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官方的原版民主言論

[複製鏈接]

10

主題

63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cjingda 發表於 2008-7-19 2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愚民政策雖然造成了沙漠,卻絕難征服民心。
——《解放日報》1942年4月23日

黨對政府的領導,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轄。黨和政府是兩種不同的組織系統,黨不能對
政府下命令。——《董必武選集》第54-55頁

共產黨要奪取政權,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這是一種惡意的造謠與誣衊。共產黨
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但並不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
——《劉少奇選集》上卷第172-177頁

是要徹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實行普選制,使人民能在實際上,享有「普通」、「平等」
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則必須如中山先生所說,在選舉以前,「保障各地方團體及人民有
選舉之自由,有提出議案及宣傳、討論之自由。」也就是「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
、出版的完全自由權。」否則,所謂選舉權,仍不過是紙上的權利罷了。——《新華日報
》1944年2月2日

一切力量來自人民!一切光榮歸於民主! ——《解放日報》1945年7月2日

可見民主和言論自由,實在是分不開的。我們應當把民主國先進的好例,作為我們實現民
主的榜樣。——《新華日報》1944年4月19日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與民主選舉政府的基礎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
(毛澤東答中外記者團) ——《解放日報》1944年6月13日

二十年來,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們天天見的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政府所
頒布的法令,其是否為人民著想,姑置不論。最使人憤慨的是連這樣的法,政府並未遵守
。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卻天天違法。這樣的作風,和民主二字相距十萬八千
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們卑之無甚高論,第一步先看政府所發的那些空頭民主支
票究竟兌現了百分之幾?如果已經寫在白紙上的黑字尚不能兌現,還有什麼話可說?所以在
政治協商會議開會以前,我們先要請把那些諾言來兌現,從這一點起碼應做的小事上,望
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新華日報》1946年2月1日

國際民主既然與國內民主不可分割,所以要想參加到世界民主國家家庭中去的人們,就無
法違反國內民主的原則。——《新華日報》1944年1月19日

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貨,不是代用品。把一黨專政化一下妝,當
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雖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願望相去十萬八千里。中國的人民都在睜
著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來欺騙我們啊!
——《新華日報》1945年1月28日

他們以為中國實現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後的事,他們希望中國人民知
識與教育程度提高到歐美資產階級民主國家那樣,再來實現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
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訓練民眾。
——《新華日報》1939年2月25日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的最高政治家,曾經這樣表示出中國人民的希望:「我們並不需要、
亦不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我們並不主張集體化,也不反對個人的活動——事實上,我們鼓
勵競爭和私人企業。在互惠的條件下,我們允許並歡迎外國對我們的地區作工商業的投資
……我們相信著,並且實行著民主政治」。他說得很對。 ——《新華日報》1945年4月19


限制自由、鎮壓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脈真傳,無論如何貼金繪彩,也沒法讓吃
過自由果實的人士,嘗出一點民主的甜味的。
——《新華日報》1944年3月5日

他們說這一套都是外國人的東西,決不適用於中國……原來,科學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
分國界的……現在固然再也沒有頑固派用國情特殊,來反對科學 ——自然科學的真理了。
只有在社會現象上,頑固派還在用八十年前頑固派用過的方法來反對真理……民主制度比
不民主制度更好,這和機器工業比手工業生產更好一樣,在外國如此,在中國也如此。而
且也只能有在某國發展起來的民主,卻沒有隻適用於某國的民主。有人說:中國雖然要民
主,但中國的民主有點特別,是不給人民以自由的。這種說法的荒謬,也和說太陽曆只適
用外國、中國人只能用陰曆一樣。 ——《新華日報》1944年5月17日

這些一切,只有證明全國人民及各民主黨派對實施綱領的意見,首先是對人民自由的主張
,是切實的,迫切需要實現的,萬萬「撤銷」不得的。
——《新華日報》1946年1月18日

像林肯總統和羅斯福總統那樣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產生的領袖,是雖在戰時也一點不害怕
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們不害怕民主的批評和指責,他們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們也
不害怕足以影響他們的地位的全民的選舉。他們不僅不害怕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們堅決
地維護支持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們才被人民選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新華日報
》1944年11月15日

