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16 2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16/content_10034374.htm
2008年09月16日 17:08:30  來源:解放日報  






    五十年不下本科講台的「爺爺級」教師史濟懷教授在為數學系08級新生上課(9月8日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原副校長史濟懷教授,今年已73歲高齡。從1958年中科大成立那天起,他就開始為該校本科生上課,50年來,除擔任副校長期間僅為研究生上課外,基本沒有間斷。如今,他的許多學生已經退休,他也於2001年退休,但他後來又被返聘,再次站在本科生講台上,成為全國高校中少有的「爺爺級」教師。他帶病堅持上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默默奉獻、教書育人的「紅燭」精神。

    2008年9月1日,這一天中國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全免除學雜費。這個裡程碑的背後,是中國教育發展前所未有的大提速:2004年,啟動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7年春,免除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2007年秋,實施新的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

    教育的「提速」,自緣於黨「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思路,從中更折射了黨和政府踏著公平的基石,為民族未來奠基的中國教育事業孕育新的希望的堅強決心。

    教育「提速」未有窮期,作為教師自須珍視機遇、順應時勢、立足自我、注重「提質」,去共同書寫中國教育氣勢恢宏的偉大篇章。事實上,這也是教育按照自身的邏輯、自己的規律演繹與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教育質量,說到底就是教師的質量,有怎樣的教師,就會教出怎樣的學生。凡是成功的教師,無論他是大學、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燭照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小學特級教師陶淑範曾說過:「我把一生獻給孩子們,我深感其樂無窮,很有價值。在小學教育的田野耕耘收穫,讓我一生充實。」一個優秀教師也一定會把教育事業看作是自己的生命,而一個把教育事業視為自己生命的教師,則自能凝聚人格魅力,自能牢記「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師德要求,以「高山仰止」的形象,以高尚、完美的人格,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從而贏得學生的尊敬,提升良好的無以替代的教育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高尚的師德,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優質教育資源,培育好、開發好這種資源,才能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接受未來中國教育改革的挑戰。

    教師人格魅力,固然是其思想、道德、行為、舉止、氣質、風度的集中表現,但同時更是其知識、能力等因素的綜合體現。必須看到,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需要廣大教師樹立「書山遠途勤為徑,教海茫茫苦作舟」的勇氣和信心,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銳意改革,探索創新。亦就是說,為教師者必須致力於人的全面發展和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研究教材和研究學生上下功夫,從而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真正成為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人。對每一位教師來說,必須認識到,學生們的未來和其身心的健康成長就把握在自己手中。進入21世紀,全球都在關注教師隊伍質量提高的問題,除了職業素養,便是教師的專業水平,這從更大的範圍證明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應該與時俱進地加以提高。著名全國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說過:「教師教學生涯中最令人悲哀的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五年、十年一個模樣。為此,教師自己一定要悉心尋找不斷前進的突破口,哪怕處在教學中的『高原』,也要克服『高原現象』,有新的進展,教師身上要有時代的年輪,跟隨著時代奮力前進。」

    教育的「提速」也呼喚和造就「面向未來的教師」。而面向未來的教師必須是愛學生、愛教育,具有國際視野,大氣淡泊不急功近利的人,既有濃厚的人文精神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還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技能。這就要求我們的廣大教師必須更新知識,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知識爆炸」時代的來臨,創業社會的到來,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都使傳統的教育和學習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所以,教師要給學生鮮活的「一杯水」,自己就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注入「時代活水」,做到「長流水,不斷線」,從而在實現提升自我的同時提升學生,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要「提質」,還必須志存高遠,敢爭一流,藝術大師劉海粟說過:「人要有第一等的正氣,第一等的襟懷,第一等的追求。」在這個充滿競爭又充滿生機的現代社會裡,每個教師都應樹立起「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的生命追求,都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標誓不休」的堅韌,都應保持「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勇氣,以執著的精神,無畏的品質,衝天的幹勁,勇立時代潮頭,把人生融入教育事業。古人說得好:「爭乎其上,得乎其中;爭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一個教師把奮鬥目標定位在當一流教師上,即便不能如願以償,也不會低於二流教師的水準。反之,則不然。

