碗,既然要做農民工,當初上大學幹什麼?你說抑鬱不抑鬱?

一個市民,辛辛苦苦賺了點錢,想買個房子改變一下生活條件,發現手裡的錢還不夠。繼續存錢,銀行里的存款多了,房價漲得飛快。本來前一年可以買五十平方的,一年後再加幾萬塊卻只能買四十平方了。一咬牙貸了幾十萬,等到房子到手時,房價又跌了,賣掉房子還不夠還貸款,幾十年辛勞讓自己成為了負翁,你說抑鬱不抑鬱?

一個國家領導人,領導全國人民節衣縮食,創下了兩萬餘億美元的外匯,放在美國的銀行里,或者買了美國的國債,金融危機以來,數千億元打了水漂,背上了滿身的罵名。本來中國的外匯已經太多了,可下面的官員還在拚命的招商引資,把國內的資源、企業廉價賣給外國人。中國的資產已經有一半掌握在外國人的手裡了,我們就剩下一大把的鈔票,想買的東西買不到,不想買的人家拚命向你推銷。你說抑鬱不抑鬱?

一個地方官員,抽天價煙,喝高檔酒,坐豪華車,出入休閑場所,公款游遍天下,想拆誰家的房子就拆誰家的房子,想拿誰家的東西就拿誰家的東西,想睡誰家的女人就睡誰家的女人,本來活得最是逍遙自在。沒想到,巴東出了個鄧玉嬌,一把修腳刀刺死了鄧貴大,也刺傷了所有官員的神經。這個鄧玉嬌真是膽大包天,竟然不把咱們官員放在眼裡,如果人人都是鄧玉嬌,那不反了嗎?普天之下哪裡還有咱們官員的活路!可是鄧玉嬌是正當防衛,按照法律還真拿她沒有辦法,事情鬧得這麼大,徇私枉法又怕引起公憤,真叫人左右為難。你說抑鬱不抑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