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寶慶路3號房產風波

[複製鏈接]

9

主題

11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b945 發表於 2009-1-2 18: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幾天看到的,中央台一個法制節目裡面講到,關於上海寶慶路三號,據說是上海現存最大的花園洋房,佔地面積非常大。
  這幾天正好在看亦舒的書,想到這寶慶路3號,如果有關這棟豪宅的故事被寫出來,也一定很精彩。。。。
  
  節目講的是豪宅主人(姓周)的後人賣豪宅分遺產產生的糾葛。
  節目里提到這個上海的周老先生在40年代擁有美元400萬,是解放前全國擁有最多外匯的人。。。50年代去了香港,有過4個老婆,十多個子女。。
  他去香港后,寶慶路三號由她的一個女兒繼續居住,名字我忘了,但看照片,也是個美人,也許是我正在看亦舒小說的緣故,看到她,聽到她的名字,就想到亦舒筆下那些豪門的大小姐。
  順便說說他這個女兒,周老先生在香港去世,她去香港為周老先生辦理後事,之後就再沒回過上海,後來去了歐洲,只與一直住在寶慶路3號的子女書信聯繫,80年代忽然失去了聯繫,到現在,她的子女都沒有她的下落,她的失蹤,也直接導致在這次變賣寶慶路3號,分遺產的繼承人當中,一直真正住在寶慶路3號的她的子女沒有繼承權。。房子賣掉,他們必須搬出住了幾十年的豪宅,這個豪宅跟他們再沒有關係。
  周家後代遍布世界各地,這次拍賣寶慶路3號,遺產繼承人都有23個,有周老先生的子女,或者他孫輩,。之所以現在才拍賣房子,是因為周老先生的遺囑中沒有講到房子的分割,介於房屋是個整體,不好分配,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房子拍賣價7300萬,轉手就被上海地產以1億3千萬出售,也就是這個價格差,讓周家一部分後人無法接受,與委託上海地產拍賣的幾位周家後人鬧上法庭。。。而真正一直住在寶慶路3號,並且受這棟建築影響而成為畫家的周家後人,卻因為他母親的下落不明,不能繼承遺產,必須搬出住了幾十年的豪宅。。
  
  啰啰嗦嗦寫了這些,沒有什麼目的,只是忽然對棟豪宅的過去很感興趣。。
  
  看看我是否毒藥。。






作者:二階線性微分方程 回復日期:2008-9-22 17:32:08    
  看亦舒的小說,總有人忽然得到一筆以外的遺產。總覺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現在。
  
  看到這個以後,發現這種事情還會發生。也許周家某個後人,也是忽然哪天才得知自己有機會得到一大筆遺產吧。。


作者:二階線性微分方程 回復日期:2008-9-22 17:34:09    
  寫完帖子才去百度了一下,原來寶慶路3號很有名嘛。。。。。
  
  我孤陋寡聞了。。。。
  
  


作者:皇室貴族 回復日期:2008-9-22 17:33:50    
  呵呵,我也看了~~~~我媽當時還說這麼好的房子,文革時候居然沒被沒收??!



作者:精彩我的人生 回復日期:2008-9-22 18:00:18    
  我也看了呢--也是奇怪文革竟然沒沒收呢----
  還在想周先生的母親為啥沒了音訊,
  這樣一個巨豪的後代們最後就這樣零零散散掉了--



  注


作者:哀樂人生 回復日期:2008-9-22 18:20:46    
  在上海,老外圈中流傳著一句話:「沒到過寶慶路3號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寶慶路3號,是一幢有著80年歷史的老洋房,位於上海黃金地段中的黃金位置——淮海中路與寶慶路交叉口,被稱為「上海第一私人花園」,市值1.8億元人民幣。
  
  背景
  
    寶慶路3號建於20世紀20年代,原來是德國人的宅子,後來被「顏料大王」周宗良購買作為主要居所。周宗良是寧波人。他的第一桶金,不是來自他的精明,恰恰是來自他的誠實。
  
    一戰時,德商謙信商行大班扎羅門,將自己一筆巨款和多處不動產,以周宗良名義寄存。當時並沒有辦任何法律手續。如果周宗良賴賬吃了他這筆財產,那德國洋大班也奈何他不得。但戰後,周宗良即如數一個銅板不少將巨款還給這家謙信商行,他以誠實贏得了德國人的信任,不久就成為德國法本集團(二戰時是希特勒的主要支持夥伴)在中國的總買辦(相當於總代理)。
  
