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一周要聞簡訊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12-13 2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進出口額陡然下降 中國經濟加速放緩
中國上個月進出口額驟然大幅下滑,顯示出中國經濟的放緩勢頭正步入一個更為嚴峻的新階段,這一方面加劇了全球經濟下滑,另一方面也給習慣於銷售和收入兩位數穩步增長的一代中國企業和工人帶來了挑戰。
中國物價隨全球大潮進一步下跌
中國原油需求萎縮 進口量大幅下降
中資銀行承諾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 美國汽車業救助方案在參議院受阻
向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提供緊急救助的方案拼盡全力仍未能在國會參議院過關,因為民主、共和兩党參議員在這三家公司工人的薪資問題上出現了尖銳對立。
美國眾議院通過汽車業救助方案
美國汽車廠家將出讓股權換政府救助
通用汽車聘請破產顧問
克萊斯勒終止與奇瑞汽車的合作談判
▀ 中日韓將召開峰會 商議共同應對危機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本周六將召開峰會;會議將考驗這三個互為競爭對手的國家能否擱置舊日嫌隙,共同應對全球經濟危機。
▀ 州長欲賣官 奧巴馬難脫尷尬
美國伊利諾伊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受到貪污指控,令當選總統奧巴馬陷入尷尬,因為他們都來自芝加哥政壇。
▀ 更新:奧巴馬確定能源、環保部門人選
能源和環保可能成為奧巴馬任期第一年國內政策的重點,為此他配備了一些重量級人物主管這些部門。
奧巴馬支持率繼續上升
美國政府11月份入不敷出
▀ 亞行下調亞洲經濟增長預期
鑒於全球經濟下滑對亞洲發展中經濟體造成明顯衝擊,亞洲開發銀行下調了對亞洲各經濟體的增長預期。
標普:亞洲經濟或在2010年前復甦
世界銀行下調東亞經濟增長預期
▀ 全球就業前景迅速惡化
Manpower Inc.調查顯示,因信貸緊縮和消費需求疲軟令公司面臨困境,全球就業市場前景正在明顯惡化。多數受訪僱主預計明年前三個月將縮小招聘規模。
▀ 報業巨頭Tribune申請破產保護
報業巨頭Tribune Co.周一申請破產保護,凸顯出該行業面臨的困境加劇。參與破產保護申請的旗下媒體有《洛杉磯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及一批電視台。
▀ 北電網路面臨摘牌可能
北電網路周四接到紐約證交所通知,稱如果在未來6個月內不能將股價提高到保留上市資格要求的每股1美元以上,它將面臨被摘牌的結局。
北電網路面臨艱難選擇
▀ 美國對朝外交再陷僵局
朝鮮不願接受華盛頓制定的一項全面核查計劃,使布希政府在離任前取得外交成果的希望落空,也給奧巴馬留下一個外交難題。
▀ 巴基斯坦考慮取締虔誠軍上級組織
巴基斯坦正在考慮取締武裝組織虔誠軍的上級組織,以安撫印度和美國打擊孟買襲擊事件恐怖分子的要求。
巴基斯坦逮捕虔誠軍兩名頭目
▀ 中國毒牛奶相關企業可能要作賠償
中國衛生部周三表示,根據政府針對三聚氰胺牛奶受害家庭制定的計劃,部分乳製品企業可能不得不做出賠償。
▀ 中國敦促國內航空公司減少飛機訂單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周二發表聲明稱,鼓勵國內航空公司儘可能取消或推遲已訂購併於2009年引進的飛機,以應對航空業務的疲軟局面。
▀ 香港再爆禽流感疫情
香港衛生部門周二表示,由於在3隻死雞體內檢測出了H5型禽流感病毒,政府將撲殺逾8萬隻活雞。這是香港5年多來首次發現禽流感新疫情。
▀ 美元從全球經濟動蕩中獲益
金融危機之下的美元展開了強勁反彈。過去四個月中,由於各地投資者紛紛採取措施規避風險,美元兌眾多貨幣的匯率都收復了兩年多來的失地。
▀ AIG欠下100億美元債務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際集團因投機交易欠下華爾街大公司約100億美元債務,凸顯出該保險公司試圖依靠美國政府救助方案實現復甦的難度。
▀ 美林和摩根士丹利老闆今年無獎金
鑒於利潤大幅縮水和公眾對華爾街在信貸危機上所犯過失的不滿,美林和摩根士丹利今年將停發給首席執行長和其他某些高管人士的獎金。
▀ 五名「911」嫌犯請求認罪
穆罕默德及其他4名同案犯周一在關塔納摩軍事法庭上稱,他們已準備好承認自己是911事件幕後主謀,要求軍事法庭立即接受他們的認罪請求。
▀ 中國抗議薩科齊會見達賴喇嘛
據報導,中國政府周日對法國總統薩科齊會見達賴喇嘛一事提出強烈抗議。
▀ 印度擬通過增支和減稅提振經濟
全球經濟放緩和最近的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對印度經濟造成了衝擊;印度政府計劃增加支出並降低稅賦以提振經濟。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12-13 20:34 | 只看該作者