    前不久,從報上讀到一篇「名師賦」,其中有這麼一段:「今日中國,全民重教,社會尊師。教師職業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勤學不止,精教不止,大音可期,龍門可躍也。」這是不是可以視為對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及其互動效應的簡要概括和生動詮釋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08-9-17 00: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9-16 22:56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16/content_10034374.htm
2008年09月16日 17:08:30  來源:解放日報  

教育的「提速」,自緣於黨「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思路,從中更折射了黨和政府踏著公平的基石,為民族未來奠基的中國教育事業孕育新的希望的堅強決心。


做人要臉,搞政治的也不能徹底不要臉吧?

全中國的納稅人供給學生,養活政府,也養活了共產黨(雖然未必自願),怎麼這「教育提速」就一下子全成了「黨的豐功偉績」了???? 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內戰的時候,國民政府還管著大學生的飯錢(所以40年代末才有了地下黨領導的大學生「反飢餓遊行」那一說 ----- 嫌國民政府飯錢給得不夠多),等共產黨上台,天下太平了,反倒大學生也要自己付飯錢了,窮孩子活該上不起大學,到今天共產黨坐了太平台下60年後依然如此!

這「天子」坐了60年的太平江山後,TMD好容易把中小學生的學費免了,還成了「皇恩浩蕩」了????還真拿自己當「天子」了不成?

我家在大陸兩代人前後出了7個教師(包括我自己),加在一起已經吃了一個多世紀的粉筆灰,為學生,為國家,為社會,心甘情願。但家裡所有的教書匠聽著最噁心的一句話,就是「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要是為了那禍國殃民的「黨的教育事業」,說實話,早TM不幹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4

帖子

2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9
3
zhuyongqing 發表於 2008-9-17 01:27 | 只看該作者
一紙空文,或者說領導層的動機、出發點是好的,但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政策上規定這不行,那不準,但例如擇校費(規定不可收取,但依舊橫行,一方面取決於教育資源的不對稱,學生多,優質教育資源有限;另一方面來自於學生家長的心理,不願看到子女輸在起跑線上,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想辦法把子女送到當地最好的學校,其中包括走後門),雜費等等。現如今子女上學費用開支依然是家庭中最重的一筆。

[ 本帖最後由 zhuyongqing 於 2008-9-17 01:2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4
漠孤煙 發表於 2008-9-17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shanren 的帖子

如果你是教師,看來教師「提質『刻不容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5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9-17 11: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7 00:14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做人要臉,搞政治的也不能徹底不要臉吧?
全中國的納稅人供給學生,養活政府,也養活了共產黨(雖然未必自願),怎麼這「教育提速」就一下子全成了「黨的豐功偉績」了???? 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 ...


我倒是在民國政府領導下.唸的中學及大學. 那時公立學校學費是很低,  但還是要收費的. 飯可從來沒有白吃過. 請問你老在那個大學上學時白吃飯了?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6
shanren 發表於 2008-9-17 11: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瘋瘋顛顛 於 2008-9-17 11:30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我倒是在民國政府領導下.唸的中學及大學. 那時公立學校學費是很低,  但還是要收費的. 飯可從來沒有白吃過. 請問你老在那個大學上學時白吃飯了?


我的消息來源:當年北大搞學運出身的中共地下黨員和家裡在四十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

您老80多歲了還能打中文字,好樣兒的啊!

[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08-9-17 11:5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7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9-17 19:1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7 11:51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我的消息來源:當年北大搞學運出身的中共地下黨員和家裡在四十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
您老80多歲了還能打中文字,好樣兒的啊!


很抱歉. 沒有學過簡體字及漢語拼音. 打字很慢. 故很少上帖 也少長文. 托你的福, 但身體健康. 也算幸福.
你的那位當年北大搞學運出身的中共地下黨員和家裡在四十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可能有些老年性痴獃了. 只記得當年如何鬧革命. 忘了吃飯要掏錢了. (當然也許他特殊. 職業學生嚒. 有人代掏飯錢, 也許還發些津貼.). 一心只記得革命. 真是黨的忠實兒女. 可敬.可佩.

