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8-7-20 0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要保證人口相對於上一代不增加也不減少(世代更替),在目前發達國家的壽命和死亡情況下,婦女平均得生育2.1個孩子。而由於非正常死亡率和出生人口性別比都比發達國家要高,中國的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應該在2.3以上。考慮到不孕不育症、單身、丁克等人群,一個正常的社會應當是主流家庭生育三個孩子,部分家庭生育一兩個孩子,部分家庭生育四五個孩子。要是一個國家的主流家庭不願意生或者養不起三個孩子,標誌著這個國家已經失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人口有其內在調控機制。在古代通過「左手」(瘟疫、戰爭、飢荒、自然災害等)調控人口。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美洲新大陸高產作物的引入舊大陸,以及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糧食數倍增加;加上牛痘接種和青霉素等的推廣使得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從過去20多歲延長到現在的60多歲,導致人口激增。但是工業化通過「右手」壓迫人口,降低生育意願、養育能力和生育能力。這種「兩手」調控機制使得人口呈S形變化,數千年的低水平平穩期,三百年左右的急劇上升期,然後是人口高水平平穩期或者下降期。計劃生育使得中國放棄了數千年一遇的人口發展機遇。中國要是1970年代就不實行計劃生育的話,隨著人類發展指數(反映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的提高,生育率也會自發直線下滑,人口不會無限增加,中國2005年底人口也只有15億左右;即使1980年就徹底停止計劃生育,那麼2005年人口也只有14億左右人口,但是人口結構就更為合理,更有利於國家的持續發展。




3、中國人口增加不是因為毛澤東鼓勵生育,主要是壽命延長,是「死的少」,而不是「生的太多」。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延長到1980年的68歲,同期人口從5.5億增加到10億。毛澤東時期的人口政策遏止了中國人口佔世界比例下降的趨勢(從19世紀初的佔世界40%下降到1949年的22%),1949年中國人口佔世界22%,1980年仍然是22%。要是依照馬寅初人口論,從1959年1979年少生3億(實際上4.57億),意味著1959年以後出生的人口的近2/3是不能出生的,現在中國可能已經因為老年化而崩潰,已經淪落為一個毫無生氣、喪失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家。中國1950年代到1970年代繁衍的人口成為現在的勞動力,才是目前真正的「人口紅利」。現在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是「吃祖宗的飯」,但現在的計劃生育卻是「斷子孫的根」。




4、人類幾千年人口數量波動在低水平,生活質量也沒有大的變化。近300年人口爆炸導致科技爆炸。人口密度優勢和規模優勢是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人口增加,對現有的資源消耗只是「加法」地增加;但更重要的卻是使目前的「非資源」(如氮氣、太陽光)變為新的資源(氮肥、太陽能),這種新資源的增加卻是「乘法」地增加的,這也是為什麼近代人口不斷增加,而生活水平反而不斷提高的原因。說明科技的進步、經濟的成長遠遠比人口增長快。何況現在人口增長已經減緩(停止計劃生育都難以防止中國人口銳減),科技的進步卻還在加速,誰能斷言中國人口上限?中國人口減少對全世界來說都是悲劇。




