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毛鄧江胡與達賴之間(1)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6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gb/MainNews/Forums/BackStage/2008_7_5_9_9_38_289.html
-- 2008年7月5日21:9:38(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一個康巴漢子的一生和理想()

丁一夫專稿/他回憶:有天晚上,毛澤東突然對達賴喇嘛說:「我聽說你們有一面國旗(National Flag),是嗎?……沒有問題。你們可以保持你們的國旗。將來,我們可以讓新疆有自己的國旗,讓內蒙有自己的國旗。在這些國旗之外,再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這樣好嗎?」()

-----------------------------------()

由美國著名藏學家Melvyn C. Goldstein等執筆的《一個西藏革命家》,是平措旺傑的自傳。平措旺傑是藏人中的共產黨人,他參與了半個多世紀前漢藏關係的變化。()

一個信仰共產主義的藏人()


美國著名藏學家Melvyn C. Goldstein等執筆的平措旺傑的自傳《一個西藏革命家》(A Tibetan Revolutionary: The Political Life and Times of Bapa Phuntso Wangye)
  由於雪域高原的地理條件,藏地一向和外界比較隔閡。當上世紀初共產主義思潮席捲歐亞大陸,到處都在革命的時候,西藏卻是一個例外,革命思潮被堵在了外面。平措旺傑是上世紀四十年代藏人中屈指可數的共產黨人。他是怎麼會成為共產黨人的呢?()

  平措旺傑1922年1月出生在巴塘。巴塘這個地方位於今日四川省西部,歷史上屬藏地三區中的「康」區。平措旺傑小時候,生活在巴塘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藏族人,可是它遠離拉薩,拉薩的政治權力到不了這個藏地的邊緣地區。統治著巴塘的,是四川軍閥劉文輝派出的漢人縣長。這個四川軍閥又和國民政府的中央政權離心離德。平措旺傑從小就給父母送到拉薩最大的寺廟甘丹寺,跟著當喇嘛的叔叔,為以後出家當喇嘛做準備,只是後來叔叔不幸早逝,他才回到巴塘的家裡。而此時的巴塘,呈現出漢藏民族和中央地方政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平措旺傑開篇說他的兒時巴塘,不是一般回憶錄中溫情脈脈的童年記憶,而是中央和地方政權的矛盾之下,漢藏之間的血腥衝突。就是這些衝突,讓幼小的平措旺傑接觸到了獨立和自治的含義。他講述的第一個故事是一個叫格桑次仁(Kesang Tsering)的人。()
  1932年,平措旺傑十歲,他說他一直記得格桑次仁回到巴塘的景象。格桑次仁騎一匹大白馬,一身戎裝,在十歲的平措旺傑眼裡神氣之極。格桑次仁是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的成員,平措旺傑有一個叔叔也在南京的蒙藏委員會。這次格桑回到家鄉,是來完成國民政府交給他的使命,在巴塘建立國民黨組織。但是格桑次仁有自己的打算,他要利用這個使命,來推翻軍閥劉文輝在巴塘的統治,把治權重新收到藏人手裡。他要對付的是劉文輝在巴塘的兵營。用的什麼辦法呢?他以國民政府派員的身份,邀請兵營里的指揮官赴宴,在筵席上下了他們的槍。()


1940年代的平措汪傑。
  後來,軍閥劉文輝派出的兵力,還是把格桑次仁趕出了巴塘地區,格桑次仁沒有完成國民政府給他的使命,他也沒有實現在巴塘藏人治藏的個人理想。但他從此成為平措旺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平措旺傑立志也要成為這樣的人:受現代教育,有魄力有能力,為家鄉謀福利。()

  當時巴塘的漢人和藏人,中央和地方軍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獨特的糾葛局面。於是,「鴻門宴」的故事一演再演,成功概率仍然很高,其原因是,被邀請者除了赴宴,其實並沒有別的更好選擇。而漢藏文武官員之間的承諾,結盟,偽裝,背叛,成了家常便飯。()

  平措講述的兒時故事裡,他的叔叔洛桑頓珠奉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之命,在巴塘和劉文輝手下一個叫傅德銓的人發生衝突,特別血腥。洛桑先用鴻門宴扣留了傅德銓,傅德銓發誓服從,騙得釋放,又反過來扣留了當地一個著名喇嘛。最後傅德銓對藏人發動進攻前,他們舉行了一個鼓舞士氣的儀式,把一個藏人俘虜綁在柱子上,讓每個士兵用刺刀刺一刀,刺得不深,不把俘虜一下子刺死,但是每人的刺刀上都要沾上鮮血。這個人凄厲慘叫,於是他們堵上他的嘴,一直折磨到晚上才讓他死去。()