[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08-9-17 20:30 編輯 ]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8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17 21: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瘋瘋顛顛 於 2008-9-17 19:18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很抱歉. 沒有學過簡體字及漢語拼音. 打字很慢. 故很少上帖 也少長文. 托你的福, 但身體健康. 也算幸福.
你的那位當年北大搞學運出身的中共地下黨員和家裡在四十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可能有些老年性痴獃了. 只記得 ...
shanren : 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內戰的時候,國民政府還管著大學生的飯錢(所以40年代末才有了地下黨領導的大學生「反飢餓遊行」那一說 ----- 嫌國民政府飯錢給得不夠多),等共產黨上台,天下太平了,反倒大學生也要自己付飯錢了,窮孩子活該上不起大學,到今天共產黨坐了太平台下60年後依然如此!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 ... endejingji/57.shtml
20世紀30年代大中學校經濟狀況(6)

連載: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陳明遠  

  當時城裡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軌電車,新派的學生們經常乘坐,電車票比人力車便宜。方成幽默地說:有軌電車司機要聽賣票的吹一聲哨子才開車,所以有句俏皮話:「老太太上電車,您先別吹!」

  上高中時,學校食堂是包給廚師的,吃飯記賬,每人一個小摺子,吃一回記一回。校外的小飯鋪也一樣,只需花1塊錢買個摺子,吃上3塊5塊都欠著,滿一個月或到放寒暑假前才結  
賬。中學生每月有5塊錢就夠了(合今人民幣150元)。


  那時許多店鋪習慣於做記賬的買賣。方成記得父親下班以後路過四牌樓下面一家「隆景和」食品店買糕點,可以記賬;路過海鮮鋪子買魚蝦,如黃魚、比目魚、黃鱔、白鱔這些家常菜,都是記賬。

  高中畢業后,為了考大學,他住進二龍坑宏仁公寓,每月房租加包伙費一共10圓左右(合今人民幣300元)。據記載還有十來個公寓,如會賢公寓在西河沿路南,房租飯錢每月13圓。在那些公寓住宿的多是全國各地來北平報考學校的青年人。他那時忙於準備考大學,休息時偶爾也去看電影、聽京戲,一張電影票2角錢。

  1936年夏天,方成考取武漢大學,離開北平。

  20世紀30年代北平專科和中等學校的費用

  專科和職業學校

  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費每學期10圓,雜費、制服費17圓。學生173人。校址在前京畿道18號。

  北平女子西洋畫學校,學費28圓,雜費2圓。學生50人。校址在東城無量大人衚衕4號。


  中國戲曲音樂學院戲曲學校(原名北平戲曲專科學校,1931年7月改中華戲曲專科學校,1934年10月改此名),報名費1圓,註冊費1圓,其餘均由學校供給膳食等。學生170人。校址在崇文門外木廠衚衕4號。

  青年會育才商業專門學校,學費47圓。學生397人。校址在馬大人衚衕。

  北平法律函授學校,學費、講義24圓,女生減收17圓。學生441人。校址在宣武門內受水河流甲1號。

  北平國文專科學校,學費初級每月1圓2角,高級2圓2角。學生25人。校址在交道口南菊兒衚衕。

  北平華英打字學校,華文打字全期12圓,英文打字全期6圓。學生20人。校址在北新橋褡褳坑39號。

  新聲英文日夜學校,學費每學期12圓。學生96人。校址在菜廠衚衕。

  北平中央銀行簿記學校,每月學費5圓。學生每班30人。校址在朝陽門內南小街老君堂67號。

  較著名的中學

  市立第四中學,學費10圓,寄宿費7圓,體育費2圓,制服費5圓,雜費3圓,膳食費約5圓。學生428人。校址在西什庫后庫4號。

  市立第五中學,免收學雜費;體育費高中4圓,初中2圓。學生323人。校址在北新橋方家衚衕。

  北平弘達中學,學費初中26圓,高中32圓。學生1200人。校址在西單新皮庫衚衕13號。

  北平華北中學,學費初中23圓,高中29圓。學生450人。校址在南長街南口內路西。

  北平大同中學,由北京大學師生創辦。學雜費初中24圓,高中28圓。學生596人。校址在東城外交部街。

  北平崇實中學,學費高中35圓,初中30圓。學生350人。校址在安定門內大三條。

  孔教中學,學雜費每學期18圓。學生123人。校址在西單北甘石橋。

  還有幾所著名的女子中學:

