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方都市報: 歷史重演?08深圳全市"負資產"大調查"

關閉 [複製鏈接]

3

主題

17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歷史重演?08深圳全市"負資產"大調查  
關鍵字: 負資產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作者: 朱文策 左娟 陶文傑 李孟姣 張銳宣 陳安遠  


  編者按:歷史又將再次重演?10年前香港人人自危的「負資產」,如今要在深圳發生?

  房價連續半年的下跌,似乎終於到了一個臨界點。在大家對開發商資金鏈是否將會斷裂的嚴詞拷問之後,話題焦點開始轉移到了購房者身上。翻開最近的報紙、網站,擺在頭條的幾乎都是「負資產」、「斷供」、「美國式次貸危機」……不能否認,這是深圳當下樓市的焦點,新房價格跌幅已超過30%,這是大家判斷「負資產」是否形成的臨界點。

  因此,本期《黃金樓市》特地製作了大型調查———《2008深圳全市「負資產」大調查》,全面直觀反映目前樓市現狀。

  為了力求客觀全面,我們以最高峰時期的新房價格,和如今的二手房價格做對比,來觀照深圳「負資產」的形成情況。

  ■名詞解釋

  「負資產」

  所謂「負資產」,即「資不抵債」,物業的市價低於原來用來購買物業時的借款(樓宇按揭貸款)。假設借款人以150萬元購進一套房屋,貸款100萬元,但隨著房價的下跌,如今這套房子的市價只有90萬元,那麼即便借款人把物業轉賣,也不能清償銀行貸款,此時他的房屋便是「負資產」。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香港負資產最嚴重的時期為2003年6月,當時共有105679宗負資產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額1650億港元。

  負資產臨界點:二手房價格跌破10600元/m2

  「我的一半房產都已經是負資產了。」擁有約10套房產的龍崗投資客於明(化名),在去年6-7月份買進了龍崗中心城的豪宅新亞洲花園,貸款約110萬元,如今這套房子市價只有約90萬元,賣掉房子還要倒欠銀行近20萬貸款。

  「雖然尚不能計算出有多少業主處於負資產狀態,但是,如果房價繼續調整,深圳很有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負資產』現象。」深圳中原地產深港研究中心總監張偉表示。

  整體房價跌至負資產邊緣

  去年10月份,深圳新房價格攀至17350元/平方米的頂點,按照關於「負資產」標準的判斷,只要這個價格回落30%———即12145元/平方米———以上,負資產便告產生。因為,按照銀行七成貸款計算,跌破了30%,「資不低債」情形便會出現。而據深圳中原地產統計,到今年4月份,深圳二手房價格為12987元/平方米,跌幅為25%.這等於是說,當年以17000元/平方米左右入市的業主,如今都已經處於「負資產」的邊緣。當然,要是以今年4月份官方披露的新房價格———11926元/平方米———計算,這個跌幅已經超過了30%.

  雖然整體房價只跌至負資產邊緣,但事實上,據本報記者遍訪深圳六區的調查,很多業主已經是負資產了,尤其在南山、寶安、龍崗,負資產現象更是普遍。因為,在這一輪房地產調整中,上述三區部分樓盤的跌幅更是超過50%以上,出現「負資產」已不是新鮮事。南山一位中介人員介紹,一位業主去年以208萬元買了半島城邦一期86平方米的兩房,貸款155萬,但最近同樣戶型的成交價只有120萬。

  「在龍崗,只要掛出來賣的是去年4月份以後買的房子,80%都是負資產。」世華地產龍崗區一位中介人員說道。

  去年4-7月入市者「高危」

  但是,已經發生的市場事實似乎暫時未能得到銀行界的認可,據深圳多家銀行向本報透露,目前深圳的確出現了「負資產」,但不是「爆髮式」的,整體房貸質量仍然正常。

  但是,種種跡象顯示,銀行界目前也已注意「負資產」以及其所引發的不良貸款苗頭。「因為房價下跌,不良貸款的確有上升的勢頭。」一家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私下透露。一家國有商業銀行深圳分行內部人士更是向本報證實,南山、寶安目前的確已出現了斷供現象,雖然只是少量。

  央行於5月30日發布的《2007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也支持了銀行界的擔憂,其中深圳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明確指出,對去年4-7月發放的貸款要密切注意,因為,這期間深圳樓市炒風最盛。如今,去年4月份以後入市的客戶,基本上已成為銀行密切關注的「高危人群」。

