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戰鬥力跑那去了?作者:思明洲

[複製鏈接]

7

主題

88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o-TCM 發表於 2008-11-2 2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脫胎於黃埔軍校的國軍中央軍,在創立初始就打遍廣東,福建無敵手。以後更是以區區10萬兵力,摧枯拉朽之勢打敗擁有百萬兵力,裝備相對精良的北洋各派軍閥。在內戰中什麼狡詐的桂軍,擅長防守的晉軍,強悍的西北軍,硬氣的東北軍,通通不是對手,全部打服。在同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幾十萬紅軍的戰爭中,也是追著打了25000里,一直到陝西北部,紅軍只剩下了3,4萬。可是到了46年以後的爭奪中國領導權的解放戰爭中,卻像換了一隻軍隊,敗多勝少,而被全殲的戰役比比皆是。大家每次讀到這裡都會感到像是哥德巴赫猜想,想不明白。怎麼會這樣?士別三日,底目相看。很多明白人總結了許多許多很有道理的東西。我自己也試著琢磨了一下,感覺國軍實際上在這中間的8年抗戰中已經被打廢了。


黃埔軍官生,我在劍橋中華民國史里還抄了個筆記,截止到33年共畢業25000名黃埔軍官生,而在抗戰的前4個月的松滬會戰,南京會戰等等就掛掉了10000名黃埔軍官生。曹劍浪的國民黨軍簡史上冊686頁,講從黃埔軍校建校到43年7月,連同先後建立的8個分校,總共畢業了10萬多軍官生。但是43年國軍中卻只有37583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軍官,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抗戰的前6年,國軍就掛掉了至少62000名黃埔軍官生,也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二。在加上抗戰最後2年的雪峰山會戰,豫湘桂大會戰,緬甸會戰,以及退伍等等。實際上到46年國軍中的黃埔軍官生已經不多了。這就是說合格的中下級軍官嚴重缺乏,直接導致了訓練,指揮,統御一片漂綠。在戰鬥中對士兵掌握不了,容易在突發事件中發生混亂,所以屢屢發生,部隊被擊潰的事情。而難以迅速熟練的組織防禦和反擊。


精銳部隊,抗戰之前,國民政府靠發半工資攢錢,和與德國以物易物,邀請了德國軍事顧問訓練了20個瘸子版,半掉子德式輕型步兵師。自己又花了血本訓練,裝備了中國唯一的機械化步兵師第200師,在長期的抗戰中通過磨練和國民政府的政策傾斜輸血也成長出了6,7個師,最後美國出錢,出武器,出教官,出訓練場地器材在印度訓練了4個簡易,縮水版美式輕型步兵師加在一起不過32個像摸像樣的師。


翻翻國軍的抗戰史發現,在抗戰中徹底報廢了21個,另外11個有大多成了半殘廢。比如74師,我拿著74師的戰績算了算,74師在抗戰中損失了至少75000人,基本上等於換了3遍,在47年孟良固的那個74師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虎軍了。號稱德式師中的模範師團的36師,有9000人參加了一個松滬會戰就補充了4次新兵,總共損失了12000名官兵,幾乎打光了130%。所以1946年的國軍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突出的精銳部隊了,國民政府槽糕的財政也沒有實力裝備,訓練精銳軍隊了。有的只是那塊精銳的牌子和已經吐血大減價的實力。


普通部隊,37年國軍總共有202萬軍隊,到45年抗戰勝利,總共補充了新兵11691210人。整個8年換了6遍,[其中傷亡320萬,45年到47年裁軍140萬到200萬左右,還有部分是服運輸役,另外應為抗戰時期物力唯艱,難以忍受艱苦和懼怕危險的戰場而逃亡,開小差的,到46年還有430萬。],所以普通部隊的實力也打2折了,僅僅在10多年前的湘江戰役中就那麼點湘軍,桂軍都可以重創數量更多的中央紅軍的主力,到了46年以後就已經春風不在,人老黃花啦。再也不是當年哪個虎狼之師了,骨幹損失太嚴重,短期內根本無法恢復戰鬥力。


最嚴重的還是沒有錢,47年8月,國軍一個2等兵月工資6萬,一個上等兵月工資7。2萬,一個上士月工資14萬,一個中尉月工資44。8萬,一個少校月工資63。2萬,聽著像個天文數字,發暈,發財了。實際上少的可憐,在48年的上海,一斤發豆芽32萬,一斤豬肉320萬,一斤冬瓜或者小青菜10萬,一隻童子雞320萬。要知道一個士兵一個月的副食補貼才6萬,也就半斤冬瓜,一個月的那點工資也就夠一個雞爪子。還提什麼養家糊口?還奢談什麼體力,士氣,鬥志?


