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鳴:天使原來是密探

[複製鏈接]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8-12-6 0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生活,是件很幸福的事,幾乎每天都有人新知識的刺激,讓你不停地換腦筋,這不,剛剛看到一位美國大學的華人教授告訴我們,中國告密的學生,屬於具有獨立批判精神的人,而且即使在美國,也不允許在課堂上灌輸政治觀點,否則會被告上法庭。顯然,這位美國教授肯定沒有在中國上過大學,不知道那裡進行灌輸的其實另有其人,而被告發的教師,往往屬於反對這種灌輸之輩。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終於得知一種新的知識,關於告密者的新知識。

    這種新知識的刺激還沒來得及平復,更新的刺激又來了,湖北大學數計學院某個班級,推行「小天使計劃」,保證每個同學都有一個人在暗中監視著,定期寫被監視者的反饋,即監視報告,據說,這項活動開展以來,該班級沒有遲到的了,提前上自習的人多了起來。(武漢晚報12月4日報道)

    鄙人真是孤陋寡聞,原來以為天使就是那些心地淳良,總是幫助人的美女,後來聽說天使不分性別,但個個是雷鋒絕對沒問題,沒想到,天使居然還可以是密探,暗中監視人,定期打小報告。其功能怎麼跟我們傳統文化里的灶王爺差不多了,只是我們灶王爺每年只上天彙報一次,到時候把些粘牙的糖塞在他的嘴裡,就什麼也說不清了,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臘月二十三要吃粘牙糖的緣故——中國人對付告密者有辦法。

    不過,這種天使計劃,內容好像也不新鮮,文革時進過多年牛棚的父親告訴我,群眾專政的牛棚里,就實行人盯人的監督制度,有哪個一不留神發了句牢騷,立刻就會被人舉報。其實,在那個年月,牛棚外面也一樣,我們中學,管這叫「一幫一,一對紅」,落後的被先進的幫助,實際上是監管,這是明的,還有暗的,干點什麼,反正總有人打小報告,當年我在跟人通信的時候發了文革幾句牢騷,最後上邊也知道了,到底是誰幹的,到現在我也不知道。

    當然,即使在今天,在某些特殊的地方,還在實行這種制度,我們的各級學校,那些管理學生的老師和部門,依舊喜歡培養積極分子,喜歡不斷地聽取小報告,以便隨時掌控學生的情況。只是,這些默默奉獻的管理者,沒有湖北大學這種創意,居然把個密探行動命名為天使計劃。

    讓人人互相監督,互相打小報告,是中國具有法家精神的帝制時代的一項發明,具體的制度,就是保甲連坐制度,這種制度,自打商鞅變法就開始實行了,但在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才有了名字,到了國民黨統治時期,也在部分地區實行過。將這種互相監督的精神發揮到極致的,還是文革,那時候,漫說鄰居、同事、同學會檢舉揭發,就是父子夫妻也難以信任,不知哪天你的一句在床上的牢騷,就被老婆彙報給組織了。按照美國某教授的說法,舉報自己老師的人,屬於具有獨立批判精神的人,那麼舉報自家丈夫,自己老爸的人,那獨立之批判精神更是了不得。

    可惜,這種了不得的精神,以及按這種精神制定的制度,在最初雖然總能達到管理者的預期效果——所有人都老老實實,但其實讓人很難受。歷代的保甲制度,總是虎頭蛇尾,就是這個道理。武則天時專門告密整人的酷吏周興、來俊臣最後被人請君入甕,也是這個道理。實際上,這是專制制度下,最惡劣、最沒有人性的統治手段,讓人人互相猜忌,互相敵視,互相告密,互相報復,結果是人人自危,全體生活在恐懼之中。把這種制度,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在學生時代,就學會互相監督,互相揭發,人人因為擔心被彙報而「自覺地」好好學習,遵守紀律,實際上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最大的荼毒和傷害。小而言之,會造成學生心理的扭曲,增加心理疾病發病的幾率,大而言之,則毒化了學生的心靈,也毒化了學生生存的環境,培養人們從小就生活在恐懼里,生活在仇恨里,離現在我們政府大力主張的和諧社會,越來越遠。