  正是這些兒時故事,讓平措旺傑相信,自己必須受現代教育。在這次事件以後,平措旺傑要求他叔叔把他帶出去。他們趕著氂牛,從巴塘走到漢藏交界的打箭爐,再到樂山,乘船到重慶,換船順流而下到了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平措旺傑進了蔣介石的中央政治學院,他進的是蒙藏委員會為培養蒙藏幹部而特設的班級。該校學生一律制服,軍事化管理。在這裡,平措旺傑學到了流利的漢語,還接受過蔣介石的檢閱。()


吳靜怡、張燕秋編著的《西藏之亂:掩蓋和扭曲的真相》出版,輯錄了不同角度的鮮為人知的資料。(明鏡出版社提供)
  抗戰爆發后,平措旺傑隨學校西撤。就在西撤的一路上,他第一次看到了政府的腐敗,民間的疾苦。年輕人對世間不公的憤怒,自然而然傾向開明的思潮。同時,日軍的入侵,讓平措旺傑心裡澎湃著報國的熱血。他說,他一方面有作為藏人的民族意識,要為藏人推翻軍閥劉文輝的統治,另一方面又有愛國熱情,愛的是大中國。他和另一個夥伴決定要去報名空軍。他們請假離校,前往長沙。一路上沒有錢,風餐露宿忍飢挨餓,他在中國社會的底層切身體驗到了巨大的貧富差距。窮人的悲慘艱苦,富人的奢侈驕慢,富人對窮人苦難的麻木和傲慢,這些刺激,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一個年輕人滋生革命情緒的溫床。()

  結果,他們沒有當成空軍,他在回校后對路途上見識貧富差別的一篇作文,卻引起有開明思想的老師賞識,介紹他閱讀政治書籍。由此,他走上了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道路。1939年,他在重慶的藏人夥伴里組織了西藏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叫做西藏共產主義革命小組。平措旺傑是西藏共產黨的開創者和組織者。那一年,平措旺傑才17歲。()

解放家鄉()

  整個四十年代,平措旺傑在展開革命活動,可是他的革命活動和當時的世界大勢相比,規模有限。他們和中國共產黨、蘇聯共產黨、印度共產黨都有過聯絡。他曾經前往拉薩,打算在拉薩建立共產黨組織,展開活動,可是不久就被拉薩的西藏政府驅逐出來。到1949年,解放軍進軍全國,他又一次返回家鄉巴塘,建立了中共康藏邊區黨工委和藏東青年團。在老家他組織了巴塘地下黨,一開始有十個成員。他打算配合解放軍,在康區的巴塘、理塘、德格、打箭爐等地組織起義,推翻劉文輝。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時的劉文輝,已經不是獨立於中央政府的地方軍閥,而是國民政府將康區劃出來,於1939年1月1日成立的西康省的省長,成了國民政府的「自己人」。而蒙藏委員會培養出來的藏族幹部平措旺傑,此時卻成了共產黨人,策動旨在推翻國民政府的革命。於是,在巴塘,兩邊人馬是老對頭,而在大局上的站位,卻已經全然改變了。()

  平措旺傑的起義沒有來得及舉行,劉文輝就投降了。為劉文輝一方管治巴塘的官員剛好是平措旺傑的一個叔叔。於是叔叔把政權交給了侄子,政權在叔侄之間和平轉移。巴塘就這樣和平解放了。()

  此時的平措旺傑意氣風發。他28歲,已經是有十年革命經歷的老革命家。他期待著一個新的時代將在藏人的康區開始,甚至將會在全西藏展開。()


刊登多篇獨家內幕報導的《多維月刊》2008年7月號日前出版。
  此後有一天,他收到了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的電報,要他立即到剛解放的重慶,向鄧小平和劉伯承報到。他說,他為「我們在巴塘的努力得到中國共產黨政府如此高層人士的認可而非常興奮」。()

  在重慶,他得知解放軍第18軍已經準備進軍西藏,而他是共產黨內漢藏兩種語言都流利的最高階幹部。組織上要他隨部隊解放西藏,他的任務是搞好和藏族上層人士的關係,向他們做宣傳,同時要讓解放軍了解西藏的文化風俗。賀龍和劉伯承還要他注意發現和培養藏族幹部。()

  他為自己能置身於如此偉大的歷史變革而驕傲,決心儘力而為。他的語言能力,他對藏人藏地的熟悉,確實是不可替代的。比如,他向鄧小平提出,藏區糧食有限,部隊必須帶糧進藏,切不可讓部隊自己就地解決糧草問題。又比如,他知道,搞好藏人上層關係,禮物很重要,於是他親手操辦置買禮品。他趕到打箭爐,召集以前地下黨的舊友,商討怎樣為解放軍組織氂牛運輸隊。為了解放軍進藏的第一仗,著名的昌都戰役,僅僅為運送物資去巴塘,他就親自組織了有十萬多頭氂牛的龐大運輸隊伍。()

  昌都一役,藏軍幾乎全軍覆滅。在隨後談判簽訂著名的十七條協議的過程中,平措旺傑起了重要作用。()

  (《多維月刊》,未完待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