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200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美國婦女飽受家庭暴力和性侵犯之害。據統計,去急診室看病的婦女中有1/3是由於家庭暴力所致。《人權紀錄》說,美國婦女受性侵害嚴重。據報導,美國強姦發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比英國高13倍,比日本高20倍。()
人權紀錄還說,美國針對原住民婦女的性暴力十分普遍。據大赦國際採訪的一些原住民婦女們說,她們不知道在她們居住區還有哪個女人沒有經歷過性暴力。據統計,2007年美國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共收到有關性騷擾方面的指控1萬2510件,其中84%是女性提出來的指控。()
據《今日美國報》報導,2008年10月28號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派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國女兵中,大約每7個前往事務中心就醫的人就有1人在服役時受到性侵害或性騷擾。在這些被侵害女兵中,半數以上患有創傷后精神障礙。()
以下是全文:()
200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3:38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200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傳佳士得高管拍得獸首:中國怒查...
深度: 兩會前夕:多名律師促中國政府信息...
互動: 阿扁聲淚俱下哀求停押:蔡法官不為...
中國: 中美軍事交流機制今日恢復 軍事交...
國際: 印度政府降低大寶法王噶瑪巴護衛等...
視頻: 新聞聯播(2009.2.26.3...
特稿:刺激法案里你的那份收益在...
娛樂: 國寶級辯士講古 民眾享受獨特觀影...
體育: 傷病左右西部季後賽天平 麥蒂小斯...
論壇: "中國妻子"的10大壞習慣
2009年2月26日()
2009年2月2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2008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進行指責,而對自己糟糕的人權紀錄隻字不提。為了讓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國人權的實際狀況,敦促美國反思其不當作為,我們特發表《200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一、關於生命和人身安全()
美國暴力犯罪嚴重,危及公民的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08年公布的報告,2007年,全美共發生約140萬起暴力犯罪,17000多起謀殺案(注1),980萬起財產犯罪案件。(注2)其中,搶劫案445125件,比過去5年上升了7.5%。(注3)在人口10萬以下5萬以上的城市中,謀殺案比2006年上升3.7%。(注4)在人口3萬以下1萬以上的城市中,暴力犯罪比2006年上升了2.4%。(注5)美國12歲以上公民共經歷2300萬起暴力和盜竊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發生率達每千人20.7起,財產犯罪達每千家庭146.5起。(注6)據統計,在美國暴力和殺人率較高的城市中,新奧爾良每10萬居民中的謀殺案為95起,巴爾的摩45起,底特律44起,路易斯40起,費城27.8起,休斯敦16.2起,達拉斯16.1起。(注7)在美國,平均每31分鐘發生一起謀殺案,每5.8分鐘發生一起強姦案,每14.5秒發生一起入室搶劫案。(注8)()
美國槍支泛濫成災。《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8年6月27日報道,美國最高法院做出裁決,明確個人有權持有和使用槍支。據統計,美國約有2億支私人槍支,其中包括6000萬至6500萬支手槍。有48個州規定公民有權攜帶槍支,(注9)其中35個州不經過任何背景審查就可以購得槍支。(注10)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一家槍支商店,僅11月5日當天就售出了70支槍。(注11)費城、洛杉磯、舊金山等20多個機場允許有槍支許可的人攜帶槍支到安檢口。(注12)在得克薩斯州北部的學校,校方允許教師攜帶槍支到校。(注13)《華盛頓郵報》2008年12月5日報道,2007年,西弗吉尼亞、密西西比、南卡羅來納、弗吉尼亞等10個州提供了其他各州涉槍案件中被繳獲槍支的57%。槍支出口率最高的10個州比最低的10個州的槍殺案高出近60%。()