而共軍就不同了,共軍養兵不用花錢。在土地改革中,從被打倒的地主那裡就得到土地,房屋,衣服,牲口分給農民,你想呀,給您一套帶院子的,有產權證的獨立住宅,和耕好的田地[等於以後無數代人,都有屬於自己可以吃飯的產業啦,當然這是當時那些人認為的],外加一頭大牲口,跟現在公司送您輛車有什麼區別呀?沒準再把地主漂亮的小老婆分給哥們當媳婦。還要什麼工資呀???都是白給您的,人家說您這個年收入怎麼也得給人家點提成吧?您保準兒不會在意,興高采烈的交公糧。人家和你說,被打跑的地主還會回來把東西拿回去,那怎麼辦呀?您一慌了神,人家就會說參軍呀,把全中國的地主全乾掉,不就行啦,房子,土地就永遠是您的了,應為您已經把他的主人幹掉了。想想一邊一個公司月薪只合現在人民幣幾元錢,一邊一個公司是分房子分地,再搭輛車。那幹勁能一樣嗎?您能不成天想著跳槽到後面哪個公司嗎?所以共軍養軍隊根本不用花自己的錢,還啥都不缺,人氣十足。


國軍就大不相同了,抗戰的內債,外債全部是國民政府買單,學校的免費教育,重新把難民遷回老家,恢復交通和抗戰陣亡,殘廢軍人,退伍軍人的補助,和遣返日本戰俘的費用全部都要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素,全世界都不寬裕。幾乎全都在挨苦日子。那時的國民政府根本也就是個窮鬼。


共軍就不同了,打地主,把田地等生產物資分給農民,把無數地主很多代剝削積蓄的財產充公,共軍又不用像國民政府為這個那個買單,攻佔的地方越多打倒的地主就越多,錢也就越多。自然是越打越精神了,而國軍沒有這樣無本萬利的收入,就只能靠自己那點存款和借錢過日子,時間長了自然越打越沒精神了,越打越窮了。


所以解放戰爭,國軍就靠那點沒有被完全報銷的精銳部隊,和借錢過日子,勉強和共軍叮里桄榔的打了4年。其實等到3大戰役結束,那點在抗戰中殘存的精銳部隊徹底掛掉和金融改革遭受失敗,已經沒地借錢的時候,國民政府就不可避免的完蛋了。


總而言之,開著報廢的桑塔那跑長途,不一定跑的過嶄新的QQ。

1

主題

105

帖子

6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9
沙發
xiangxiarent 發表於 2008-11-2 22:28 | 只看該作者
作者=SB. 如果作者是國軍的參謀長,國軍只好永遠慘敗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3
zhousx18 發表於 2008-11-2 23:12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是黃埔軍校?四個月的短訓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4
homepeace 發表於 2008-11-3 06:48 | 只看該作者
黃埔軍校只是一年以內的短期培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5
luckyice2 發表於 2008-11-3 06:53 | 只看該作者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戰鬥力跑那去了?---國民黨抗戰英烈榜

原帖由 Neo-TCM 於 2008-11-2 21:18 發表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戰鬥力跑那去了?作者:思明洲 - 史海鉤沉 -  backchina.com]  
脫胎於黃埔軍校的國軍中央軍,在創立初始就打遍廣東,福建無敵手。以後更是以區區10萬兵力,摧枯拉朽之勢打敗擁有百萬兵力,裝備相對精良的北洋各派軍閥。在內戰中什麼狡詐的桂軍,擅長防守的晉軍,強悍的西北軍,硬 ...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叛將如毛,降官如 潮.


共產黨在抗戰中只有戰死的烈士,沒有投降的將軍或中央委員.


