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家

[複製鏈接]

26

主題

345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engtu 發表於 2008-9-21 2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王伐崇,至鳳黃虛,襪系解,因自結,太公望曰:『何為也?』王曰:『君與處皆其師,中皆其友,下盡其使也。今皆先君之臣,故無可使也。』
  一曰。晉文公與楚戰,至黃鳳之陵,履系解,因自結之,左右曰:『不可以使人乎?』公曰:『吾聞上君所與居,皆其所畏也;中君之所與居,皆其所愛也;下君之所與居,皆其所侮也。寡人雖不肖,先君之人皆在,是以難之也。』
               ————————《外儲說左下》
從儒家的觀點解讀這段經文是很正面的,而且還應該是大大的提倡才是,特別是文王說的『君與處皆其師,中皆其友,下盡其使也。今皆先君之臣,故無可使也。』但是韓非子卻不這樣認為,韓非子認為這樣做是「失臣主之理,」韓非子這樣理解這段經文顯然是太偏頗了點。如果是守成之君的話這樣做是可以的,換做開國之主這樣做是很不可取的。就拿劉邦說在他開國的時候他身邊的大臣是沒有什麼君臣的忌諱,還有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像韓非子主張的那樣。而我們知道因為這樣才有貞觀之治。
zengtu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2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