槍殺事件頻發,威脅公民的生命安全。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08年10月3日統計,有135萬名美國中學生在學校附近遭遇過一次武器威脅或被打傷。(注14)哈佛大學在2006年一項對1200名學生的調查表明,20%的學生曾親眼目睹過槍擊事件,40%的學生認為得到一支槍非常容易,28%的學生表示在乘坐公共汽車、火車時沒有安全感。芝加哥公立學校在2007至2008學年,有34名學生遇害身亡。(注15) 2008年2月7日起一周之內,美國連續發生7起槍殺事件,導致23人死亡,幾十人受傷;3月27日,喬治亞州和肯塔基州共有5人被槍殺(注16);4月18日晚上2小時內,芝加哥市就發生了9起槍擊事件;(注17)11月,巴爾的摩市遭遇了31起槍擊案。(注18)12月24日聖誕夜,洛杉磯一名男子裝扮成聖誕老人襲擊了其前岳父母的住宅,他向屋內正在進行聖誕平安夜聚會的人群開槍,當場造成8人死亡,3人受傷,另有3人失蹤。(注19)()
二、關於公民和政治權利()
在美國,公民權利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據《華盛頓郵報》網站2008年4月4日報道,一項已運用的新監視技術「深度包檢測」能夠記錄用戶訪問的每一個網頁、發出的每一封郵件和進行的每一次搜索。據統計,美國至少有10萬名網路用戶被跟蹤,服務商曾對多達10%的美國網路用戶進行過測試。(注20)美國聯邦調查局參與了美國政府在國內開展的非法監視活動,通過非正當方式獲得成千上萬人的電話記錄、銀行賬戶及其他個人信息。《西雅圖時報》2008年7月15日報道,白宮7月10日簽署的新版竊聽法是「對美國公民的安全至關重要的標誌性立法」。這一法律按照行政當局的要求給予參與竊聽項目的電信公司以法律豁免權,同時授權行政當局可以為了反恐需要對通信方在美國境外的國際間通信進行未經法庭允許的竊聽活動。美國國土安全部2008年7月宣布,作為過境搜查政策的組成部分,聯邦官員可以在旅客沒做出任何錯事的情況下,把旅客的手提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無限期地帶離現場。(注21)《紐約時報》2008年12月8日報道,調查發現美國政府在審理涉嫌參與恐怖襲擊被捕入獄的北弗吉尼亞學者阿里·提米米案時,刻意隱瞞了通過對嫌疑人實施非法監聽獲得的資料,這些資料有可能會成為證明美國政府的監聽行為損害公民權利的證據。()
警察濫施暴力,侵犯公民權利。據《芝加哥論壇報》2008年6月25日報道,芝加哥市6月的兩周內就發生8起警察槍擊事件,其中5起致命。如在6月22日,39歲的清潔工沙佩爾·特雪爾在公寓樓道內被警察打死。(注22)6月24日,芝加哥18歲的路易斯·科隆在餐館和朋友聚餐時,受到便衣警察例行盤查,科隆因害怕而逃跑,被警察擊斃。(注23)8月2日清晨,20歲的達里爾·巴特爾在紐約布魯克林公寓中被警察打死。10月15日,3名警察在紐約布魯克林地鐵站逮捕邁克爾·米尼奧時,對其進行雞姦,把警棍捅入其肛門造成體內受傷。(注24)11月13日,在紐約科尼艾蘭教堂外的停車場,吉爾伯托·布蘭可因向警方揮舞摺疊椅,被女警察擊斃。(注25)()
(注1)《華盛頓時報》,2008年6月10日。()
(注2)《世界日報》,2008年9月16日。()
(注3)《華盛頓郵報》,2008年9月16日。()
(注4)《華盛頓時報》,2008年6月10日。()
(注5)《華盛頓郵報》,2008年9月16日。()
(注6)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7,U.S. Department of Justice,in:http://www.ojp.usdoj.gov。()
(注7) Crime down in U.S. and Phila:but the decline in violent crime here still left the city with the highest numbers among the 10 biggest cities,in:http://www.lexisnexis.com。()
(注8)《華盛頓郵報》,2008年9月16日。()
(注9)《僑報》,2008年10月16日。()
(注10)合眾國際社,2008年10月3日。()
(注11) In:http://www.usqiaobao.com。()
(注12)《僑報》,2008年10月16日。()
(注13)《紐約時報》,2008年8月29日。()
(注14)合眾國際社,2008年10月3日。()
(注15)《芝加哥論壇報》,2008年4月2日。()
(注16)美聯社,2008年3月27日。()
(注17)《芝加哥論壇報》,2008年4月21日。()
(注18)《巴爾的摩太陽報》,2008年12月2日。()
(注19) Other recent mass slayings in social,in:http://www.nbclosangeles.com。()
(注20)《華盛頓郵報》,2008年4月4日。()
(注21)《華盛頓郵報》,2008年8月1日。()
(注22)《芝加哥論壇報》,2008年6月23日。()
(注23)《芝加哥論壇報》,2008年6月25日。()
(注24)《紐約時報》,2008年12月10日。()
