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國會報告比較中美全球影響力 肯定中國外交

[複製鏈接]

14

主題

270

帖子

9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nkb 發表於 2008-9-8 2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國會近日出台了一份厚達175頁的長篇報告,詳細比較美國和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這反映出美國對中國軟實力相對上升的焦慮。」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研究員樊吉社這樣評論道。他說:「美國開始警惕中國軟實力的增長,正採取措施對其自身軟實力的受損採取補救措施」。

報告厚達175頁

這份報告不主動對外公開,《環球時報》記者在專門刊登美國國會報道的網站上看到,該報告厚175頁,題為「比較全球影響力:中國和美國在發展中世界的外交、外援、貿易和投資」。美國國會信息服務部門外交、國防和貿易分部的1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寫作,報告供國會議員決策時參考。

報告說,在過去10年裡,中國的軟實力也就是通過外交、經濟、文化和其他非強制性力量獲得的全球影響力,隨著其國際地位的提升而增長。美國在軟實力的很多方面仍擁有壓倒性力量。不過,許多分析家認為美國的軟實力相對而言下降了,一些研究顯示美國的外交政策明顯失去了全球信心。有的專家認為,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利益形成嚴重挑戰,但另一些人相信中國崛起的意義是有限的,美國的力量「令人敬畏」。

報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闡述美國外交利益,中國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對美國的意義。第二部分比較中國和美國的全球公共形象,它們如何使用公共外交、國家政策和對外援助等軟實力工具。同時考察了軍事外交、全球貿易和投資以及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第三部分分析中國和美國在五個發展中地區的外交和經濟活動,即南亞、中亞、非洲、中東和拉美。每個地區又按「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動」、「外交」、「對外援助」和「公共輿論」進行比較。報告還附了39張圖和17張數據表。

稱中國務實外交明顯見效

報告在第一部分中說,中國實行的務實外交贏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注意。冷戰結束和中國經濟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騰飛后,北京的雙贏外交風格注重短期的共同經濟利益。由中國自身快速發展帶來的日益擴大的貿易、投資和符合需求的對外援助,都強調了互惠互利。中國獲得了商品市場、原材料,通過不附加政治和經濟條件的對外投資和援助項目贏得了國際聲望。報告說,中國的外交風格和不干涉內政的外交原則看起來得到許多國家的欣賞。報告同時認為,儘管中國的影響力上升,美國的優勢仍顯而易見,包括大量政府之外的軟實力儲備。一些數據顯示,中國的軟實力增長也受到一些阻礙,美國的海外形象出現恢復的跡象。美國的世界貿易量超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直接投資遠比中國多。美國在中東仍是主導性的外部政治和軍事力量,在拉美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強於中國,在歐洲和亞洲擁有充滿活力的正式盟友。美國在軍費開支和軍事能力方面遠超中國。

報告說,中國和美國使用軟實力的手段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採取的是日漸活躍和務實的外交政策,強調經濟互補性。通過不斷開放和熟練的外交隊伍及中國資助的先進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和經濟發展項目,中國的影響力和形象得到提升。同時,一些調查顯示美國的國際形象自2002年以來顯著下降。一些外國觀察家批評美國的國家政策忽視了較小的國家,或者與反恐無關的國家與地區的問題。一些專家說,機構調整、人手不足和不受歡迎的外交政策妨礙了美國的外交和外援努力。

美對軟實力受損感到「焦慮」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樊吉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份報告發布之前,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現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拜登曾在2007年要求國會研究處撰寫《中國的外交政策及其在南美、亞洲和非洲的軟實力》報告,研究中國軟實力在亞非拉的增長。該報告在今年4月份完成之後,拜登即組織了《全球化時代的美中關係》聽證會。如果說第一份報告是為了回答中國軟實力是什麼、為什麼,以及如何影響中美關係的話,這次新發布的報告則是為了比較中美兩國軟實力的高下,探討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國應採取什麼樣的外交政策。

樊吉社表示,美國關注並思考中國「軟」、「硬」實力的增長及其對美國外交的影響並非始於今天,現在對中國「軟實力」上升的關注主要歸於伊拉克戰爭深度損害了美國軟實力,美國對中國「軟實力」相對上升的「焦慮」。樊吉社同時說:「不過,這兩份報告沒有太多強調中國的威脅,即使有,也是擔心隱性的軟威脅。換言之,擔心中國可能和美國競爭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吸引力」。▲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特約記者 梅國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