  篤志女子中學,教會學校,由中華聖公會設立。學費每季高中20圓,初中18圓,高小14圓,初小8圓。學生296人。校址在前王公廠。

  貝滿女子中學,教會學校,由美基督教公理會設立。學費每學期25圓。學生560人。校址在東城燈市口。

  崇慈女子中學,學費高中19圓,初中17圓,小學8圓,幼稚園5圓。學生520人。校址在安定門內下二條。

  華光女子中學,學費高中37圓,初中27圓,寄宿費15圓。學生143人。校址在西單北前英子衚衕甲6號。

  中小學教員的待遇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教育部在蔡元培主持下,於1912年1月19日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將清朝的「學堂」改稱「學校」,將學堂監督改稱「校長」。規定全國小學實行義務教育,可男女同校,國立小學學費全免。中學為普通教育。

  1912年7月在北京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重新制定學制,稱為「壬子學制」,規定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學4年。一開始對於中小學教員的薪水標準,尚無明文規定。當時全國的中小學教育經費經常得不到保障,時有時無,時多時少。各中小學校的教員待遇不同,一般採用「時薪制」,依照講授的課時付給薪水。

  廣州市的薪水標準比北方地區高。1921年1月廣州市政府規定小學教員的工薪分為9級,最低月薪為36銀圓;通常任滿3年晉陞1級,遞加額度10%,最高可達125銀圓;到1926年又規定最低月薪40銀圓,每年晉陞一級,遞加額度為7元5角。

  當時1銀圓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今人民幣40元。

不經瘋瘋顛顛先生追問民國時的學費飯費問題. 我也信以為真. 想不到shanren 先生也會說笑話.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9-18 00:47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9
shanren 發表於 2008-9-17 22: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漠孤煙 於 2008-9-17 10:19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如果你是教師,看來教師「提質『刻不容緩。


不好意思,讓您失望了:雖然脫離教師行業十好幾年了,卻至今還時不常收到以前學生髮來的問候,馬路上遇到的學生也都非常熱情,噓寒問暖,還沒遇到一個不願意認我這個「前」老師的學生,雖然我教他們的時間都不超過1年,而且有些已經是「話說20多年前」了。所以看來我作為教員,這「質」還湊合。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0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17 22: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7 00:14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做人要臉,搞政治的也不能徹底不要臉吧?
全中國的納稅人供給學生,養活政府,也養活了共產黨(雖然未必自願),怎麼這「教育提速」就一下子全成了「黨的豐功偉績」了???? 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 ...
shanren : 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內戰的時候,國民政府還管著大學生的飯錢(所以40年代末才有了地下黨領導的大學生「反飢餓遊行」那一說 ----- 嫌國民政府飯錢給得不夠多),等共產黨上台,天下太平了,反倒大學生也要自己付飯錢了,窮孩子活該上不起大學,到今天共產黨坐了太平台下60年後依然如此!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 ... endejingji/53.shtml
20世紀30年代大中學校經濟狀況(2)

連載: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陳明遠  

  據柳存仁先生回憶:20年代每個學期,北大的學生們交給註冊組學費10銀圓、體育費1銀圓,本來規定還有講義費一銀圓,后鬧風潮而取消。

  據張孟休先生回憶:「北大學生的一般生活很簡樸。沙灘、馬神廟間,最流行的是四季可改裝的藍布大褂,短裝則以軍訓制服最通行。因為生活簡樸,清寒的學生才有自給維持的可能。在校成績優良的學生,還有得學校助學金的希望。得全份助學金的人,一年得一百六  
十銀圓(合今人民幣6400元),維持衣食等費用是毫無問題的。即使得不到此項補助,學校學費甚輕(每學期11銀圓,合今人民幣440元),住在學生宿舍里一文錢不費;最低限度的生活,每月只要有幾圓錢的伙食費便可以了。」