(注25)《紐約時報》,2008年12月1日。()
美國囚犯比例再創新高。據《華盛頓郵報》2008年7月11日報道,美現有230萬名在押犯,佔世界第一。美國司法部2008年12月1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到2007年底,全美共有730多萬成年人處於被關押在監獄、看守所或處於緩刑或假釋中,佔美國成年人的3.2%。(注26)其中,年齡在20至34歲的黑人中,每9人就有1人是在押犯。(注27)在押犯比例超過了美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幾乎是全球平均水平(每10萬人中125人)的6倍。(注28)據統計,美國犯人的重新犯罪率很高,有一半以上的人在3年內因重新犯罪又被判入獄。()
囚犯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美國司法部8月公布的信息表明,1993年以來美國被法庭判刑入獄的人口比例增加,暴力犯罪人數占監獄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加利福尼亞州現有33所監獄只可關押約8萬人,但卻關押著15.6萬犯人,每名犯人平均生活面積僅為6平方英尺。(注29)馬里蘭州喬治王子縣上馬爾伯勒監獄是為1330名犯人設計的,目前卻關押著1500名犯人。(注30)獄警施暴致死事件不斷發生。大赦國際2008年報告稱,美國監獄和拘留中心普遍使用泰瑟槍對付被監禁者。自2001年以來,已有300人死於泰瑟槍電擊,其中2008年就有69人。據《華盛頓郵報》2008年7月25日報道,馬里蘭州喬治王子縣監獄10多個獄警有被捕記錄,在過去的7個月里,至少有6名獄警被停職,另有9名獄警在被指控犯罪后或有暴力行為後仍在監獄工作。2008年1月,一名警察用泰瑟槍擊打因被指控販毒而被捕的巴倫·派克斯9次,導致其死亡。(注31)6月29日,19歲的龍尼·懷特在馬里蘭州喬治王子縣監獄單人房間中被勒死。(注32)據美國司法部2008年6月的最新統計,2001年至2006年,美聯邦和各州監獄關押的犯人中有1154人死於艾滋病。(注33)一些監獄甚至成為精神病患者和吸毒者的避難所,每10名犯人中有6人患有精神疾病。(注34)英國《經濟學家》周刊2008年5月10日報道,美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剝奪重罪犯人權利的國家之一,一些州甚至禁止重罪犯人投票。()
三、關於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美國人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缺乏應有的保障。()
美國貧富差距懸殊。據《紐約時報》2008年10月5日報道,在過去30年中,美國收入和工資分配是所有高收入國家中最不平等的。最富有的20%的美國人年均收入達168170萬美元,幾乎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15倍,後者的年均收入僅為11352美元。紐約市1%最富有的人的收入占紐約市總人口收入的37%,(注35)64名億萬富人擁有財富達3440億美元,比2年前該城市億萬富人的綜合財富高出469%。(注36)聯合國2008年10月22日的報告表明,包括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和新奧爾良等美國大城市的貧富差距之懸殊堪比非洲城市,市民收入不均的比例非常高。()
貧困、飢餓和無家可歸者增多。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公布的統計數字,2007年,美國的貧困率為12.5%,貧困人口3730萬人,比2006年3650萬人多出80萬人,其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18歲以下兒童達到18%,高於2006年的17.4%,(注37)陷入貧困的家庭佔9.8%,達760萬戶。全年共有156萬人年收入只達到貧困線的一半,占貧困人口的41.8%。紐約市有23%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注38)()
據《華盛頓郵報》和哈佛大學等機構2008年聯合作出的一項全國性調查報告顯示,金融危機使80%的低收入工人難以支付燃油或存退休儲蓄金,超過60%的人難以負擔醫療保險,50%的人難以支付食品和住房費用。路透社報道稱,2008年9月,使用政府食物券購買食品的美國人數量創下了紀錄,達3150萬人,比一年前增加了17%。(注39)2008年,48%以上的紐約市居民在食物開支上遇到困難,比2003年增加了1倍,需要救濟的人從2004年的100萬增加到了2007年的130萬。(注40)68.8%的食品救助站表示已經沒有足夠的食品來滿足需求。(注41)美國200多萬戶家庭還不起房貸。據2008年11月13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08年10月,全美喪失抵押房產贖回權的屋主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25%,全美被銀行收回的房產超過84000處。(注42)()
