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見聞:美國人選大學的方式真是不可思議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8-9-27 0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018b7d0100aaz0.html?tj=1
王可著  郭玉潔譯

    就沖我抱怨高中那股勁頭,你肯定覺得,那兒沒有什麼聰明人――大錯特錯。正如我前面說過,平均來看,我們2003屆(美國按畢業年算屆,譯者注)學生才華橫溢,異常卓越。而且,大多數聰明孩子都是我這種人的朋友。在很多學習領域,她們都要勝過我,不都是徹頭徹尾的書獃子。這樣看來,她們都理所當然地想申請常春藤盟校,並且被順利錄取才對。

    Well,不完全正確。你知道嗎?對於大學,美國高中生的看法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休閑的西海岸。在我的學校,大學的排名和名聲遠播不是優先考慮的第一要素――學校必須得對自己胃口,我的朋友們把一些個人偏好也算在裡面,比如氣候、距離、規模、學費、地理方位。對很多人來說,競爭激烈、距離遙遠、學費昂貴的常春藤盟校,就像火星那麼遙不可及,她們覺得離家近一些,從奧林匹亞市跨出一步就能到達的大學最好。

    是的,在華人的觀念里,這是極端不可理喻的事情,難道哈佛、北大不在家鄉就不去讀嗎?有一度,我也這樣覺得。但是我已經長大,學會了理解、甚至欣賞這樣的選擇。因為,這些選擇反映了他們獨特的個性和見解。

    就申請大學而言,我的朋友分為兩派:小巧的通識教育(Liberal Arts)院校派和巨無霸的公立大學派。許多人並不了解,通識教育院校的重心在於本科教育,很多學校都只有本科,沒有研究生院來分走教學資源。它們鼓勵學生探索廣泛多樣的科目,跨越藝術、人文學科、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疆界。它們通常都是私立大學(有一些例外,比如在奧林匹亞市的常青州立大學是極其雅痞的人文學校)。

    一些常春藤學校,像布朗,甚至哈佛,也以通識教育傾向而自豪,但這不是它們的標誌。大多數小的人文學科院校的學費和前二十名私立大學相當,在美國,幾乎所有好的私立院校都一樣貴。

    另一方面,公立大學是培養成千上萬學生(幾乎都是本州學生)的巨無霸。華盛頓州的州立大學主要有:華盛頓大學(很多我的高中同學的鎖定目標);它的競爭對手是華盛頓州立大學;此外還有中華盛頓大學、西華盛頓大學、東華盛頓大學。

    一般來說,這幾個公立大學的申請者都可以被錄取,甚至這一組的佼佼者華盛頓大學也沒有嚴格的招生選擇性。當然,它們不是那麼糟糕,華盛頓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有大量的研究機構,華盛頓大學醫學研究的領先地位聞名世界。它們提供了質量良好的大學教育,為你踏入社會做好準備,而且,對州內居民來講它們很便宜。

    艾米麗,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去年申請大學時讓我困惑不已。她是我所遇到的最有才情的人之一,憑她敏銳的心智、超乎常人的成熟、對生命的投入和激情、樂觀向上的精神、她的創造力和博愛,我知道,她足以到達高峰之顛,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所以,當她決定申請離家很近的一所小的私立通識教育院校的時,我不由大跌眼鏡――這個學校小得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我坦白地告訴她,她大大低估了自己的才能,她應該試著達到更高的目標。這一席話表明,我是多麼地不了解她。你知道嗎?艾米麗,撇開她的才智不說,拜賽先生叫她「家庭女孩」。她謙遜內斂,和家庭的關係非常非常親密,以至於家庭會影響她的每一個重大決定。

    在「9·11」事件的影響下,她不想遠離父母,不想去任何開車半天不能到達的地方。她也指出,自己更擅長人文學科。而且,她痛恨人潮洶湧的大地方,一個安靜的通識教育院校更符合她的個性和目標。她不需要一個常春藤的大牌子來肯定她的價值(就像自卑的我所做的),說實話,她一點都沒有為它們動心。我相信,她是極少數無須超越萬物才可以登峰造極的人之一。憑她正直的個性,她可以通過任何一條她所選擇的道路,來獲得成就和滿足感。