對抗戰時期投敵的國民政府高級文官之統計

姓 名    投敵前主要職務    所屬派系  所任主要偽職

汪精衛  國民黨副總裁(中央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主席
陳公博  實業部長(中央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立法院長
周佛海  宣傳部長(中央委員)      CC   汪偽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
褚民誼  行政院秘書(中央監察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外交部長
陳 群  內政部次長(候補中央委員)   不詳  國民政府內政部長
陳璧君  中央監察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
繆 斌  江蘇省民政廳長(候補中央委員) CC   汪偽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
何世楨  安徽省民政廳長(候補中央委員)西山會議派 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徐蘇中  粵漢鐵路局長         西山會議派 汪偽國民政府文官長
曾 醒  中央黨部婦女部部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曾仲鳴  鐵道部次長(候補中央委員)   改組派 河內被刺
吳開先  中央委員            CC   逮捕后釋放回重慶
陳中孚  青島市長(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陳銘樞派 汪偽國民黨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恩克巴圖 中央監察委員          不詳  汪偽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陳孚木  交通部政務次長(候補中央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
顧忠琛  中央監察委員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
溥 侗  中央候補監察委員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委員
羅君強  侍從室秘書           CC   汪偽國民政府安徽省省長
陶希聖  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改組派 汪指定的「最高委員會」負責宣傳
梅思平  國民政府法制委員會委員     CC   汪偽國民政府實業部長
董道寧  外交部亞洲司第一科科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外交部參事主席
湯良禮  外交專門委員會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宣傳部政務次長
朱履立  法院立法委員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長
李聖五  外交專門委員會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教育部長
陳君慧  財政專門委員會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建設部長
林柏生  立法院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宣傳部長
周學昌  陝西省教育廳長         CC   汪偽國民政府南京市長
陳耀祖  鐵道部財務司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廣東省長
趙尊岳  鐵道部參事           青年黨 汪偽國民政府鐵道部次長
趙毓松  川康甘青設計委員會委員     青年黨 汪偽國民政府農礦部部長
焦 瑩  鐵道部官員(朱霽青)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考試委員會委員長
蘇體仁  綏遠財政廳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山西省長
陳春圃  僑務委員會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中央組織部長
蔡 培  交通部航政司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駐日大使
蔡洪田  上海特別市黨部秘書長      CC   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
劉 雲  蘇州反省院院長         CC   汪偽國民黨監察委員
陳 ?  外交部條約委員會副委員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外交部長
陳錫康  外交部駐北平特派員       不詳  汪偽開封綏靖委員會機要組長
潘毓桂  行政院冀察政務委員會政務處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天津特別市長
周龍光  外交部亞洲司司長        不詳  汪偽中日經濟協議會秘書長
陳錦濤  財政部幣制委員會主席      不詳  汪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財政部長
何炳賢  實業部國際貿易局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陸軍經理總監
余晉和  廈門市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北平特別市長
朱 朴  實業部農村財政整理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宣傳部副部長
周迪平  津浦鐵路局局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天津市長
許修直  內政部次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北平市長
張一鵬  江西財政廳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長
林康侯  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       不詳  汪偽中日貿易協會理事
戈定遠  行政院秘書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淮海省秘書長
李 芳  外交部視察專員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湖北省政府委員
吳頌皋  外交部國際司司長        CC   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汪曼雲  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委員      CC   汪偽國民政府行政院清鄉事務局長
章正范  國民黨宣傳部駐滬特派員     CC   不詳
黃香谷  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宣傳科主任 CC   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
劉坦公  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委員    CC   不詳
張北生  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委員      CC   汪偽國民政府蘇北綏靖公署參謀長
馬元放  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主任委員    CC   1940年被捕1943年返回重慶
石順淵  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    CC   汪偽儲備銀行總務處長
崔步武  國民黨江蘇省黨部組織委員    CC   汪偽清鄉委員會少將專員
掌牧民  江蘇省政府參議         CC   汪偽軍事委員會蘇北行營秘書長
邵式軍  蘇浙皖稅務總局局長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政務參贊
戴英夫  江蘇省農礦廳廳長        CC   汪偽國民黨組織部副部長
徐天深  行政院參議           CC   汪偽國民政府文官長
孫紹康  最高法院推事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上海高等法院院長
梅哲之  實業部總務司司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財政部錢幣司司長
麥靜銘  經濟委員會駐滬辦事處主任    不詳  汪偽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
陳之碩  監察院審計部政務次長      不詳  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陳福民  安徽省高等法院院長       CC   汪偽國民政府首都高等法院院長
喬萬選  內政部統計司司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特別法庭庭長
董修甲  江蘇省政府財政廳長       CC   汪偽國民政府江蘇省政府委員
鄒靜芳  湖南省黨部指導委員       CC   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周化人  津浦鐵路副局長         改組派 汪偽上海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
夏奇峰  不詳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審計部長
鄭洪年  立法院立法委員         交通系 汪偽國民政府鐵道部次長
湯澄波  實業部主任秘書長        改組派 汪偽國民政府工商部次長
金家鳳  國防最高委員會專任委員     改組派 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抗戰時期國民黨高級將領投敵統計1939~1944


