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校老師連續揭露幾十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8-4 2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6:55  南風窗
  一介「草民」的財務揭黑路

    本刊記者 甄靜慧 發自上海

  「領導已經找我談過了,如果再不停止財務揭黑,可能會開除我。」

  網路上大無畏的揭黑者不一定也是生活中的英雄。站在記者面前的夏草顯得瘦小、謙卑,且不太自信:「學院領導不喜歡我接受媒體採訪,白天我要坐班,晚上到你旅館再聊。」

  2007年7月,夏草這個名字開始出現在公共視野中。那時起,他陸續對多家上市公司財報提出質疑。今年4月,隨著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的全面發布,夏草的「財務偵探」博客接連出現《深市中小板十大涉嫌偷漏稅過會公司》、《滬市2007年報十大涉嫌報表粉飾上市公司》「揭黑」排行榜,涉及江蘇陽光、鄂爾多斯等20多家涉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

  雖然因為財務揭黑而名噪一時,名字也被登在學院網站的師資力量榜上,但夏草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職務卻不是教研處老師,而是網路編輯。周一到周五只要沒課,他都要在遠程教育中心的大辦公室里坐班。

  「我負責搜索一些跟會計有關的詞條,放到網站上。同時還做助教的工作。」在記者的堅持下,快速參觀了他的辦公室,談起本職工作,他興趣不大,「我身份卑微,不但要坐班,而且隨時要看領導臉色。」為了不使他為難,我們又匆匆離開。

  「揭黑既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又可能使你飯碗不保,你還會堅持下去嗎?」

  「要堅持,如果停止,我在這個學院就更呆不下去了。很多媒體問我財務揭黑的動機,我的動機很直接,就是為了保住飯碗。」

  為了飯碗

  「我畢業於二流大學,英文很爛,普通話也說得不好。」夏草強調,揭黑是他唯一的生存技能,除此之外一無所長。

  他曾換過兩次筆名。2001年還在讀碩士研究生時,他叫「飛草」。「即將畢業的研究生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量的論文。發文章要向刊物付版面費,對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於是我想了個辦法,找幾家出了事的上市公司,寫些『 馬後炮』的財務分析文章發在《中國財經報》上,很受歡迎,不但不用付版面費,而且還能收到稿酬。

  「銀廣夏出事後,我漸漸覺得當事後諸葛亮不過癮,想憑自己的分析能力挖出一些造假公司,於是以飛草為筆名,在和訊網發了第一篇《通化金馬,又一個銀廣夏》。」

  還是飛草的時候,他的願望很卑微,只想在刊物上免費發表文章,以期順利畢業。而從飛草化身申草、夏草后,他的夢想依然不甚遠大。他仍舊是一棵草,無非是希望通過財務揭黑這一小小的技能保住「飯碗」而已。

  研究生畢業后,夏草在一位中層領導的賞識下進入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任職。但不久他便覺得這個門檻對他來說太高了。學院面對的都是高端培訓,課程少而精,正教授一年的最低排課量是20天,副教授是10天,而像夏草這種不受看重的講師,經常無課可上。

  「前幾年學校給我排的課加起來不到10天,最高記錄是連續22個月沒課上。」看著其他老師每上一天課都有幾千元獎金,夏草一直很艷羨,這正是他不斷發表財務揭黑文章的直接動因。

  「我的揭黑文章得到認同后,就可以拿到課堂上當案例講。每個案例講半小時,幾個新案例就可以湊夠一天的課。一年上10天課,我就能完成工作量,調回教研處,不用呆在遠程教育中心當編輯了。」

  從表面上看,隨著夏草的走紅,他走上講壇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學院每個月都會給他安排四五天課。說起這點,他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過往五六年的排課總量加起來,都不如這三個月多。」

  但是,當事情走向極端的時候,又面臨著另一種尷尬。

  「偷雞摸狗」

  5月9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對夏草進行採訪,成為他命運逆轉的一個分水嶺。當晚,本來只有100多條留言的「財務偵探」博客被瘋狂點擊,回帖數一夜飆升到500多。支持者把他說成一個勇於挑戰監管部門的勇士,為中小股民權益奮鬥的英雄;質疑者則不斷猜想他通過揭黑要達到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通過公開信息質疑上市公司財報,要求他們發表澄清公告,凡是投資者都有權這麼做。」夏草嘗試辯白,但這些話瞬間淹沒在鋪天蓋地的熱議之中。

  此時,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領導坐不住了。學院是直屬財政部的廳級事業單位,也是一家培訓型學校,學員大多來自於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交易所等。講師的「出格」行為令證監會、財政部不滿,令上市公司提心弔膽,無論面對上級單位還是面對客戶,院領導的壓力都很大。

  而這種壓力被直接傳導到夏草身上。

  飛草、申草、夏草這個三「馬甲」都曾有過打假狀態最好的階段:飛草是2002年,申草是2005年末,夏草是現在。但以往每達到高峰期,他總是會突然偃旗息鼓一段時間,再「重出江湖」。

