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看«我們仨»,邂逅中國真文人

[複製鏈接]

23

主題

39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禪花默照 發表於 2008-6-16 17: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楊絳寫得«我們仨»已出版五年了,早就聽說,回國時也在書店看到,但是從沒想到要去讀它。書店是我的心靈天堂,每次走進天堂我都會呆很久,最後總會一疊書在懷裡折磨我做選擇,買哪些?哪些要放回?我從來沒有拿起過那本被炒得很火的«我們仨»翻翻,因為不喜歡跟隨閱讀潮流,喜歡自己去尋找文字愛人。

上個周末到一對中國夫妻家裡做客,我看見她家的書櫃里居然有那麼多的中文書籍,心像被暖潮引著奔過去,手已經打開櫃門了,突然想起還沒徵得主人同意,扶著半開的櫃門問主人:「我可以打開看看嗎?」主人笑說:「當然可以」。我把櫃門向兩邊完全敞開,自己近近地站在書架前,上下來回看那上百本書的書名,不敢輕易去拿到手上翻,怕一拿到手就不肯放回去,不是在書店,向別人借書和自己買書是不一樣的。書架上大多數都是近年新出的書,於我陌生遙遠。朋友看我舉手小心猶豫,就向我推薦這書那書,我照著她的推薦拿了幾本翻翻又放下,到底還是拿了那些我看過的書,沈從文的散文、王小波的雜文等,心靈熟悉的文字更讓我想要一再回味。

楊絳那本«我們仨»我也看見了,還是沒有去拿它,選好書要關上櫃門時,朋友拿下«我們仨»遞到我手裡,說:「這本書寫得很好,值得一看。」 不想一再拒絕朋友推薦的書,因為還想再來借書,無法再躲過«我們仨»,把«我們仨»就帶回家了。 先看的是王小波的那本«我的精神家園»,看了幾篇后,用書籤夾好閱讀頁數,就拿起«我們仨»來看。

看到自己想停的時候,已與楊絳一起游完了「萬里長夢」,古驛道上的夢境翻湧我的內心淚滾滾、情滔滔,我躲避楊絳太久,否則她早就成為我的文字偶像,像張恨水、像路遙,把中國文字用得最樸實、最簡練、最乾淨、最老到、最隨意、最感人,卻最不留造文字的痕迹,文章做到極處就是這樣:平淡,味卻最濃,經得起一再回味。她寫:「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就是這樣樸素而洞悉世間幸福平凡的智慧文字,一次次洗我心靈,越讀,我就越被他們仨世間難得的凡志素心感動,像被泡在一池脫俗歸朴的文字溫水裡,每一寸肌膚都是溫暖、都是放鬆、都是享受,文字到家,心也到家。«我們仨»的家雖然散了,卻留給了世間一個最讓人嚮往的幸福百姓家庭。

看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那些巨匠,他們的文字功底是當代文人不能比得,因為他們不像當代文人那樣容易墮落,稍微有一點誘惑和動蕩,文字就失去了骨氣和靈氣。 他們經歷過戰亂、經歷過留學、經歷過文革、經歷過改革開放,他們的學識和人生經歷比當代文人更底子深厚、閱歷廣博,但是他們沒有像當代文人一樣,一出名就變得造作自傲,忘了做文人的本份。我對像楊絳這樣的中國文學國寶無比敬仰,因為他們一直堅持不辜負中國文化給予他們滋養和熏陶,他們對中國文字的熱愛是執著堅貞的,對中國文字的運用是君子式的尊重和坦蕩,他們才真正配得起中國文人的稱呼,不屈不媚、本份做人、本色走筆,多厚重的文學基底都不張揚於字,自成一派獨家文風,只為不辱自家文字成他家哈巴狗。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8-6-17 02:18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0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