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清揚:《瞭望》坦承:2009年群體性事件或將引發社會危機

[複製鏈接]

2

主題

28

帖子

1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fada 發表於 2009-1-11 2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群體性事件或將引發社會危機

   
   
     來源:參與 作者:張清揚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發表記者觀察,認為2009年有可能是一個群體性事件高發年,處理失當將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
   
    新華社重慶分社新聞部主任黃豁認為:毫無疑問,現在已經進入了群體性事件的高發期,而且2009年中國社會還可能面臨更多的矛盾衝突。
   
    黃豁在談到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時說: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正在加劇,沿海不少中小企業已經停產、倒閉,大量的農民工返鄉,必然增加就業壓力;同時,明年大學應屆畢業生加上今年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總數超過700萬,而即使我國2009年經濟增長能保持8%的增速,也只能提供約800萬個就業崗位。同時,2008年是中國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的最後一年,下崗或失業人員比往年增多不可避免。一旦因就業困難,失業率高企導致個人生存危機,社會矛盾有可能尖銳化。
   
    他認為,2009年的敏感時期,一個是春節過後,農民工大量外出找工作之後的一個月;另外一個就是7月份大學生畢業前後的時期。如果2009年大批失業農民工超過半年以上還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遊盪在城市,再加上7月份大學生畢業加入失業大軍,問題就會很嚴重。
   
    黃豁把當前群體性事件的共同特點可以概括為:社會矛盾已形成一定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一旦有適當的導火索,往往迅速爆發,呈現出衝突升級快,對抗激烈,社會破壞力強,處置難度大等特點。
   
    同時,看似偶然的「火星」的背後,都有一堆必然的「乾柴」,導致小事迅速升級,演變為大規模的激烈衝突。這說明在社會利益格局和利益關係不斷調整的轉型時期,社會危機可能僅因為人們不滿情緒的相互感染而凸顯,甚至一個街頭糾紛也能釀成一場波及全城的集體無理性發泄。
   
    這一期的周刊還對某些地方應對群體事件舉措失當,動輒對老百姓動用暴力的的幾個案例如「雲南孟連事件」提出了質疑。
   
   
   
    附雲南孟連事件
   
    孟連7-19事件報告:一意孤行動用警力釀衝突
   
    2008年7月19日凌晨4時,175名警察從孟連縣城整裝出發,星夜奔赴40公裡外的勐馬鎮勐啊村。黎明時分,這個寧靜的村寨已被重兵包圍,5名嫌疑人隨後被抓捕,受到強制傳喚。
   
    行動順利。然而,情況突變,這次抓捕釀成的衝突就此拉開了血腥的序幕。
   
    七百村民圍攻警察
   
    晨8時許,勐啊村數百名村民呼嘯而來,他們手持長刀、鋤頭、鐵棒、木棍、彈弓等器械,沿勐馬至勐啊公路形成圍攻之勢,衝擊正在孟連農場制膠廠路口執行警戒任務的58名警察。警察奉命迅速組成四層防禦隊形,並用擴音器喊話試圖勸阻村民,但村民們不予理睬,他們從公路正面和左側山坡分兩路襲擊警察,揮舞刀棒砍砸過來,突破了警戒線,警察的盾牌、頭盔、警棍被刀棍劈開砸裂,多名警察負傷。在對空鳴槍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警察被迫使用防暴槍(內裝橡皮子彈)自衛,由於距離太近,岩尚軟、岩底父子二人被防暴槍擊中死亡。與此同時,另一路村民紛紛用石塊、磚塊、彈弓發起攻擊,警察對空鳴槍併發射催淚彈驅散了人群。至此,圍攻人群逐漸停止攻擊,但仍聚集在150米外與警察對峙。
   
    這邊還在劍拔弩張,兩公裡外的芒海村又發生了激烈的警民衝突。手持器械的村民一擁而上,攻打執行勸阻任務的警察,數名警察受傷,多輛警車被砸。村民砍倒樹,用樹榦、石頭和人牆切斷交通,把警察圍困在公路邊動彈不得,無法回撤。現場局勢一觸即發,氣氛極度緊張。村民提出必須馬上釋放被強制傳喚的5名嫌疑人。聞訊趕到的普洱市委書記高旭升現場勸導情緒激動的村民,並決定放人,緩解對立情緒。傍晚,被圍困達11個小時的警察終於得以撤離。
   