    1929年,周宗良的資產已十分可觀,光外匯儲蓄就有330萬美元。到了40年代,更達400萬美元。
  
    周宗良生活方式很中式,常年長袍馬褂,而她的女兒周韻琴就完全的西化,周宗良將女兒嫁給了家庭教師徐興業,這位家庭教師後來獲得1991年茅盾文學獎。
  
    全國解放之前,周宗良去了香港,留下這棟房子給了他的女兒周韻琴,後來周韻琴也出國,徐興業就帶著他們的兒子徐元章住在這裡,這一住就是54年,期間曾經被上海市華僑學會徵用過一段時間,後來歸還。
  
    現在的寶慶路3號主要是徐元章,也就是周宗良的外孫居住,作為畫家的徐元章經常在這裡舉辦各種派對,結交社會名流。記者也有幸得以參觀此宅,揭開其神秘面紗。
  
    
  


作者:佛嵐 回復日期:2008-9-22 18:20:40    
  需要看圖


作者:哀樂人生 回復日期:2008-9-22 18:22:57    
  這處近5000平方米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兩個億。」徐元章說,「船王包玉剛的後人曾經想花1.5億買下來,但沒成功。」06年5月12日,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將寶慶路3號以7300萬的價格賣給上海地產集團。儘管周家人認為背後有暗箱操作,但一切仍在進行。11月12日是判決執行的日子——舞會隨時可能是最後一次
  
  外國人問徐元章,你祖父是做什麼生意的。徐元章說,他是法本集團的中國負責人。「結果所有的外國人都是一聲:哇。」當時,法本集團是納粹的兩大經濟支柱之一,世界上惟一能夠和美國杜邦抗衡的化工集團,幾乎所有德國大的工業集團,比如拜耳葯業,在中國的業務都由德孚洋行代理
  
  很快,國家開始嚴格限制個人出國,尤其是周家這樣大量親屬在海外的,連遺產也規定由中國銀行代領
  
  者:哀樂人生 回復日期:2008-9-22 18:28:21    
  寶慶路3號大房子里的舞客們都是老上海大家族的後代。他們執意迷戀和捍衛著一個已經過去的年代,甘心把自己變成時間的逐客、歷史的遺民。在寶慶路3號易主后,一切將曲終人散
  
  即使和淮海中路咫尺之隔,寶慶路3號仍然是一個讓人感覺有「時差」的地方。
  
  這座有80年歷史的花園洋房,坐落在中國最時尚的城市裡、最摩登的街道邊,往左走是衡山路酒吧街,往右走是淮海路美美百貨。然而斑駁的黑漆大門長年緊閉,神秘如一座孤島。男主人徐元章人稱「少爺畫家」,專畫上海老洋房,是上海灘「顏料大王」周宗良的外孫。每周兩次,主人在雙層柳桉木地板的大廳里舉行Home Party,播放自己收藏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爵士音樂,招待和自己一樣的老靈魂們,落地窗外是香樟、廣玉蘭、金橘樹和張愛玲筆下的大草坪。
  
  這些人都是老上海大家族的後代,解放前的Gentleman,如今江湖老去,被稱為「老克臘」(CLASS)、「老派男人」。他們堅持穿著一絲不苟的細格子襯衫、窄褲管的西褲,扣子扣到領子下面第二顆;梳最油亮貼合的髮型,染得看不到白頭髮;即使在室內也堅持戴那種可以變色的墨鏡,看不到眼神和魚尾紋;手腕上是家裡傳下來的勞力士、歐米茄,款式很舊,錶盤泛黃,錶帶磨毛了邊;說話都多少習慣夾一些英文單詞,比如你會聽到他們說Stick,絕不會聽到他們說手杖;他們都愛好或者擅長某一門藝術,但是音樂也好,繪畫也好,橋牌也好,一說起時下流行的,他們的反應總是保守又固執——「和我們那個時候不好比的」。
  
  和著Jim Reeves的音樂,他們腰板筆挺,跳起年輕時最愛的恰恰、華爾茲、吉特巴,天色一暗下來,就打開天花板燈槽里的4盞老彩燈——來自1937年的燈光打在乳白色的吊頂上,時光流轉,寶慶路3號成了一個隔世桃花源、一個美好卻不無遺憾的往事的化身。
  
  在二十一世紀的上海,他們執意迷戀和捍衛著一個已經過去的年代,甘心把自己變成時間的逐客、歷史的遺民。他們曾經在歷史的變幻里飽經滄桑,「人有旦夕禍福」是他們的座右銘。他們就像本雅明筆下的天使,總是背向,而非面向——他們總是把臉朝向過去,被名為「進步」的歷史風暴吹得一步一步「退」向未來。
  