    這樣的獨立批判精神,還是請那位美國教授自家享用吧,這樣的天使,還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遠離我們的校園,遠離我們的孩子。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2-6 03:09 | 只看該作者
特務統治比文革還可怕,尤其是女特務統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3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8-12-6 06:21 | 只看該作者
天使射冷箭,從不打招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53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4
w.t 發表於 2008-12-6 11:35 | 只看該作者
嘿嘿!是中情局的托福班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3234

帖子

133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0
5
F.Z. 發表於 2008-12-6 12:02 | 只看該作者
有一位曾經在大使館工作過的老人對我說一些內部秘密:也是AA制的,即是一個盯一個,內部的人神經都很緊張,他說破解方法很簡單:帶他去叫雞就OK!(和上級做一百件好事不如做一件壞事,因為抓到把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6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6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24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7
睡不好 發表於 2008-12-6 16:09 | 只看該作者
哪裡和哪裡的事情,沒事不要胡扯,文革的事情,對整個的中國百姓都是場災難。至於後來曾經發生的一些互相監督的事情,說起來也正常,不就是窮嗎,好不容易培養起的一個人,可能讓別的勢力用幾塊錢或一個雞就給打發了,多虧啊。現在的話,這些算什麼啊,不知道就別亂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8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12-7 10: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elayashma 於 2008-12-6 06:21 發表 [張鳴:天使原來是密探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天使射冷箭,從不打招呼

看看楊師老師的本質.
「反革命」教授的老底給揭了 和父親斷絕關係(組圖)
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laodai ] 於 2008-12-7 09:53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29960
這幾年歷史學家的自傳出了好多種。最有名的大概是何炳棣先生的《讀書閱世七十年》,他長期在美國生活,基本上寫的都是學界的事。國內的何茲全先生,趙儷生先生,傅振倫先生等,都寫過回憶錄,但與他們曲折的人生經歷相比,他們的書都很平平。原因之一,恐怕是他們寫作回憶錄和自傳的時候,都已高齡,精力不濟,勉強寫出來的作品,不大可能精彩。去年台灣史家的自傳,有兩本引起過來,一是王叔珉的《慕廬憶往》,像一本流水帳簿。吳相湘是近現代史名家,他的《三生有幸》成書略早些,書中有上下古今的一些掌故逸聞,但作者親身的經歷著墨並不算多。因為學者的生活本來很簡單,所以這些自傳或回憶錄,都不免有些文字是湊數的。






《歷史激流:楊寬自傳》,台北:大塊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楊寬先生的自傳早在1993年就在台灣出版了,1995年出版了日文版。但因為他不肯出版刪節的簡體版,至今仍不得在大陸發行。前些年在北京圖書館的港台圖書閱覽室略一翻閱過,印象頗深。一個多月前在孔夫子舊書網的台灣某店內訂購另外一本書時見到此書的新版,就順手訂購了一本。今天終於收到,花了大半個晚上粗略翻閱一過。
  
作者楊寬先生是著名的先秦史研究者,江蘇青浦(1958年劃歸上海)人,1914年生,上海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1946年任上海市博物館館長兼光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49-1959年任上海博物館館長,1953年兼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60年轉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70年專任復旦大學教授,1984年赴美國定居,2005年9月在此新版出版不久以92歲高齡去世。他少年早慧,十八九歲就發表了一系列研究《墨經》的論文,大學畢業不久就在《古史辨》第七冊發表《中國上古史導論》,名動史壇,被顧頡剛譽為古史辨學派的生力軍。在這部回憶錄中,作者對自己的治學經歷一一詳述,對他一生的幾個主要經歷,特別是擔任上海市博物館館長,上海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期間所親歷的政治運動、人事紛爭等等,娓娓道來,不厭其詳。作者說:「我的後半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是在未嘗間斷的政治運動中消磨和損耗的,……作為一個史學工作者,我有責任記載、敘述、分析和評論那段反智的、半瘋狂的歷史,總結這史無前例的慘痛教訓。」可見其用心所在。




楊師群 老師的本質.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threads/20081207/729960.html

[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08-12-7 10:5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9
小辣辣 發表於 2008-12-7 11: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elayashma 於 2008-12-6 06:21 發表 [張鳴:天使原來是密探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天使射冷箭,從不打招呼


這個密探. 不保密. 有點特別. 先打招呼和被告人還辯論., 奇怪吧?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