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人駁張宏良教授 的「精英賣國論」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310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stella 發表於 2008-7-26 0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宏良教授的很多文章我拜讀過,總體感覺是邏輯性不強但蠱惑性很大,擅長使用非中性辭彙。如果張宏良是一位政客,這也沒什麼不妥。但張宏良卻是一個學者,這使得我對他作為學者的中立性,嚴謹性產生懷疑。當然的學者里,有點本事的賣給精英賺大錢,沒本事的賣給「左派」賺小錢。有人等著眼珠子、脫了褲子賣,有人羞羞答答地立個牌坊賣。賺小錢的當然看賺大錢的不順眼,希望也能得勢賺大錢。

  我不是學者,沒必要遵循學術的嚴謹性和中立性,但在張教授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及的領域卻是我的專業。你在我不懂的領域怎麼說我不管,但跑到我的領域胡說八道,怪不得我不客氣了。我在此想批駁的文章是《出賣國家利益的買辦精英集團》。這篇文章的蠱惑力極大,這個巨大蠱惑力來自人民對銀行業不熟悉。銀行是一個社會經濟的心臟,且他的企業結構與其它企業相差巨大。由於它的這個特殊地位及特點,銀行業的道德標準要求極高。這就產生一些特殊的行為規則。不明白這些行為規則而拿日常生活中的簡單「道理」來解釋銀行行為就有些別有用心的味道。

  我對銀行的興趣來自我的教育背景及職業經驗。在MBA讀書時我是金融學,會計學,及銀行管理學「數字」課的佼佼者。畢業后銀行管理學教授利用他個人關係把我引薦給加拿大銀行家協會和比利時銀行家協會。這使我在銀行管理理論領域忙活了8年。與教授合作,在我手下培訓過的荷蘭,比利時,加拿大銀行管理人員不下百人。至今荷蘭ING銀行,ABM AMRO銀行,加拿大銀行家協會,比利時銀行家協會,Nyenrode大學使用的銀行風險管理培訓軟體還是我在1999年前後編寫的。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我對銀行業的專業知識和張教授不在一個台階上。

  張教授精英賣國論的基點是外資在國有銀行的投入得到超乎尋常的巨大利潤。比方說張教授眾多例子中的第一個例子:「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約10%的股份,收購價格 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所以精英們在賣國!

  讓我先不用我的專業知識,只是運用一點邏輯常識看看張教授的邏輯問題:

  第一,「收購價格 1.16元」,「盤中價格6.77元」,誰有能耐把它給我算出利潤「9.3倍」來?

  第二,10%的外國銀行賺了2755億元,90%的中方賺了多少?

  第三,如果賣國的精英們事先知道有此等巨額利潤,他們為什麼自己不賺,卻如此客氣地讓給外國人,他們各個大公無私?

  第四,你見過賣國不利己的賣國賊嗎?我不知道張教授是否想過這些問題。

  現在讓我們看看銀行業。幾乎沒有一個公司沒有債務,但除銀行業外,如果公司的債務超過公司股東資產(原始投資+利潤截流),這個公司就相當的危險。但銀行是一個怪物;它的債務可以達到股東資產的10倍到20倍。所以銀行基本上是拿別人的錢賺錢的公司。如果銀行允許向其它公司那樣冒險,那麼如果銀行賭贏了它將「海賺」,如果賭輸了存戶倒霉。這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這種不道德行為會引發社會騷亂,政府是不允許這種行為的。所以在任何國家,銀行是不允許不道德的人(如有犯罪歷史的人)經營的。不光如此,西方發達國家為了保證銀行安全建立了銀行風險管理標準。這個標準原來稱BASEL標準,現在標準的第二版已經出台稱BASEL II(我曾在2005年培訓47名ING銀行全球年輕信貸管理者,目的就是熟悉BASEL II及一些新的風險衡量方法)。BASEL II說白了就是一句話:銀行自己必須有「足夠」的股金使得銀行在遇到意外惡性壞賬時不至於倒閉。有人說中國銀行沒問題,因為如果銀行壞賬太多,多印點錢不就齊了。如果國家經濟真的那麼簡單,我們就不用幹活了,光印錢不就什麼都解決了!

  中國銀行在引進外資之前是什麼樣子呢?中國銀行的壞賬能把任何外國銀行的資深銀行家嚇死。如果中國銀行市場開放,所有中國銀行將在短期內被外國銀行競爭倒閉。但中國已經加入WTO,加入WTO的條件就是開放中國市場,其中包括銀行市場。你想賺別人的錢,不讓別人賺你的錢,天下沒有這種道理。但外國人理解中國銀行的危險狀況,所以把銀行市場開放推遲到2008年(就是今年,還記得老胡一再強調金融安全嗎?)。可中國各銀行的壞賬無法在短期內被利潤衝掉!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大量注入新股金。

  這個新股金從那裡來呢?兩條路;中國股民,或外國人。第一條路的好處是肥水不外流,但壞處是雞蛋裝在一個筐里,一旦筐掉地上,整筐雞蛋全完,這在風險管理上是最愚蠢的做法。加上當年銀行那個搖搖欲墜的樣子,哪個不要命的敢把這明顯害人的股票賣給中國股民,連深知內情的「精英」們自己都不賣,這說明沒人看好中國銀行。所以這批臭雞蛋只能借著外國人正削尖腦袋往中國鑽的機會塞給外國人。當然外國人也不是一幫傻子:「你塞給我可以,但得便宜點」。就這樣我們自以為把一大批臭雞蛋塞給了傻逼老外(注意美國的次級債也是這樣塞給外國人的)。沒想到,短短一年,那批臭雞蛋居然孵出金雞來了。張教授指著老外筐里的一批金雞叫罵賣臭雞蛋的夥計賣國賊。賣臭雞蛋的夥計自己還在那裡後悔他自己沒買呢。張教授的指責是不是太可笑!賣臭雞蛋的時候,張教授躲到哪裡去了?

  如果我們非要罵某些人,讓某些人為此負責,那我們來看看到底誰對此負責。是什麼造成當年銀行那個搖搖欲墜的樣子?是壞賬!怎麼會產生這麼多壞帳?是因為大量的錢被借出去了,但又不還;是誰借了銀行錢不還而造成這些壞賬?國有企業!「左派」一邊對國有企業痛心疾首,一邊卻忘記了早些年撒下的爛攤子,強迫後面人幫他們擦屁股。擦乾淨了他們反過來咬一口。這有點太不夠意思了吧。張教授跳著腳罵的時候,想過這些事情嗎?當然,或許張教授只需要跳著腳罵過癮就行了。

  沒有必要否認確實有不少搭車摸魚的壞人,但更要警惕說歪理的人——而張教授,恐怕就是這種說歪理的人。

  張教授的言論有一個最著名的技巧,那就是虛構一個敵人,然後告訴大家這個敵人數量極大,但他又不能明確告訴我們到底是誰,所以請他指出,以上這些人,到底哪一個是賣國精英。如果沒辦法指出,那麼張教授是不是在和風車怪物戰鬥呢?

  作者:劍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