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宋代哲理詩雜談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5-8 11: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宋朝人崇尚哲理,「好以議論為詩」,用詩歌來說理,一般說來,哲理與詩歌,就像油與水,難以捏合上。浮油能蒙在水面,叫人看不到水的清瀅透徹美;詩中要講大道理,就顯得乾癟蒼白,裝腔作勢,令人生厭。但也不乏情理並茂的佳作,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得到人生哲理的啟發。由於詩人高超的思想藝術修養,使詩歌既具有形象性,又富含哲理,詩趣和哲理一併表現得那麼含蓄、自然,不露痕迹。且看蘇軾膾炙人口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歌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極寫廬山雄偉、奇幻、險峻和秀麗的景象。也揭示了廬山自然美中所蘊涵的哲理: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由此可以讓人明白一個道理:即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由於這樣耐人尋味的豐富內涵,全是緊扣廬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議論,是與該山的形象和諧結合在一起,是作者從觀察廬山自然地生髮出來的深切感受,真正體現了詩趣和哲理的高度融和,講的哲理親切自然,讀來又耐人尋味。

  再看朱熹《觀書有感二首》更是立意不凡,將深刻的哲理訴諸藝術形象,堪稱融詩情理趣為一體的優秀哲理詩,富於啟發而又歷久常新。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方塘之水澄澈清凈,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這一深刻哲理的揭示,並不藉助半句乾巴巴的說教,而是把全詩融入到悠悠的水流中,灌進明凈的池塘里。整篇詩歌無不在寫方塘,又無處不在講讀書的感受,使讀者如飲醇醪。但是,如果去掉題目,也許你還真的不知作者在總結讀書學習的經驗呢!而第二首(又名《泛舟》)哲理與形象結合更為巧妙。詩歌化議論為形象,啟人思索,頗富韻味: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詩歌在字面上描繪了兩幅圖景:一幅是,日行月轉,地球上又一度春季到來,萬物復甦,大地滋潤。江上的水漲起來了,巨船大艦在江上飄行,輕快如水漂鴻毛一般。這一比喻把由於水深而大船行駛也顯輕快,在江面上自由自在飄行的圖景描畫得清新可愛。另一幅是,冰凍山寒,江流緩細,多人推拉,一條小船也移動艱難。這兩幅圖,作者是採用逆轉法粘合在一起的。四句短詩,頗顯波瀾。一比一襯,形象鮮明。

  這首詩中,既有時令感,又有動態感,具有勃勃生氣,顯然不是抽象說理。然而它卻確實蘊含哲理。細心的讀者會在詩人留下的空白處展開豐富的聯想。比如讀書,現在拿起大部頭著作越讀越有味,可當初才識字,看一篇文章又是多麼艱難。讀書做學問,要日積月累,積聚雄厚的基礎,才讀得暢快,寫得得心應手,才會感其樂無窮的妙趣,這不正與江上泛舟同理嗎?其實,不僅讀書做學問如此,做任何事情,要想駕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一樣不需要不斷地積累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春水生」的境界,才能融會貫通,從枉費力氣的必然王國上升到舉重若輕的自由王國。

  宋代哲理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還有楊萬里的《過松源晨飲漆公店》: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
一山放出一山攔。

  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以及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楊萬里的詩使人感覺到人生的坎坷和奮鬥的必要,但它並沒有直說人生道路如何如何,而是從下嶺一事隱約寫來。王安石作為當時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他懷著要求變革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嶺塔頂,就聯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陸遊的詩里則蘊含著以下哲理:

  1.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兩條途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經驗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人們掌握知識、積累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即形成間接經驗。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

  2. 間接經驗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運用、檢驗和發展。如果只是「閉門讀書」,而不去參加社會實踐,不去接觸廣闊的社會生活,那麼他的認識始終覺得淺,而且無法得到檢驗和發展,只有通過「躬行」實踐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從上述幾首詩歌中可以得出:宋代哲理詩的顯著特點就是既有詩歌的特徵,又有哲理的內涵,兩者有機融合、高度統一。如果一首詩雖有形象但無哲理,當然不是哲理詩;反之,如果理過其辭,形象全無,只是乾巴巴的說教,那更不能算是哲理詩。所以要在詩歌中表現哲理,弄不好就寫成了哲理論文,成了明朝李夢陽所批評的「專作理話」和胡應麟在《詩藪》中譏諷的「理障」了。另外,也不是那些形象豐滿而又含有哲理語句的詩歌都能叫做哲理詩。在古代,有不少旨在寫景狀物和抒情言志的詩歌,詩趣極濃,而無意說理卻說出了「哲理」性的詩句,有的甚至還頗負盛名,但卻不能說是哲理詩。因為哲理詩除了形象和哲理要高度有機融合,還要這其中的哲理是蘊藏在整首詩歌之中。哲理是憑藉詩歌的整體來表達,要令人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哲理的,讓哲理美在欣賞中自然而然沁入人的心靈。如前述蘇軾《題西林壁》、朱熹《觀書有感二首》、楊萬里《過松源晨飲漆公店》和王安石、陸遊的詩歌,它們的主旨全不在寫景,而在說理,而這哲理又是依靠全詩四句句子自然天成,沒有半絲勉強,只要少了其中一句,「哲理」也就不復存在。哲理詩的這一整體性特點,使得它和那種僅含哲理性詩句的詩歌區分開來。如李商隱《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和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都是千古傳唱的名篇,不但構思別具匠心,而且后兩句都富有給人以啟迪的哲理性。但問題是這「給人以啟迪的哲理性」都不是作者的本意,前一首「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作者有感而發,其意不在哲理;而後一首詩歌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僅僅是實景的描寫,只是後人「賦予」了它「哲理」。所以這兩首詩歌都不能稱為哲理詩。

  由此可以推知,那些含有一兩句哲理名句的詩歌,都不能算作哲理詩。如林升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蘇軾的《惠崇 < 春江晚景 > 》(「春江水暖鴨先知」)楊萬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陸遊《游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等,這些詩歌前人把它叫做「理趣詩」。

  宋朝是個哲學思辯十分活躍、哲理學家輩出的時代,寫哲理詩理所當然成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特長。由於唐詩幾乎把所有的藝術領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詩人只能另闢蹊徑,這樣他們在讓宋詞的創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時,在詩歌領域也開創了哲理詩這個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獨特的智慧之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5-15 06: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4: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