5、中國的人口過多只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謊言。中國所有資源總量在全球都位居前列:農用地面積全球第一,國土面積、礦產資源全球第三,森林面積全球第五,淡水資源全球第六。由於資源分佈很不均勻,「世界平均」意義不大,低於「世界平均」並不意味資源不夠。前蘇聯、大洋洲、美國、加拿大、蒙古國這五個地區人口不到全球10%,但是陸地面積超過全球39%。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大洋洲、南美洲人口佔全球13.7%,但卻擁有全球36%的耕地。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南美洲、大洋洲、剛果這六個地區佔全球人口14.5%,但卻擁有全球65.7%的森林面積。南美洲、俄羅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美國、大洋洲、緬甸、剛果這8個地區人口佔全球18.8%,但卻擁有全球64%的水資源。大洋洲、南美洲、美國、前蘇聯、蒙古人口不到全球14%,但卻佔有全球草原面積的48%。前蘇聯、美國、南非、澳大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德國、英國8個地區人口佔全球13%,但卻擁有全球62.3%的礦產資源。除了資源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外,中國人均資源並不處劣勢,比如,除中國以外,全球40.9%的人口人均農用地面積比中國多,59.1%的人口人均農用地面積比中國少;全球16%的人口人均礦產資源是中國的8倍,但中國人均礦產資源卻是另外84%的人口的1.56倍。中國人口密度是印度的37%,人均農用地面積是印度的2.55倍,人均耕地面積是印度的73.5%,人均長期作物用地是印度的1.13倍,人均草原面積是印度的30.14倍,人均森林面積是印度的2.08倍,人均淡水資源是印度的1.24倍,人均礦產資源是印度的3.55倍。中國絕對算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人均資源也不錯」,中國「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而不是「人口過多」。影響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農業政策和人口結構而不是耕地。比較資源豐富和資源貧乏的國家,發現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由人均自然資源決定的,因為人口資源才是第一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優勢資源。人是「本」(能夠將「非資源」變為「資源」),自然資源是「末」,想通過減少人口來提高「人均資源」是捨本逐末。




6、由於人口的負面影響是直接的,抱怨人口過多、建議控制人口的「有識之士」歷代不乏其人。現在不少人口學家聲稱要將中國人口降低到7億、5億或者3億。2005年中國人口中1970年以後出生的7億,1978年以後出生的5億,1988年以後出生的3億。現在一個孩子都不生,今後平均壽命為76歲的話,中國人口也要到2046年、2054年、2064年才能分別降低到7億、5億、3億,但那個時候最年輕的婦女也已經有41歲、49歲、59歲了,基本都喪失生育能力了,然後在2085年左右中華民族基本滅絕。以急劇壓縮人口規模、催生畸形人口結構為代價提高生活水平,和過把癮就死沒什麼區別。一票否決制否決的是中華民族的持續發展。並且不用說中國人口減少到7億,即使3億甚至幾千萬,要想保證現有的生活質量,現有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不過是多維持幾十年、上百年罷了。要從全球化角度看待資源,即使中國一個孩子都不生,民族自殺,留著資源給其他國家,也不過多用幾十年。因此人類要存在和發展只有一條路可走:依賴於科技進步開發新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節流不如開源,而科技進步依賴於足夠數量、合理結構的高素質人口。

[ 社區 http:/// ]



7、從全球看,環境污染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嚴重。中國總體生態環境自1990年代起也不斷改善。但是中國城市環境確實在惡化,一方面是因為粗放式發展模式,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城市化。現在二、三億青壯年農民工只是序曲,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工地,這個過程必然伴隨城市環境的惡化(如果走精細化道路,現代科技可以確保中國將環境惡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不會發生歐洲工業革命時期「倫敦煙霧」事件)。即使現在一個孩子都不生,光將目前人口城市化,環境問題同樣嚴重。並且中國現在的環境污染很大程度是國際社會轉嫁來的。計劃生育無助於改善自然環境,但是卻嚴重污染人文環境。




