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儈文化

[複製鏈接]

44

主題

120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鳳梨 發表於 2009-1-3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市儈文化(一)
石康    發表於2008年12月29日  

        觀察多年,我發現,那些受不了玩笑的人,那些成天綳著臉,努力不在人前出醜的人,內心深處往往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虛榮與嫉恨。
        這一種嚴肅與體面的人,你無法嘲笑他,因為他會長久地恨你。
        這種虛榮我一直無法理解,最多會認為是一種奇怪的幼稚。
        我以為,一個人在大家面前出出醜,讓大家笑一笑,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一個人被批評批評,不管是認真的,還是不認真的,都是很正常的,「人無完人」嘛,還有些時候,一個人會被誤解,但「日久見人心」,我不相信人們總會把一個人誤解下去。
在我的理解里,健康自信的表現是,一個人可以接受表揚,也可以接受批評,可以聽好話,也可以聽壞話,生活中,人們的風言風語多半是對事不對人,若是過度敏感,並因此恨上了說你的人,那麼多半我們只能自我檢討一下,是不是對壞話過度敏感?為何我們會被一句話所傷害?
        我們常常看到,美國總統經常成為大眾傳媒的嘲諷對象,我們起初會驚詫:美國人為何對本國最高領導人那麼不尊重?
        事實上,我們所理解的尊重僅僅是害怕罷了。我們完全可以既尊重一個人,又去開開這個人的玩笑,這是一種寬容友善的氣氛下所產生的輕鬆的人際關係,更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所產生的文化。
        但這種文化在中國卻很難存在,我們文化特別重視人的身份,我們必須分清君臣父子主子奴才后才可對號入座,並且在其中獲得個人空間及安全感,這是我們文化中劣根性,要知道,在一個活躍的社會中,個人身份是相對的,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改變的。
        與上面所說相對的,是中國文化存在著一種相反的極端,即謾罵文化,人們完全無視現實,想罵誰便罵誰,完全根據自我的偏好,這種謾罵文化完全是發泄性的,是基於無知與不理解,也無任何可討論之處。
        我以為,以上兩種極端的文化潮流,都缺乏現實感,浸淫其中,人們只是主觀意願與白日夢的奴隸罷了。
        反應在中國文化中,便有一種被稱為「愛面子」的奇怪心理,「面子」並不是一種真實與現實,而是一種被個人精心保護起來的假象,中國人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好話,一點也不在乎這種好話是不是客觀,這種心理使得好話變得廉價而敷衍,毫無分量。
        這種「愛面子」心理同時導致一種糾錯能力的匱乏,是一種內容貧乏的外在表現,更是一種無聊的虛榮,直接後果便是導致世俗生活的無趣,中國人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由「每個人的專制」所形成的「叢林社會」中,一代又一代,人們只是徒勞地進行個人性的市儈博奕罷了。

市儈文化(二)
發表時間:2009年01月02日 03時22分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22008603-1230837765