  


作者:哀樂人生 回復日期:2008-9-22 18:29:18    
  上海第一私人花園
  
  10月,上海,桂花蒸。
  
  寶慶路3號的大門上有好幾個門鈴,有的寫著「徐宅」,有的寫著「周宅」,叫人躊躇。因為住的房子離大門太遠,隔了院子、客廳樓和汽車間,徐元章騎了一輛自行車來開門。他說:「寶慶路3號其實有很多故事,三代人的故事。」
  
  第一代人是白手起家的故事,主角是徐元章的外祖父周宗良——一個寧波牧師的兒子。「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上帝在幫他的忙。」徐元章說。
  
  1914年一戰爆發的時候,周宗良是德商謙信洋行的買辦——謙信洋行是當時在華最大的德國洋行。當時中國和德國是敵對國,德國大班扎羅門擔心洋行的大量房產和庫存染料會被沒收,就把這些財產都過戶到周宗良名下,代為隱秘保管。幾年後戰爭結束,扎羅門抱著一線希望回到上海,沒想到周宗良將所有資產悉數奉還。從此,扎羅門對周宗良更加信任,先後把謙信洋行、德孚洋行交給他打理,周宗良逐漸成為「顏料大王」,壟斷了上海的化工染料行業。1929年,周宗良的外匯儲備就有330萬美元,四十年代,達到400萬美元。當時杜月笙的外匯也不過十幾萬美元。
  
  幾年前,有個美國代表團來寶慶路3號拜訪,外國人問徐元章,你祖父是做什麼生意的。徐元章說,他是法本集團的中國負責人。「結果所有的外國人都是一聲:哇。」當時,法本集團是納粹的兩大經濟支柱之一(另一個是克虜伯集團),世界上惟一能夠和美國杜邦抗衡的化工集團,而它只是周宗良負責的德孚洋行代理的客戶之一。幾乎所有德國大的工業集團,比如拜耳葯業,在中國的業務都由德孚洋行代理。
  
  周宗良發跡以後,在法租界買了一所德國人的宅子,就是寶慶路3號。據說修建這所花園洋房花了7年,傢具和燈飾都是法國進口的。前幾年有外國建築師來參觀,說這裡所有的建築材料用的都是上好的英國貨。
  
  


作者:哀樂人生 回復日期:2008-9-22 18:32:17    
  「外公喜歡穿中式長袍馬褂,他有一根Stick,抽出來就是一把劍。不過,他骨子裡是非常西化的人。這一點從他對房子的擴建就能看出來。」徐元章說。周宗良買下寶慶路3號的時候,還只有兩棟房子,於是他又加蓋了3棟,一共5棟:客廳樓、主人樓、客人樓、傭人樓、汽車間。這種注重隱私的居住方式是典型的西化生活習慣。80年後,上海佘山的頂級別墅又用了這個「分樓居住」的概念,房子標價2.5 億。
  
  房子的裝修也是全盤歐化的。在周宗良和四太太居住的房間里,一進門就有衣帽間、綠色吊燈、黑色掛衣櫥、銅鉤;會客廳里有黃色的絲絨帷幕、紫銅的熱水汀、法國的牆紙、絲絨的長沙發、柚木的義大利傢具配彩色的大玻璃櫥窗;所有的吊燈和壁燈都是用一種名貴的車料玻璃做的。有的客人參觀后對徐元章說,你外公的會客廳就像沙皇的宮殿。
  
  這所房子的主人曾經擁有最頂級的享受。房子有兩道大門,一道鐵門,一道黑漆大門,而且「按照他的實力,全銅鑄的門也完全修得起」;進門有兩條大狼狗和一個巡捕廳,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雇了兩個白俄保鏢,據說是落難的伯爵;傭人的房間有二十幾個,有保姆、車夫、包車夫、廚子和園丁,其中園丁已經是做到第二代了;廚房裡有8個灶台,廚師燒好菜后從專門的傳菜窗口遞出去,由服務員送上桌;車有三輛,都是美國車,其中一輛是外國人送給周宗良的60歲生日禮物。
  
  1945年,周宗良60歲,這個時候,二戰結束,德國戰敗,周宗良的生意也開始走下坡路。1948年,周宗良帶著四太太和3個小兒子去了香港,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寶慶路3號。這棟房子留給了他的四女兒周韻琴、徐元章的母親。1951年,7歲的徐元章跟著父母搬進了新家,從此在這裡「服役五十年」。
  
  



作者:shuiguoguantou 回復日期:2008-9-22 19:15:26    
  曾經也夢想過哪天突然可以收到一大筆遺產啊TOT
  
  結果等自己真的收到的時候,完全開心不起來。雖然不是巨款……
  遺產始終不是什麼好東西……





.