8、計劃生育政策出台是非常草率的,並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當年的所有預測全部落空。中國在人口學家的恐嚇中莫名其妙減少了數億人口。比較中國和印度的HDI,發現計劃生育並沒有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任何貢獻;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martya Sen通過比較中印兩國的人均GDP,也得出相同的結論。計劃生育無功於當代,卻有害於千秋:誘使中國走「以物為本」的畸形粗放型發展模式,削弱物資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抬高養育成本,降低生育意願,使得中國提前進入養不起孩子的時代,削弱人口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加速人口老化,導致「未富先老」,使得中國難以建立起合理的社保制度(中國目前是9個勞動年齡人口對應1個老年人口,只有城市的4000萬老人享受社會養老金;今後是2個勞動年齡人口對應1個老年人口,三四億老年人口都得指望退休金),並使得城市化滯后,降低創新能力和勞動生產率;腰斬依託於健全家庭結構的傳統文化;徹底改變世界和中國民族結構(中國人口佔世界比例從1980年的22%下降到2005年的19%,不久將降低到15%,然後繼續快速下降,李小平等人口學家認為應該繼續降低到佔世界3%;2000年到2005年這五年期間中國新增人口中少數民族佔42%);增加出生性別比;降低人口素質;增高家庭風險;降低國防潛力,威脅中國邊界安全;激化了干群矛盾;破壞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並將威脅社會穩定。惡夢醒來是早晨,但是中國人口惡夢醒來卻將是漫長的黑夜。




9、人口決定消費,消費決定需求,需求決定就業。減少人口之後減少消費,哪裡還有就業?計劃生育導致家庭結構畸形,家庭縮小,只需要比較少的收入就可以維持家庭基本消費,導致工資增長滯後於經濟增長,使得行政成本(從1978年到2004年增加100倍)、壟斷企業與資本三者拿走了GDP的絕大部分,中國工資收入佔GDP比例不斷下降,現在只佔GDP的12%(其他國家佔54%-65%),居民收入只佔GDP的22%。在這種「寄生經濟」的模式下,必然壓制正常消費,增加腐敗的空間,貧富差別增加,也給房地產、教育、醫療產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導致消費萎縮,產品廉價外銷、高度依賴於國際市場、經濟受制於人(全球都在享受中國的「人口紅利」,中國老百姓卻享受不到),國內需求不足引起就業不振,老百姓生活壓力加大。要是1980年就徹底停止計劃生育,家庭需求底線提高,工資佔GDP的比例被迫成倍提高,雖然孩子增多,婦女勞動參與率降低(也能緩解就業壓力;而目前中國婦女勞動參與率高居全球第17位),但是家庭生活水平反而比現在高,消費和生產的關係趨於合理,大大增加就業容量;多出生的人口中只有1980年代初出生的大約三千多萬(不可能超過五千萬)進入勞動市場的,相對於目前9億多的勞動人口來說比例不高,對現在的就業影響不大,而且現在缺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勞動力,就是說20歲的人口基本並不與50歲的人口搶工作。現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由於大學擴招,高校招生人數從1998年到2006年增加5倍,如此大躍進,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就業壓力的。不顧人口結構的擴招並且將使得今後很多高校因為生源短缺而破產。







10、健全的人口結構是經濟起飛、國家崛起、合理養老金制度的建立等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而畸形的人口結構卻是經濟衰退的充分條件。近年中國每年出生人口已經下降到1200萬左右(數量還遠不如1940年代),其中女孩不到600萬;印度每年出生人口2400多萬,其中女孩1200萬左右。意味著今後印度的物質再生產能力(勞動力)和人口再生產能力(育齡婦女)都是中國的兩倍。現在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香港每個婦女只生育0.95個,台灣、韓國1.1個孩子(這些地區發展水平比中國大陸早20多年)。要是光停止計劃生育而不鼓勵生育,中國現在每年出生的這500多萬女孩(扣除不生育人群后,生育婦女不到500萬)到時候每人平均只生育1.2個孩子的話,那麼每年出生人口只有600多萬,而其時每年死亡人口近2000萬,而2040年左右每年死亡人口2500多萬(1960年代中期每年出生人口2500萬以上),每年人口減少1000多萬—大國空巢!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沙發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8-7-20 09:38 | 只看該作者
轉貼,不代表本人意見。多聽聽不同的聲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3
 樓主| mengxxy 發表於 2008-7-20 09:41 | 只看該作者
人口資源才是第一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優勢資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4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7-20 13:21 | 只看該作者

