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羽:記者徐娜不是逃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6-16 1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羽博客截圖。


  有些話很早就想說了,但一直猶豫不絕。並不怕自己迎來一片罵聲,而是擔心舊事重提給這個女孩帶來新的傷害。

  最終使我下決心把要說的話說出來,是因為就在昨天,一位有日不見的朋友還在向我詢問當時的情況,我認真的向他解釋當時的狀況不是象網民所推想評論的那樣,這種解釋我已進行了很多回。原以為時間的流逝會沖淡人們的情緒和記憶,但我發現即使這樣,一旦人們想起,記憶仍是黑色的,無論是觀眾還是徐娜本人。我很難想像這段時間徐娜如何面對周圍熟悉與陌生的人。於她這肯定是一段極其灰暗的時光。

  我一遍遍問自己,為什麼要寫出來?每一次的答案都是:我要保護一個和我進行了連線報道的女孩子的成長,我要維護我的同事的尊嚴。於是,我決定下筆。

  首先想向徐娜道歉,沒有徵得你的同意,我也確實不知如何徵求你的意見,就做出這樣自以為是的舉動,但我相信帶來的影響應該是善意的。

  徐娜是我新聞專題部的同事,但我並不認識她,從未有過合作和交道,說來可笑我是從網上才第一次看到她的容貌。她原來是《社會紀錄》的編導,相信很多人看過這擋由阿丘主持的欄目,這是一擋我喜愛和尊重的欄目,它的視角和表達與央視固有的語言體系很不同,更多元,更感性,更現代。在經費緊,任務重的壓力下,幾十個從業資歷並不深的年輕編導超負荷的運轉著它,徐娜就是其中一位。

  我平時上網只看新聞,不看論壇。是事發幾天後朋友的一個電話,才讓我去看到網上對於徐娜鋪天蓋地的貶損和謾罵。

  讓我們回到那一天吧,5月13日晚,我和董倩在演播室主持。連線內容恕不再贅述,網上隨處可查。

  首先想說的是,徐娜的報道是不合格的。因為在當時,信息有限而人們極度關注的情況下,作為現場記者應盡量收集一切相關信息,同時包括現場描述,人物採訪,都可以作為報道內容,做到有點有面。但顯然,徐娜的報道信息貧乏而模糊,更多的是模稜兩可的個人感受和判斷。

  究其原因,這首先是因為徐娜從沒有這樣的剛性新聞的現場報道經歷,也缺少這樣的訓練,她更多的是從事軟性人文故事的紀錄與表述。其次是災情緊急,在巨大的壓力下,準備不足。

  捫心自問,經歷了多次大型直播,自詡為身經百戰的我,在這次直播中不也口誤頻頻嗎?但這只是失誤的原因,不是可以原諒的理由,出色的完成報道是我們的職責,就象農民要種好田一樣。

  在這裡我鄭重的向觀眾朋友道歉,感謝所有指出我不足的朋友。謝謝。

  但我要強調的是,業務失准不是職業操守失准,更不是道德情操失准。

  徐娜不是逃兵。

  必須澄清集中在徐娜身上的兩個誤會:

  一,逃兵,從都江堰救援現場逃回成都賓館里享福。

  當時都江堰所有信號中斷,無法進行連線。而且當時所有拍完的新聞片,都是記者從災區緊急趕回成都從川台傳送回北京,第一時間播出。那時徐娜就是在完成這樣的任務。由於能回到成都,有條件進行電話連線,又去過現場,她被臨時通知擔當報道。這也是她準備不足的原因之一。

  不巧的是,由於情況緊急和混亂,導播通知主持人的原話就是「連線在都江堰聚源中學的徐娜」,導播室里緊張嘈雜,信息紛亂,前方信息什麼時間到就力爭同步傳遞給觀眾,我想導播都未必了解徐娜在哪,只知道她要報道都江堰的情況。所以當主持人得知她在成都時大感意外,自然的就追問出了「你不是在都江堰嗎?怎麼回成都了?」其實講明情況也是有效信息,可惜徐娜沒有給出清晰滿意的答覆,她不可能意識到危險也沒有保護好自己。也許她也在納悶你們不知到我在成都嗎?這和她經驗不足有關。

  二,冷漠,地震發生30多個小時就說聚源中學的救援已接近尾聲。

  沒有新聞現場報道經驗的她在表達自己的感性判斷,而非客觀理性判斷。關注直播的朋友都看到了,其實在早期被廢墟掩埋較淺的倖存者得救之後,在小山一樣的廢墟下尋找到一個生命訊息是一件艱難的事,而現場並不象人們想像的那樣緊張激烈,沒有場面上的張力,而是內心的緊張與行動上的細緻。這就是當時現場的情況。顯然,徐娜用個人感性的判斷「接近尾聲」來概括這種情形是犯了嚴重錯誤。可惜,當主持人進一步追問,她沒有抓住機會彌補反而更加慌亂。