  


作者:shizuka778899 回復日期:2008-9-23 10:00:41    
  哈哈我經常經過那個地方。很少看到門開的


    
  
  我看了那天的節目,中央2台的。
  
  其他的我都沒什麼興趣。唯一感興趣的就是:
  
  1.他媽媽去了香港辦理他姥爺的後事,結果,就不回來了!我想,任何一個母親都不太可能這樣做吧?到了香港后,再也沒有回過上海。扔下兒子幾十年在上海,之後他媽媽從香港離開后又去了別的國家。也只是一年或幾年打一個電話,而且,到現在為止,已經20年沒打過了。
  
  2.媽媽走後,家裡人也沒想過要去找一找,自從20年前的那個電話后,親母子就再也沒有聯繫過,從不打電話到現在的20年之間,從來沒有去找過他媽媽。生死不知。
  
  我的天啊。。。這是什麼樣的家庭啊。。。!!!
  



  
  哎,我之所以這幾天念念不忘這寶慶路3號,是為徐元章可惜。
  
  被稱為少爺畫家的他,住了一輩子洋樓,現在卻必須搬離他。
  他自己也說了,他離不開那裡,他最擅長的就是畫這些上海的老洋樓,離了那裡,怕是再沒有靈感了。。


啊,所以我覺得周雲琴也很傳奇,她有家有兒子,為什麼就一去不返了呢???
  
  不知道現在在什麼地方,是不是還活著。。
  
  還有個法律方面的疑問。周韻琴如果還在,那拍賣所得就有她一份,如果不在了,自然應該由她家人繼承。現在她失蹤了,她那一份怎麼算的???
  不可能不算吧。


作者:二階線性微分方程 回復日期:2008-9-23 10:29:23    
  估計已經達到2.3億
  
  卻被以7800萬拍賣,實在可惜,,
  
  
  




作者:zhangsssss 回復日期:2008-9-23 10:33:32    
  昨天看了電視,好強悍的家庭,唉,其實為何非要搞這種訴訟來分割財產啊,本來就是一家人。。。


作者:biotherm 回復日期:2008-9-23 10:37:39    
  去過一次,感覺比較破敗了,主屋和傭人房什麼的都不知道有沒有人住了。花園裡草坪沒有修建,小樹林里雜草叢生,嚇人啊……沒有錢來維護這樣的豪宅,住著是滿痛苦的一件事情。徐老先生很不容易的啦,還要保護這所房子不被搶走。要是有家族基金的話會好很多哦。
  關於這個房子的很多事情,現在CLY同學下台了,又可以拿出來講了。不過屋主的「懷璧之罪」註定他要過得很辛苦哦。現在畢竟不是老上海的時代咯。


作者:夏之輕寒 回復日期:2008-9-23 10:51:50    
  看到上海的那些老房子,我的心會顫抖~~~~


作者:二階線性微分方程 回復日期:2008-9-23 11:00:08    
  作者:zhangsssss 回復日期:2008-9-23 10:33:32 
    昨天看了電視,好強悍的家庭,唉,其實為何非要搞這種訴訟來分割財產啊,本來就是一家人。。。
  
  ====================================================
  這個。。。上一代遺留的問題,最好儘早解決,越拖到後面越不好辦。。
  本來不需要打官司的,但是拍賣房產的結果實在很可惜,,,價錢太低,有些繼承人無所謂價錢,只想儘快解決遺產分割問題,有些人覺得價錢太低,,,,,所以鬧上法庭。。。
  
  說是一家人,其實大家世界各地的住著,不一定還有什麼聯繫,,不是這棟房子,也許不會再到一起。


作者:susan159 回復日期:2008-9-23 12:04:57    
 


作者:有些事我真不知道 回復日期:2008-9-23 12:47:54    
  啊啊 那天我也看了
  不是繼承人住那裡也太爽了吧
  不過法院說他不算繼承人
  就這麼3口人住這麼大的房子也挺嚇人的
  還有周老先生的遺囑6個兒子分50%
  7個女兒才分25%
  讓我深刻領會到當時生兒子好啊
  


作者:藍吡咯 回復日期:2008-9-23 12:54:26    
  我在寶慶路1號上班...