出口額陡然下降 中國經濟加速放緩

中國上個月進出口額驟然大幅下滑,顯示出中國經濟的放緩勢頭正步入一個更為嚴峻的新階段,這一方面加劇了全球經濟下滑,另一方面也給習慣於銷售和收入兩位數穩步增長的一代中國企業和工人帶來了挑戰。

這令人吃驚的數據加劇了外界對中國這一全球少數幾個仍在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的擔憂情緒,使得中國給全球其他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中國海關總署周三公布,11月出口額較上年同期下滑2.2%,為2001年6月以來出口額首次出現下降;與10月份增長19.2%和去年增長近26%的強勁勢頭構成了鮮明反差。

或許更令人擔憂的是,11月進口額較上年同期下滑了17.9%,10月份為增長15.6%,去年增幅超過了20%。這意味著部件需求萎縮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出口數據,顯示了中國國內經濟的疲軟態勢。

中國生產玩具和紡織品等低端商品的企業今年一直在苦苦掙扎。但隨著美國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機械和電子產品等高端產品的銷售額現在也開始大幅下滑。

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也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買家。但11月中國鐵礦石進口下降了7.9%,原油進口減少了1.8%。

中國領導人上個月宣布了人民幣4萬億元(5,84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並在周三召開的年度經濟政策會議上重申了全力保證經濟增長的決心。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避免經濟嚴重滑坡。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鑒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經濟體目前都在收縮,中國可能會進入一個出口訂單持續下滑的時期。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計,2009年全球貿易總量將出現1982年以來的首次萎縮。

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李強在一次採訪時表示,許多中國商人都沒有想到美國發生的事情會給他們帶來衝擊。過去18年的大部分時間,中國經濟一直在持續增長,因此他們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了。

在沿海城市餘姚,寧波王龍集團表示,數年的迅猛增長使得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飼料防腐劑生產商之一。但自9月份以來,添加劑、山梨酸和山梨酸鉀的出口訂單已經顯著下降。


AFP王龍集團銷售經理周宏(音)表示,我們以前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他表示,最近幾個月面向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經銷商的發貨量暴降了大約50%-60%。王龍集團擁有1,500名員工,該公司還沒有實施裁員,但已經被迫減產一半並向客戶提供大約50%的折扣。

周宏說,我們現在不知道還能採取什麼對策。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勢頭尤為劇烈,因為在出口下滑的同時,國內需求也在持續萎縮。在中國大多數主要城市,房屋銷量已經顯著下降,住房價格也在不斷下滑。受此影響,新建築項目日漸稀少,拖累鋼鐵、水泥和銅的需求走軟。

面對接踵而至的負面消息,消費者開始收緊錢包取消其他大額消費計劃:11月中國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下滑了10.3%,為今年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7.5%左右,為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經濟增速可能會略高於9%,結束連續5年兩位數增長的勢頭。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斯蒂文斯(Glenn Stevens)本周表示,過去幾個月最令人震驚的實體經濟消息不是美國經濟持續走軟,而是中國經濟放緩步伐比此前任何預期都要劇烈。他認為,中國明年實現經濟增長8%的傳統目標是越來越不太可能了;而中國官員則堅稱仍然有望實現這個目標。

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就業崗位減少,使工人和僱主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中國沒有公布可靠的失業數據──很少有經濟學家把官方公布的4%的失業率當真──然而,有越來越多的工人失業,工廠關門停產。數十萬外來務工人員已經返鄉,等著經濟放緩結束。中央黨校的經濟學家周天勇估計,今年實際失業率約為12%,明年可能上升到14%。

經濟放緩促使很多中國企業開始涉足陌生的領域。對成立時間不是很長的汽車生產商中國吉利集團(China Geely Group)來說,以前大多時候它面臨的最大挑戰都是如何迅速擴大業務,滿足中國日益富裕的中產階級「爆炸式」的需求。如今,該公司的管理人員卻在商談進行緊急掉頭,制定減產計劃,推遲對研發的投入。

吉利發言人張曉東說,該公司從2001年開始銷售自主汽車品牌,而如今卻暫停了原本計劃今年底啟動的一款跑車的量產計劃。兩款大型轎車的開發也已暫停。10月份該公司的銷量下滑6%,今年前10個月的銷量增幅只有1%,相比之下2005年和2006年的銷量增長都超過了40%,去年的增幅也達到了7%。

CSM Worldwide駐上海汽車分析師張豫說,中國的汽車生產商習慣了高增長的環境,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度過單位數增速的日子。他說,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甚至使得較小的廠商也實現了規模經濟,不過隨著增速的回落,競爭形勢會嚴峻得多。

儘管如此,與亞洲很多更依賴貿易的較小經濟體相比,中國的表現已算是可圈可點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本周表示,2009年作為貿易和金融中心的香港將無法避免一場衰退。11月份韓國的出口下滑18%,台灣當月的出口銳減23%,均為7年來的最大降幅,而且預計還都將在2009年出現大幅下滑。