這說明英美在戰時也還是尊重人民的言論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兩大民主國家採取這些
重大措置,正說明英美兩國是尊重和重視共產黨及其他黨派,和他們所代表的意見和力量
的……同時,(他們)也有一些批評。他的批評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這種民主團結的
精神,是值得讚揚和提倡效法的……全國各黨派能夠融洽的為共同目標奮鬥到底,這是英
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國亟應提倡和效法的。——《新華日報》1942年8月29日

這正如前天座談會主席左舜生先生說的:「我們不去敦促,自由這一客人是永遠不會進我
們的門的」! ——《新華日報》1944年5月16日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有三個: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開放黨禁;三是實行
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很多,但目前全國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
由,是集會結社的自由,是言論出版的自由。
——《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

「現在是非變不可了!」「但如何變呢?」「我們只要看看人家。換句話說我們一切要民主
。我們一切制度、政策以及其他種種,都要向著能配合世界轉變上去改造。 ——《新華日
報》1945年4月8日

曾經有一種看法,以為民主可以等人家給與。以為天下有好心人把民主給人民,於是就有
了等待這種「民主」,正如等待二百萬元的頭獎一樣。但是中外古今的歷史都證明了,民
主是從人民的爭取和鬥爭中得到的成果,決不是一種可以幸得的禮物。 ——《新華日報》
1945年7月3日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關鍵在於結束一黨治國。……因為此問題一日不解決,則國事勢
必包攬於一黨之手;才智之士,無從引進;良好建議,不能實行。因而所謂民主,無論搬
出何種花樣,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解放日報》1941年10月28日

必須真正做到民主動員,必須有民主政府持行並保障一切民主的措施,這真理還不簡單明
了嗎? ——《新華日報》1945年1月18日

英國人民把言論、集會、身體等自由作為民主政治的基礎而加以無比重視,從美國方面也
同樣表現出來。上引赫爾國務卿自稱一生為這目標奮鬥力爭的正是這個東西。「平等」與
「自由」為什麼被民主國家這樣重視,重視到認為沒有這就無從談民主政治呢?這是很簡單
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說:「提倡人民權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
理是相反的;天下為公,人人的權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權利便有不平,…
…所以對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義。對於國內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權主義」。英美
民主政治所重視的平等,正是這一含義……假如至今英美仍不準人民有平等的權利,那末
怎樣能夠談得到民主、怎樣能夠實現民治呢?說到「自由」也是一樣,如果連人民言論、集
會、身體的自由都不允許,則民治從何談起?……英國沒有成文憲法,但是英國人民有平等
有自由,所以雖沒有憲法也是民主國家。由此看來,民主政治的主要標誌是人民有自由平
等的權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洶湧,現在是民權的時代,人民應有言論、出版、集會、結
社和身體的自由是真理,實現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勝利的,所以高舉民主的大旗奮
斗著的世界和中國人民是一定要勝利的。
——《新華日報》1944年3月30日

中國要實行民主政治,必須「取資歐美」,但又要避免歐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駕而
上之,這正是中山先生的偉大識見。
——《新華日報》1942年11月12日
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從年幼的時候起,我們就覺得美國是個特別可親的國
家。我們相信,這該不單因為她沒有強佔過中國的土地,她也沒對中國發動過侵略性的戰
爭;更基本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是發源於從美國國民性中發散出來的民主的風度
,博大的心懷……但是,在這一切之前,之上,美國在民主政治上對落後的中國做了一個
示範的先驅,教育了中國人學習華盛頓、學習林肯,學習傑弗遜,使我們懂得了建立一個
民主自由的中國需要大膽、公正、誠實。 ——《新華日報》1943年7月4日

七月四日萬歲!民主的美國萬歲!中國的獨立戰爭和民主運動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
《新華日報》1944年7月4日