        在中國,一個人,即使心被泡在羨慕嫉妒恨的毒汁里,工作中湊湊合合,對什麼也沒好奇心,只要表面上嚴肅守規矩,與別人一樣,那麼這個人就可被認可一個為好人,而當一個無能無聊的好人,即可滿足很多中國大眾的虛榮心了,而這種虛榮的底線,也不過是能夠不被別人瞧不起罷了,當然,它的上限最多也只是可以瞧不起別人而已。
        由市儈文化所形成的團結與和諧是膚淺的,缺乏活力的,三鹿事件告訴我們,我們的道德底線都沒有形成,因純粹的市儈社會缺乏深度價值觀的支持,無法形成一種穩定持久的合力,我們只在活不下去時會鬧騰一下,於是社會上來一次所謂的革命,接下來,新瓶舊酒,一切照舊,因我們的文化核心便是:一切人漠視一切人。
        我們之所以有國家,是因為人們孤獨與恐懼,人們願意見到與自己相同的人而抱團兒取暖,而不是我們擁有共同的長遠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最合理地把資源組織起來。
        時至今時,我們仍聽到中國底層大眾有多麼苦難,卻很少聽到造成這苦難的原因的個人性分析,從古至今,我們聽不到中國大眾有誰說,「我年輕時很窮,但我仍生了八個孩子,使我窮上加窮,以至於到我的孫子輩兒還沒翻過身來,我犯了很大的錯誤,我不該任由情慾衝動而不加節制,我沒有給孩子留下讓他們一生受用的技能或遺產,我只是自私地想到養兒防老,卻自食其果,我老了過得很苦難,我的孩子們也很苦難,由我們湊成的中國也很苦難」。
        當我們初聽馬爾薩斯談論「人的生產」時,我們竟認為是無稽之談,依現實,人口理論應是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從常識上講,我也能知道,當我們不能生產出更多的物質時,我們可以人為地限制人的生產,以使我們的生活與人口質量不致降低到社會劇烈動蕩的地步,我們的社會更不去勞神費力訂出制度,鼓勵人們鑽研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去生產足以令我們衣食無憂的物質,我們把專利看成某些小人利用雕蟲小技欺騙剝削大眾的工具,與此同時,當我們喜歡上了別人發明的雕蟲小技,我們就是連偷帶搶也要使一使,絲毫不顧對方同不同意,我們的文化鼓勵人管人,人盯人,人攀比人,我們不鼓勵社會中的一個人默默奮鬥,為整個社會增添新的東西,我們的社會對權勢與財富極端崇拜,而優越的智力毫無興趣,事實上,整個中國社會都沒有真正的使用智力的經驗,我們以為,所謂人類的智力就是鬥心眼兒,施巧技占別人的便宜,役使別人為自己服務,我們的經濟甚至不懂得,當我們無法讓大眾具有消費能力,整個經濟便無法發展。我們中國的使用智力的人,並不是那些使社會生產得到提高的人,而是那些爭到分配社會資源資格的人,使自己得到權勢與財富的人,我們甚至不鼓勵多勞多得,我們鼓勵「苟富貴勿相忘」,且不管人們憑什麼而富貴,而只是想分上一份,這些市儈式的短見一直令中國社會無法真正擁有其向未來前進的引摯,因所有的短見僅僅來源於一些爺爺奶奶傳下來的幾句老話兒,而不是一代代人努力工作,艱難思考所產生的成果——事實上,中國市儈文化很清楚什麼是對的,人們應該去做什麼,但我們同時認為,那樣太累了,我們無法完成,或是認為,那些事根本不值得去做——你若問一個中國市儈文化所培養出的人才,什麼事值得他去做,他的終極回答多半是:不勞而獲。事實上,中國社會一向以不勞而獲而榮,誰能做到,誰便會很高興。
        翻開中國古書,在市儈文化中,甚至沒有一種「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樣一種最基本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突出的是一個「情」字,這個「情」只有價值,沒有價格,無法衡量,更無法取得大眾的共識,本質上只是一種市儈式的想入非非,我們尊重親情,認為父母必須管理好並滿足孩子,但我們並沒有說出父母該為孩子做些什麼,我們提倡孝順,但當我們的孩子不孝順,我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與其它類型的社會根本不同的是,在中國社會,人們提倡什麼,只是說明整個社會最缺什麼,而不是這個社會已經擁有了什麼,這是市儈文化的失敗,它無法為自己目標達成結果——若想扭轉這種顛三倒四、混亂不清的文化,我們必須為新的文化尋找真正堅實的奠基石。
風和日麗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3 2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67

帖子

18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5
3
gzlychenfeng 發表於 2009-1-4 03:23 | 只看該作者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陰暗的方面;每個國家的制度,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很正常,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樓主專門能找到中國和中華文化的陰暗面,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的陰暗心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