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者訪談> 探索物理世界 洞察宇宙奧秘─訪UC Berkeley與UC Merced教授喬弟兄

[複製鏈接]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ucmerced.edu/faculty/facultybio.asp?facultyid=58

一 可否談談你小時候的生活背景及求學過程?

我(R. Y. Chiao) 於一九四○年出生在香港,那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我祖籍山西祁縣喬家堡,早年喬家是有名的富商,開辦中國最早的錢莊(當時稱為票號)。

在我出生那年,父親一人趕往重慶國民政府任職,母親和我留在香港,因為父親認為香港是英屬地區,受英國強大海軍的保護,不致遭到戰火。未料日本人還是侵佔了香港。我和母親在香港滯留了兩年,隨後到四川與父親團聚。在重慶,為避免日本人的空襲,我們一直住在鄉下,小學的頭幾年我就是在那裡度過的。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我們全家遷至上海住了兩年,我有機會學習英文。一九四七年全家又隨父親移民來到了美國,定居在紐約,直到我十七歲時進了普林斯頓大學讀書。

父親曾在美國就讀於歐柏林(Oberlin)大學。歐柏林大學一度派遣過很多傳教士到山西我家鄉所在的縣城。當時因義和團之亂,許多傳教士被殺殉道,中國政府賠給美國的部分庚子賠款被用作給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我父親是中國最早一批赴美的留學生之一。因為父親在二十年代來美國讀書時,結交過一些朋友,我們全家在四十年代末得以順利從中國移民到美國。

[ 本帖最後由 aawang 於 2008-7-3 02:39 編輯 ]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沙發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2:15 | 只看該作者

二 請談談你是如何接觸到福音,又是如何信主的?

那真是神主宰的安排,使我在讀普林斯頓大學時,遇到了一對住在紐約的梁醫生夫婦。他們是在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讀書時,因三十年代煙台召會大復興被興起,從此就一直緊緊跟隨倪弟兄、李弟兄這分職事。

有次,梁醫生夫婦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家聚會,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福音。聚會中我們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裡面講到基督。當時我很希奇:以賽亞書是舊約里的一卷書,寫於約主前八百年。然而在這卷書里,卻有多處清楚地預言到耶穌基督的出生、生活並祂死與復活的各方面!

從那以後,我開始讀聖經,越讀聖經,我就越發寶愛聖經。不久我因著以賽亞書五十三章五節的話就得救了。那裡說:「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創,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基督原是代替我們這些罪人受死。我們是死的(弗二1),但基督受死的苦醫治了我們的死亡,使我們得在祂的復活里活著。

當時的我還很年輕,對這些話似懂非懂,但這話給我的衝擊卻很深。直到現在,事隔半個多世紀,每次讀到這裡,經文中的「我們」都會立刻變成「我」,彷彿是神在面對面對我一人說話。聖經對我來說,不再是白紙黑字,而是又活又真的話,能達到人最深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3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2:28 | 只看該作者

三 你得救后,對主有什麼特別的經歷?

一九五七年夏,李常受弟兄第一次來紐約帶領聚會時,我有幸參與了相關服事。我還一直記得與李弟兄一起禱告的情形,非常的好。李弟兄總是鼓勵我多禱告,多操練我們調和的靈,我從他得到了很大的鼓勵和幫助。

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前夕,是我最掙扎的時候,象一般年輕人一樣,面臨前途的選擇。我雖然剛得救不久,但對主非常有心,很想一生服事主。有的弟兄姊妹有個宗教的觀念,以為服事主就要去讀神學院,因此就給我這樣的建議。

當時我對物理也有極深的興趣,心想若要從事物理研究,就可能無法服事主了。而服事主確又是我的心愿,為此我常常到主面前懇切尋求,對主說,「主啊,我願將自己交在你的手中。我很想去神學院學習聖經,但我不清楚這是否是你的意願。你若引領我走科學研究的路,就請給我外面環境的印證。」

於是,我申請了一所最難進入的學校,並且直接攻讀博士學位。我心想,如果能進入這所學校,就是主給我外面的印證。後來,麻省理工學院錄取了我。那時,我裡面有了清楚的肯定,這是主的安排。從那以後,主對我就一直是非常鮮活,非常實際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4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2:29 | 只看該作者

四 你在物理研究上的成就,得益於哪些教授的指導?

在神主宰的安排下,我求學的過程中,兩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對我有很深遠的影響。一位是在普林斯頓大學指導我作畢業論文的教授,理論物理學家John Archibald Wheeler。他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對黑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加深了人類對黑洞的理解。Wheeler教授為我後來的物理研究,在理論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我曾參與過他一些著作的編撰,二○○一年,也在表彰他的學術成就和生平事迹的書里,應邀有分於其中一個章節的寫作。

另一位是Charles Hard Townes,是我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的指導教授,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作為激光的發明者,他獲得一九六四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他的指導下,我成功研究出利用石英獲取一種聲波激光(Sound-Wave Laser)的方法。

博士畢業后,我在麻省理工學院留校任教兩年。一九六七年我轉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任教,時近四十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5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6:43 | 只看該作者

五 科學研究對認識神有幫助嗎?