  據魯迅的學生許欽文回憶:「同學們一般的都穿藍布大褂;春夏、夏秋之間穿『伸波羅夫』上衣,白帆布褲漂漂亮亮的只有少數的幾個。這是一種樸素的作風。……沙灘有許多小飯店,十幾個銅子——半形來錢可以叫一個菜吃,好點的(回鍋肉、攤黃菜即炒雞蛋)也不過一角錢左右。……我照例挑最便宜的老豆腐炒白菜,夥計也同樣好看好待招呼我。走到尚子公寓等處訪問人,在整整齊齊的房間里,總也受到客氣的招待。這更是五四運動中的一種好風氣。」

  據徐紆先生回憶:「一學期吃三十多塊錢的已經是中產學生,吃廿四塊、廿塊的還有。」就是說,北大學生每月伙食費大約4至6銀圓(合今人民幣160—240元)。

  北大學生自由慣了,大多不在學生食堂包伙(每月6銀圓),而經常在學校附近的小飯館吃飯。有一次柳存仁邀好友共餐,要了40個豬肉餃子、兩碗小米粥加一盤白糖,共計兩毛二分錢。他說:「像回鍋肉、冬瓜燒肉、青椒肉絲這樣的菜,加上花捲米飯,每餐不到兩角錢。最好的一家飯館叫海泉居,位置也好,在東齋宿舍和圖書館之間,拿手好菜如炒腰花,四毛錢一份,那就算最貴的了。」

  據朱海濤先生回憶:「沙灘一帶像公寓一樣,林立著無數的小飯館,賣麵食、賣米飯的全有。走進任何一家去,化半個鐘頭工夫、費幾分錢到兩毛錢,就可以吃飽。兩毛以上一頓是極貴族的吃法,大概是在沙灘第一流的館子福和居之類,吃到兩菜一湯(而菜還是時鮮)才會如此。普通客飯一葷菜一湯,花捲米飯管夠,賣一毛五至一毛八(合今人民幣6—7元)。如果吃麵食,更便宜。水餃四分錢十個,一毛二足夠。餡兒餅十個八分錢,又多油,又多肉;如果吃麵食更便宜,三碗面六分錢(合今人民幣2元4角)。……如果你想來一次豪舉,邀上兩個同學到市場上去吃東來順,要上一桌子菜,大盤小盤甜的鹹的都有,一次也不過八毛幾(合今人民幣30元)。」

  課堂上發的講義,有時拿到宿舍附近的南紙店去裝訂,大約200頁用絲線釘好,書脊包著青綾,藏青色封面,不過7分錢(合今人民幣3元)。

  清華大學的校園生活

  跟北京大學相比,清華的學生就較為「現代化」一些(但仍莊重高雅樸實,不是全盤西洋化);管理嚴格,生活更有規律。概括說來,北大多才子型,清華多君子型;北大多奇才、怪才,清華多通才。

  清華在西郊建校時,學生不過468人,到20年代末,也不過800人,30年代達到1000多人;宿舍寬敞,居住條件比在城裡的北大舒適。學費跟北大一樣,也是每學期10銀圓;不收住宿費。但有一件費用是特殊的,就是統一製作運動服。清華大學素以注重體育而聞名,這是北大所缺乏的。
  1929年以前,學生的教室和宿舍都是混合一起的。民國以後,清華建成一院(即「清華學堂」)、二院、三院、北院等幾處校舍。一院是座兩層的大洋樓,居住條件最舒適,有住4人的大房間,也有住2人的小房間,配有淋浴、抽水馬桶、鋼絲彈簧床和暖氣,是早年專為應屆畢業生而設;二院有五大排,三院有六大排,其前三排是教室,后兩三排是宿舍。房間大致相似,每間一般住3人,也有住2人的。每個房間配有鐵床3張、桌椅3套、書架3組,50燭光電燈兩盞。住宿條件強於北大。

