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 不管是在經濟層面上, 還是道德層面上, 自己消費, 自己買單, 是個自然和正常的行為,當然, 為妻子的消費買單, 或者為孩子, 這不應該算在內, 可以把家庭, 視為一個單元, 而解決這個問題.
或者說, 自己的債務, 自己來還, 責任和權利相互對稱和掛鉤, 才是一個良性的存在.
但是, 在我們的世界里, 卻充滿了"我消費, 你買單"的現象, 只是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和借口, 而把它掩蓋住了.
比如, 賭博.
賭博, 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生產價值的產生的, 只是錢在各個個體之間的重新分配和流轉.
一個人投了一百塊, 卻中了幾萬元, 於是他欣喜若狂, 就拿著這個去改善生活去了.
那麼, 他的消費水平, 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人說是他的運氣. 不錯, 我們大家都承認這樣一個概念, 於是乎, 大家買單, 一個人消費, 也就被社會接受了下來.
再說股市這個資本市場. 股市的本意, 是實體企業向社會公開籌資, 實體企業向股東分配紅利. 如果按照這個原則, 那麼, 他得的錢, 紅利, 是他的資本利潤所得, 所享受到的, 仍然是自己在買單.
但是, 在二級市場上的買進賣出, 造成了炒股人有了投機利潤和虧損, 而這一部分的收益, 可以說, 裡面潛藏著"我消費, 你買單"的問題,
這就是, 大戶, 一般總是能夠得股市的先機, 往往能夠左右大盤的走向, 而小戶, 總是後面跟風的, 當股市節節升高的時候, 小戶往往會越高越買, 以至於大戶突然斬貨出倉, 小戶跟出不及, 叫苦不迭.
於是, 就造成了, 有錢的更有錢, 而他們的錢, 則是建立在眾多小戶的買單上的.
如果說, 賭博業的這種現象, 還可以和整個經濟運做關係不太密切的話, 那麼, 股市中的這種險惡,則會給經濟體制帶來巨大的衝擊, 使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 能夠變本加厲, 進入惡性膨脹,
而與之相較, 金融市場里的這種"我消費, 你買單"的現象, 則會使整個世界經濟社會, 走上死胡同.
如果仔細觀察這一次的由美國次級債而起的金融危機的內涵的話, 從另一個角度, 我們也可以說, 正是這種"我消費, 你買單"的非正常經濟行為在其中興風作浪, 而使得是次危機, 越發不可收拾.
從美國次級債市場說起. 本來, 美國人借錢買房, 銀行纂著債權, 如果還完了, 就一筆勾銷, 還不上, 銀行就收回房子, 一筆很清楚和互相制約, 自我負責的關係.
但是, 問題出現了, 銀行把這一筆債券, 換個名頭, 美其名曰"房貸債劵", 打包分裝,層層批發零售, 最後, 大多數都出售給了國外的投資人(因為美國人, 大多負債, 所以, 債權自然會流到國外, 中東亞洲, 那些資金充盈的地方了), 並讓保險公司來給這一切運做保險, 好象萬事無憂.
而這時候, 我們看到, 權利和責任的相互制約, 脫節了, 幾經輾轉, 債權人和房子的債務人, 誰也不知道誰, 而銀行在其中, 已經賺足了錢, 風險已經轉嫁給了國外投資人.
他們所要做的是什麼呢? 大膽的推銷房貸, 無節制的鼓勵人們買房子, 而房奴們在"房子只漲不衰"的幻象下, 就一再的買入, 提前消費.
可是, 世界形勢, 在悄然的改變著, 由於中國, 印度等國的崛起, 他們的產品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使得美國公司和產品, 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就業問題突顯.
因此, 美國政府想逼中國錢升值, 來減弱中國貨進口的壓力. 但是, 沒有那麼容易達到目的.
於是, 美國人想出了個自以為得計的主意, 連番降息, 一連七次下調利率, 自以為, 只要美元對全世界貨幣貶值, 就可以增加美國產品的競爭力, 挽救美國就業市場.
但是, 這個如意算盤真是打得不精, 沒有想到, 由於利率的連跌, 使得國際熱錢在美國無利可圖, 紛紛蜂擁入原油期貨市場和糧食市場, 使得油價, 糧價成倍增長, 沒有達到美元貶值增加出口競爭力的目的,反而使國內的企業成本大幅上漲, 造成失業率高企.
在這樣的環境下, 美國人付不起房債了, 而銀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壞賬, 由於責任與權利, 債權人和債務人的脫鉤, 使得這個毒瘤最終坐大, 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現在, 在金融恐慌之下, 海外投資者血本無歸, 美國消費者面臨物價升高, 又工作減少, 一個自由經濟的典範, 就這樣暴露出了軟肋, 要倒個稀里花拉了.
那麼, 該怎麼辦呢?
各國政府普遍一致的思路, 就是救市. 撥出多少多少億來, 買壞賬, 搞擔保, 以為這次危機, 就是個信心的問題, 如果人們都有信心, 不要恐慌, 那麼, 就可以度過難關, 再創輝煌了.
但是, 這一次, 不是簡單的信心的問題了, 而是我們的整體經濟中, 存在著這樣一個毒瘤, 就是權利和責任的分離, 有人消費, 別人在買單, 消費者無責任節制, 而買單者被信息的不對稱性所蒙蔽了.
如果說賭博的"我消費, 你買單"的模式, 有可能會摧毀一個家庭的話, 那麼, 股市資本市場的這個毒瘤, 就註定了資本主義經濟走不出經濟危機的怪圈,
而金融市場中的"我消費,你買單"的這個模式, 將會把整個世界, 帶入墳墓.
所以,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就要認真的切掉這個瘤子, 調整整個社會和個人的消費行為模式, 改造金融市場, 使債務和債權堅實的掛鉤, 即便要犧牲幾個百分點的經濟發展, 也要在所不辭, 否則, 就無異於飲鳩滯渴, 自殺發展.
很簡單, 就是要"我消費,我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