在我的經歷中, 科學與信仰之間有緊密聯繫,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正如希伯來書十一章三節所說,「我們因著信,知道宇宙是憑神的話結構起來的」。現在天體物理研究也證明,宇宙是有它獨一的起源。科學的目標是為更深地明白宇宙和它一切的現象,信仰則取決於明白宇宙和它一切現象的意義和對造物主的認識。此外,信仰也使我能在科學領域堅定持續地探索、尋求,不受挫折。

當然,科學是對客觀事物的發現和描述,是相對主觀的。人用各種方法,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宇宙客觀的事實,然後照著所看見、所理解的去描述它們。一如我們屬靈的經歷,就是對神聖客觀存在的事實而有的主觀經歷。

李弟兄用「照相」作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我們的眼睛好比是鏡頭,將外部客觀的物體實化在我們的視網膜上,就成為我們所看見的主觀的像。

科學需要一直尋求,發現,看見,在屬靈上也是如此。重要的科學發現主要是靠科學家在科學知識領域裡的直覺;屬靈上的看見則是在靈的領域裡,在人的靈里受聖靈的啟示。科學研究需要契而不舍;屬靈的經歷和看見則需要不住地禱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6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6:44 | 只看該作者

六 科學和信仰是否衝突?

有些人說科學與信仰是衝突的,我完全無法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事實恰恰相反。你如果真的認識科學,當你真正思考宇宙最終極的起源時,你不得不承認你面對的是造物主,而你所見的宇宙,正在傳揚神的榮耀。

一個對科學有深入認識的人,絕不會輕易地說,科學抵擋信仰。真正有水平的科學家是很謙卑的,物理學不能解釋自然的本質是什麼,物理學只不過是人類對自然界觀察的描述而已。所以不論我們採用哪一種描述的方法,來尋求對物質世界的理解,我們所得到的不過是以我們可理解的方式,對物質世界所作的描述。

就我們的能力所及,我們所作的描述只不過是逼近物質世界的本身,而不可能是真實物質世界的本質。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物質世界一直存在著,就看我們採用何種描述方法去描述它罷了。對於它的本質則須憑信心和啟示來認識。故此,科學和信仰是不衝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7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6:45 | 只看該作者

七 請再談談你在科研領域中的信仰生活

自從得救以來,我一直認為,主救了我,必有祂的目的。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知道,一個受造、蒙恩的人應當認識神對他的心意,這認識於他的一生是十分的重要。物理是研究神所創造自然世界的一門學問,當我們深入觀察研究的時候,可以看到神在造物中,處處留下祂自己的印記。

我只舉一個例子。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補充定則(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的效應。該定則認為,一切物體都有兩性,比如光同時具有粒子和波的性質,其表現取決於探測的方式。在量子力學中,當你探測光的時候,它會立即局域化為光子;然而同時它又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

因著經常讀經和我對「補充定則」的認識,我清楚地蒙啟示,看見基督是神,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是「神」,祂無處不在,就如同波是無法「局域化」的;是「人」,祂乃是在二千年前,「局域化」在地上,使人可以看見祂,摸到祂。對我來說,物理世界的波和粒子,是幫助我認識基督神人二性的一幅很好的圖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8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6:46 | 只看該作者

八 請問你為什麼從UC Berkeley轉到UC Merced?

加州大學的總校長很慷慨地頒給我一筆基金,要我在UC Merced創辦一個新的實驗室,並加強該校的物理研究與教學。從大學時代,我就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很感興趣,一直想作一些研究,解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中的矛盾,使二者統一起來。

愛因斯坦預言過一種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上個世紀許多物理精英為此投注了無數的心血,卻一直無法觀測或控制。我考慮用量子力學原理將電磁波轉換成引力波,用普朗克質量單位的帶電子超流氦(Superfluid Helium)作成相關量子物體(液滴),並振動它。其電荷和質量的運動,會導致附近另一超流氦液滴的電荷和質量也隨之運動。通過這種方式,引力波就可以被探測到。

如果實驗成功,這將為人類開闢一個新的無線通訊領域。它優於普通無線電波的地方在於,它能穿透普通無線電波無法穿透的地心,地心對它的傳導是透明無阻的。借著直接向地心發射此波,我們可以實現從美國直接到中國的通訊。這種引力波以光速傳播,產生與接收的方式獨一無二,因此很難受到其他形式之波的干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9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6:47 | 只看該作者

九 你是如何向學生傳福音的?

我對校園福音一直有負擔,七十年代曾到北美一些校園傳福音。在UC Berkeley,我是校園基督徒社團的指導教授,主要是配合校園福音隊的福音工作。我有很多機會可以和學生交談,尤其在辦公時間,我會向他們傳福音。

UC Merced是一個新校園,我們預備在校園附近有家聚會,可以邀請學生來愛筵,聽福音。在校園裡接觸學生時,我會抓住時機與學生談福音。向身邊的人傳福音是每一個基督徒應該作,也作得到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0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3 06: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5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11
平安中國 發表於 2008-7-4 23:19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