  伙食標準也比北大略高。大學生的伙食費,最初是每人每月「京平銀」4兩5錢(每兩銀子合銀圓1塊4角)即6銀圓3角,合今人民幣252元。

  到1920年秋季開學后,升為每月7銀圓,合今人民幣280元。清華建校初期伙食免費,後來逐漸由繳半費而繳全費。清華學生必須遵守紀律,平時全部在校內食堂用餐;小吃、零食也由校內的「售品公社」供應,可以買到西式糕點、冰激凌、汽水、花生以及其他風味食品等。那時清華的交誼性宴請是常有的事,在「工字廳」請客,花幾銀圓錢就可以擺上一桌很講究的酒席,海參魚翅齊全。工字廳環境幽雅,吃過飯還可到「水木清華」流連小憩。

  1927年4月一期《清華周刊》介紹了「清華學生一日」:生活規律、要求嚴格。早晨七點起床,半小時以內完成飯前準備工作。七點半早餐。八點零分上第一節課。教授都很認真,經常比學生還先到達教室,「同學則抱著課本,大步伐帶著笑容,一幅勤奮浪漫的氣象。」一上課堂,教師先叫同學背誦英文,沒準備好的要提前聲明,否則給零分;這樣可促使你做好預習,並養成誠實美德。上午四節,課間休息十分鐘,到九點五十五分做柔軟體操(這是北大所無的)。十二點到食堂吃午飯。飯後多數人到圖書館特辟的閱報室閱報。下午一至四點上課,沒課的就到圖書館自修。一到四點,吹喇叭五聲(后改為敲鐘八響),圖書館和宿舍一律關閉,學生們都到體育館更衣櫃換上統一的運動服,到健身房或操場「強迫運動」,打球、跑步、游泳等,運動完畢在淋浴房洗澡,換上清潔的衣服。然後吃晚飯。飯後自由活動。晚七點半開始自修,十點半圖書館閉館。十點五十分打鐘就寢,十一點熄燈。此時整個校園寂靜無聲。學生一周的功課,以周六為最輕鬆,只上半天課。周五晚上為各社團聚會時間;周六晚上大禮堂放映電影,兩角錢一張票。寒假很短,除了京津同學外,大都留在校內。可見,20年代的清華大學生活,已經具有現代化高等學府的標準。

瘋瘋顛顛先生認為貴親戚是職業學生. 不僅是有人代交學費和伙食費. 而是還發津貼. .大概是不假的了.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9-18 00:50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1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9-18 02:48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帖子要頂!

那位shanren偽專家要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2

主題

680

帖子

80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3
12
cstar 發表於 2008-9-18 09:43 | 只看該作者
不論為公為私,為黨為民,教師「提質『刻不容緩!

[ 本帖最後由 cstar 於 2008-9-18 09:4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6

帖子

9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6
13
hitbadperson 發表於 2008-9-18 11: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借屍還魂 於 2008-9-18 02:48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這個帖子要頂!

那位shanren偽專家要踩。

:lo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14
漠孤煙 發表於 2008-9-18 12: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7 22:05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不好意思,讓您失望了:雖然脫離教師行業十好幾年了,卻至今還時不常收到以前學生髮來的問候,馬路上遇到的學生也都非常熱情,噓寒問暖,還沒遇到一個不願意認我這個「前」老師的學生,雖然我教他們的時間都不超 ...

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讀過你髒話滿篇的帖子的人,有理由相信學生』認「的是老師這個稱號。而絕不會是你的人品。
愛是唯一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15
shanren 發表於 2008-9-19 10: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漠孤煙 於 2008-9-18 12:41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讀過你髒話滿篇的帖子的人,有理由相信學生』認「的是老師這個稱號。而絕不會是你的人品。


必須承認我也有「弱項」,比如不具備各位紅小將那樣的臟嘴。您讀過我「滿嘴髒話的帖子」?麻煩您給找出來瞧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16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9-19 10: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9 10:09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必須承認我也有「弱項」,比如不具備各位紅小將那樣的臟嘴。您讀過我「滿嘴髒話的帖子」?麻煩您給找出來瞧瞧。

shanren: 做人要臉,搞政治的也不能徹底不要臉吧?
全中國的納稅人供給學生,養活政府,也養活了共產黨(雖然未必自願),怎麼這「教育提速」就一下子全成了「黨的豐功偉績」了???? 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內戰的時候,國民政府還管著大學生的飯錢(所以40年代末才有了地下黨領導的大學生「反飢餓遊行」那一說 ----- 嫌國民政府飯錢給得不夠多),等共產黨上台,天下太平了,反倒大學生也要自己付飯錢了,窮孩子活該上不起大學,到今天共產黨坐了太平台下60年後依然如此!

