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者訪談> 科學與神不在同一範疇-訪Bristol-Myers Squibb製藥公司余弟兄

[複製鏈接]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請問你所從事的專業是什麼?

我從蘭州大學化學系畢業后,於一九八六來美,九一年四月在俄勒岡(Oregon)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隨後到麻省理工學院作生物化學博士后研究。後來到波士頓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上班,現在位於新澤西州的 Bristol-Myers Squibb 製藥公司作研發工作。

2. 為什麼選擇學化學?

我小時候挨過餓,我最怕挨餓。上學以後就想,要學能讓人吃飽飯的知識。後來在學校里化學成績一直不錯,所以,從高中開始就想學化學。在此之前,一位生物老師給我們講解光合作用原理,我就想將來如果能作一個光合作用的板,上面照太陽,下面噴二氧化碳和水氣,藉助光合作用,麵粉就從一頭流下來,這多好,一下子就可以供應千家萬口,連地都不需要種了。我有著這麼一個異想天開的理想,就一直想研究光合作用。化學上,無機化學就是沒有生命,有機化學就是所謂的有生命,有生命在裡面。所以後來學化學就學有機化學。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沙發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09 | 只看該作者

3. 聽說你還未信主時,曾仔細查考「聖經里的科學」?

聖經創世記一章十一節講,神說,青草與菜蔬,果子各從其類。到創世記一章二十九至三十節神又說,將菜蔬和果子賜給人作食物,將青草賜給各樣飛禽走獸和爬物作食物。我就大大驚奇,這幾句話看似平常無奇,對我卻滿了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3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09 | 只看該作者
很早以前,我曾幻想讓人去吃草。因為蔬菜水果和種子需要勞苦種植,收穫不易。而草到處都有,資源極其豐富,若能作人的食物,人餓了,隨地抓一把草吃就可以了,這樣豈不就解決了人類生存的問題?後來作生物和化學研究才知道,原來青草與蔬菜水果和種子的確有許多成分是同樣的:纖維素、蛋白質、澱粉等等。在組成澱粉的多糖分子里,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化學鍵。但草里的該化學鍵朝上,只有牲畜能消化,人不能消化。必須化學鍵朝下的食物,人才能消化。人若以草為食物,就無法攝取從澱粉來的營養。當時我幻想破滅,極其失望,一直耿耿於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4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0 | 只看該作者
讀了這段聖經,豁然明白了兩點。第一,聖經是神的話,真是奧妙無窮。它超出科學,卻是可信的。試想,若不是人類在近代有一些關於草的知識,而我恰好學了一點關於草的知識,怎麼會明白聖經中關於食物的話的奧妙?宇宙中許多的事,人過去不明白,現在是明白了一些,但還有多少奧秘,科學仍不明白。我若因科學和自己的有限,就棄絕聖經,那是過於魯莽武斷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5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0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它使我相信,人的確應該是神造的,不是進化來的。若人是進化來的,那一定要經過作爬物和其它動物的階段。那麼,人就應該能夠吃草、消化草。但事實上,人不能以草為食物,也就說明人不可能是進化來的,而是從起初就受造成為人的,被命定吃不同於草的食物,起初吃菜蔬、果子,墮落後加上了吃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6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0 | 只看該作者
若再看看這一整幅圖畫,真讓人驚嘆。太陽供應地球能源,借著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轉化成碳水化合物,作全地一切動物的食物。植物攝取太陽能,動物從植物獲得能量,而人則作為神最高的造物,享受這合宜的動植物。一切高低有序,各從其類,真是奇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7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0 | 只看該作者
最超出人所思所想的是,聖經上講,義人的路象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箴四18)。到了新約,就更明確地講,我們要作世上的光(太五14),我們要象發光體顯在世界里,將神表明出來。這就是說,我們也要發光。太陽能和碳水化合物能夠讓我們繼續維持肉身的生命,但是這位主能讓我們得著創造太陽和萬物的神自己,得祂永遠的生命,發出神的光。聖經里這樣的話,真是叫人嘆服,這大好的喜訊,讓人無比珍賞、寶貴,讓人低頭敬拜神,接受這莫大的恩典,因喜樂而讚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8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1 | 只看該作者
我今天不再「考證」聖經里的科學,而是享受神自己作我的生命和一切的供應,因為那完全是在另一個範疇里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9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1 | 只看該作者

4.要相信一位看不見的神,是否有些不可思議?

神是人眼看不見的,也是人不可思議的。聖經也講明,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但是,不可思議的,並非不能接受的。搞科學的人,常提出並接受「不可思議的事」。質能互換即為一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0
hellman 發表於 2008-7-4 01:11 | 只看該作者
教會盡逼人家講活學活用的經驗體會.
就像文革時期一樣,非出畝產萬斤糧不可.
神跡見證就這樣產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1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hellman 的帖子

