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深圳即將啟動的政治體制改革能走多遠?

[複製鏈接]

10

主題

60

帖子

52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vilZzz 發表於 2008-9-29 0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貼

(說起政治很沉重,眾人是那麼熱情關注,又那麼無奈。可我們不得不說,它的確正在和將要深刻的影響到你和我,影響我們後人,我們和我們的後代一起就構成了我們的祖國,一個人連後代和祖國的命運都不在意了,那活著還有什麼勁?! 和權力相比,和政治現實相比,幾句議論真的輕於鴻毛,可千百萬人一起就會匯聚成潮流,反過來推動著政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拋磚引玉吧。)
   民主和人權,是普世價值觀,所有的國家和政黨無一例外的認同。中國共產黨建黨領袖陳獨秀、毛澤東等也是從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理想開始革命事業的。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人的最終解放和自由,這是對民主和人權最莊嚴的宣示。馬克思推斷,實現這一偉大理想的過渡階段―社會主義,首先應該是在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取得成功,這樣才能充分汲取資本主義的營養,為打碎一切束縛人的鎖鏈,實現人類大同準備條件。可馬克思沒有預想到的是,社會主義首先在落後的蘇聯取得了勝利。為了應對嚴峻的挑戰,迅速發展經濟、保衛新生蘇維埃政權,列寧選擇了有嚴密的組織和鐵的紀律的集權體制以集中全國之力,選擇了一元化的階級和文化專政來鞏固政權。對個體的尊重為集體主義取代,對組織的無條件服從成為新的道德和紀律約束,多元的政治和文化受到根本性的窒息。隨後相繼步入社會主義的國家都克隆了蘇聯模式。於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和人權狀況在實踐中離馬克思的理論設想漸行漸遠,最後導致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出現個人崇拜、極權體制這些反民主病象,在我國甚至出現了文革時期的法西斯主義。集權體制是歷史的錯誤,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現在是追求民主和人權理想,還馬克思主義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文革期間,對意識形態和群眾運動的極端操弄,耗盡了國民的政治熱情,極大的損害了國力,也使"左"的意識形態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幾代領導人有意識的淡化意識形態,選擇務實的治國之道,開明的治理帶來了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在去意識形態、崇尚經濟、開放、逐步放寬控制、肯定個體發展的政策取向下,社會取得了巨大進步。加上世界各種文明日益融合和全球化帶來價值趨同的影響,"左"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實際上已經被國人摒棄,追求發展以及民主和人權這些最基本、最樸素的人類訴求正在逐步成為中國的主流價值觀。追求民主和人權,日益成為政治家的道德高地和施政理念(三個代表、三個有利於、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人的權力)。
   從歷史的角度看,貫穿歐洲中世紀以來三、四百年世界歷史的主線就是此起彼伏的民主運動;中國也不例外,從太平天國運動起,民族獨立、民主革命的脈絡十分清晰。所以,也只有以民主和人權為核心的政治文明觀來梳理中國近代歷史和社會主義實踐,才能為百年來的中國社會理出基本脈絡,為當代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提供正確的理論描述和理論指導,為黨和國家、民族和人民勾畫出新的理想藍圖和價值目標。所以說,建立以民主和民權為最高目標的現代政治文明是順應中國和世界歷史潮流的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由現代政治文明和現代經濟、現代文化構成的現代社會的到來將昭示著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
   民族復興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政治!發展是硬道理!我們現在的舉國體制在力量動員上有無比的優越性,這是創造三十年來的經濟奇迹的一個最基本因素。在未來二十年的機遇期,繼續發揮這個優勢,維持社會穩定,保持經濟較快增長,迅速趕上發達國家,仍然是我們的首要戰略抉擇!為此,推行任何改革,都要維護穩定這個大局,循序漸進,反對休克療法式的 "顏色"革命,反對急風暴雨式的群眾民主運動。但是,在保持舉國體制有利的內核的同時,必須對這種體制保持高度的批判精神。這種體制的弊端是權力過於集中,黨在行政、軍事、司法、教育、輿論等幾乎所有社會領域都保持著強大的政治權力,造成上強下弱,國強民弱,黨內強黨外弱。在外無他力的強制約束,內無信仰的道德約束的情況下,權力的壟斷導致特權和腐敗大面積爆發而又無法有效遏制,不斷累積社會不滿,加劇民眾的離心傾向,對黨執政的合法性提出嚴峻挑戰。因此,一方面,要保留舉國體制的必要因素以利於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應理直氣壯的向世界宣示,對民主和人權的追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理想,並按民主化的原則逐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逐步放寬和取消對一些社會領域的控制,限制黨政權力,擴大基層、社會和民眾的權力,在一些地區先進行試點,再逐步推廣。5月22日,深圳發布《深圳近期改革綱要(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黨內引入競爭機制,差額選舉區長、市長,區級人大代表直選、黨政幹部申報資產、行政三分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政治體制改革終於有了一個開端!我們應該為之歡呼!深圳有望在成功實行經濟試驗后又成為新的政治政策試驗區。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保持開放、開明、創新的態度
