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洲時報:后G20時代的中國角色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7 2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法國《歐洲時報》7日發表評論說,在後G20時代,經濟仍「一枝獨秀」的中國並不希望成為世界領袖,而是正扮演著全球經濟制衡器的作用。

  文章摘錄如下:

  熱熱鬧鬧的20國集團(G20)倫敦峰會剛剛落幕,人們已迫不及待地將目光轉向下一站——香港媒體報道,英國首相布朗已表示,20國集團今年9月將在紐約召開第三次金融峰會,討論中國提出的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議題。足見外界對中國在後G20時代所發揮作用的關切。

  本次峰會召開前夕,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關於「建立超主權貨幣提案」的文章,曾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並得到多數國家及組織的支持,更被譽為「開啟世界金融新秩序的鑰匙」。一時間,「美元時代結束、中美共治時代來臨」的話題著實讓國人同胞激動了一把。

  但最終,本次峰會並未談及此一話題。新華社的文章說:周小川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文章被誤讀,中國談論的是一個長遠話題,也沒有針對美國。外界預期中國會把這個問題帶上峰會的議題是不準確的。

  眾所周知,本次峰會首先要解決的是眼前的金融海嘯,對於中國來說,這遠比「重構世界金融新秩序」更加迫切與實際。面對共同的困難,此前曾被戲謔為「吵架會」的倫敦峰會,最終在各方一片「妥協」潮中,達成「高度一致」,華麗謝幕。除了在世界面前展示一個團結協作共渡難關的姿態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強了全球經濟的救急能力。

  20國集團領導人同意為IMF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提供總額1.1萬億美元資金,以幫助陷入困境的國家。中國的聲音也成為峰會成果的一部分——G20承諾改革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儘管評論人士懷疑在實際操作中,歐美等國可能仍會以各種不同形式保護本國貿易,但中國能夠站在世界經濟舞台發出自己的聲音本身,已經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隨著發展中國家話語權的提高,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在後G20時代,經濟仍「一枝獨秀」的中國並不希望成為世界領袖,而是正扮演著全球經濟制衡器的作用。

  對於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來說,倫敦短短几個小時能夠改變的太少。它不會成為一場危機結束清晰的標記點,也不能說是世界新秩序建立的準確發端,但它帶來的是曙光與希望,在舊秩序泥淖與新時代重生的糾結反覆中,只要全球同舟共濟,就一定能夠逐漸擺脫危機,中國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會愈加清晰起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0: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