  「我做的本是件正義的事,卻像偷雞摸狗一樣,碰上『嚴打』,就要暫避風頭。」風聲緊時,學院領導就把他叫到辦公室說,學校請你來不是讓你打假的。這時,為保飯碗的他只好暫停。

  5月到現在無疑是夏草風頭最盛的時期,而壓力接踵而至。4月時學校還對他說,只要明年博士順利畢業,並在高端的刊物上發表兩篇文章,就讓他升為副教授,為此他驚喜不已。然而5月後,領導的態度馬上180度轉變。不但升副教授的事情不再提了,甚至還直接跟他說:要走的話我們支持,但如果想留下來,就得聽學院的,不要再公開質疑上市公司。

  這很矛盾。當夏草對上市公司的質疑沒有受到外界關注時,學院不安排他上課;當他一舉成名,受到學員歡迎時,學校一方面給他安排了多於以往十數倍的課量,從行動上認同了他的價值,但另一方面,又以開除相威脅,讓他停下繼續質疑的步伐。

  「不停止,學校可能會開除我;但停止了,沒有新案例,我很快又會沒課上了。」前不久夏草以今年排課量已達標為由,申請調回教研處,學校不批准,理由是「今年排課量雖夠了,明年不一定夠」。

  夏草覺得很迷茫。

  公開的秘密

  「這次我不聽他們(學院)的了,還是要幹下去。」從5月底到7月,夏草一直沒有發表新作,很多網友擔心他被「 招安」。7月11日,他又在博客更新了《IPO涉嫌造假,保薦人海通證券連中三彈》一文。

  「你瀏覽一份財報需要多長時間?對一家問題公司進行透徹分析又需要多久?」

  談到技術問題,夏草有點興奮:「很快的。一般我會先鎖定一個範圍。有時是一個造假風氣盛行的地區,有時是一個高造假率行業,有時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曝出串同造假的醜聞,我也會把這家事務所的所有審計對象都拿出來分析一下。鎖定範圍后,把所有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財務報表都下載下來,一份一份地看。往往只要瀏覽幾分鐘,就能判斷一家企業有沒有異常可能。然後,我把有數據異常的公司抽取出來,作詳細分析,最後成文,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幾個小時。」

  看到記者露出吃驚的表情,他又補充:「有時我下載幾百份報表,都沒發現問題。所以挖掘一個案例需要四五天到一周時間。」

  有財務專家把夏草的水平定位為中等,他不服氣:「財務質疑是一套組合拳,我的方法雖簡單,但我對數字的敏感性強於常人,說中等水平有點委屈,應該是中等偏上。」

  「我承認我是小人物,有的專家看不起我。但這樣的小人物卻代表了目前國內公開對上市公司作財務質疑的最高水平,這是為什麼呢?」夏草心裡很清楚,他的走紅,是國內資本市場不規範催生的特殊現象。

  會計法規、制度還不健全、公司高管違規成本太低、公司業績評價短期化導向、信息不對稱……在這種大環境下,當公司遇到經營與財務困難,財務造假便成為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而國內審計獨立性的缺失,也是夏草現象中折射出的最關鍵問題。

夏草:我揭露的不過是圈內公開的秘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6:55  南風窗
  國內上市公司中,「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的現象突出,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也不能真正起到對公司經營管理層應有的控制作用。經營者往往既是被審計人,又是審計委託人,在審計交易中掌握著審計機構的聘用、續聘和審計費用的標準等內容,作為第三方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往往嚴重受限。

  由於審計起不到應有作用,目前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還停留在一種初級階段,有時甚至是不加掩飾的,這就為夏草通過公開數據快速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提供可能性。「如果是國外那些高水平的造假,從公開數據根本不可能看得出來。」

  目前國內有1200多萬財務人員,水平比夏草高的起碼有上千人。只是這些學者和專業人士幾乎從不公開對上市公司財報提出質疑,而夏草做了,所以他快速竄紅。

  「瞧,我揭露的不過是圈內公開的秘密。只有我還沒發現的,沒有他們真正不知道的。」他感嘆,「有些券商分析師的研究報告,水平真的比我高多了。但他們只會唱多,一份報告起碼要賣幾萬元。對他們來說,揭黑、唱空就是自斷財路,誰會這麼傻。」

  權威所不為

  「你說你做的是對社會有益的事,為什麼那麼多高水平的專家都不做,只有你做?」——這是夏草被質疑得最多的問題之一。

  答案也很簡單。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已經成為業內的潛規則,揭發,就有與體製作對抗的意味,有身份地位的學者一般不願當這種「出頭鳥」。

  而更多有能力的專業人士,則身處潛規則的利益鏈條上。夏草曾把他的財務揭黑文章結集出書,有券商分析師看完后不屑地說:「只要是在券商里做過三年的人,都能發現這些問題。」

