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9日下午泰國憲法法院判決現任總理沙馬在出任總理後主持烹飪電視節目違反憲法,沙馬內閣由此面臨下台。
這場導致旅遊業受創的政爭可望告一段落,下一輪的政治搏弈中無論哪方獲利最大,應該不會再出現大刀彈弓上陣的荒唐事.
我們不想評價這幫政客誰是誰非,只想說明一點,那就是在目前情況下,再怎麼折騰也沒有哪一派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輸家則是毫不疑問的-----就是國家和老百姓.
泰國從92年由民選總理執政以來,包括剛準備下課的這一屆,已經換了十屆政府八個總理.加上名目繁多的選舉,可以說泰國每年都在玩選舉遊戲,侯選人的廣告牌比商業廣告毫不遜色,區別只是這些玩藝更換的頻率要快得多.
無疑,這些遊戲都冠以一個很誘人的名稱------民主選舉.
民主當然沒有錯,看你怎麼理解了.我們小民百姓沒有水平去理解那麼高深的民主思想,只能簡單地非常庸俗化的理解為: 「民主就是民眾作主」.希望民主鬥士們諒解.
從泰國這十六年的選舉經過來看,選舉遊戲還需要大力改進.任何一種制度如果沒能給國家帶來長治久安繁榮富強,那這制度肯定是出了問題.就象一個原本家風純樸的家庭,從外面學來一些治家新方法,從此家業興旺,面貌煥然一新,那就說明這方法對你有用;反之從此全家人爭吵不休,各方都沒有什麼明顯的改善,未受其利先蒙其害,難道你還不應該好好反省?
其實,任何事情只要一簡單化就非常好理解,遠比從理論上去論述更有說服力.泰國目前的選舉,老百姓在很大程度上確實能夠一人一票表達自己的願望.曝光的選舉弊案一般是買票.很少聽到被逼給某人投票的.也就是說侯選人和選民之間最起碼是一種買賣關係,而不是一種被動關係.所以每到選舉季節,哪怕平時是橫衝直撞的人物,只要當了侯選人,就會披紅戴綠,敲鑼打鼓到大街小巷去裝孫子討好選民,這是泰國的一道選舉風景線.
但是選舉出來的政府能不能辦好大事就不好說了.一般都是在這個怪圈裡打轉:組成政府執政團隊----運作一段時間就跨台------選舉-----組成新政府------跨台.
跨台的原因自然是很充分,無外乎貪污腐敗,處理不了大的變故,分贓不均互相拆台這幾種原因.這樣折騰的結果使許多選民厭倦政治,已懶得再去判斷誰是誰非.
現在回過頭來看2006年9月政變前後的情況.
他信執政那幾年泰國經濟發展得最好,占人口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得到的實惠也較多.但是他的貪污, 還有過分得罪其他利益集團,尤其是黑白兩道的中產階級使他樹敵太多,些人結合成一股強大的倒他信勢力,以至形成這樣的局面:政府無法運作,解散重新選舉,他信獲勝還是無法平息.
也就是當地人總結的:鄉下人選舉他信,城裡人趕走他信.
在這種情況下軍方介入,發動軍事政變,有利於打破僵局,重新洗牌.
從當時坦克開進曼谷而沒有引起一點騷亂的情況來看,大家都認可了軍方的做法,否則沒完沒了的僵持下去根本看不到出路.
但是另人遺憾的是,軍方安排的過度政府一年後還是 「還政於民」 ,「回歸民主渠道」.
而這 「民主渠道」就是這惱人的選舉.最後是他信為後台的勢力獲勝,組織新政府,半年多后再次被推翻.
其實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政變后組成的政府和原來也沒有多大區別,泰國已經有一整套較完備的公務員制度和相應的公務員隊伍,政局的動蕩一般不會影響基層工作,各級政府部門照常運作.也不見軍人專制帶來的不便,言論聚會還是自由的,日常生活也沒受任何影響.
何不就此修改憲法,組成一個全民政府,代表全民利益,受大家監督,從此讓國家走向穩定發展的道路?
但是利益集團是不會同意的,那樣他們就撈不到好處,所以他們必須死抱著政黨政治不放.翻來覆去瞎折騰.而他們的漂亮外衣就是:民主!
這就是泰國政治的悲哀,何去何從,我們老百姓只能拭目以待.
[ 本帖最後由 泰野 於 2008-9-11 13:06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