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時報:美政府的強硬言論動搖不了中國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2-3 2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2月03日 08:29環球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2月1日文章,原題:強硬言論動搖不了北京 中國政府十分清楚美國新任總統的危險。柯林頓上任之初就發出一連串反華言論。隨著兩國蓬勃發展,這股趨勢得以逆轉,美中關係進入黃金時代。到2001年小布希就任不久,一架美國飛機迫降海南島,導致美方政策辯論將中國列為軍事威脅。「9·11」恐怖襲擊事件后,隨著美方注意力轉向中東,這種路線隨即消失。

奧巴馬上任第一周,美國財政部長蒂姆·蓋特納將北京稱為匯率操縱者,這引發了旨在懲罰中國的保護主義立法的擔憂。這與布希時期的中國政策不同,儘管貿易失衡膨脹、中國出口激增,但布希政府沒有走出這嚴重的一步。如今繁榮尚未變為蕭條,但在面臨發展瓶頸和國內挑戰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也在下滑,出口在減少。

早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財政部就試圖改變中國的匯率政策,但未能取得效果。75年後,美國財政部不能忽視中國已成為自己最大債權國的事實。北京可以把現金迅速轉往別地,在利率下降之際尋求更高回報率。通過拿起一個政治上敏感、而在經濟上毫無效果的工具,蓋特納先生招來了自己預料不到的危險。

在當前巨大危機面前,如果中國按照本國利益行事,外界不應感到意外。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抵制住了貨幣競相貶值潮,但這一次或許不能做到。10年前,出口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約20%;今天,中國對出口的依賴度增加了一倍。工廠倒閉,失業率上升,GDP下降,人民幣升值不太可能鼓勵中國消費者購買外國貨。

那麼,在中國面臨自30年前市場改革以來最嚴峻經濟挑戰之際,蓋特納先生為什麼把矛頭對準北京?他可能想,如果中美經常賬戶赤字增加,他將面臨國內的撻伐之聲。中國人震驚於他們可能捲入一場貿易戰,而當前危機的根源在於西方的缺陷,如過度消費。

作為第一位會講中文的美國財長,蓋特納先生並非對中國表示強硬的唯一一人。副總統拜登曾表示奧巴馬政府正重新審視中國政策。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很可能加入蓋特納先生行列推動中國重估幣值。隨著美國失業率攀升,雙邊關係將再次吸引來自國會的消極的注意。

奧巴馬政府需要正確把握中國就在眼下。中美峰會應該儘快舉行,讓新總統與北京領導人會晤,開始那種曾使他當選的沉著和理性的對話。▲ (作者利里克·休斯·黑爾,汪析)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沙發
lyazh 發表於 2009-2-6 00:00 | 只看該作者
鹿死誰手未知,等著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