未富先老

2005年底全國1%人口抽樣顯示,65歲以上人口達到10055萬人,佔總人口數的7.7%。按照老齡化評判標準,中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

人口學家預測,2010年中國人口總數將為13.39億,2040年達到頂峰14.91億后開始下降。與此同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為1.12億、2040年達到3.12億后仍將繼續上升。這一升一降將使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0

主題

157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5
dede10 發表於 2008-7-20 18:39 | 只看該作者
看看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21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6
penguin1314 發表於 2008-7-20 21:20 | 只看該作者
計劃生育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現在應該到了調整的時候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270

帖子

9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94
7
linkb 發表於 2008-7-20 23:53 | 只看該作者
別擔心中國人的生育意願,中國人歷來是重生不重養。
目前中國還得控制人口,當然要應對今後的老年化問題。

每一次回國看著街上人潮如海就有點怕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8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21 00: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engxxy 於 2008-7-20 09:38 發表 [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轉貼,不代表本人意見。多聽聽不同的聲音。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w2008-07-11-voa36.cfm
,美國之音中文網
聯合國在世界人口日讚揚計劃生育 記者: 施萊因
日內瓦
2008年7月11日
  
[印度護士照顧新生嬰孩]
今天是聯合國的世界人口日。聯合國強調計劃生育的好處,以此紀念這個日子。聯合國說,各國的計劃生育改善了產婦的健康,使男女更趨向於平等,並且減少貧困,從而提高了家庭、社區和國家的福祉。

世界人口目前已經達到67億,而且這個數字可望在未來40年間增加到92億。許多新生孩子是父母不想要的,這些孩子會給許多家庭增添痛苦。聯合國報告說,世界上有大約兩億婦女說希望延遲或者防止懷孕,但是她們沒有採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聯合國說,計劃生育對於母親、嬰兒的生活和健康有直接好處。研究顯示,計劃生育可以把每年150萬的產婦死亡人數減少三分之一,並且可以每年防止270萬名嬰兒死亡。
儘管有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主任特利爾對美國之音表示,在計劃生育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她說,在1960年,只有5%的婦女使用避孕措施,可是在2000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60%。

她說,「全世界人類的繁殖力正在下降。在196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婦女人均生育六個孩子。現在,平均生三個孩子。所以,這是個巨大變化。像我說的那樣,各地區之間有顯著差別。在非洲,這個數字的下降幅度沒有那麼大。 在一些國家,這個數字甚至還再度上升。但是,從全球來看,變化很大。兒童死亡率下降了。20年前,每年可能有1千500萬名5歲以下的幼兒死亡。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一千萬以下。這是個很了不起的進步。」

特利爾說,兒童死亡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們能夠得到較好的食物,並且能夠接種疫苗,使他們能夠對致命疾病產生免疫力。不過,她說,新生兒的死亡率並沒有降低。他說,這是因為造成產婦死亡的難產等情況也導致嬰兒死亡。

特利爾說,有三項措施將有助於降低這些死亡率。

「其中的一項就是產婦在分娩時有技術熟練的助產人員。第二項是能夠得到緊急助產護理。某些情況發生在分娩期間,例如,出血、大出血可能是技術熟練的助產士都不能應付的事情。這種情況下,產婦就需要到醫院去,需要在兩個小時內趕到醫院,接受可能有必要進行的輸血。第三項就是計劃生育。」

聯合國說,在24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有20%到30%的已婚婦女無法獲得避孕工具。

統計數字顯示,在尼日,一名婦女在有生之年死於跟懷孕有關的原因的概率是7比1。相比之下,這種風險在美國為4千800比1,而在瑞典,則是1萬7千400比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0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7
9
24-2 發表於 2008-7-22 00:18 | 只看該作者
計劃生育也改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生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01

帖子

14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3
10
我容易嗎我 發表於 2008-7-22 01:46 | 只看該作者
但是中國勞動力過剩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的就業難度也是其他國家不能比擬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6: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