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家新說:金融危機時留學美國是場競賽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2-7 1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2月06日 10:26   新浪教育

  高燕定、徐小平解說金融危機與美國留學

  中共中央求是雜誌社《小康》雜誌專訪記者:於莉娟

  金融危機使美國留學更容易還是更難?

  美國學校因金融危機而大量「擴招」增加收入?

  金融危機會否使美國留學費用飛漲?

  金融危機來了,還要去美留學嗎?

  .....?

  高燕定按語:最近,我因忙於美國留學的諮詢工作,已有一個多月未寫博客,甚至沒有時間登上博客。一心不能多用,我喜歡把精力在一定的時期集中投放到最必要的地方。如往年一樣,我的諮詢服務獲得很大成果——去年底,我的很多學生被美國名校提前錄取,其中多人被美國長春藤大學錄取!我為自己對他們做出了影響一生的貢獻而自豪!我也為因此而和很多學生、家長成為朋友而陶醉——這種滿足感常常讓我在夢中笑醒。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很多學生和家長頻繁提到金融危機對美國留學的影響的有關問題,我在去年夏天以來的多次演講中都作了分析解答。最近,《小康》雜誌就以上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對我和徐小平先生做了專訪。我把這篇訪談文章轉載在這裡,希望能夠解答網友們的部分問題。

  發端自美國的金融危機,讓美國大學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中國學生的美國留學夢是否因此受到衝擊?金融危機來了,還要赴美留學嗎?

  「從10月底至今,我還沒有聽說一個中國學生的留學申請被維斯康新大學錄取的」,燕定美中教育負責人高燕定告訴記者,他看到的全是學生被拒絕的回信。

  這一信息與人們對於金融危機對留學影響的猜想相悖。美國大學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經費緊張,按道理說,應該是多收學生,增加學費才是,怎麼反而將送上門的學費往外推?

  學費上漲對中國學生影響不大

  「今年的學費標準至少在去年就已經定下來了,不能隨時改變」,在美國從事了十多年留學服務工作的高燕定一語打消了人們對於留學美國學費上漲的顧慮。

  高燕定說,美國的大學尤其是州立大學的學費不是想漲就可以漲的。要經過州政府批准,私立大學要經過董事會的批准,要召開聽證會,要通告學生,要討論……總之,要經過一系列漫長繁雜的程序。「在美國,漲學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

  根據高燕定的介紹,在美國,所有學校的學費每年都有3~8%的漲幅,以抵消GDP的增長帶來的通貨膨脹的影響。這本來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漲幅超過這個區間,達到10~20%,就要走一個很長的程序。因此,高燕定認為,即使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學校有意漲學費,最早也是明後年的事情。

  「而且,最多漲個百分之十幾,倘若漲到百分之二十已經非常不得了,那就意味著本來二萬美元一年的學費,現在變成二萬四,絕對不可能出現商業化的上漲,二萬變成三萬,或者一下子漲上一倍」。一位業內人士斷言。而且因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不斷升值,那一點漲價的幅度也會沖抵過去,對中國留學生的經費影響不會很大。

  只是,獎學金可能會減少,但這也只對極少數人有影響,用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小平的話來說,學生獎學金是為「少數學習好的離譜的人」準備的。假如哈佛大學獎學金名額從5個變成2個,馬里蘭大學獎學金名額從20個變成10 個,對整個留學大局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另外,針對外國學生的一些優惠可能出現取消的情況。比如,有些學校本州學生學費是一萬二,外國學生二萬,有時候為了吸引外國學生,學校會給外國留學生一個優惠:享受本國學生的價格。但在金融危機發生的今天,這樣的優惠有可能會失去。

  不過總的來說,徐小平認為,金融危機對於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影響是間接的,微弱的,不會因為學雜費的調整阻擋住赴美留學的腳步。

  可能出現拒簽潮

  當劉小波同學打開電子郵箱時,一封來自維斯康新大學的郵件讓他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由於今年本校有空前數量的國際學生的申請,所以我們現在無法處理,不能再接收學生,稍後連申請費一併退還給你」。

  劉小波被拒絕並不是個案。「從10月底到現在,我沒有聽說哪一個人被維斯康新大學錄取了」,高燕定只聽說有很多學生已經收到該校發來的拒絕郵件。感覺上:目前這個學校根本就不要學生。

  事實上,該校留學生一年的學雜費要三萬美元,如果招一千個學生就要有三千萬美元的收入,這對這個學校以及它周邊的社區算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但現在它選擇放棄。

  金融危機來了,學校經費緊張,反而可能會減少招生。對美國大學了解甚深的高燕定介紹說。

  通常來講,學校有一些經費需要依靠聯邦政府的資助和社會的資助,這些資助如果減少的話,一個學生只交兩萬美金的學費,學校不足以支持所有的開支。

  「如果一個州立大學的學雜費是二萬美元的話,對於學校來講真正的開支可能是二萬五或者二萬八,招一個學生可能就要損失幾千塊錢。本國的學生可能收費是一萬二,學校補貼的更多一些」。招得越多,虧得越多,有一些課程是要另請助教或者講師來授課,如果不開那麼多課,就不用那麼多講師了。

  對於學費偏低的學校來說,多招生就是多負擔,但私立學校一般不存在這個問題,特別是那些學費特別昂貴的學校。一般來說,私立學校的學費都在三萬以上,這已經基本可以達到收支平衡。當然私立學校通常對學生也是有補貼的,主要以獎學金為主,獎學金來自校友以及社會捐款組成的校務基金的利息來運作,但是現在,受到股價的影響,投資股市的基金可能縮水三分之一,他們因此會收緊獎學金的投放。當然這也要分學校,像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樣的頂尖私立大學,無論經濟是好是壞,他們的獎學金或招生人數受影響較小,但一流末以下的全部學校都會受影響,會減少獎學金的支出,或者減少錄取的人數。