  但錯誤的表達並不是源於內心的冷漠,而是缺少知識儲備和現場經驗。

  她是我台最早趕往災區的記者之一,在那裡同樣廢寢忘食,身心疲憊。即使在後來承受著難以想像的心理壓力下,她仍在夜以繼日的編輯抗震救災的節目,雖然這一點兒也改變不了她在公眾中的印象。

  我敬重這次我們所有在災區的記者,他們中有大家熟悉的張泉靈,李小萌,冀惠彥,白岩松,董倩,張萌……而更多的是大家叫不上名字的,他們所付出的超過任何一個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他們曾冒著大雨徹夜蹲座在路旁,僅有的雨披包住了機器;他們曾跟救援部隊一起冒著餘震和塌方,爬行在扭曲的山路上;他們同樣缺眠少吃,精疲力竭,他們同樣踏著廢墟屍體,睡在硬地帳篷,他們同樣流乾眼淚,心力憔悴,他們同樣在戰鬥,在紀錄,在傳遞……

  請接受我的敬意,我的同事,我的兄弟姐妹!

  包括徐娜,雖然這次你不夠出色,但你是他們的一員。期待著你,下一次能夠出色。

  也請觀眾給徐娜寬容和機會,她不是壞人,她還在成長。你們的批評也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輿論如刀,殺人不見血,解除誤會了就不要再謾罵。

  我十分理解在那樣一個敏感和脆弱的時刻,觀眾的情緒宣洩。面臨國難,我們情同此心。

  但我知道有時候網路上的不明就裡,不求甚解,甚至是斷章取義的傳播感染,會掀起非理性的滔天洪水。

  我不知道我這篇文章所面臨的命運,如果有人想罵,那就罵吧,我只期待至少一個人的理解,那就是徐娜。


當日直播連線電視截屏


  ■事件回顧

  徐娜尷尬面對連線

  512汶川地震發生后,徐娜是央視第二批赴四川採訪的記者之一。5月13日,央視新聞頻道現場直播抗震救災節目,內容是連線前方記者,主持人撥通了記者徐娜的電話,詢問她關於都江堰聚源鎮中學救災工作,電話中徐娜說自己其實是在成都的酒店裡連線,對聚源中學的救災情況也支支吾吾無法回答,整個連線過程中,徐娜記者「呃……」「我覺得」「大概」屢次出現,這種完全憑藉主觀回答問題的方式不僅讓主持人有些不耐煩,也讓網友的憤怒達到了頂點,網友紛紛發帖譴責徐娜,強烈要求央視立即開除她。

  不到24小時,網友將這段連線視頻和文字發到各大論壇,聲討「逃兵」徐娜。而徐娜更是被網友進行了「搜索」,其身份、年齡以及畢業院校、手機號碼公布在網路上。此後,徐娜再沒有出現在央視直播抗震救災節目中。

  ■網友質疑

  徐娜四點不夠敬業

  一、她是當時全國赴川記者中承認在酒店入住、辦公的唯一一名記者,其後,央視宣布其四川轉播總指揮部位於防震棚中。

  二、在地震初期交通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在當地政府的協調幫助下第一時間抵達都江堰聚源中學救援現場採訪,卻在第一時間返回成都酒店,被眾多網友稱為「臨陣脫逃」。當央視直播節目主持人問及「為何返回成都,難道再沒有採訪目標時」,其無法答覆。

  三、徐娜稱「聚源中學救援工作已接近尾聲」。當時該學校救援工作才剛剛展開,幾百名學生被壓在廢墟內,無數家屬聚集在廢墟旁焦急等待新的救援消息。

  四、主持人問其為何稱「接近尾聲」的原因時,徐娜稱當時現場已基本恢復正常,秩序井然。

  ■事件反應央視:徐娜當天的任務並非連線

  昨日,記者試圖採訪央視新聞中心主任梁曉濤,對此事他不願意回應。不過記者採訪了一位央視新聞部的工作人員,他向記者講述了當天連線徐娜的情況。「之所以連線徐娜,是因為當天下午,溫家寶總理剛剛視察過聚源中學,徐娜恰好在那裡採訪。當時都江堰沒有轉播車,徐娜負責把採集到的視頻帶到成都傳回北京,等她從都江堰趕回成都的時候,任務變成了連線。主持人對徐娜的提問是聚源中學的救災情況,而徐娜在聚源中學的採訪任務是『通過人性挖掘災難中的故事』,並不負責那裡的救災報道情況。」

  有消息稱,目前徐娜已離開央視,但央視新聞部對此事未有回應。

[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08-6-16 11:17 編輯 ]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6

主題

228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66
沙發
sxmldz123 發表於 2008-6-16 19:16 | 只看該作者
豬八戒說:徐娜不是逃兵,水均益不是逃兵....張羽的同事們都不是逃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