  但發現問題是一回事,他們推薦這些股票時依然不遺餘力。

  也有一些監管部門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私下跟他說,你發現的這些問題,其實我們全部都知道,而且知道得比你還多。

  現在,最讓夏草舉棋不定的不是學院方的阻力。他最敬重的導師——國內最權威的財務舞弊研究專家黃世忠也不認同他公開指責上市公司造假的方式。

  2003年,夏草寫文章質疑南方航空利用廈門航空造假,當時黃世忠是廈門航空另一控股方廈門建華的獨立董事,間接被牽涉進事件當中。曾有業內人士告訴夏草,「黃世忠對你很不滿,認為你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胡亂質疑別人,嘩眾取寵」 。後來證明夏草對南方航空的指控確實是「誤傷」。

  直到2005年,夏草通過追查現金舞弊,連續指控了幾十家企業,影響頗大,黃世忠因此而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有一次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時,還親自來見他。之後,夏草就鼓起勇氣報考了黃世忠在廈門大學的博士生,並順利考上。

  「黃老師真的很有度量。」夏草說。2005年招博士生,黃世忠的初衷是帶著這些學生做出中國最出色的財務舞弊研究成果。他的學生有的研究案例,有的研究模型。黃世忠自己也做了不少國內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研究,但從來不公開發表,只用作內部教學與交流。

  「像他這種有身份的人,如果公開指控一家上市公司造假,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的。相比之下,我這種草根的指控算什麼!」然而這位他最崇敬的導師,最近一直在勸他收斂。「導師覺得根據公開信息來質疑上市公司造假,一來不嚴謹,真正的學者是不屑做的;二來風險太大,怕我有危險。他希望我跟他一樣,不要公開發表這些案例,只作內部研究之用,或者先擱置一年半載,發表時也不要指名道姓。」

  事後,記者打電話向黃世忠求證他對夏草的態度,黃世忠只是簡短地說:「對他的事我不發表任何意見。我對他只有一個建議——少跟媒體接觸,專心做學問!」

  提起導師,夏草的眼神再度變得迷茫:「我很想聽從他的建議。但我的文章價值在於殺傷力。不指名道姓,失去殺傷力,我馬上又面臨飯碗不保的危機。」

  安全的生存

  跟很多小人物一樣,正義的衝動與卑微的怯懦,經常在夏草心裡交戰。

  他有點沾沾自喜地告訴記者,他在2003年第一個站出來指控格林柯爾財務造假,直到2004年才發生了郎顧之爭,郎咸平質疑格林柯爾的文章里,財務造假部分的核心內容主要參考了他的文章。「在學術和魅力上我跟郎咸平沒得比,但在財務揭黑上他的水平還不如我。」

  「可是我再早提出質疑也沒用,誰讓我是草根,人家是郎咸平。」有時,他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件偉大的事,讓一家有問題的上市公司停止或推遲它的上市步伐。但一想到真要把人家搞倒,他又很害怕。

  前段時間,在輿論壓力下,內蒙古證監局對曾與他發生幾番激戰的鄂爾多斯進行了調查,不久后,夏草透過特殊途徑看到對鄂爾多斯的核查報告,居然是「查無實據」。他憤然撥通了內蒙古證監局上市公司處的電話:「鄂爾多斯這麼明顯的問題,怎麼可能查不出來?你們不認真查,我要告你們監管部門『不作為』。」

  對方反問一句:「你是怎麼知道我們的核查結果的?」

  夏草回答:「我看了核查報告。」

  然而證監局的核查報告一般人是不可能看得到的,當對方再次詰問時,內心的怯懦佔了上風,夏草有點害怕了,改口說:「我說錯了,我看的是整改報告。我希望能跟證監局的領導溝通交流一下我對這件事的意見。」

  對方答應向領導請示交流的事,當然是沒有迴音的,反而是打完這個電話的第二天,鄂爾多斯的人馬上找上門來,向他「解釋」調查整改的事情。

  這件事讓夏草感到十分后怕。本來那天還想打電話給江蘇證監局,經這麼一嚇,也不敢打了。一些上市公司坦白地跟他說,他們在監管部門有「人脈」,不怕調查。

  但是,他們害怕銀行、機構投資者、債權人等合作夥伴因為看到質疑文章而產生懷疑。有一次,一家公司做增發,本來有十家機構說好要投資,但部分機構看到夏草質疑這家公司的文章,反悔了。

  「從這個角度看我對他們還是有殺傷力的。有時真怕把他們逼急了,他們找黑社會整我。」正聊著,夏草的手機響了起來,是父母打來的,說幾天沒接到他打回老家的電話,心裡慌得很,晚上做噩夢,夢到他出事了。

  「現在妻子和父母看到我上電視節目,總是越看越擔憂。如果可以有一種安全點的生存方式,我寧願少賺點錢,不揭黑了。但我還能做什麼呢?我的英語不好,學術水平也不夠高,進不了高校,連這種培訓學院都快呆不下去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