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為何重提「一中」、「統一」?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7-17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陳一新(台北)
聯合早報

  最近,中共領導階層在幾個不同場合先後拋出「一個中國」原則與「和平統一」的話題,難道不久前兩岸才建立的「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識,又要出現新的轉折嗎?

  6月23日,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日本眾議員代表團時,表示大陸將會推動和平統一,希望日本不要反對。而在7月9日杭州舉行的「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中,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辛旗發表演說時也特彆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以推動兩岸和平統一。

意在加大談判籌碼

  無疑,北京有意藉他們之口,對台北傳達一些信息。首先,在兩岸快速改善關係之際,北京表明仍將堅持「和平統一」的立場。顯然,堅持和平統一是中國大陸內部各個勢力妥協的結果。許多大陸人士認為,改善兩岸關係如果只是為了幫助台灣經濟脫困,對北京意義不大;但若改善兩岸關係是為和平統一鋪路,則較能為各方所接受。

  台北朝野政黨最近對馬政府是否恢復國統會吵得沸沸揚揚。事實上,綠營只是質疑藍營有意恢復國統會,但不少國民黨立委也認為是多此一舉。這也讓北京警覺,如果北京再不為「和平統一」重新定調,「和平統一」這個名詞可能從此步入歷史。

  其次,王毅在杭州會議致詞時,引述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談話,指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以深化互利雙贏的兩岸交流合作。

  辛旗則在演說中首度提出「和平發展」的十六字政治意涵,即「和平發展、構建框架、遏制台獨、逐步統一」。他表示,和平發展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此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構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基本框架,最後實現兩岸逐步統一。

  2005年3月4日以來,胡錦濤曾多次重申「胡四點」,指出只要兩岸承認「九二共識」,就可以構建一個兩岸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基本框架。然而,6月間陸委會與海基會領導階層有關「九二共識」的談話,卻讓北京覺得自己只是一廂情願。先是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演講中以講稿過長為由漏念「九二共識」,接著海基會董事長江炳坤又說「九二共識」的文字不會列入兩岸談判文件。從談判學的角度來看,既然台北有意貶抑「九二共識」,北京自然要加碼到「一個中國」,才能在談判桌上有議價空間。

  第三,經過幾個月的觀察,北京認為,雖然民進黨在總統大選慘敗,但540萬選票 (42%) 不容輕估,且台灣意識仍然高漲,顯示台獨勢力基本盤勢仍在,而擔心台灣可能再次政黨輪替。

這也正是辛旗堅持要在「和平發展」十六字政治意涵中列入「遏制台獨」的主要原因,因為北京認為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根本的戰略問題就是共同反對台獨,不讓台獨捲土重來。稍早,中共中央軍委會傳出對馬英九的「不獨」頗有意見,認為應該「反獨」才是,從辛旗的演說來看,應是其來有自。


兩岸關係將有新變化?

  從王毅與辛旗的談話來看,他們在有些方面倒也不是全無彈性。像是王毅提到如何把握兩岸互動中政治、經濟、社會與外部環境的複雜關係,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會遇到哪些障礙與風險等,都是很實際的問題。而辛旗表示,基於對國民黨力抗台獨的「補償原則」,北京理應協助台北解決國際空間的參與問題,並進行兩岸外交休兵,也相當務實。不過,在大方向與大原則方面,他們卻緊抓不放,跟著領導走。

  自2005年3月14日人大常委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來,北京的對台政策即是「防獨」優於「促統」。而自今年3月26日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在電話會談中同意「九二共識」是兩岸復談關鍵之後,北京也少提「一個中國」。今年4月博鰲會議期間,在當時准副總統蕭萬長抗議之下,中共商務部還被迫撤回含有「一個中國」文字的新聞稿。

  在台灣經濟不景氣,迫切需要大陸在兩岸經貿政策配合之際,北京頻頻拋出「一個中國」與「和平統一」的議題,不無可能是要趁機重新掌握兩岸談判的主導權,並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

  然而,在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競選承諾與兩岸「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識言猶在耳之際,如果「一個中國」與「和平統一」真是北京構建和平發展框架所堅持的要件,而未注意到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感受,實不啻是預告兩岸目前和順的關係可能又有新的變化。

·作者是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0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