   政治體制改革,本質上是民主改革。中國社會主義的依據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列寧的國家和政黨理論,這是現在中國名義上的"道統",已經和中國的現實十分脫離。時代呼喚與時俱進、能夠切實解釋中國現狀、指導實踐的新 "道統"。"三個有利於"、"三個代表"、"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是新道統的階段性成果。毋庸諱言,這個新道統仍處於建構中,且由於原有教條的框框,仍然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建立新的"道統",要跳出過去 "道統"的束縛,大膽揚棄甚至不惜推翻教條另起爐灶;要從實踐中汲取營養,要用世界視野。只要"三個有利於",不管他什麼主義!就算是主義,也要的是民族振興的"實用主義",任何執政者都沒有權力為一些烏托邦的主義,"綁架"整個中國、整個民族去搞試驗。為了建立新"道統",政治家應該身體力行,帶頭探索。同時,胸襟寬廣,海納百川,倡導百家爭鳴,保障言論自由,允許各種政治觀點自由競爭,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香港和境內建立愛國的民主和人權論壇、國家統一論壇、北京共識論壇,定期組織大規模的有聲勢的學術研討,凝聚海內外華人的共識;在國內外創建和資助具有國際水平的愛國的智囊組織,形成廣泛的國際影響,提高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世界認同度,藉以提高軟實力;加大對社會科學的投入,建設國家級政治系、科、院,對一些政治課題進行專題研究。
   國家的體制是一系列制度的總和,構成了國家的"制統"。各種制度既複雜又必須相互之間對應。同時,法律制度是各方利益的體現,是各方互動的結果。所以,建立新的政治體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精確的制度設計。可以聘請香港、台灣地區和其它國家的學者和官員組成專家諮詢隊伍,幫助規劃設計,少走彎路。
   二、改革呼喚有遠大理想、敢闖敢試、英勇無畏的政治家
   政治體制改革,一定會動既得利益集團的"乳酪",剝奪某些人的特權。利益集團的抵制和阻撓,一定十分劇烈。同時,改革會改變幾十年來中國官員的執政方式,習慣勢力的反彈也一定非常強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會招致"左"的和"右"的意識形態方面的巨大壓力。"左"的一方會批評說放棄了社會主義,"右"的一方會認為改革不到位。這些因素都會幹擾改革的進行,甚至會使改革中途夭折。必須充分估計到這些困難,有百倍的勇氣和毅力,不怕挨罵,不怕被批,不怕掉"烏紗",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政治家意志,和為民請命的遠大抱負,一往無前,哪怕有"地雷陣",也毫不遲疑、毫不畏懼!
   三、造勢、借勢
   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巨大阻力要求不能搞孤軍奮戰。我國的舉國體制,非常有利於自上而下的政策推進,只要取得上級的的支持,就能有良好的政治氛圍,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政治體制改革是國家級的大事,最高層理應是發動者和責任擔當者。我們已經看出,領導層是開明的,有著復興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感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因此有理由相信能夠得到他們的堅定而有力的支持。
   政治體制改革,公民的 "政治化"是一個先決條件。黨政是"改"的對象,公務員隊伍必須有熱情、動力和壓力。同時,廣大市民階層是放權於民的直接接受者。改革者、執政團隊和民間三者的良性互動和積極參與決定著改革的成敗。沒有公務員隊伍的積極參與,就不會有成功的改革;沒有廣大市民的參與,改革就變成了政府機關的自彈自唱,只能是新的可笑的形式主義。而所有這些都有賴於整個社會的動員和自覺。
   四、首先把司法獨立和輿論獨立置於關鍵的位置
   培育體制外的權威制衡力量,形成多元的權力組合,並建立社會普遍認同的競賽規則,樹立法制的權威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首先應該將司法獨立於現行的行政體制,在司法機構不設黨組織,聘請社會知名人士參加和領導司法機構。建立獨立的輿論力量,取消新聞管制,實時報道社會實況,對權力的運行進行實時的監督。
   要改造近百年的理論體系和龐大的政權機構,黨內外改革者何其難也!深圳一市的嘗試能不能成功,到底能走多遠?人們充滿疑慮。可我們還是要期待,畢竟這是黨、國家和民族的方向!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沙發
jydeng 發表於 2008-10-1 01:51 | 只看該作者
期待繼續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3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0-1 08:24 | 只看該作者
先去了文章中荷荷官氣再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