  目前,高燕定他們還沒有發現維斯康新大學的情況在其他學校發生,其他大學日後會不會出現大規模地控制招生的情況,這個結果要到4月1號才會全面出現,因為美國所有大學的錄取通知一般都會在4月1號或者3月30日發下來。

  考美國大學比往年競爭更激烈

  「表面上維斯康新大學拒絕中國學生是因為申請人太多,事實上,很可能這是個託詞」。高燕定認為,也許只是空前多的中國學生的申請,讓他們沒有辦法接收這麼多的中國學生。

  他預計,今年要到美國讀大學難度要比往年大很多,因為今年要考美國大學的人數是去年的三倍。而去年,申請到美國讀大學的人數只是前年的一倍。

  據了解,到美國大學讀本科的熱潮,大概是從兩三年前興起的,申請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尤其去年美國簽證大大放寬以後,更多人覺得到美國留學讀本科希望很大。「在我接待的人裡面,今年人數大概是去年的三倍。我預計,明年還會是今年的近一倍」。

  其實,不只是本科,甚至中學也是這樣。1月11日,三個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真是累壞了,因為一整天,他們都在幫助他們的母校面試中國學生,一個學生面試20分鐘,每一個人要面試30個學生。筋疲力盡的美國人不由得向學生家長感嘆,去年一共只有不到30人來面試,而今年是90人,增加得太快了。

  但是,你知道錄取比例嗎?那只是一個小型的私立學校,一個年級100來個人,插班的學生最多招一二十人,北京頂多三五個,卻有90個人在競爭。

  事實上,中國學生錄取比例低的現象不是今天才有的。在美國很多學校,錄取率如果只有9%,已經算全世界錄取率最低的了,然而,中國學生申請美國頂尖的名校,實際上錄取率比這個低得多。

  2007年時,耶魯大學招生辦主任曾經向高燕定透露說,按護照來分,到2006年底,一年申請耶魯大學的中國學生有600人。但是耶魯只錄取10~12個中國學生,即2%的錄取率!這與通常的最低錄取率9~10%相比還要低得多。而今年的形勢更加嚴峻,「我想以後競爭會越來越厲害。因為大家越來越希望到外面去接受教育,這部分是自然增長」。高燕定認為。

  金融危機的影響也讓這一形勢更加嚴峻,金融危機可能會使更多的人集中在這個時候去讀本科。因為通常情況下,美國學生高中畢業之後並不是馬上上大學而是停學一年,可能去打工,先獲取一些經驗;可能去旅行,環遊世界;也可能去做公益。但這些活動在今天都已經不是容易的事,想打工的不好找工作,想旅遊的資金不足,做公益往往也需要自己出費用。因此,他們最好的選擇都是直接去上大學,反正早晚要上。上大學的人數多了,大學招生的名額就更緊了。

  而經濟危機導致的失業,也讓讀研究生的學生增多。在眾多被裁的員工當中,選擇讀研進修的人並不罕見。MBA、法學院是不會有獎學金的,從來都是靠自己的錢,趁著難得的「假期」充電是個明智的選擇,因此今年申請到美國留學的競爭會加大。

  金融危機來了,更要赴美留學

  「美國教育對中國的重要性,相當於中國製造對美國的重要性」。徐小平非常得意於自己如此準確地給赴美留學下的定義,並認為自己這一概念會影響未來二三年的留學市場。

  「美國最便宜的鞋襪到最昂貴的鞋襪,從最便宜的MP3到最貴的iPhone,全是中國製造的。所以,中國製造是為美國,那麼美國教育應該為中國。如果說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美國教育就是物有所值」。徐小平認為。

  但徐小平這些類似中國機會論的觀點,似乎並沒有完全被中國人所採納。官方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家庭去年有6萬人到美國留學。但是中國能夠承擔得起去美國讀書的起碼有60萬人。「剩下的54萬人還沒有意識到美國教育的重要性和價值 」。

  徐小平的觀點是有依據的。

  一位馬來西亞教育參贊日前透露,馬來西亞一年到美國留學的人數有十五六萬到二十萬人,然而,馬來西亞總人口才幾千萬。

  而紐西蘭這個200萬人口的國家,最高峰的時期在美國留學的學生達到二到四萬人,幾乎佔到紐西蘭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在以上參照中,徐小平認為打上幾個對摺之後,最少也要有10萬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才像樣。

  「只有達到這個規模才符合『中美國』這個概念。既然中美經濟密不可分,教育也應如此」。

  在徐小平看來,美國教育機會多,獎學金多,就業機會多,發展機會多,更重要的是,金融創新以及所有的創新,美國是過度,而中國是不足,假如說美國對人性貪婪的鼓勵太多的話,那麼中國對人性的擴張壓抑太多。這次金融危機來自於美國金融的過度創新。

  「我們清楚地看到人性的貪婪以及過度發展發生在美國的實例。但是,只知道事實如此是不夠的,還要知道金融創新為什麼會過度,金融創新怎麼失控的?才能有效地有控制地釋放人性,誰不想賺大錢?但是怎麼抵制人性的破壞性,又能保證人性能夠充分發展?所以,金融危機來了,更要赴美留學」。徐小平認為。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09-2-7 12:57 | 只看該作者
老王賣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7 1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0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