什麼時候被逼了?誰被逼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2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3 | 只看該作者
當我們從牛頓力學進到量子力學時,都會被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所吸引:E=Mc2。他是那樣簡單輕鬆、輕描淡寫地將質量和能量借著光速聯結起來了,當時真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我起初以為:質能互換就是任何物質的東西都可以看作是能量的一種表現方式。後來知道,愛因斯坦博士是在一個微觀的世界里來闡明質能互換,那是一個人眼不見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但人接受了。而且,他的理論也在實踐中得以證實,就是借著原子彈的爆炸讓我們知道質能互換的威力。原子核衰變會釋放巨大的能量,原子核聚變也會是如此,比如太陽能就是聚變產生的。所以,人類不但有了原子彈,更有了氫彈和中子彈,同時有了可以利用的核能。我們若以一克(1 gram)原子核質量變化為例,它釋放出的能量會燒開多少室溫的水?答案是四百餘噸,或四億克水。藉此我們就知道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的級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3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3 | 只看該作者
但這樣驚人的能量,這樣能將高樓大廈瞬間夷為平地的能量,竟是存在於小小的原子核里。而原子之微小,我們只好用一毫米的一億分之一(10-8 )的單位來描述。我們的頭髮粗細以毫米計,可以想象一個原子會是何等的小!而原子雖小,「五臟俱全」。原子是由電子和原子核所組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所組成;原子核的「尺寸」是一毫米的一萬億分之一(10-12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4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3 | 只看該作者
又比如我們呼吸的氧氣,其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組成。每一個氧原子又是由八個電子、八個質子和八個中子所組成。若再向更「微觀」分,就只好請教核物理專家了。在如此微小的「空間」里,電子帶負電荷,質子帶正電荷。若在一般情形下,正負相吸,會中和而釋放出能量。但在如此狹窄的空間里,電子竟和質子「 相安無事」,構成了如此紛紜複雜的宇宙萬物。難以理喻,這樣巨大的能量是如何「包裝」在如此微小的原子核里?又是何以維持如此高能量的微粒子在如此小的空間里「相安無事」?對每一個學習自然科學的人來說,開始都需要憑信心跨越這一個「不可思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5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4 | 只看該作者
5.前面你說,「不再『考證』聖經里的科學,而是享受神自己作我的生命和一切的供應,因為那完全是在另一個範疇里的事。」請問什麼是「另一個範疇的事」?

這另一個範疇就是靈。我們都知道人有一個有形的、物質的身體,還有一個看不見的「精神」的部分,就是魂─包括人的心思、意志和情感。但人還有另一個部分,是隱藏最深,也是最緊要的,就是靈。因此,人是有三部分的:靈、魂、體,其中以靈為最高。很多人不知道人有靈,但不知道並不等於沒有。不論人知不知道靈,靈仍然在人裡面盡功用。人的靈有三方面功能:良心、直覺與交通。人作了錯事,受良心(conscience)責備,雖心思頭腦仍要辯解,但人仍覺不安。這說明良心不同於心思頭腦,是更深的,也是最高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6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4 | 只看該作者
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尤其是進行創造性高難度科學研究時,常常不自覺會用到靈,就是用到靈直覺的功能。直覺英文叫 intuition,也就是人常說的 God's feeling。直覺告訴人的,在人看來,常是不合邏輯。有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例如南加州大學的 George Olah,或加州理工大學的 Linus Pauling 和 Rudolph Marcus 等,他們當初的發現都是靠直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7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4 | 只看該作者
George Olah 在五十年代從事使他得諾貝爾獎的研究工作時發現,確定有那麼一個東西,可無論如何就是想不出是個什麼。最後他的一個學生無意中說,是不是某個東西?George Olah 當時卻說不可能。因為學生所說的那個東西,照著當時的化學界知識是完全找不到根據的,是荒誕不經的。但在大約十年之後,發現果然是那麼回事,就是那個學生講的那個東西。一九九四年 George Olah 得到諾貝爾獎,他在得獎的演講時說,千萬不要低估任何一個人的直覺 (never look down upon anybody's intuition)。這個直覺是靈里的故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8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4 | 只看該作者
但人的靈最重要的功用乃是交通(fellowship),就是在靈里與靈交流、來往、分享。可惜人墮落了,離棄神,靈就失去了與神交通的功能,就是聖經里所說的「 靈死了」。今天醫學上定義死亡,最基本的仍是指人失去與外界的交通與聯絡。已經腦死亡的人,醫院可以用機器維持這人的呼吸、心跳,但這人實際上是個「 活死人」。從屬靈上,從與神的關係上講,靈未重生,未恢復與神交通的人,也是屬靈的「活死人」。這樣的人,其良心與直覺的功用是非常低而淺的,不敏銳。而從神的靈重生,有神的靈在裡面的人,因著恢復與神的交通,就能開始知道神的事,而其良心與直覺也會因此逐漸加強,以至非常敏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9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5 | 只看該作者
神是靈,神的事是在靈的範疇。我們單用頭腦,依靠我們有限的年日,有限的知識,是無法認識神的。需要首先從靈得重生,恢復靈的交通,才能認識神。需要進入到神的領域裡面,你才能看見祂領域裡的奧秘。前面提到的經節林前二章九節講,人看不見,也想不到神的事,但緊接著的經節就告訴我們,但神借著那靈向我們啟示了,因為那靈參透萬事,甚至連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這就是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20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1:15 | 只看該作者
今天,太空望遠鏡送得非常高,到三百多英哩以上,它所看見的和我們在地上所看見的不一樣。我們飛到洛杉磯,從飛機上往下看,一片燈火,想要找一個弟兄的家,沒有地址,沒有地圖,根本無法找。但我若說,我找不到,因此這裡沒有這個弟兄的家,眾人都會笑我頭腦有問題。不是問題沒有答案,而是我們很多時候被一種無知或偏見所蒙蔽。很多時候,人對不理解的東西就不同意,對看不見的東西就不承認其存在,這是掩耳盜鈴!這種情形很多,在科學界里這種情形也是非常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