傑斐遜的民主精神孕育了兩個世紀以來的美國民主政治,傑斐遜的民主精神也推進和教育
了整個人類的歷史行進。——《新華日報》1945年4月13日

不論程度之深淺,美國是始終保有一種傳統精神的國家,那傳統就是民主。
——《新華日報》1943年4月15日

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聞:據說美國在馬紹爾戰場協助土人實行民主,讓他們自己選舉
行政官。這是很平凡的事:從民主的美國來說,正應當如此。這也是不平凡的事:從不民
主或尚未民主的國家來看,覺得新奇、覺得刺耳、覺得不平凡。 ——《新華日報》1944年
10月3日

我們尊重並且願意接受美國朋友善意的批評和建議,正如我們對孤立主義提出批評,應受
到尊重一樣,這也是從彼此激勵互求進步以加強兩國人民的合作出發的。我們絲毫也不心
存疑懼,認為美國朋友的批評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
——《新華日報》1944年3月15日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動能有正當的發展……可分兩種,一種是主張思想統制。這就是說
,把一定範圍以內的思想,灌輸給青年,對於這種思想是沒有懷疑和選擇的餘地的。……
另一種主張是思想自由。……只有自覺和自願,才能產生心悅誠服的信仰,和驚天動地的
創造活動。一般民眾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這樣。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則結果都是十分可
悲的。有許多事實說明在強迫注入的訓練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這種辦法是必須
改正的。我們主張思想應當是自由的。 ——《新華日報》1941年6月2日

統制思想,以求安於一尊;箝制言論,以使莫敢予毒,這是中國過去專制時代的愚民政策
,這是歐洲中古黑暗時代的現象,這是法西斯主義的辦法,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決不適
於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適於必須力求進步的中國……言論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
本要件,沒有言論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團結統一,不能爭取
勝利,不能建國,也不能在戰後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新聞自由,是民主的標
幟;沒有新聞自由,便沒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聞自由的基礎,沒有政治的
民主而要得到真正的新聞自由,決不可能。 ——《新華日報》1945年3月31日

作統治者的喉舌,看起來象自由了,但那自由也只限於豪奴、惡仆應得的「自由」,超出
範圍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說你盡可以有吆喝奴隸——人民大眾的自由,但對主子則必需奉
命唯謹的,畢恭畢敬,半點也不敢自由。
——《新華日報》1946年9月1日

10

主題

63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0
沙發
 樓主| tcjingda 發表於 2008-7-19 21:14 | 只看該作者
那些在主席台上的還有一點中國共產黨的味道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3
Norman 發表於 2008-7-19 21: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cjingda 於 2008-7-19 21:12 發表 [中共官方的原版民主言論 - 史海鉤沉 -  backchina.com]  
愚民政策雖然造成了沙漠,卻絕難征服民心。
——《解放日報》1942年4月23日

黨對政府的領導,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轄。黨和政府是兩種不同的組織系統,黨不能對
政府下命令
。——《董必武選集》第54-55頁

...


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4
Norman 發表於 2008-7-19 22: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cjingda 於 2008-7-19 21:12 發表 [中共官方的原版民主言論 - 史海鉤沉 -  backchina.com]  
愚民政策雖然造成了沙漠,卻絕難征服民心。
——《解放日報》1942年4月23日

黨對政府的領導,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轄。黨和政府是兩種不同的組織系統,黨不能對
政府下命令。——《董必武選集》第54-55頁

...


中國要實行民主政治,必須「取資歐美」,但又要避免歐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駕而
上之,這正是中山先生的偉大識見。
——《新華日報》1942年11月12日
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從年幼的時候起,我們就覺得美國是個特別可親的國
家。我們相信,這該不單因為她沒有強佔過中國的土地,她也沒對中國發動過侵略性的戰
爭;更基本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是發源於從美國國民性中發散出來的民主的風度
,博大的心懷……但是,在這一切之前,之上,美國在民主政治上對落後的中國做了一個
示範的先驅,教育了中國人學習華盛頓、學習林肯,學習傑弗遜,使我們懂得了建立一個
民主自由的中國需要大膽、公正、誠實。
——《新華日報》1943年7月4日

七月四日萬歲!民主的美國萬歲!中國的獨立戰爭和民主運動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
《新華日報》1944年7月4日


Wow! 來自新華日報.  真讓人刮目相看啊!


[ 本帖最後由 Norman 於 2008-7-19 22:0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