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2008年7月29日公布,2007年,露宿街頭或住在收容所的長期無家可歸者達123822人。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160萬人經歷過無家可歸和尋找收容所。(注43) 2008年會計年度尋求緊急收容的人數比2007年度增加了1倍。(注44)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無家可歸的家庭數量增加到931個。在對美國25個城市的調查中發現,有19個城市的無家可歸者在過去一年有所增加。(注45)平均每天在華盛頓地區有超過6000人無家可歸。其中,有47%的人長期無家可歸。(注46)()
勞動者權利缺乏保障。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美國勞工部2009年1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年,美國失業率平均達5.8%,遠高於2007年的4.6%,是2003年以來的最高點。就業崗位總計減少了260萬個,是1945年以來減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其中2008年12月,美國就業崗位減少52.4萬個,失業率上升到過去16年來的最高點7.2%。(注47)長期失業人數(失業27周以上)11月達220萬人,在過去12個月中增加了82.2萬人。(注48)根據2008年12月9日的一個調查,2008年美國人工作時間平均每周46小時,比2007年增加了1小時,4人中有1人增加了工作時間;娛樂時間減少16小時,比2007年減少4小時,是1973年以來最少的。(注49)在25個州,半數非法散工得不到僱主的足額報酬或根本拿不到報酬。(注50)2008年7月,明尼蘇達州地方法院判決沃爾瑪違反勞動法,未能給予在該州的沃爾瑪員工提供充足的休息時間,並要求小時工超時工作。(注51)7月23日,紐約州勞工廳宣布紐約皇後區錦順衣廠被查出不支付最低工資和加班費,在過去6年欠薪約530萬美元。(注52)9月6日,約27000名波音機械師舉行罷工,要求提高工資和福利。(注53)10月22日,美國聯邦法官判決紐約曼哈頓西貢餐廳向36名工人賠償最低工資、加班費和違反勞動法的罰款460萬美元。(注54)()
(注26)合眾國際社,2008年12月11日。()
(注27)英國《衛報》,2008年3月1日。()
(注28)《紐約時報》,2008年4月23日。()
(注29) Prison overcrowding blamed for health woes,in:http://www.sfgate.com。()
(注30)《華盛頓郵報》,2008年7月25日。()
(注31)美國CNN網站,2008年7月22日。()
(注32)《華盛頓郵報》,2008年9月23日。()
(注33) Number of state prisoner deaths,by cause of death,2001-2006,in:http://www.ojp.usdoj.gov。()
(注34) Jails bulging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the homeless and people detained for immigration offenses;costing counties billions,in:http://www.justicepolicy.org。()
(注35)《紐約時報》,2008年4月9日。()
(注36)《華盛頓郵報》,2008年9月29日。()
(注37)路透社,2008年8月27日。()
(注38)《華盛頓郵報》,2008年7月14日。()
(注39)路透社,2008年12月3日。()
(注40)《2008年紐約市飢餓經歷報告更新版》。()
(注41) Survey shows impact of hunger crisis,in:http://www.nyccah.org。()
(注42)《僑報》,2008年11月14日。()
(注43)《紐約時報》,2008年7月30日。()
(注44)《世界日報》,2008年10月22日。()
(注45) Advocacy Groups Fear New Wave of Homeless, in:http://ipsnews.net。()
(注46)《華盛頓郵報》,2008年12月13日。()
(注47)《紐約時報》2009年1月10日。()
(注48) Employment Summary,in:http://data.bls.gov。()
(注49)法新社,2008年12月10日。()
(注50)《華盛頓時報》,2008年7月8日。(chinesenews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