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橘子的「謠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0-25 1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早在路邊,聽到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媽媽們神秘兮兮,一人說,不要吃四川桔子啊,有蟲的。另一人說,真的嗎,那趕緊跟老師講,不要用桔子給孩子做餐點啊。我很擔心,這兩位私語的媽媽會不會成為信謠傳謠的一分子?」
  想來想去還是想不明白,當地的衛生部門為什麼一定要追抓傳謠者?似乎這是一場針對四川桔子的「陰謀」?雖然我們很理解急於闢謠的人,那麼多桔子怎麼賣?但是,就算拘了100個1000個傳謠者,人們就能若無其事的,掩耳盜鈴般的,對著有蟲桔子大快朵頤?……

「有68000多株柑桔樹發生大實蠅疫情」確實屬實
  根據官方通報,柑橘確有疫情,涉及旺蒼縣11個鄉鎮,但有關部門卻一口咬定傳言是「謠言」,要向公安機關報案。你可以說,傳言誇大疫情成「大規模」的,而疫情本來「規模不大」。疫情涉及11個鄉鎮,規模是大還是小?那要看你見過的世面有多大。滿世界跑的人,常常感慨「世界很小

[視頻:四川嚴禁蛆蟲柑桔外運 專家稱對人體無害]
http://bb.news.qq.com/a/20081023/000019.htm

[視頻:揭秘傳說中的四川「柑蛆」柑桔]
http://bb.news.qq.com/a/20081022/000070.htm
這邊簡訊瘋傳,那邊新聞佐證,你能不信嗎

  「還沒有見過在橘子瓣瓣的肉里隱藏那麼多的蛆伢子,真是稀奇……」昨日下午,在廣元旺蒼縣嘉川鎮雞鳴山上的果園裡,石橋村六組67歲的陳顯陽老人對自己腳下正在作深埋處理的5000多公斤柑橘很是感慨。在老人身後的山坡上,200多壯勞力和他一樣,正在橘園裡採摘最後的果實,然後集中堆放…

就算拘了1000個傳謠者,你能放心吃桔嗎
  想來想去還是想不明白,當地的衛生部門為什麼一定要追抓傳謠者?媽媽們互相轉告,朋友間互相傳播,目的不過是給親朋好友提個醒,別一口咬下去,不是嘗到橙汁,而是嘗到一個肉蟲。再說了,我也不信,就算拘了100個1000個傳謠者,人們就能若無其事的,掩耳盜鈴般的,對著有蟲桔子大快朵頤? 關於謠言,現在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現象。…
   推 薦 閱 讀   



蛆柑現身重慶市場



科學閱讀:桔子肚裡的蟲



  推 薦 閱 讀   



謠言為何流傳數十年


別因為廣元橘災盲目抵制桔子

  
當地政府處置得當,疫情才有驚無險,這些人們都知道嗎
  要是沒有「謠言」,政府部門就不用出來闢謠,大家懵懵懂懂就過去了。可能要在多年以後,民眾才知道,某年某月某地發生什麼疫情,幸賴政府處置得當,結果有驚無險。 但是,現代社會的傳播機制實在是太多渠道了,社會風險有可能超出政府「一人擔當」、「悄悄處理」的能力範圍,當年的SARS疫情就是最深刻的教訓。

謠言再次走在政府信息公開之前
   「廣元蛆蟲柑橘」的簡訊與照片為什麼會流傳?說到底,還是沒能及時滿足公眾對相關信息的需求。事實上,當地相關部門也承認「廣元蛆蟲橘子」的客觀存在,只不過,疫情的大小、流入的範圍在傳播中可能存在被誇大現象。這樣的傳言,其實既不真正失實,更不包含天然「惡意」。更何況,儘管當地政府也進行了信息公開,但仍然還是「謠言再次走在政府信息公開之前」。

缺乏信息,只好在謠言里編織自己的解釋
   「流言」當然不是好東西。正像鮮果里的大實蠅,流言亦是信息傳播中的「蛆蟲」。但問題不在於我們是不是喜歡這些流言,而在於必須明白流言是怎樣產生的,當流言產生后又該怎麼對待。歷覽所有公共危機事件,流言的產生多是因信息的蔽塞與不充分所導致。同時,人們更樂於接受一些有利於自身的信息,也成為非理性的表象下的理性傳播法則。

關於謠言的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1947年,Allport & Postman給出了一個關於謠言的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這個公式指出了謠言的產生和事件的重要性與模糊性成正比關係,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謠言產生的效應也就越大。當重要性與模糊性至少一方趨向零時 謠言也就自生自滅了。 可以想見,關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可能趨向於零,要想謠言沒有生存的場所

因為重要: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關於謠言,現在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現象。有的人是寧信謠言,不信闢謠——持這一觀點的人,都是實證主義者,可以有若干例證。有的人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比如雖然我相信,兩位媽媽有點過慮,旺蒼的柑橘應當還沒有流到武漢來,但是絕大多數人會有這兩位媽媽的如此反應。還有的人是半信半疑,而如當事者所期望、堅決不信謠言的人——我猜寥寥無幾。 …

因為模糊: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被蒙在鼓裡,謠言就有市場
  謠言當然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但它卻有理性上的基礎。當一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在非正常現象出現時被蒙在鼓裡,於是在恐懼感的催動之下,人們即會以一種含目的性的方式去剪拼、連結,重新排列組合相關的符碼,意圖做出合乎因果的解釋。這就是謠言的起源。哈爾濱市的人,認為即將發生大地震(這是輾轉得知爆炸所造成的震動之聯想)…

謠言是人們表現恐懼的通道
   近代學者已注意到,不同的社會都會有讓人民的恐懼得以表現的通道。在一元化的社會,恐懼會以「謠言」的方式表現出來;而社會縱使多元,但若仍有高層權力的黑箱地帶,恐懼、不滿、疑忌等情緒則會用「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和「城市流言」(Urban Legend)的方式表現。試圖去理解這些,針對問題而改進,乃是每個體制之當為。

  關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可能趨向於零,要想謠言沒有生存的場所,只有設法讓「模糊性」趨向於零,也就是讓「清晰性」趨向於無窮大,也就是讓事實客觀真相儘早公告於人民大眾。哪裡的農作物不受蟲害?老老實實把蟲害面積、程度、處理和銷路狀況公布出來,渾水不就自清了?謠言可是人來瘋,越追它越來勁。不妨來個釜底抽薪,把真情說個明明白白。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沙發
jydeng 發表於 2008-10-25 12:41 | 只看該作者
四處避謠, 不如迅速全面公開信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0-25 17:09 | 只看該作者
就像四處著火
不知如何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