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09寒潮:郎咸平談房價、股市、4萬億

[複製鏈接]

70

主題

300

帖子

9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嘆 發表於 2009-1-14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9寒潮:郎咸平談房價、股市、4萬億

「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繞著地球跑了三圈半。」
——馬克•吐溫
中國經濟是典型的熱得發瘋、冷得要死的「二元經濟」。
——郎咸平

        2009年第1期專訪——天上掉下個郎咸平
           發表於 2009-01-06 16:09:58
                  本刊特約記者/大衛
          狼來了:4萬億投資很對,倘若投給民營企業就更對
   《讀者》(原創版):這兩天冷空氣來了,但更冷的是金融海嘯。經濟出了問題,大家都想找經濟學家望聞問切,當然,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也比比皆是。您是經濟學家中的明星,那麼我想問您,什麼是經濟學家?有人調侃說,經濟學家就是那種知道100種做愛方法,卻從沒與異性交往過的人。您怎麼看?
    郎咸平:這僅是一個很簡單的描述,當然很幽默。中國經濟學家的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把國外的教科書硬搬到中國來。中國的經濟為什麼不能用美國的教科書來解釋?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中國的經濟是二元經濟,而美國的經濟是一元經濟。
  《讀者》(原創版):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深奧。
   郎咸平:一點都不深奧。中國這麼多年的發展基本上都是靠地方政府修橋鋪路去推動的,這個部分是過熱的,佔了經濟總量的30%。最近這兩年為什麼會有股市泡沫、樓市泡沫?我在一兩年前說過,泡沫產生的原因不是簡單的由於經濟發展了,老百姓有錢去炒樓炒股了,不是的,而是因為我國的民營企業尤其是製造業蕭條導致的,這個部分是過冷的,佔了剩下的70%。因此有很多企業家就拿應該投資的錢去炒樓炒股,從而造成泡沫現象。這就是過冷過熱同時存在的二元經濟。
   《讀者》(原創版):既然這樣,為什麼每年還有10%的經濟增長率呢?
    郎咸平:去年30%的過熱部分增長率高達30%至40%的結果就是,全國平均增長10%。這個部分是過熱的,但民營經濟是過冷的。這個結果就是美國教科書上提出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只會使情況更惡化。宏觀經濟教科書只能用在美國,因為美國的經濟是一元經濟,什麼叫一元經濟?那就是要蕭條全國蕭條,要膨脹全國膨脹。而中國不是,中國是30%膨脹,70%蕭條。
  《讀者》(原創版):中國政府出台的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少了還是多了?抑或根本就不應該刺激經濟?
    郎咸平: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是明確的,而且行動是果斷的,我要給予正面評價,但這個計劃不是多或少的問題,而是要看這些錢投在什麼地方。我說過,中國經濟是二元的,現在這4萬億用於基礎設施投資,讓熱的更熱。我們應該放棄GDP的增長,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修一條公路對個人有什麼幫助?難道你修公路就有工作了嗎?就掙錢了嗎?
  《讀者》(原創版):那您建議這4萬億投在哪裡?
    郎咸平:我建議這4萬億全部投給民營經濟,為什麼呢?因為民營經濟佔了全國經濟總量的70%,而且它聘用的職工超過全國職工總數的90%,所以這4萬億要真正用在與民生相關的企業。這4萬億如果投給民營經濟就會產生滾雪球效應,民營企業賺了錢之後可以投資,可以創造出好幾倍的效益,那是GDP自己滾動,滾動之後企業賺更多的錢,給員工更多的薪水。總而言之,只有藏富於民,才能構建真正的和諧社會。
                         房價還要降
  《讀者》(原創版):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達1.33億平方米,供需矛盾加大,如何看待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樓市的政策?
   郎咸平:當佔中國經濟總量70%的民營經濟持續衰退,而它所聘用的職工超過全國職工總數的90%,如果這些人未來幾年持續貧窮的話,請問,樓市怎麼好?股市怎麼好?
  《讀者》(原創版):房價是不是還會跌?
    郎咸平:半年前,在鳳凰衛視做節目的時候,我是現場唯一一個說不要對奧運行情抱有任何幻想的學者。股價暴跌是因為什麼呢?因為製造業,也就是民營經濟持續衰退。樓價、股價「跌跌不休」,不是我唱衰的,是二元經濟得出的必然結果。為什麼我們救股市屢救屢敗?因為政府的救市只是短期行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找到病根,不對症下藥,怎會有效?
對危機掉以輕心是最大的危機
  《讀者》(原創版):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對於中國而言,風險在哪裡?
   郎咸平:你有沒有發現,今天我跟你談話和對別的媒體不一樣,因為今天我主要是想講給年輕讀者聽的。對於中國而言,最大的風險就是,國人對危機的認識不太清楚。有一些人認為我們銀行買的次級債不多,所以不會產生危機,這又是一個表面現象。什麼是本質呢?那就是目前我們國家的產能嚴重過剩。你知不知道中國的產能佔GDP的比重是多少?70%。我們自己只能消費一半,剩下一半只能靠出口,實際上出口創匯的本質就是嚴重的產能過剩。而這一次歐美金融危機的最大衝擊是什麼?那就是如果歐美各國的消費大幅度下降的話,將繞過我國的金融體系,一刀插向我國30%以上的過剩產能,這危機非常嚴重。改革開放30年,中國非常成功,我們太順了,從來沒有經歷過大蕭條,所以我們的官員也好、企業家也好、老百姓也好,都缺乏大蕭條的洗禮。這次金融危機對於國家和個人來說,都是一次淬鍊,經霜的葉子更紅。
  《讀者》(原創版):就像一個詩人曾說過的那樣,山溪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縱身一躍,沒想到會跳出一條瀑布。
    郎咸平:是的。經歷這次危機,中國經濟會出現重大轉機,但我並不把迎來這個轉機的希望放在我們這一代企業家身上,而是放在你們雜誌的那些年輕讀者身上。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就經歷過這麼大的衝擊,我相信他個人的成熟度也好、眼界也好、學術修養也好,都會上一個台階。所以我把希望放在你們的讀者身上,這也是我為什麼願意接受你們雜誌採訪的原因之一。
  《讀者》(原創版):有人說您紙上談兵,根本不了解中國國情,您怎麼看呢?
    郎咸平:在2004年,很多人說我不了解中國國情,可是現在沒有人說了。因為大概在兩年之前,我就把2008年的中國說得非常清楚,因為事實說明了一切,就像我之前所說的,股市泡沫、樓市泡沫的本質就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因此2008年按照我的理論推導下來,那一定是股市跌、樓市跌,而下一步將是製造業企業大量倒閉,這是我2007年年初講的話,現在得到了驗證。

