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三鹿」事件

[複製鏈接]

3

主題

41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lacece 發表於 2008-9-18 0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三鹿」事件
關於三鹿奶粉事件,大家已經討論的很多了。但是我覺得為什麼監督和審查就沒有能及時的發現這些問題呢?
         9月13日下午5點中央4套進行三鹿奶粉事件的現場直播國務院答記者問,當時記者就問07年就發生過中國出口美國寵物飼料含「三聚氰胺」,就在網上找到了當時的情況(下面附有),因為我很奇怪的是美國怎麼發現在寵物飼料含「三聚氰胺」???結果現在來看,竟然是「導致了美國近三個月來數十隻寵物貓狗死亡」。我在想,美國接到了數十隻寵物貓狗死亡,就能一直查到是進口中國寵物飼料的問題,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呢?不就死幾個貓狗嗎?
     就以這次「三鹿」說,從記者招待會上看,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有很多投訴,然後衛生部部長說他們是9月8號知道的這個事情,然後香港鳳凰衛視記者就說,他們掌握的情況是,至少在今年6月的國家質量監督局網站上,就大量出現過小孩家長的投訴和留言,為什麼就沒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差距啊,美國死幾個貓狗就能查到是進口飼料問題,如果中國這次是少量和局部的小孩反映,大家肯定還什麼都不知道,估計解釋就是什麼飲水哦、空氣哦、飲食習慣造成的結石問題哦,誰會查到是奶粉??如果中國能在3月或者是6月國家質量監督局網站上大量留言就開始查並及時通告大家,可以減少多少傷害啊?最小的受害者8個月啊。


附:
2007年美國指控中國出口的寵物食品含有三聚氰胺
  2007年美國指控中國出口的寵物食品含有三聚氰胺——這是一種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在測蛋白質含量時可以騙過檢驗員。
  
  三氯氰胺,作為一種化工材料,有腎毒性,作為添加劑並有實際作用。但因其一個碳原子上含有3個N,而普通蛋白質僅含有一個N,目前我

們所常用的測蛋白質含量方法就是定N法 ,因此添加此種物質可以「提高」蛋白質含量,降低生產成本,此次事件中爆出此種物質,就是用於此

種目的。
  
  2007年3月,江蘇徐州某公司出口到美國的寵物食糧小麥蛋白粉,導致了美國近三個月來數十隻寵物貓狗死亡,並使上千隻寵物患上腎病。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調查已最終確證,這些小麥蛋白粉中一種名為三聚氰胺的化學物質嚴重超標。一時間三聚氰胺成為媒體和食品安全部門調

查的焦點,猜測是三聚氰胺就是這次寵物死亡事件的罪魁禍首。
  

    美炒作"問題寵物食品" 我公司否認出口污染原料
  
  2007年04月09日 09:23:15  來源:文匯報
  
   沸沸揚揚的美國家庭寵物食品中毒事件又有新進展。5日,美參院宣布將對聯邦食品和藥品監督局(FDA)處理有害寵物食品一事進行聽證

。自去年底以來,FDA不斷接到有關寵物中毒死亡的投訴。有報道稱,因食品中毒致病或致死的寵物可能高達上百隻。更有一家寵物網站稱,已

收到的與被收回食品有關的寵物死亡事件達到3240起。目前已有200位寵物主人加入起訴美國最大的寵物食品供應商之一的「菜單食品公司」的

行列。一些律師則準備通過這場官司制定新的立法。
  
   在這場風暴中,FDA態度比較謹慎,他們至今仍需要繼續調查,以最終確認有害物質的成分和來源。 不幸的是,在調查尚未最後完成的時

候,中國便成了替罪羊。根據初步調查顯示,這些「問題食品」主要來自被污染的麥麩質,其化學成分是三聚氰胺或氨喋呤,這些物質被懷疑來

自中國的出口公司。由於中國是美國寵物食品原料的重要來源地之一,一些不懷好意的美國媒體把矛頭指向中國,大肆炒作中國向美國出口有污

染的食品。福克斯電視台的一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渲染稱,「中國把含有老鼠藥成分的寵物食品原料輸入美國」,並呼籲嚴懲中國出口商。

2

主題

930

帖子

19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1
沙發
mulishness 發表於 2008-9-18 0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