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油價勢不可擋的飆升令一些分析師發布了更為悲觀的價格前景預期。曾經預見到當前漲勢的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指出,全球市場可能最早在今年10月時就會面臨油價的暴漲,屆時油價將從眼下稍高於每桶120美元的水平躍升至150-200美元區間。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Dallas Federal Reserve Bank)能源經濟學家斯蒂芬•布朗(Stephen Brown)說,這股漲勢可能會把油價推至史無前例的高位,甚至超出美國內戰剛結束時的油價水平。他估計,油價保持在每桶150美元的水平上可能會在第一年內吞噬美國約1.8%的經濟產值,並在第二年進一步抵消1.5%。而美國第一季度摺合成年率的經濟增速僅為0.6%。
隨著全球各大產油國不斷傳出令人沮喪的消息,石油市場也變得更易波動。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簡稱:歐佩克)的老牌成員印度尼西亞近日表示,它或許會在明年退出歐佩克,因為它的石油日產量不斷下滑,已經降至20世紀90年代初頂峰時期(日產量170萬桶)的一半以下。印度尼西亞自2004年以來一直是石油凈進口國。
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產量今年或許會增加約1%,低於很多分析師的預期。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今年4月再次調低了對非歐佩克成員國今年石油供應的前景預期,這個由石油消費國提供資金支持的組織把非歐佩克成員國石油日產量的預期下調了85,000桶,至5,05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