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速度究竟意味著什麼?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09-3-18 0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在「兩會」期間透露,去年中國GDP總量為30.067萬億人民幣,按照我國當年平均匯率6.948:1美元及中國人口數13.2465億,去年人均GDP已達3266.8美元。以此數據,中國已達到了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所指定的現代化指標。

中國的人均GDP,2003年為1000美元,而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按國際經驗,一般需要10年至15年時間,如德國用了15年,日本用了11年,而中國僅用了5年時間。中國速度究竟意味著什麼?

2007年,全國的財政稅收5.1萬億,加上4萬億非稅收入,相當於徵收了6億中國人一年的全部收入!2007年,我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為2360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6520元。2007年,我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140元,比2006年增加了553元。從農民收入增長的絕對額來看是歷史上農民增收最多的一年。增幅扣除了物價指數之後和2006年相比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9.5%。也是自1997年以來農民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實,這是官方一個理想化的數據,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民,絕大多數人的收入並沒有達到這個理想的平均數。

現在最具統計學意義上的一個流行分析手法,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按世界銀行的定義,凡人均GDP從900美元到11000美元左右的,都叫中等收入國家。其中又分兩個層次:從900美元到3500美元左右,這是低的中等收入國家;在3500美元到11000美元左右,是高的中等收入國家。因中等收入國家的區間跨度很大,它涵蓋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國家均為少數,世界呈現為一種橄欖結構。恰恰是在中等收入國家,表現出更多的問題與挑戰,很多國家在中等國家的兩個階段里艱難前行,甚至徘徊、反覆,始終掙扎在11000美元大關以下難以衝出。究其原因,是陷於各式各樣的陷阱中。「中等收入陷阱」包括收入分配、城市化、資本賬戶開放、產業升級、社會服務滯后等多方面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就很難順利跨入發達國家行列。「拉美化」與亞洲「四小龍」奇迹,則成為這種語境中最通常的比較研究案例。

中國速度面臨的問題已經日趨明顯,貧富懸殊的基尼係數,城鄉二元結構,低收入農村人口為主的國情,使中國仍徘徊在人均500美元的結構特徵中。城鄉二元分裂還與戶籍制度改革、人口老齡化、產業升級等問題交織在一起。以國際通常做法為標準,民生投入是財政的主要投向,包括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

然而以教育、衛生和社保支出為例,投入的比率之低叫人難以理喻。中央財政2008年教育支出1582億元,增長47%,但僅為全國收入2.63%;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833.6億元,僅為全國收入1.39%;社保和就業支出為2761.6億元,為全國收入4.6%。而人口不足800萬的香港,2008至2009財政年度預算中,教育、社保分別占政府經常開支的23.8%和17.6%。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現在逼近3500美元這一中等收入國家的中軸線,正如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言,「中國『過河』已過了一半」。這裡是遍布各種陷阱的河中央深水區,向左還是向右,決定了能否順利到達11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彼岸。而所謂的改革已趟入深水區,方向性選擇決定了中國未來的命運。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