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談什麼?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6-13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譚晶晶 侯麗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美雙方商定,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於6月17日至18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舉行。

    秦剛介紹說,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將分別作為胡錦濤主席和布希總統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此次對話,兩國政府相關部門的部長和高級官員將參加。 [新聞鏈接:中美將舉行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

    不經意間,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又將第四次拉開帷幕。專家表示,在當前的特定時期,中美通過本次對話會在貿易、能源等「傳統」議題上會有更深入的探討和合作,與此同時,美元匯率、雙邊投資以及如何讓戰略對話機制長久化等也會成為雙方關注的新熱點。     

  美元、投資或成新熱點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人民幣、貿易等傳統的話題,本次的對話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熱點,比如美元匯率。美元貶值本不是什麼新話題,不過,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連續降息,而美國經濟前景也持續惡化,這些均導致了美元的進一步走軟,並一度創出歷史新低。歐元對美元甚至突破1.60大關,美元對日元則跌破100整數關口,而美元的走軟也給人民幣增加了更大的升值壓力。

    事實上,在4月份出席IMF和世行春季年會期間,中國官員就公開對美國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提出質疑。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在發言時表示,IMF和世行應敦促發達國家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消除金融危機,實施負責任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李勇還警告說,從中長期看,美國和其他幾大經濟體旨在抑制信貸危機的降息舉措,可能會導致全球流動性持續過剩。

    專家指出,從中美雙方的立場出發,美元都已到了不能再跌的地步。「現在次貸危機對金融機構的最嚴重衝擊似乎暫告一段落,進一步在金融領域擴散的風險已不大,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徐明棋說。

    專家表示,現在美國政府已經是時候發出支持美元的信號,而最近包括保爾森和伯南克的表態也都證明了這一點。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則指出,以往開戰略對話都是美國施壓人民幣,但這次中國對美元持續貶值肯定會有反應。王勇表示,「針對美元問題,中美可能『籠統』地提到,比如要求改善宏觀經濟、要求進一步出台穩定經濟或是能夠穩定投資者預期的措施,但是很難得出具體的結論。」

    除了美元之外,投資也可能是中美近期關注的熱點。「我認為,在本次會議上,美方有可能會提出一個長期的投資雙邊協定,中方也可能有所回應。」王勇說。他最近接觸了霍爾默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任等多位高官,這些人都不約而同談到了投資問題。     

  為對話機制的未來打算

    專家還注意到,美國今年的大選給戰略對話機制前景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因此,如何確保將這一利在上方的溝通機制順利地傳到「下一棒」,也將是本月會議的一大課題。

    徐明棋指出,本次對話很可能是保爾森團隊與中方進行的最後一次戰略經濟對話,因為下一屆對話按計劃要到年底,屆時布希政府可能已經下台。

    分析人士認為,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儘管也有一些人事變動,但中國政府旨在保持雙邊對話機制連續性的決心不會受到影響。不過,從目前美方傳遞出的信號來看,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似乎都不會輕易地放棄中美對話機制這一富有成效的溝通途徑。

    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麥考密克就再次強調,「迄今為止,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都是成功的和具有建設意義的。」(上海證券報 記者 朱周良)


4月2日,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美國總統布希特別代表、財政部長保爾森舉行工作會談。 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 中美17日再開經濟對話保爾森或站「最後一崗」

    專家表示,考慮到當前美國國內政府換屆以及全球經濟整體面臨挑戰的特定背景,本次對話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前三次對話。作為可能是任內最後一次參與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保爾森團隊」來說,尤其希望看到有更多實質性的「遺產」留給未來的新政府。   

    · 王岐山的新使命:大國金融改革的執矛者

    100年前,山西人雷履泰在創建日升昌票號,並對「匯通天下」滿懷渴望之時,還難以想象運作一個大國金融體系運行的複雜與艱難。

    100年後,另一位山西人試圖在中國的金融改革中融入他對大國金融的新思考。他叫王岐山,最新身份是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國家金融工作。   

     □ 前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回顧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

    2006年12月15日,第一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勾畫中美長期經濟關係的這個對話機製得到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和經濟決策者們的肯定。這次規格空前的經濟對話集中了中美兩國的財政、能源、商務、貿易、金融、交通、環保、衛生等領域的高官。連很少參與外訪活動的美聯儲主席也「引人關注」地參加了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2007年5月22日,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移師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次對話集中討論了雙方關心的服務業、能源與環境、經濟平衡增長和創新四個議題。出席對話會的有中國的15位正部長、10位副部長,美方也有10多位內閣部長出席對話會。

    相比首輪對話,這次對話在一些領域取得了實質性成果,包括雙方同意在2012年前將兩國之間的直飛航班增加一倍;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業以及兩國在能源、養老金、失業保險等領域達成協議或備忘錄等。

    2007年12月13日,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北京中信國安第一城圓滿落下帷幕。中美雙方在此次對話中籤署多項合作協議,就在金融服務業、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透明度等8個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了31項共識,並為今後6個月將要開展的工作制定了優先排序。

    本次會議中美達成了一項重要合作協議——中美兩國能源和環境領域的10年合作規劃。另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能源、環保等中美經貿關係中的新議題也被列入此次對話中。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