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顧胡布通電話的新聞,就能明白美國售台武器的前因後果

[複製鏈接]

67

主題

390

帖子

12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winter 發表於 2008-10-8 05: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回顧胡布通電話的新聞,就能明白美國售台武器的前因後果。以下是bbc在胡布通話后的一則新聞評論,大家不妨回顧一下:

胡布通話 救市與台灣問題掛鉤?
2008年09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56北京時間 21:56發表

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9月22日舉行了電話會談。新華社說,胡錦濤應約與布希就中美關係及美國經濟金融形勢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報道說,布希向胡錦濤介紹了美國經濟金融形勢近況,表示美國政府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穩定美國和國際金融市場。

胡錦濤希望華盛頓採取的救市措施能夠奏效,他表示這既符合美國利益,也符合中國利益。

新華社說,胡錦濤還表示中美應加強對話交流,妥善處理包括台灣在內的重大問題。


中國的幫助和配合

中國嚴格控制本國資本市場,銀行和保險業也大都以國內市場為主,因此目前的國際金融風暴對中國沒有造成巨大衝擊。 但是,美國金融市場的健康狀況對中國卻事關重大。據估計,中國外匯儲備三分之二是美元資產。中國還握有大量美國政府公債以及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房"的公司債券。

如果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導致債券價格下跌或美元進一步貶值,對中國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接受BBC中文部採訪時表示,美國要解決金融危機,也離不開中國的幫助與配合。

鄭永年表示,目前的這場金融危機也說明美國在二戰後的霸權地位已經動搖。"現在大家對美國作為頭號經濟大國的地位也越來越持懷疑的態度。美國的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模式將何去何從,大家都在密切關注這個問題。"


他說:"美國政府採取措施挽救國內經濟的同時,必須要有國際上的配合,包括中國、歐洲和日本的配合尤其重要。可以說,中國對美國的這場危機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是不是支持和配合,將起一個很大甚至非常關鍵的作用。"

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讓步?

中美關係中有很多棘手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就是台灣問題。從胡布談話內容看,北京在幫助華盛頓擺脫危機的同時,是否有意圖迫使美國在台灣問題作出讓步呢? 鄭永年表示,不能排除北京有這種意圖的可能性,因為胡錦濤與布希的電話會談的確談到了台灣問題。

他說:"在當今世界,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戰略利益是分不開的。在經濟利益上,中國對美國有很大幫助,那麼在戰略利益上,美國也是需要考量(中國的利益)。"

"這些年來,正是由於中美兩國經濟相互交往越來越深,互相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實際上已經不像早年那樣的強硬了。"

他表示,從長遠來看,兩國經濟關係的密切有助於北京解決台灣問題。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如果這次中國在經濟上幫了美國,未來在台灣問題上,美國的立場就會軟化呢?

鄭永年表示,不能認為在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能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交換利益。"在台灣問題上,美國的政治過程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它涉及到行政部門,涉及到國會,涉及到整個大眾民主,大眾政治。美國調整對台灣的政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12

主題

338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81
沙發
liyp 發表於 2008-10-8 05:51 | 只看該作者
"不能認為在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能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交換利益"

那是美國想要的:用台灣換國家核心利益。中國不會同意。
台灣問題我們不急著解決。台灣就在身邊,它跑不掉,
如果中國損失了核心利益,得到了台灣也是雞肋,因為失去全球布局和發言權、成為美國的一個新跟班的中國,得到了台灣,也是不能真正崛起的。而且,因為美國還是超霸的話,得到的台灣也是自己的台灣
相反,如果中國真正強大而得到的台灣,才是真正的得到,永久的得到。

所以,我們要對等:核心利益對核心利益交換

[ 本帖最後由 liyp 於 2008-10-8 05:5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38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3
物盡其用 發表於 2008-10-8 1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67

帖子

18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5
4
gzlychenfeng 發表於 2008-10-9 00:39 | 只看該作者
我看了這條新聞,可還是不明白樓主所說的前因後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