時間。。。。。。 姓名。。。。。。。投敵前之軍職。。。。。。。。投敵情況

1939年 何行健 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副總指揮 在蘇南率部50000人投敵
1939年 蔡雄飛 晉綏軍副師長 在晉西北率部投敵
1941年2月 李長江 蘇魯戰區游擊縱隊副總指揮 率所部8個支隊投敵
1941年2月 丁叢堂 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一縱隊司令 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 顧秀五 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二縱隊司令 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 陳才初 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六縱隊司令 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 秦慶霖 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七縱隊司令 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 范傑 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十一縱隊司令 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 楊仲華 國民黨江蘇保安第八旅旅長 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1年2月 劉月亭 新編第5軍副軍長 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1年5月 公秉藩 國民黨第30師師長 率該師及第3、第9、第17、第80、第93各軍之一部共22000人投敵
1941年6月 畢澤宇 國民黨第69軍軍長 率所部投敵
1942年2月 趙瑞 國民黨騎兵第1軍第1師師長 率所部在晉西投敵
1942年2月 楊誠 國民黨騎兵第1軍第5師師長 率所部在晉西投敵
1942年4月 孫良誠 第39集團軍副總司令 在魯西率69軍、暫3旅、特務旅全部投敵
1942年4月 王清浣 新編第6師師長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趙雲祥 新編第30師師長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陳光然 新編第181師師長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黃貞泰 新編第13旅旅長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郭俊峰 特務旅旅長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丁樹本 冀察戰區游擊第1縱隊司令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夏維禮 冀察戰區游擊第2縱隊司令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 孫玉田 警備處長 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6月 徐繼泰 蘇北四縣游擊總指揮 率所部投敵
1942年6月 景順陽 第3戰區游擊支隊司令 率所部投敵
1943年1月 吳化文 國民黨山東新編第4師師長 率所部於懷安投敵
1943年1月 於懷安 國民黨山東新編第4師副師長 率所部隨吳化文投敵
1943年1月 寧春林 山東保安司令部參謀長 率所部隨吳化文投敵
1943年1月 呂其賡 蘇北游擊縱隊第1縱隊司令 率所部隨吳化文投敵
1943年2月 厲文禮 山東遊擊隊第2縱隊司令 本人被俘投敵
1943年2月 王勁哉 國民黨第128師師長 率8個將官及所部投敵
1943年2月 趙天時 國民黨第381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任蘭圃 國民黨第382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薛豪平 國民黨第383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潘勝富 國民黨獨立第1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蘇景華 國民黨獨立第2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張海平 國民黨獨立第3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蘇振東 國民黨獨立第5旅旅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李德興 國民黨獨立第128師參謀長 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 吳漱泉 國民黨第351旅旅長 被俘投敵

1943年2月 韓子乾 國民黨第113師師長 被俘投敵
1943年3月 金亦吾 第6戰區挺進總司令兼第2縱隊司令 率所部投敵
1943年4月 孫殿英 新編第5軍軍長 率所部投敵
1943年4月 張良才 蘇北游擊縱隊第2支隊司令 率所部投敵
1943年5月 龐炳勛 冀察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 與孫殿英聯名通電 判國投敵
1943年5月 趙星彩 第24集團軍參謀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李震汾 第24集團軍第106師師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侯如墉 冀察戰區挺進第4縱隊司令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於光輝 冀察戰區挺進第4縱隊副司令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楊志稀 冀察戰區挺進第4縱隊參謀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楊汝賢(楊明清)新編第5軍副軍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馮養田 新編第5軍參謀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楊克友 暫編第3師師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王瑞慶 暫編第3師副師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王廷英 暫編第4師師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王瑞亭 暫編第4師副師長 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 齊子修 山東保安第5師師長 被俘投敵
1943年5月 邱吉勝 山東保安第8旅旅長 被俘投敵
1943年6月 榮子恆 蘇魯戰區魯南112師副師長兼334旅旅長 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3年6月 劉景良 山東保安第4師師長 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3年7月 陳孝強 國民黨預備第8師師長 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4年9月 賀凱憲 渝方陳又新軍所屬第2旅旅長 率所部4個團12000人於河南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海外有孤忠33 發表於 2008-11-3 0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Neo-TCM 的帖子

我認為國共內戰的決定性因素是武器彈藥,共軍從蘇軍那裡搞到大量最先進的武器彈藥,蘇軍打日本關東軍所用武器要比蘇軍打德軍所用武器更先進、更厲害,國軍對付不了;而國軍難以從美國那裡及時獲得大量先進武器彈藥。