輕拋浮名 回復日期:2008-9-23 14:08:48    
  這房子的地契也該到期了吧?


作者:小丸子殿下 回復日期:2008-9-23 14:51:53    
  以前上海的電視台也介紹過 就覺得他家好複雜
  
  



  

作者:原來我也很八卦 回復日期:2008-9-23 16:44:28    
  竟然搜到視頻。。。
  
  http://www.tudou.com/home/xuyuanzhang


 回復日期:2008-9-25 20:05:05    
  我也看了,我記得幾年前好像在報紙上也看到過關於這幢房子的遺產問題,前不久是在央視看的.
  聽裡面的男畫家說去法國找她母親的律師費用會很貴,可能遺產還不夠呢!我覺得他母親很可能已經不在人間了,會不會再出來個謀殺案什麼的,好恐怖啊!
  不過,從電視里看,房子確實已經夠破落了,讓我一下子想起了法國的那些所謂的破落的貴族.聽說很多城堡之類的免費送給人,人都不要呢,維護費用太高了.
  


者:絕望桃花 回復日期:2008-9-26 0:21:20    
  作者:公子寤生 回復日期:2008-9-23 12:35:06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聽到「周」這個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公子?
  ----------------------------------------------------------
  我看過那個節目,當時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周信芳,TINA周。冏。。。。。。


作者:孤霞飛雁 回復日期:2008-9-26 0:29:20    
  寶慶路…下次路過去看看。原來不只我一個人想到周公子…話說前幾天還和同事回憶這事來著的,我就是追隨周公子來的天涯啊。不過他好像不是上海人啊

    此消息發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我也要用手機發表留言!  

作者:秦商之夢 回復日期:2008-9-26 0:37:13    
  恩


作者:簡單anycall 回復日期:2008-9-26 0:44:41    
  作者:絕望桃花 回復日期:2008-9-26 0:21:20 
    作者:公子寤生 回復日期:2008-9-23 12:35:06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聽到「周」這個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公子?
    ----------------------------------------------------------
  哈哈哈
  
  我正想說呢.周公子
  
  


作者:妹妹肢解洋娃娃 回復日期:2008-9-26 10:43:38    
   一九九一年, 這一年張愛玲七十歲了,搬到洛杉磯的Rochester公寓。她把屋子裡電視始終開著,即使出門也不關,好一回來就有人的聲音迎接她,但真實的電話鈴響卻會嚇她一跳。電話是老友林式同打來的,他要到上海出差,問張愛玲有沒有事要托他辦。張愛玲在電話這頭怔了很久。最後短短地嘆了一句:「上海。。恍如隔世。。。」。她掛了電話,窗外的夕陽正好照進她的房間,房裡東西稀少簡陋到彷彿剛搬完家還沒有打掃。電視里新聞播報員連珠炮的英文越來越遠,張愛玲坐在她那張貼牆放的行軍床上,彷彿是坐在姑姑公寓的床上,也是夕陽金光燦爛地照進來,她的耳朵里幾乎已經聽見了叮叮噹噹的電車聲,市場里熱鬧的上海話。按著記憶,她正去買菜。幽幽長長走不完的弄堂,臨街窗口飄出來的紹興戲,這些片段在她腦海里淡入又淡出,直到夕陽的光影從臉上漸漸移去,她感到黑夜的寒冷。
  
  


作者:秦子筠 回復日期:2008-9-26 12:55:15    
  看過了,確實很可惜。
  


作者:小豬和陶陶 回復日期:2008-9-26 13:01:52    
  記號~~~好奇好奇~~~


作者:李若妍 回復日期:2008-9-26 13:19:18    
  我對這種老別墅特別有感覺
  哪怕是落敗了也有種凄涼的美


作者:南瓜_馬車 回復日期:2008-9-26 13:28:57    
  讀這個貼有一種厚重的歷史感,剛去看了視頻,感覺房屋拍賣里肯定有暗箱操作,價格也差太多了


作者:juju319424 回復日期:2008-9-26 13:34:30    
  每天上下班從門口過的
  國慶過完拍照片
  現在外面拉了條幅的
  都是什麼維權的


作者:mcrosily 回復日期:2008-9-28 16:13:18    
  做車常常路過
  
  看過一個相關的紀錄片 周先生典型的老克勒哦


作者:reneesh 回復日期:2008-9-28 16:31:28    
  估計盯著要下手的人不少,只差個好價錢了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2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9 2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