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菩薩道心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8 0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quote]原帖由 世道變了 於 2008-12-17 06:04 發表 [游泳心得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有男亦婚,有女亦嫁,子子復孫孫,是說無生話"  
耶!
這個公案我知道,但我當時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倒沒有按照"無生"去思考的,我就是想著怎樣才能讓這一生充實自然地生活.我覺得世界是要發展的,子子孫孫是要生活下去的,而說實話,這個世界是個男人的世界,男人才是主宰者.那一個女人怎樣做才是發揮了全部作用呢?怎樣才算是當這個女人死的時候,她這個具體的人已經物盡其用了呢?

然後思前想後,才覺得女人的功能就是要扶佐男人,培養孩子.扶佐男人是因為世界畢竟是男人的;培養孩子是因為世界是要進步的,它必須一代更比一代強.而這些責任其實都壓在女人身上.

從整個社會環境上看,老太太終身助人為樂也只是貢獻了一點點微薄力量;而從整個世界發展角度看,一個女人終身為家庭付出也只是貢獻了一點點微薄力量.其實二者是一樣的.老太太直接進入這個社會中,在家女人是通過家庭而進入到這個時代中.
而我更主張後者,其實如有可能,女人應該盡量回歸家庭,扶佐男人培養孩子,才是女人最大的作用.當然這是從時代整體角度講的,具體到個人,誰都希望自己和男人一樣風光能幹.但要知道,這種風光只是風光了女人個人,回歸家庭卻是風光了一個男人和若干個孩子,這樣整個家庭才能為時代為社會承擔更大社會責任.如果每個家庭都能為社會承擔最大的社會責任,這便意味著進步了.
這個公案我知道,但我當時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倒沒有按照"無生"去思考的,我就是想著怎樣才能讓這一生充實自然地生活.我覺得世界是要發展的 ... [/quote]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沙發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8 01:35 | 只看該作者
套用老生常談,「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家庭健康穩定,社會才會穩定和諧。賢妻良母型的太太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太大了。

太太這個詞,據傳是來自「太姜」,「太任」「太姒」。

古公有賢妃曰「太姜」,即季歷等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貞靜柔順,並且極有智慧。教導諸子,至於成人,從來沒有過失。古公謀事,必與太姜互相商量。隨便古公要遷徙到什麼地方,她都不辭勞怨,順從追隨。

  季歷即位,又娶有賢妃曰「太任」,史載,稱其端莊誠一,德行無缺失。及有身孕,即自開始胎教,所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因此而生文王。

  文王又有賢妃,曰「太姒」。《史記·周本紀》說:「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傳》稱其"生十男,親自教誨。自少及長,未嘗見邪僻之事。文王繼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 亶父到季歷、文王三代,都有賢妃良母助興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都是由其上輩"齊家、治國"的德育教化而來,並非偶然徒然的提三尺劍,一戰功成而得的天下。因此,後世尊稱別人的妻子叫"太太",便是從周室有三位"太"字輩賢妻良母,母儀可風的典故而來,並非是隨隨便便的口頭語。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59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3
buffer 發表於 2008-12-18 0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大熊貓 的帖子

為家庭該擔當的地方努力擔當,該付出的時候默默付出,是雙方配合來做的事情。具體到每件事情上,由哪一方來做,要按照各人的實際來斟酌,倒是不必非要拘泥於男女。一點拙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4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8 0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樓 buffer 的帖子

這裡談太太,你把先生拉進來幹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3759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5
buffer 發表於 2008-12-18 06: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大熊貓 的帖子

不好意思,沒注意到你這貼的中心思想。

我就是乍一看主樓,覺得你這論述得有些 「偏」 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6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19 02:29 | 只看該作者

也是菩薩行

太太們在家都不容易。裝飾房間、打掃衛生、洗衣做飯。。。讓一家人有個舒適溫馨的環境,飯菜營養健康,一家人吃的高興,舒服。太太的法布施、無畏布施都作圓滿了。
飯菜的好吃與否,同「感情」還真有有關係。一次到朋友家吃烤肉。他用的是最原始的BBQ傢伙式,那個肉無論是味道,還是烤得的生熟確很到位。當向他討教方法時,他說最關鍵的是「感情」。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7
翡翠 發表於 2008-12-19 1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樓 buffer 的帖子

女人在內屬於一般情況。特殊情況自己靈活掌握,

[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08-12-19 17:4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8
翡翠 發表於 2008-12-19 1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大熊貓 的帖子

你也還吃肉。。。。

[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08-12-19 17:1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6

主題

2萬

帖子

7644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44
9
世道變了 發表於 2008-12-19 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大熊貓 的帖子

哈哈,才看到,抬舉我了

如果從菩薩角度看,那還是得以眾生為主的.所以菩薩太太們該做的事就是把男人和孩子推出來,讓他們儘可能多地承擔社會責任,這也是服務眾生.

不過我境界還沒這麼高了.我最早還是從個體角度去想的:我覺得女人的智慧是在幕後而不是台前.只有在幕後,女人的智慧才有可能被發揮到極致;如果把女人推到台前,也不是不行,但會約束得多.因為台前畢竟是男人的地盤啊 .

所以女人要回到女人的地盤上來,讓男人擋在前面保護自己,自己在後麵塑造男人.這樣一來,台前的男人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呢?其實已經是女人了.而這時以男人為形以女人為神的那個人,發揮女人的智慧要比女人本人來得從容得多.

李連杰說過一句話,說他和利智的關係如同筆和字,他本人只是字,而利智則是那隻筆,沒有筆就沒有字.

男人和女人的關係就應該是這樣的.

到後來我才想到深一點的內容,如主貼主張的那樣.就不再贅述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0
翡翠 發表於 2008-12-19 1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buffer 的帖子

「偏「就是正,「正「就是偏,天使都會變魔鬼。

[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08-12-19 17:4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1
翡翠 發表於 2008-12-19 1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buffer 的帖子

結婚的人是正, 獨身的牧師高僧也都是正。
結婚的人是偏, 獨身的牧師高僧也都是偏。

結婚的人是正, 獨身的牧師高僧是偏。
結婚的人是偏, 獨身的牧師高僧是正。

以上都是對也都是錯或者都不對都不錯。
很多問題沒有統一標準是爭不出所以然的,只能引發矛盾彼此結怨。

[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08-12-19 17:5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2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20 0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翡翠 的帖子

當然吃。別人請客,當然要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3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20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樓 世道變了 的帖子

有一次我坐飛機。邊上是一對父子。那個孩子也就7-8 歲。空姐送飲料,孩子沒有任何感謝的話語。
這個空姐也比較有個性。就對孩子講,你應該學會說Please, Thanks。當時他那個父親很下不來台。估計那個父親以後一定教他的孩子禮貌待人。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