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拿大華人歷史----維基百科

[複製鏈接]

7

主題

88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o-TCM 發表於 2008-11-17 07: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初的歷史
第一批來加拿大的中國人是在1788年(乾隆52年)登陸英屬北美(今天的加拿大)的西岸。這些從澳門來的中國木工跟隨一個名叫James Meares的英國海軍隊長到英屬哥倫比亞的溫哥華。

然後,這批中國木工之後的行蹤卻未載史冊,下落不明。


[編輯] 19世紀中的中國移民
第二次大規模的中國移民是在鴉片戰爭后。當時的中國移民從廣東省台山縣,來避開國內的貧窮和政治不穩定狀況。來加拿大的廣東人大多數都是從香港進入加拿大。中國人在1858年(咸豐8年)開始在英屬哥倫比亞(英文:British Columbia,又譯為卑詩)殖民地出現。當時,卑詩省的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有個淘金潮。這個淘金潮吸引了很多中國人和舊金山(舊金山)的華人來卑詩。

華人還在興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作出偉大的貢獻。卑詩在1871年(同治10年)同意加入加拿大聯邦的條件是聯邦政府在10年內建成一條連接加拿大東西部的鐵路。1880年(光緒6年),鐵路公司在廣東省聘請了5,000名工人,亦在加州聘請了7,000名華人。雖然鐵路華工只是負責大約300英里的工程,但這300英里卻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中最艱巨的一段,因為這段鐵路要穿過險峻的落磯山脈,白人大都不願意去冒險。所以,廉價的華工是最好的人選。到1881年(光緒7年)底,最初的5,000名華工當中,僅有約1,500人生還。


[編輯] 鐵路后的華人歷史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在1885年(光緒11年)完成之後,加拿大不再需要華人勞工。所以在同年,加拿大政府開始向進入加拿大的華人收取$50的人頭稅。因為$50的人頭稅沒有有效地阻止華人進入加拿大,聯邦政府在1900年(光緒26年)將人頭稅增加到$100,而在1904年 (光緒30年)收取$500(這個數目是等於2003年的$8000)。

因為$500的人頭稅沒有徹底地阻止華人進入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在1923年(民國12年)7月1日通過《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又稱為排華法)。除了商人,外交官員,留學生,和特別個案以外,排華法的條款禁止了華人進入加拿大境內。還有,在排華法生效前進入了加拿大的華人要同他們的地區當局報到,以及他們每次出國的時候,他們最多可以逗留在加拿大境外兩年。


人頭稅的收據。這張收據是在1918年8月2日,由加拿大內務部的發出的。在1918年,華人有繳交500加元才能進入加拿大。直至到戰後,加拿大的華人社區仍是一個單身男子社會,因為當時的中國家庭難以籌措那麼多錢送他們的女兒去加拿大。而且,由於當時大多數華人大都不能夠說流利的英語,他們躲避在唐人街。鑒於當時的反華情緒變得太過激烈,加拿大的華人開始了向東定居。由於當時的加拿大已經有很多條例禁止華人從事多個行業,華人只可以做白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例如洗衣店和三文魚加工。卑詩省在1872年(同治11年)通過了「卑詩省選民資格法案」(但在1875年(光緒2年)才執行),剝奪華人的省選投票權。因為聯邦大選的選民名單是從省選的名單來的,卑詩省的華人完全沒有選舉權。面對各種反華情緒,在加華商創辦了中華會館。第一間中華會館於1885年(光緒11年)在維多利亞開館,而溫哥華的是在1895年(光緒21年)。住在這兩個地區的華人必須成為中華會館會員。中華會館的工作包括在法律糾紛中代表華人會員的利益和運送去世會員的遺體返回中國。

加拿大在1939年(民國28年)9月10日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加華人對加拿大的戰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中華會館要求全體會員購買加拿大和中華民國的戰時債券。有些華人還加入加拿大軍隊。可是,當時的政客不願意派華人上陣,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想在戰後給華人公民權。但在1942年(民國31年)2月15日,日軍佔領馬來亞並俘虜了10萬英軍。加拿大政府在1944年(民國33年)派了一批華裔加軍到馬來亞。他們的任務是要訓練當地的抗日游擊隊和作為間諜,為盟國打聽情報。但是在1944年(民國33年),二戰的結果實際上已成定局,所以華人間諜的於二戰的角色不大。


[編輯] 戰後的華裔移民
因為加拿大華人在二戰的貢獻,而且有些反華條例違反聯合國憲章,加拿大政府在1947年(民國36年)廢除了排華法並恢復在加華人的公民權利。可是,當時有資格移民到加拿大的華人只限於具有加拿大國籍華人的配偶和子女。由於實行共產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和在韓戰中對北朝鮮政府的支持,在加華人要面對一股新的反華浪潮。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后,加拿大的華人都被主流視為中共的間諜(雖然大多數的加拿大華人都是親國民黨的)。在1967年,加拿大政府改變它們的移民政策,將「出生地(Place of Origin)」一欄刪除。因為這個新政策,1967年後有很多中國人用「獨立移民」身份來到加拿大。在1949年到1970年代中,移民到加拿大的華人大多數來自香港、台灣和東南亞地區。來自中國大陸、有資格赴加拿大團聚的申請要通過加拿大駐香港高級專員批准,因為加拿大在1970年10月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邦交。


[編輯] 新千禧年
加拿大政府在1971年實行了多元文化政策以後,將所有(尤其是對亞裔的)制度化種族歧視廢除。加拿大實施多元文化政策以後令華人社區覺得他們被加拿大主流接受。還有,因為「香港主權移交」就快來臨及各種有關不明朗因素(例如1989年六四事件),很多香港人選擇移民到加拿大。因為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前)和加拿大同是英聯邦成員,所以香港人可以很容易來加拿大。根據加拿大駐香港領事館的數字,1991至1996年間「每年有大約2萬個香港人移民到加拿大,佔香港人移民外國的大半和加拿大總移民的20%。」

今天中國大陸已經超過了香港特區和中華民國(台灣)成為最多華人移民的出生地。而且,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移民已經成為加拿大移民中人口最多的群體,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根據加拿大移民和國民部2002年的數據,由2000年起,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加拿大移民人口是比例最大的,每年大約有3萬人移民到加拿大,佔加拿大移民總人口大約15%。


[編輯] 「人頭稅」平反
2006年4月4日,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公布施政報告,重申政府將就「人頭稅」和排華法案問題向華人社區正式道歉的立場。這是歷史上加政府第一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人頭稅」問題。[1]

6月22日,哈珀總理在加拿大國會舉行正式道歉儀式[2][3],並宣布加拿大政府的象徵性賠償方案,同時也為「人頭稅」停徵后實施的《排華法案》表示最深切的悔過。補償方案為健在的「人頭稅」受害者和其他受害者遺孀共約400人每人補償2萬加元,同時撥款2400萬加元,資助各少數族裔社區就歷史問題開展教育活動,其中250萬加元用在華人社區進行「人頭稅」問題的宣傳。此外,加政府還將撥款1000萬加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反種族歧視宣傳。[4]總理用廣東話 (最多加國華人說的方言) 說出道歉,讓許多年紀較長、受過人頭稅之苦的加拿大華人潸然淚下。


[編輯] 註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23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