    另一個極端是,許多人申請家門口的那些龐大的公立大學。理由是五花八門,對我來說都很難接受。艾米麗至少去了一個私立學校,那裡非常個性化,教授們會給予學生單獨輔導,到那裡至少幾個小時的路程。可是華盛頓大學該死的,離父母、離奧林匹亞市、離高中,還有,離童年這麼近!位於帕盧斯地區麥田裡的華盛頓州立大學,一個沃爾瑪商店就成為小城居民惟一的購物天堂。

    更不用說,你會在州立大學里看見那些高中的舊面孔,與相同觀點的人們相處。Yeah,學費便宜又怎麼樣?這話是忠言逆耳。雖然,華盛頓大學至少還是個好學校,排名在前五十名以內,但是,要我待在州內去讀這些大學,沒門!真是怪事,我深惡痛絕的事情居然吸引了我的朋友。

    從初中起,我和朱迪和妮科爾就是好朋友,她們是我認識的最溫柔、最真誠、不做作的女孩。她們從來沒和我吵過架,彼此也沒有紅過臉,她們無比諒解我的壞脾氣。她們倆是最好最好的朋友。事實上,是我介紹她們認識的,當時妮科爾還是我另一個朋友勞拉的死黨,結果朱迪和妮科爾越來越近乎。直到現在,我還為「破壞」了勞拉和妮科爾的友誼而感到抱歉,雖然朱迪和妮科爾在一起更融洽。

    朱迪很早以前就決定要去華盛頓州立大學,因為她哥哥本尼在那裡,因為她喜歡那裡的地理位置和氣氛,因為事實上,她父母根本拒絕她去其他地方。他們想讓哥哥本尼(順便介紹一下,他16歲就開了自己的公司,還把它做得很大,好像有百萬美元了)照顧她,因為朱迪健康狀況不太好。既然妮科爾就像朱迪家的另一個成員一樣,很自然地,她想跟隨朱迪到華盛頓州立大學去,這樣她們可以和本尼在一起――雖然離開家鄉,但就像在家一樣。

    這兩個女孩都非常聰明,但她們的願望簡單而容易滿足。在美國,不是每個人都想成名成家,不是每個人都想富甲一方。有些人,像我這兩個親愛的朋友一樣,只是想擁有快樂、平凡的生活,自己所愛的人能圍繞在身邊。我非常尊重她們的選擇,正是這樣的差異豐富了人性......(cut, 摘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沙發
sousuo 發表於 2008-9-27 0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2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6
3
爭一鳴 發表於 2008-9-28 15:19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有可能去好學校,還是要鼓勵孩子去。好學校有好學校的道理,否則也不成為好學校了。努力過,就不後悔。相反,不努力對有上進心的人來說,是會後悔和懊惱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正是中國人注重家教的傳統,使海外中國人的第二代平均收入高於美國人,無論他們的父母是否受過良好教育。換句話說,中國人的第二代,有較高的成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2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6
4
爭一鳴 發表於 2008-9-28 15:23 | 只看該作者
加一句,如果幹於平庸,上什麼學校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成功的人生意味著長時間的辛苦和奮鬥,不是那個孩子都願意付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41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5
老周 發表於 2008-9-28 23:00 | 只看該作者
就近入學也是解決了住宿問題,降低了讀書費用,很重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15

帖子

43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3
6
大錢世界 發表於 2008-9-30 01:21 | 只看該作者

小地方的人,自然有小地方的見識

不要以為美國所有地方所有階層的人想法都是一樣的。

其實美國和中國相同,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見識和追求。以一個地方的情況代表美國有點管窺蠡測了。

中下階層占多數的社區, 孩子自然不會對名校太在乎,

你到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的郊區問問那些affluent 社區的家長和孩子試試?

就像人們常說,美國的孩子不贍養父母,見得多了才知道,中上人家的子女和中國的子女差不多,都照顧年老的父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7
sousuo 發表於 2008-9-30 0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大錢世界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