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馬英九的避嫌之舉說起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4 2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張從興
聯合早報

    也許馬英九本人不願意與毛澤東相提並論,但是在他不讓親人在企業界任高職和毛澤東不允許親人走後門這一點上,兩人是相當一致的。 

  台灣總統馬英九充滿善意的就職演說,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充滿溫情的回應,加上即將隨著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登陸而來的「胡吳會」,海峽兩岸看來距離「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遠了。

  表面看來,確實如此,因為大陸和台灣當局都同意擱置爭議,暫時把兩岸都很頭疼的問題束之高閣。馬英九也說了,他的兩岸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還表示在他的一生內,不大可能看到兩岸統一。換言之,至少在馬英九的第一個四年任期和第二個四年任期(如果他能蟬聯)總共八年的時間內,兩岸是不會為了統一而走上政治談判桌的。

  所以,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大陸仍然是社會主義制度社會,台灣仍然是資本主義制度社會,大陸仍然是共產黨專政,台灣仍然是民主政治。這一個情況基本不會改變。除非發生什麼特大變化,否則大陸不可能再提「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台灣也不大可能重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換言之,兩岸當局都不會在統一后的中國要採取什麼制度這個難題上,面對來自對方的壓力。

  汶川大地震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一時間奔赴前線指揮搶險抗災、解放軍奮不顧身救助災民的畫面,通過台灣各大電視台傳播到了台灣,令多年來對中共和解放軍所知不多的台灣普通老百姓耳目一新,也給台灣當局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譬如,就有台灣網民在電子媒體上撰文,拿大陸當局在汶川大地震的救災表現和台灣當局在九二一大地震、八掌溪事件后的表現比較,批評台灣的民選政府在「以人民為主」的方面,還不如大陸的專制政府。

  可是,大陸人民也從媒體上看到了已是准總統和准第一夫人的馬英九夫婦,在台灣的電視賑災籌款節目里當上接聽電話義工的報道,這也是大陸人民從來沒在他們的領導人身上看過的。所以,在溫家寶上前線指揮搶險救災震撼台灣民眾的同時,馬英九當義工接電話也震撼了大陸民眾。

  這一場兩岸領導人的道德形象之戰,大陸和台灣打了個平手,各得五十分。

  

先行避嫌以免授人以柄

    然而,老百姓最在乎的並不是領導人在天災人禍等非常時期的表現,而是他們在正常時期的表現。在這一點上,馬英九的道德高度,可能會令大陸領導人面對很大的壓力。

  就在馬英九上任的兩天後,台灣媒體傳出消息說,他的妻子周美青已經向所任職的兆豐銀行提出退休申請,大姐馬以南辭去了中國化學製藥公司副總經理一職,妻舅聯華聯合液化石油氣公司董事長周偉奇也申請提前退休。

  據了解,周美青、馬以南和周偉奇都是在馬英九的直接或間接示意下,從待遇優厚的職務上退下來的。為什麼?避瓜田李下之嫌!馬英九素以清廉自許,既然擔任了最高領導人,親人當然不宜繼續在企業界任高職,免得授人以柄,讓政敵或媒體指責馬家政商兩界通吃。

  有人說,馬英九太不近人情了。可是,和他一樣不近人情,甚至比他還要更不近人情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名氣比馬英九大,資格也比他老,就是和馬英九同是湖南湘潭人的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從打江山到坐江山,沒有為個人謀取私利,也沒有為家人、親屬謀取特權,是大陸人民甚至地球人都知道的。舉個例子,1950年5月12日,毛澤東在給他的表兄文南松的信件中寫道:「運昌兄(毛澤東的另一個表兄)的工作,不應由我推薦,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現,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毛澤東的家風還影響到了他的長子毛岸英,他在抗美援朝前回返老家韶山,親戚寫信給他,想討個官做,毛岸英在回信里說:「當皇親國戚升官發財的思想是非常不合時宜的,我們偉大的新中國是靠著勞動創造財富的時代,不是靠升官發財的時代。」

  也許馬英九本人不願意與毛澤東相提並論,但是在他不讓親人在企業界任高職和毛澤東不允許親人走後門這一點上,兩人是相當一致的。這樣的道德高度,會給有不少本事不大,關係夠鐵的親朋戚友在國企、私企里當高級主管的大陸高級領導人很大的壓力,因為大陸老百姓會在馬總統身上看到了毛主席的影子。

·作者是《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助理主任
愛江山,更愛美人

0

主題

16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沙發
melhai 發表於 2008-5-25 13:02 | 只看該作者
ma is a great leader and also is a great person.a great m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