如果共軍不是搶佔東北,而是搶佔西南,東北被國軍接收,毛澤東得不了天下,因為無法從蘇軍那裡獲得大量先進武器彈藥,仗怎麼打?
1、共軍不會造武器彈藥,連炮彈就不會造;
2、美國不會給共軍武器;
3、日本投降了,武器被國軍接收了;
4、從蘇軍那裡若搞不到武器,只有逃亡或等死。

國共內戰的致命因素是大量先進的武器彈藥,蘇軍用來打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彈藥能不先進嗎?

高崗負責後勤,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期間從蘇聯人手裡搞到大量先進的武器彈藥,毛澤東玩政治把高崗玩自殺了,滅口了!
高崗的嚴重錯誤之一是:聲言把中國的東北變成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和蘇聯人的關係太好了、感情太深了。一不小心說了傻話,被毛澤東抓住把柄搞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海外有孤忠33 發表於 2008-11-3 08:51 | 只看該作者

我只問三個問題:

毛澤東下令: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解放軍炮轟長江南岸,總共使用了多少門大炮?發射了多少發炮彈?大炮和炮彈都是從哪兒弄來的?

要知道當年找到一隻船就不容易。

毛澤東為啥十分看重中央宣傳部呢?共軍和國軍誰抗日、誰不抗日基本上全憑宣傳!
毛澤東之後的歷代中國一把手都非常重視輿論宣傳大權!御用文人常立大功!

軍權、輿論宣傳大權、情報大權、組織人事大權等,個個至關重要。
1、沒有軍權則活著就不踏實,「四人幫」咋被逮捕了,「四人幫」咋不逮捕對手?
2、沒有宣傳大權,則鮮花會被宣傳為狗屎,而狗屎能被宣傳成鮮花,華國鋒不就曾宣傳為英明領袖嗎?儘管華國鋒活一輩子就不曾英明過。
3、沒有情報大權,則會變成瞎子和聾子,且只有乖乖地當老黃牛了,還怎麼偷別人?
4、沒有組織人事大權,則官都是人家提拔的,都是人家的人,爭權奪利乃官場的家常便飯,戰無不敗!

說心裡話,我深感中國的官場太沒有意思,可我壯心不已,老想成就大(好)事。
我特想學好英語,聽說讀寫都好,多接觸西方文化的精華,然後精選出很有推薦價值的英文書,翻譯成漢語,掙書錢。優秀的東西接觸多了,必然有種種感想或感受,寫書,掙更多錢。錢鍾書先生寫本書《圍城》,吃喝幾十年,不用干體力活了。曹雪芹老先生寫了本《紅樓夢》,牛大了,北大的一名教授(大約叫周汝昌)研究《紅樓夢》,聲稱「我為芹苦六十年」,他研究《紅樓夢》的歲月比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歲月還多。
《西方的沒落》的作者斯賓格勒只是個中學教師,不是大學教授,不是博士導師,更不是院士。一本書就牛大逼了。

[ 本帖最後由 海外有孤忠33 於 2008-11-3 09:2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8
luckyice2 發表於 2008-11-3 10:30 | 只看該作者
共軍武器彈藥從哪兒弄來的?蔣介石!haaaaaaaaaaaa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9
gpan1975 發表於 2008-11-3 20:38 | 只看該作者
笑死我了

感謝樓主給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70

帖子

2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8
10
閑聊 發表於 2008-11-4 10:46 | 只看該作者
這世界上還真有人會說笑話。「共軍」被老蔣尾追了二萬五千里。有什麼實力可言?看清楚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千古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05