  《讀者》(原創版):不少讀者喜歡您的演講,其實我們都很清楚,您說出來的只是常識。中國缺的不是常識,而是膽識。我們很多人都認為郎咸平可愛就可愛在真實,不裝神弄鬼,不裝腔作勢,非常真實。這種自信其實來源於內心的強大,但是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內心強大的人,有時候也是非常脆弱的。您脆弱嗎?或者說,您對人生有過恐懼嗎?
    郎咸平:這個問題問得好,我這麼回答你。人家問我,郎教授你愛做什麼運動?你應該講學與遊山玩水兩不誤嘛。但我從不遊山玩水,為什麼?因為我的時間不多的,我已經不是20歲的年輕人了,可以有很多時間去思考,很多時間去行動,甚至有很多時間去失敗——但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不允許失敗,因此我最大的恐懼是怕時間不夠用,我怕沒有辦法把我所積累的學識傳播出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讀者》(原創版):有沒有焦慮感?
    郎咸平:我個人沒有什麼焦慮感,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認為我的時間不夠用了,我的理論沒有辦法更進一步有效地幫助這個國家。別人的攻擊或者自身恐懼什麼的,我早就過了那個階段。小時候可能由於學習不好怕被打屁股有焦慮感,我現在唯一的焦慮是對國家和未來的焦慮……我不認為這是偉大的脆弱,但是說實話,這是我個人的脆弱。至於感情方面、心情方面的好壞,我已過了這個階段了。

                   鐵榔頭:四兩怎麼可以撥千斤
  《讀者》(原創版):您在電視上講過一個故事,美國要取消遺產稅,比爾•蓋茨他們在報紙上登廣告反對。
    郎咸平:2001年,小布希準備取消遺產稅,全美國120個超級富豪,包括索羅斯、巴菲特等聯名登了廣告,標題是「請來向我收稅」,他們完全反對取消遺產稅,認為美國政府的這種做法將會使他們的子女不勞而獲。
  《讀者》(原創版):可我們中國人習慣於把孫子的房子都修好。
    郎咸平:是啊。巴菲特他們認為美國未來的競爭力將會因此而減弱,他們想到的是國家、民族的未來。我們要學習這些美國企業家對國家、民族的情懷和責任感,而不是學習什麼自由、競爭、市場化這些表面的東西。
  《讀者》(原創版):有人說,大學畢業即意味著失業,您怎麼看大學生失業問題?
    郎咸平: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大學生失業這麼嚴重?我的觀點跟別人的不一樣。別人可能說是專業不對口,我覺得那是不對的,是什麼?是「非常6+1」。高端的「6」在發達國家,低端的「1」是給我們的,真正需要大學生的就是高端的「6」。所謂高端的「6」包括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等,這是真正需要大學生的地方。當初在搞教育改革的時候,我們看到美國的大學生比例很高,因此就誤以為中國大學生比例高的話,人力成本投資增加,可以讓中國經濟變得更成功。現在,事實證明,不是我們的大學生不用功,也不是我們的大學生專業不對,而是當初我們盲目擴招的政策有誤。
  《讀者》(原創版):其實不僅是失業問題,大學生還存在很多心理問題——冷漠、自私、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對弱者失去憐憫、對親人失去信任,有時甚至會有極端的舉動,比如此前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弒師之事。您認為中國大學生缺少的是什麼?是人文教育嗎?您希望中國學生有一個怎樣的教育土壤?
    郎咸平:今天我們對大學生的要求過多,而我們這一批人,尤其是四五十歲這批人對自己的要求太少。你曉不曉得,今天我最想講的就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感動。我可以告訴你,我們今天在批評大學生的時候很少檢討自己,而這一切其實都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造成的。
  《讀者》(原創版):病根在我們身上?
    郎咸平:是我們這一代人造成的。現在的大學生為什麼冷漠、自私、孤僻?以國企改革為例,我們很多學者說東西不是自己的就可以做不好,東西要是自己的就做得好,這叫「冰棍理論」。國有企業不是自己的,所以做垮了,變成自己的以後就能做得好。那麼我請問,你這麼教育下一代,是不是讓他們像你一樣自私自利?你再看看美國人,剛才我提到的那120個美國最有錢的富豪打廣告的事,如果我們是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下一代,你覺得他們會自私嗎?會冷漠嗎?會對社會不關心嗎?不會的。與其批評大學生冷漠自私,不如我們這一代人先檢討自己。
  《讀者》(原創版):我們感冒了,卻要讓大學生替我們吃藥。
    郎咸平:沒錯,這是我的觀點。這一點我是非常堅持的。我們大人自私得要命,但我們從來不檢討自己。
    (唐某註:以上內容有刪減)
不畏浮雲遮望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