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作家許地山父母的育子藝術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7-7 2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起著名作家許地山,眾所周知,郭沫若曾高度評價道:「他有獻身精神,對於名利競逐,極其恬淡。」他一生事業成功和他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許地山小時候,家境較好,但他父母從未放鬆對子女的教育。為了培養孩子們勞動的習慣,許地山的母親啟發孩子們種了半畝花生,收穫后,他又精心組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家庭嘗花生會,並請來了在外做官的丈夫參加。收穫節上,他們夫唱婦和,引導孩子們從花生和好處談起,以石榴、蘋果等作比較,讚揚了花生雖矮矮地長在地上,卻默默地為人類奉獻一切的精神,借物喻人,使孩子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樣教育子女,看似不假思索,輕描淡寫,其實許地山的父母是煞費苦心的。他們抓住了孩子吃花生的特點。用娓娓的話語,嘮家常的方式,啟發孩子深思,使孩子在和睦的家庭氣氛中享受到父母之愛的溫馨,潛移默化地受到人生的啟迪。


  許地山成名后,念念不忘這段美好的回憶,以至於以「落花生」為筆名來時時鞭策自己,並寫下一篇情文並茂的散文《落花生》來懷念父母的教誨。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