  「如果房價再下跌10-20%,深圳就會爆發大面積的『負資產』,並對銀行金融系統產生衝擊。」上述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坦言,當前的負資產只是苗頭,尚在可控範圍。這與深圳中原地產所測算出的價格大致相同。該司預測,如果二手房價跌破10600元/平方米,深圳就會爆發較大面積的負資產危機,從4月份12980元/平方米到10600元/平方米,尚有18%的「距離」。

  樓價繼續下跌或引發斷供

  雖然我們至今無法計算出「負資產」規模到底有多大,但據深圳中原地產深港研究中心披露,去年4-7月份深圳住宅按揭貸款涉及金額高達555.46億元,其中,二手房貸為348.5億元。這個規模,大致相當於目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深圳分行任何一家個貸存量,而據本報記者獲悉,截至4月底,深圳個貸餘額為2554億元,因此,去年4-7月份的房貸規模,佔比高達20%.

  可以想象,如果「負資產」危機一旦爆發,其所引發的「斷供」動蕩,即便不是全部,其對深圳金融系統也必將產生極其重大的衝擊。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負資產」以及其所引發的「斷供」,對樓市及金融系統產生巨大的衝擊,都要建立在房價持續下跌的基礎上,而目前,分析人士對深圳房價是否繼續下跌仍然眾說紛紜。

  「如果宏觀環境維持現狀,雖然不能指望樓市立即回暖,但房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張偉表示,「但是,目前外圍環境仍然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這種不確定性似乎越來越多。」

  ■影響

  市場

  深圳樓市或進一步調整

  春交會以來,深圳主流地產界普遍認為,深圳樓市大跌的可能性較小。

  不過,經過近期「負資產」現象的困擾,有分析人士開始對後市持悲觀看法,他們認為,「負資產」現象的產生,將進一步加劇消費者的觀望心態。深圳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甚至表示,深圳今年出現「負資產」僅是開始,明年「負資產」才會達到高峰。

  然而,另有一批中介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已經出現「負資產」的苗頭,但房價的持續下跌,已經逐步釋放出較多的剛性需求,使得底部的承接力相當強勁。因此,只要後市能夠止跌回穩,「負資產」對樓市產生的影響便能控制。

  銀行

  「斷供」衝擊金融系統

  依照行業判斷,在房價跌破50%左右的地步,業主可能較多地會選擇「斷供」。而按照銀行規定,斷供6個月仍不還款,銀行便會起訴業主,並查封、拍賣房產。而此時的房產,也已被劃為銀行的不良貸款。銀行收回並拍賣房產,除掉自身所損失的利息及支付的相關費用外,多數也不能收回成本。因此,當「斷供」現象猛增時,銀行體系內的呆帳壞賬也自然會出現明顯的上升,這是銀行最擔心見到的情況。因為,不良貸款過多,將會嚴重影響到銀行乃至整個金融系統的正常運轉,歷史上連續兩次房地產泡沫,尤其是1997-1998年的大泡沫,都對中國金融系統造成了重大衝擊。

  開發商

  面臨品牌、銷售雙重危機

  今年年初到現在,不少開發商都採用了大幅降價促進銷售的銷售策略。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市場影響,降價是不少開發商促進銷售的主要手段,但是一些品牌開發商帶頭降價,已經使得業主對這些開發商品牌產生了信任危機,對於開發商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也是成為目前市場觀望的構成因素。

  深圳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鄧磊稱,在業主沒有拿到房產證之前,銀行給業主辦理按揭貸款時候,都會和開發商簽訂協議,規定開發商是業主按揭貸款的擔保人,從法律角度看,開發商在業主的房產證沒下來前,要對業主的還款責任承擔擔保作用,銀行可要求開發商償還這筆錢。

  業主

  或引發規模斷供

  隨著樓價的持續下跌,「負資產」的規模將日趨增大,業主規模斷供或會成為現實,但斷供不意味著債務的消失。深圳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鄧磊稱,現在斷供,很多年後,你有了房子、錢或者股票,銀行只要知道,都可以通過法院查封所有屬於你的財產;其次,如果斷供,銀行通過拍賣你的房產來得到還款,這個房產拍賣的價格往往低於市場價格,一套80萬的房子可能60萬就拍賣了,而且,拍賣房產如果不足以還貸,剩下的債務銀行還會追查,業主其他的財產都會被銀行強制執行充貸;最重要一點,現在中國的個人徵信系統正在完善,斷供會有信用不良記錄,對斷供者以後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出國以及高消費都可能進行限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