瘋瘋顛顛: 我倒是在民國政府領導下.唸的中學及大學. 那時公立學校學費是很低,  但還是要收費的. 飯可從來沒有白吃過. 請問你老在那個大學上學時白吃飯了?

shanren: 我的消息來源:當年北大搞學運出身的中共地下黨員和家裡在四十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


[quote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 ... endejingji/53.shtml
清華在西郊建校時,學生不過468人,到20年代末,也不過800人,30年代達到1000多人;宿舍寬敞,居住條件比在城裡的北大舒適。學費跟北大一樣,也是每學期10銀圓;不收住宿費。但有一件費用是特殊的,就是統一製作運動服。清華大學素以注重體育而聞名,這是北大所缺乏的
伙食標準也比北大略高。大學生的伙食費,最初是每人每月「京平銀」4兩5錢(每兩銀子合銀圓1塊4角)即6銀圓3角,合今人民幣252元。
quote]

所以你的信口開河能力是你的強項.

[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08-9-19 10:56 編輯 ]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17
漠孤煙 發表於 2008-9-19 11: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9 10:09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必須承認我也有「弱項」,比如不具備各位紅小將那樣的臟嘴。您讀過我「滿嘴髒話的帖子」?麻煩您給找出來瞧瞧。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7 00:14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做人要臉,搞政治的也不能徹底不要臉吧?

全中國的納稅人供給學生,養活政府,也養活了共產黨(雖然未必自願),怎麼這「教育提速」就一下子全成了「黨的豐功偉績」了????民國的時候,即便在內亂、抗戰、內戰的時候,國民政府還管著大學生的飯錢(所以40年代末才有了地下黨領導的大學生「反飢餓遊行」那一說 ----- 嫌國民政府飯錢給得不夠多),等共產黨上台,天下太平了,反倒大學生也要自己付飯錢了,窮孩子活該上不起大學,到今天共產黨坐了太平台下60年後依然如此!

這「天子」坐了60年的太平江山後,TMD好容易把中小學生的學費免了,還成了「皇恩浩蕩」了????還真拿自己當「天子」了不成?

我家在大陸兩代人前後出了7個教師(包括我自己),加在一起已經吃了一個多世紀的粉筆灰,為學生,為國家,為社會,心甘情願。但家裡所有的教書匠聽著最噁心的一句話,就是「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要是為了那禍國殃民的「黨的教育事業」,說實話,早TM不幹了!!!


如果你認為你這不是在說髒話,那我就理解為你經常用它來表揚你自己。
愛是唯一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18
漠孤煙 發表於 2008-9-19 11: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瘋瘋顛顛 於 2008-9-19 10:38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quotequote]
所以你的信口開河能力是你的強項.

此人得共產黨的真傳,比一般紅小將了得。
愛是唯一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19
goodoctor 發表於 2008-9-20 23: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8 18:09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必須承認我也有「弱項」,比如不具備各位紅小將那樣的臟嘴。您讀過我「滿嘴髒話的帖子」?麻煩您給找出來瞧瞧。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170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50
20
kevin3000 發表於 2008-9-22 12: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nren 於 2008-9-17 22:05 發表 [教育「提速」與教師「提質」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不好意思,讓您失望了:雖然脫離教師行業十好幾年了,卻至今還時不常收到以前學生髮來的問候,馬路上遇到的學生也都非常熱情,噓寒問暖,還沒遇到一個不願意認我這個「前」老師的學生,雖然我教他們的時間都不超 ...


SHANREN 你信口開河被群眾抓到了不是?看來你當老師的水平也是誤人子弟啊。還有你胡攪蠻纏的罵人不認帳的本事,整個顯得你文化素質很低啊。是不是幫你宣傳宣傳,讓論壇里的人都認識一下你啊?

GOODOCTOR好賴不分的本事也發揮的淋漓盡致嘛。

做人要臉,論壇發貼也不能徹底不要臉吧?你們的每句話都在這有記錄的。請謹慎發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