帖子

6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5
11
泰野 發表於 2008-11-4 18:43 | 只看該作者
樓主還是和以前的國民黨一個思路:唯武器論.
其實國軍是輸在國民黨貪官污吏的手上.軍隊的戰鬥力肯定不會差到哪裡,最起碼不會比共軍差.
但是官員長期的貪污腐化早就民心軍心喪盡.抗戰期間還有個愛國心在支撐著部隊的鬥志,一旦和新的政黨爭奪天下,肯定有許多人想找新老闆.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至於抗戰中有那麼多的國民黨軍政要員當漢奸,那是因為金錢第一,利益第一的思想觀念使然.
看到這裡,對比當今的社會風氣,諸位是不是有似曾相識之感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12
想清楚 發表於 2008-11-5 03:48 | 只看該作者
10 樓的說法跟我老丈母娘的口氣是一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13
11nn93n9 發表於 2008-11-5 03:56 | 只看該作者
從技術層面上講, 國軍一個軍如果人打光, 則軍長就成了光桿司令. 如果保存實力, 起碼還有軍長可作. 但共軍如果一個軍打光, 只要是執行命令, 堅守崗位, 軍長還可以重新得到新兵的補充.  如果保存實力, 貽誤戰機, 則其軍長的位子也保不住. 國軍的軍隊是個人的. 共軍的軍隊是黨的. 關鍵時刻, 是拚死戰鬥, 還是保存實力, 對勝敗是有決定性作用的.  如果勐良固戰役中, 外圍的國軍能拚死相救, 七十四師也許還真就中心開花成功了. 國共的將領們都可以策劃好戰役, 關鍵是實施. 沒有拚命精神的軍隊, 是肯定實施不好難度大的戰役行動的. 很多國軍的將領到了共軍,都很厲害.  國軍敗給共軍, 和蔣介石的治軍理念有直接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4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1-5 05:40 | 只看該作者
LZ的文章應該挪到笑話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12

帖子

1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4
15
ita 發表於 2008-11-5 08:27 | 只看該作者
老百姓是這樣說的:」國民黨的稅,共產黨的會「
國軍所到之處必向百姓徵稅以供其百萬大軍吃用,使得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共軍來了開個會,講講什麼主義,不糟蹋人。老百姓主動貢獻糧食還挺高興。
在這種情況下誰勝誰敗就可想而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12

帖子

1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4
16
ita 發表於 2008-11-5 08:33 | 只看該作者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搶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73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17
richlee 發表於 2008-11-5 13:4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一定要多長些知識再來發表文章。武器不是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的東西,而是人!人心齊泰山移!!!
得人心者得天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24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18
睡不好 發表於 2008-11-5 23:46 | 只看該作者
沒聽說過一隻善戰而又能得到正常補給的軍隊會被打廢。這樣的軍隊只會讓對手畏懼。沒有志願軍的抗美援朝,現在是什麼樣子也不好說,可以說,在朝鮮戰爭中,中國的軍隊是快給打的差不多了,但是沒見被廢,是贏得了極大的名聲。
       蔣先生和毛主席可以說是中國近代以來少有的2位奇才。毛主席贏了,他領導的軍隊打贏了聯合國的聯軍,這也創造了世界歷史,他就是個偉人。
      在軍事上,毛主席可以說是知人善用,所以把共產黨的部隊的能力放大了。蔣先生就有點像希特勒。他收下有那麼多善戰而且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級軍官,很多人後來還被劉伯承將軍拉去當了教官。就這樣,還要到前線親自指揮,本身就是個錯誤。他的位置,應該首先考慮的是戰略,而不是戰術。
      老話說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已經敗了,就別再往臉上貼金了,汗腺要都被金子堵住的話,臉也就差不多該被廢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022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19
gaozhiyong 發表於 2008-11-6 08:59 | 只看該作者
在同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幾十萬紅軍的戰爭中,也是追著打了25000里.....
如果是50萬紅軍追8萬國民黨軍隊,還用得著追25000里?.如果再把裝備換一下,我都不敢設想了,可能一口就吞了吧,很多猛將還會覺得不過隱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022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20
gaozhiyong 發表於 2008-11-6 09:25 | 只看該作者
當朱毛在井岡山拉起隊伍當山大王時,很多當時的人可能都以為這不過一股土匪.當朱毛在延安占塊地盤時,很多人可能也覺得他們不過就一軍閥而已.
可是,在紅軍最危險最困難時,在國民黨內已經身處高位的共產黨人仍然不顧自身安危家人利益,一直冒家破人亡的風險幫共產黨,同時紅軍最底層士兵,沒有軍餉歷盡千難萬險仍奮勇戰鬥,可見他們不是一般的土匪.
在延安,儘管他們已經是最有勢力的軍閥了,你看看毛澤東的窯洞里是什麼樣子,毛澤東穿的是什麼衣服,你就會知道這決不是一般的軍閥了..
當時的共產黨是有理想的,為了自己的理想敢於奉獻包括自己生命的,所以蔣從沒把其他軍閥放在眼裡,可就是怕共產黨. 對其他軍閥,他甚至可以開戰時用收買的方法讓那些軍閥的手下陣前嘩變,但對共產黨軍隊,有用么?他自己的軍隊嘩變還差不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