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要多路突圍 (2)

[複製鏈接]

32

主題

55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ngenial 發表於 2009-5-9 1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楊偉國教授
記者 劉祖華


加大增量與存量調整力度

  記者: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楊偉國:大學生就業屬於新的增量就業,宏觀與微觀經濟環境變化對其影響很大。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有兩個關鍵特徵:勞動力需求不足與新增勞動力需求萎縮。勞動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它取決於產品需求,而產品需求又因為金融危機引發的消費和投資下降而下降,企業的首要決策是降低增量就業。同時,為有效應對外部快速變化的環境,企業也在不斷地計算現有人員工作時間與新增人員替代選擇的成本收益關係,這也會降低增量就業。在我國,金融行業、外貿行業、與出口相關的製造業受到巨大衝擊而降低對新增人員的需求,大學畢業生就業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記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促進和擴大大學生就業呢?

  楊偉國:金融危機下的勞動力需求不足很難由供給條件的改善來調整。因此,加大增量與存量調整力度,擴大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需求,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的根本之道。經濟增長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長的基本保證,加快經濟結構升級更有利於大學生就業,而經濟增長與結構升級又在於積極的創業活動。因此,國家應提倡創業精神,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創業,特別是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這既有利於畢業生就業,也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助於形成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的良性互動。最有價值的是,大學生創業將有效提升我國創業者的人力資本水平,對於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和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長期的促進作用。

  在積極促進增量就業的同時,應當鼓勵政府、企事業等單位制定更為積極的大學生吸納政策。目前我國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的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不高,加之知識更新的要求,我們迫切需要增加年輕一代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學生的勞動力供給增加較快的形勢下,從理論上講,我們應當是用較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來替換目前較低學歷程度的在職人員。問題是怎樣實現這種增加和替換。一是可以考慮提高在職人員隊伍更新的速度,以消化和吸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二是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重視人力資源規劃工作,科學地研究組織規模和人員需求,明確就業需求總量。

  此外,要在穩定就業和調控失業上下工夫,幫助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充分發揮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和保障生活的功能,鼓勵企業減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

  專項政策調節就業市場

  記者: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市場在人力資源的配置過程中起基礎性的作用,但市場也有其缺陷,會導致「市場失靈」問題。在當前就業緊張的形勢下,在政策層面應該如何調節就業市場?

  楊偉國:在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層面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學生自身努力的效果是相當有限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只能伴隨著經濟的好轉而慢慢好轉。在這個時候,政府政策的投入將會產生積極的放大效應。

  國家的專項政策可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第一,實施大學生全國範圍內的自由就業政策,改善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環境。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對大學畢業生的戶口指標限制,取消各種各樣顯性或隱性的行政限制,促進大學畢業生無障礙就業和自由流動。第二,國家需要考慮在短期內增加對大學生的需求。能夠直接產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機關、軍隊、武警以及其他社會服務事業單位增加對畢業生的僱用量。由於這些機構更看重求職者的綜合性素質,而對專業的要求相對寬泛,從而可以緩解這個特定的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畢業生就業市場上的結構性矛盾。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增加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我國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已經取得顯著成績,在嚴格論證的基礎上,可以擴大實施「環保計劃」、「公益服務計劃」等。第三,國家可考慮在短期內適當增加研究生招生總量,減少大學畢業生的供給,幫助大學生度過金融危機的困難時期。
建立人力資本投資收益補償機制

  記者:「寧要都市一張床,不要西部一間房」,這句話反映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仍存在結構性問題,在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西部地區就業創業方面,您覺得該採取一些什麼措施?

  楊偉國:為鼓勵大學畢業生到特定的地區就業或從事特定的職業,可以建立高校畢業生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補償機制,這也是一種國際慣例。例如,美國FFEL貸款項目規定,聯邦政府對於連續5年在指定的小學或中學作為全職教師從事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教學服務工作的大學生可以享受貸款免除的政策,最高免除額可達完成5年教學工作后未償總額中的5000美元。帕金斯貸款項目規定,大學生在教師短缺地區全職從事數學、外語、雙語教育或其他領域的教學,最高可以免除100%的貸款。如果畢業生參加美國軍隊並在敵對或高危險地區服役,最高可免貸款50%。美國護理教育貸款償還計劃規定,所有該計劃的參加者必須簽訂合同,在護士短缺地區合格的健康機構全職就業2~3年。該計劃將為工作2年的畢業生償還60%的貸款,為工作3年的畢業生償還85%的貸款。

  為平衡我國的經濟發展,可以採取畢業生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補償機制,實施就業激勵政策,採用特定的入學貸款等激勵政策來實施就業的地區、行業以及職業導向。我國自2003年起開始實施就業激勵政策,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些政策在2004年得到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加大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力度,擴大由中央財政支持的西部志願者規模;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實施地方項目,引導大學生到當地貧困地區服務,地方財政要給予支持。高等學校要努力與本校志願者服務地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關係,開展教學、實踐、扶貧等全方位的合作與援助。提倡高校獎學金適當用於鼓勵和支持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貧困地區就業。國家就業激勵政策的實施將會更有效地支持國家整體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支持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要求,最終實現個人、用人單位和國家「三贏」結果。

  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

  記者:對於我國而言,就業指導尚是一個新事物,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現實下,就業指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毋庸置疑,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

  楊偉國:人力資源市場的效率損失主要源於信息不對稱和對信息的有效運用程度不夠。大學生就業匹配政策的核心就在於強化大學生就業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實施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

  應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通過立法建立起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幫助大學生做好「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要建立職業指導與服務機構,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提供平等、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以幫助學生進行職業決策,讓他們能夠將職業規劃戰略融入其終生規劃之中;高校要重視實習制度,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供需夥伴關係,以形成穩定的就業基地。建立職業顧問隊伍,建立職業顧問資格註冊體系,強化職業顧問的培訓,使之朝著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發展,大幅度提高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隊伍的素質;高校要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之中,並給予學分;建立一套有利於各高校就業服務與指導中心工作業績考核的指標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摩擦性失業的水平和程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