    當天先後參與圍攻警察的村民達700餘人。這起事件造成兩名村民死亡,17名村民、41名警察、3名幹部受傷,9輛執行任務的汽車被砸壞,102件警械被損毀或丟失。
   
    政法委書記向膠農鞠躬致歉
   
    儘管氣氛暫時緩和,但事態依然嚴峻,危機四伏。村民把兩名死者的遺體抬到勐馬橡膠公司大院內,數百名村民隨後聚集。
   
    「7·19事件」驚動中央高層,胡錦濤、周永康深表關注。雲南省迅速組成了省委副書記李紀恆掛帥的工作組。7月20日凌晨2時,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孟蘇鐵和副省長曹建方抵達孟連,指揮事件處置。凌晨5時,孟蘇鐵和曹建方到達村民聚集現場,他們輕車簡從,未帶警衛人員。當時村民情緒並不友好,長刀、棍棒等器械赫然擺放著。在和村民對話時,當孟蘇鐵聽到村民代表說,他們的願望和利益訴求曾多次向鄉、縣、市、省有關部門反映,但都毫無結果,孟蘇鐵動容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們表示歉意,並鞠躬以示誠意,表示將負責任地解決大家的合理要求。省領導的態度贏得了村民們的一片掌聲,氣氛趨於緩和。
   
    7月20日,雲南省委副書記李紀恆乘直升機急速趕到孟連,他叮囑在場的各級官員要帶著深厚感情做好群眾工作。兩天後,李紀恆在普洱市領導幹部會議上的一番講話令聞者深受觸動:「對共產黨充滿感恩之情,待人溫和善良的傣族群眾,拿起了刀斧棍棒與警察對抗,用暴力維護自己的權益,引發了衝突事件。這件事情必須引起我們當政者的深刻反思,必須引起各級幹部刻骨銘心、觸及靈魂深處的反省。」
   
    經過細心勸導,群眾情緒基本穩定。7月23日凌晨4時,兩名死者遺體火化,事態初步平息。
   
    一意孤行動用警力
   
    雲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郭永東在通報「7·19事件」時說,此次事件表面是警民衝突,實質是膠農與橡膠公司長期的利益糾紛,當地黨委、政府沒有及時有效解決群眾的合理利益訴求,導致膠農對橡膠公司積怨日深,最後轉化為對基層幹部、黨委和政府的不滿。
   
    孟連縣的橡膠產業開始是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起來的,膠農按協議價格把膠乳賣給橡膠公司。「勐馬」和「公信」是孟連縣最大的橡膠企業,經歷了從鄉鎮企業到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的兩次改制,但改制並不徹底,留有產權不清晰、管理不規範、分配不合理的後遺症。2005年以來,橡膠價格大幅攀升,從原來的幾千元達到2.5萬元以上,但公司對膠乳收購價格不作調整,橡膠價格飛漲和農特稅取消帶來的利益被橡膠公司老闆獨享,引致膠農憤慨。膠農決定中止出售膠乳給公司,自行給價高的收購者,遭到公司派出的保安阻止,雙方多次發生衝突。縣鄉黨委、政府對此簡單地以治安案件論處,反覆動用警力介入,刺激膠農,致使警察被打、警車被砸,「7·19」前已累計發生群體性事件7起。
   
    孟連縣委、縣政府認為,這些事件是農村黑惡勢力作怪,要求普洱市調用警力進行打擊。今年3月,普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謝丕坤專程到省政法委彙報,孟蘇鐵聽了情況后說,要分清矛盾性質,最大限度考慮群眾利益,調整利益糾紛,不同意治安整治和抓捕。省政法委派出工作組到孟連調研后認為,當地社會治安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群眾利益糾紛,再次重申對少數人採取強制措施可能引起群體事件的風險。
   
    6月14日,普洱市公安局又向省公安廳書面請示跨縣調動400名警察到孟連,省政法委、公安廳明確否定了這一請求。然而,7月2日的普洱市委常委會依然決定打擊孟連農村黑惡勢力,跨縣調警之事不再向省里報告。11日,市公安局調動的警力向孟連集結。
   
    7月15日,孟連縣政府發布治安整治通告,派出工作隊,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局也限令「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次日,警察強制傳喚8名涉案者。 17日,一抓捕對象被扣留引發300名群眾圍堵,兩名工作隊員被打傷。市裡認為工作隊的安全受到威脅,有必要動用警力實施打擊,19日凌晨,抓捕行動引發了震驚全國的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