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處惹塵埃

[複製鏈接]

3

主題

35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平安中國 發表於 2008-6-28 1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凈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沙發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6-28 2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xygame 的帖子

為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3
sumw 發表於 2008-6-28 2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xygame 的帖子

請  xygame  多多指教,  萬勿忽悠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4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6-28 23:5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這個帖子,前不久就在這個論壇里出現過。我記得還花了一些力氣打字回帖,可是找不到了。再做一遍解釋,實在不覺得有多大的意義。禪宗本來是不立文字的宗門,是以心印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得已用文字就必須雙方都是有多年參禪功夫的互相才有可能點醒。最最起碼也要是學佛有基礎的才知道大概是指什麼,不然就叫做野狐禪。

貼中的「佛對我說,佛說,佛又說」的話,是哪一部經典里的?要不是瞎編,要不是見魔,那有什麼可以評論的呢?

[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08-6-28 23:5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5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6-28 23:52 | 只看該作者


太高深了,根本沒看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6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9 0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xygame 的帖子

什麼叫隨?怎麼個隨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7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6-29 00: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6-29 00:09 發表
什麼叫隨?怎麼個隨法?


大概是那位兄弟少打了一個「不」字。
應該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看到念頭起來,就是覺的作用,覺了就不跟隨著它去了。返回自性清凈中,常此練習,妄念與本性猶如花對鏡雁過空,了了分明確不留痕迹。這是止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8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0: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一說實相 於 2008-6-29 00:22 發表
大概是那位兄弟少打了一個「不」字。
應該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看到念頭起來,就是覺的作用,覺了就不跟隨著它去了。返回自性清凈中,常此練習,妄念與本性猶如花對鏡雁過空,了了分明確不留痕迹。這是止 ...


不隨也是隨啊,呵呵,不是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9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9 0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樓 xygame 的帖子

噢,我一向看不起南老。麻煩你簡述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0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9 0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樓 xygame 的帖子

不是你在教人隨么?怎麼個隨法,你倒是說說看啊?再說了,看不起南老就是不關心自己的修行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1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9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樓 xygame 的帖子

唉……
原帖由 xygame 於 2008-6-29 00:01 發表
拿靜坐來說,要想入靜,雜念來了最好是隨,而不是生出一個念去把雜念壓下去。塵本來就是由心生,去拂拭的念頭也是塵,心需要拂拭才能凈么?心本來就是凈的,用不幹凈的東西去擦,只能越擦越不幹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2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9 0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樓 xygame 的帖子

行啦,就此打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5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13
 樓主| 平安中國 發表於 2008-6-29 15:38 | 只看該作者
禪宗,挺感興趣的,只是好像越想越不明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
chico 發表於 2008-6-29 21:47 | 只看該作者
佛法不是用來說的,辯論的,是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為的。所以說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
禪宗大德的那些話,都是同特定對象講的。沒有開悟的人,怎麼解釋都都不對,因為任何解釋都落到意識里去了。對錯的關鍵是自己有沒有明心見性。
佛是覺悟的人,能覺。法是覺悟的對象,所覺。佛法里能覺和所覺是一不是二。啥時候把這個參透了,就進佛門了。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6-29 21:55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15
metrotown 發表於 2008-7-3 02:17 | 只看該作者
我侍立佛陀身邊多時。

那日見你第一次來參拜,你對佛陀說:「佛祖,我有心參禪,但自知內心污穢充滿,塵垢深厚。象我這樣的人,要如何才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呢?」我說:「盲人不見太陽,污水不映月光,非日月之咎。你試著把內心的污垢打掃乾淨,佛性自然而然就會彰顯。」佛無語。

第二次,你又來參拜佛陀,說:「我的內心已然塵垢盡除,凈相朗朗,但為何還是不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呢?」我說,「凈垢相待而立,有垢方能有凈,無垢則無凈,無凈則無無凈。心性本凈,妄立凈相,是以成錯。」佛無語。

許多時日過去了,你第三次來參拜佛陀。我以為你又有什麼問題要問,但你只是在佛前拜下,然後又立起,一言不發。佛陀向你伸出一指,你微微一笑,轉身離去。我愕然,忙問佛陀此為何意,佛陀說,「不可說,不可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16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7-3 07:26 | 只看該作者
哈哈,玄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chico 發表於 2008-7-3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樓 metrotown 的帖子

一指禪。
看來還真應了那句話,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7-3 09:08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8
chico 發表於 2008-7-3 09:16 | 只看該作者
金華俱胝禪師的道場里,有一天,時近黃昏,天上下著毛毛細雨,一位名叫實際的比丘尼來到庵里,她不經通報,也不脫笠,逕自進入禪堂,持著錫杖,繞俱胝禪師禪座三匝,道:「你說得有道理,我就脫下斗笠。」
  她一連問了三次,俱胝禪師一時不知所以,連一句話也答不出。實際比丘尼生了氣,便拂袖欲去,俱胝禪師只覺慚愧,就禮貌地說道:「天色已暗,且留一宿吧!」
  實際比丘尼停下腳步道:「你說得有理,我就留下來。」
  俱胝禪師仍不知該如何回答,才是說得有理。
  後來,天龍禪師光臨到此,俱胝禪師就把實際比丘尼問話的經過來請示天龍禪師。天龍禪師豎起了一根指頭開示他,俱胝當下大悟。
  從此以後,俱胝禪師凡是遇到有人請示佛法禪道,他便豎起一根指頭,學者都能因此有所契悟,因此「俱胝一指」,相當有名。
  在俱胝禪師座下,有個沙彌也學老師的樣子,凡是求道者,只要俱胝禪師不在,也不管人家問他的是什麼,他也學著師父豎起一根指頭。有一天,俱胝就將沙彌叫到法堂,問道:「你也懂得佛法?」
  沙彌道:「懂得!」
  俱胝禪師道:「如何是佛?」
  沙彌很自然的又豎起一根指頭,俱胝禪師便拿起剪刀將沙彌的手指剪斷,沙彌痛得大聲怪叫,俱胝禪師就喝道:「你再說明一下,如何是佛?」
  沙彌自然地想再舉起一指,猛然不見指頭,當下大悟。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19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7-4 07:13 | 只看該作者
本來無一物,剪了就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20
metrotown 發表於 2008-7-5 04:01 | 只看該作者
本來無一物,剪了同未剪。
聖僧以力證,凡夫但空言。
此中妙理趣,外道難曉解。
若能無妄心,天路在眼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