在目前的形勢下進行預測尤為棘手,但經濟學家們對中國最悲觀的預測是明年有一兩個季度的增速會下降至5%左右。這還遠遠算不上是通常伴隨經濟衰退而來大幅收縮。不過,中國確實看起來正在邁向一些經濟學家所稱的「增長衰退」,即增長乏力同時失業增加的一段時期。

外界的普遍看法是形勢還會進一步惡化。北京推出的人民幣4萬億元的一攬子刺激計劃不會立竿見影。滙豐(HSBC)經濟學家屈宏斌說,會出現時間上的滯后,我認為今年經濟將經歷一個嚴冬,不過當春天到來時,政府的大筆投入會產生效果。

儘管經濟放緩對低收入製造業工人的衝擊最為嚴重,但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富裕白領家庭開始擔憂。受到良好教育城市人口近年來一直能輕鬆跳槽,每年都會有一次甚至多次的大幅加薪。今年以來,中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上升了14.7%,連續第7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那些外語水平高、在外企謀得一職的人情況比這還要好,但是由於11月份外國投資收縮了36.5%,這種局面可能會發生變化。

現年31歲的李華(音)是上海一家體育用品零售商的人力資源主管。她說,以前她幾乎每周都會收到獵頭公司的電話。過去幾年中她換過兩份工作,在現在的公司已經做了大約5個月。但是在10月份,就業市場開始發生變化了。她所在的公司取消了招聘計劃,她的一個朋友剛剛換了工作就被辭退了,而且遣散費少得可憐。

李華說,現在我想的只是好好工作,別抱怨,別要求加薪。我們還有一份工作,過得還好,就算是幸運的了。

Andrew Batson / Gordon Faircloug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3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12-13 20:3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物價隨全球大潮進一步下跌

全球和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國1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升幅降至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從目前趨勢看,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明年早些時候降至負值或接近負值的可能性正越來越大,這進一步增加了政府提振國內需求的壓力。

中國1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了2.4%,既顯著低於10月份4.0%的升幅,更顯著低於今年早些時候8.7%的最高水平。批發價格也出現了下降,反映出了食品、能源和原材料等價格的全球性回調勢頭。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11月份農產品價格指數較10月份下降了7.2%,該行的金屬和礦產品價格指數下降了13%。


算上11月份,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已連續四個月低於上月水平。中國最接近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的非食品價格指數11月份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6%,創下2007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該指數10月份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

鑒於物價水平在最近幾個月的迅速下降,到2009年初,由於屆時計算物價按年升幅時將以今年初處於峰值水平的物價為基數,因此總體通貨膨脹率有可能出現負值。這種可能性已經引發了人們對通貨緊縮的擔憂。所謂通貨緊縮就是物價出現持續下跌,而這種趨勢一旦出現政府是很難扭轉的,它將使中國已經不斷走軟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滙豐(HSBC)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現在預計,中國2009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將為-0.2%,而他此前曾預計中國明年的平均物價漲幅為2.5%。屈宏斌說,這意味著央行將不得不在未來幾個季度內盡最大努力放鬆貨幣政策,他預計在2009年年中前中國的利率水平還將再降低兩個百分點。

而在今年年初時,像許多國家一樣中國政府也在努力遏制通貨膨脹勢頭,當時中國的物價漲幅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大幅飆升的食品價格對此起了主要推動作用。而最近幾個月物價逐步走低似乎主要也是食品價格漲勢出現逆轉所致,而非市場需求出現了萎縮。

世界銀行駐北京代表處的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說,在他看來,如果物價漲幅下降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所致,那總比非常疲軟的就業市場引發通貨緊縮要強些。

經濟學家之所以擔心通貨緊縮,是因為通貨緊縮有可能成為一種不斷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如果消費者預計物價還會下降,他們就會推遲購買行為以便獲取更低的價格,而這反過來又會抑制需求並進一步推低物價。

物價不斷下降並非總是件壞事。1998至2002年期間中國一直在通貨緊縮的邊緣徘徊,當時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要麼為負要麼不足1%,不過這並未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食品和能源價格走低使消費者切實得到了實惠。丹麥銀行(Danske Bank)的經濟學家弗萊明•尼爾森(Flemming Nielsen)說,通貨膨脹率回落大體而言會對實際收入和需求起到提振作用。

但當前全球需求迅速萎縮的現實環境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中國政府為何努力促進經濟增長的原因之一,政府為此採取了降息、鼓勵放貸以及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和建築領域等舉措。

食品價格是推動中國物價上漲的核心動力。11月份的食品價格雖然已低於上月,但仍較上年同期上漲了5.9%。但那些曾推動通貨膨脹率大幅上揚的產品目前都在降價。豬肉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3%,蔬菜價格下降了2.1%,食用油價格下降了0.1%。

經濟學家們說,這顯示政府緩解上述產品國內市場供應短缺的努力正在見效。但房屋租金價格升幅的下降也顯示出房地產市場在不斷走弱,而一些製成品也出現了生產能力過剩的苗頭。手機等通訊產品的價格11月份下降了1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