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馬塘村落圖
[1] 團橋 [2] 慶豐橋 [3] 遠志亭 [4] 新祠堂 [5] 泉公堂 [6] 君子河
[7] 陳禾塑像 [8] 進士橋 [9] 贍袞堂 [10] 慈蔭堂 [11] 蟹肚臍 [12] 擂鼓牆門
[13] 老街 [14] 水龍會 [15] 百年醫館 [16]陳松齡故居 [17] 老祠堂 [18] 中新屋
[19] 民俗館 [20] 荷池 [21] 戲台 [22] 摸奶弄 [23] 進士堂 [24] 私塾
[25] 聽雨亭 [26]陳露薌故居 [27] 進士飯店
想去走馬塘古村已是好久了,趁這幾天國慶長假,一家三口特意乘車去遊了一番。走馬塘位於寧波市鄞州區的姜山鎮,距市區約30分鐘車程。和許多古村落一樣,走馬塘也保留著許多精美的古建築。不同的是走馬塘這樣一個不大的村子,歷朝歷代曾出過76位進士,任職地方官吏161人,這的確在國內是罕見的,因此走馬塘有「中國進士第一村」的美譽。走馬塘的名稱得來於唐代,兩浙兵馬轄張仁皓騎從往來於此,故被人們稱為富有傳奇色彩的走馬塘。
走馬塘,又稱先生塘。始建於北宋端拱年間(公元988年),當時江蘇長州進士陳矜任明州(今寧波)知府,死後葬於寧波南郊茅山。其子陳軒為父守墓,帶著家眷定居走馬塘,至今已一千餘年傳38代。
走進鐫刻著「中國第一進士村」的高大牌坊,進去不遠就是一座石橋,名曰「紫來橋」,象徵紫氣東來之意,在村民的指引下,於是從橋右邊臨河的路先走。路旁邊有一塊空地,堆放著許多石板和一些石構件,估計是從別處收集來準備做修繕之用。不遠處的一排古屋前有一狹長的荷塘,塘內種滿了荷花。雖已是天高雲淡的中秋,眼前只落得一些枯枝敗葉,但可以想象夏天時大朵大朵荷花盛開的美景。荷花為水中君子,我想古人種荷花並不是純粹為了賞荷品藕,更多的是為了告誡村裡眾多入仕的弟子,一定要為官清廉,在官場這個大水塘里出淤泥而不染。說也奇怪,自宋至清,陳氏家族先後多次出現父子同榜、兄弟同榜、叔侄同榜、甚至祖孫三代同榜,以及許多出任為官的人,卻未出現一個品行不端操守有虧的貪官,這一直令後人稱道不已。
很是羨慕住在荷池前的那些居民們,推門而出就是一池亭亭的荷葉。夏天能在池旁的條石上納涼賞荷;聽水面蛙聲陣陣,看花間流螢飛舞。即使到了秋天,也可躺在木樓的床上,或靜坐小窗桌前,聽雨打殘荷的天籟之聲。此情此景,一定曾引得那些秉燭夜讀的才子們詩興大發,還使得那些為官在外的進士們,每每聽到此聲看到此花就會如前賢季鷹的純鱸之思一般夢回故土了。
古村做官的多,自然房子也有了一定的特色。「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白牆灰瓦的房子除了飛檐翹角之外,最大的特色是一道道高聳的馬頭牆,和牆上一扇扇精美絕倫的石窗了。古村有許多四、五層的馬頭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馬頭牆的層數可絕對不是想造幾層就幾層的。它是富戶官宅威勢的象徵,層數越多,代表的職位就越高;當然它的主要功能還是為了做隔火牆之用的。走在古村裡,你總會留戀在牆上那一扇扇石窗前。為了通風也為了美觀,石窗一般用紅石板精心鑿成。內容無非是簡單抽象的祥雲仙人、梅蘭竹菊等寓意吉祥的圖案。但畢竟是堅硬易碎的石板,做得如此精美確實很了不起了。高大的圍牆,深深的庭院,門框上精美的石雕和斑駁的硃色大門,依然顯示著昔日主人的輝煌。古村民風淳樸,無論是問路還是探古,村人都會微笑著娓娓道來。給你介紹哪個景點最好,給你講解古屋的來歷以及主人曾經顯赫的歷史。如正恰趕上屋主吃飯看你還餓著肚子,他們就會熱情地拉你吃飯。那情景就象回到了久別的故鄉,感覺非常的親切。
高大的馬頭牆下,是一條條狹長幽暗鋪著青石板的小弄。踏在青苔叢生的石板路上,總會遙想起那些進士們也一定走過這些弄堂。仔細看,石板上是否還留著他們的腳印?仔細聽,小小的空間里是否還迴響著他們的讀書聲呢?
馬塘村中有圓形池塘,村四周由河流包圍著,構成「天圓地方」的村莊格局;舊時,村子有一座晝放夜撤的木弔橋,白天可以供村民進出村子,夜晚可以防賊盜竊。古代的江南水鄉最方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了。因此,古村臨河的大戶人家都有一個不小的埠頭,用條石砌成可拾階而上進入屋內。有些人家的埠頭旁的牆體上有好多用來拴船纜的鐵環或石孔,可見當時在漿聲燈影里船來人往熱鬧的程度了。
村子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樹,枝柯橫斜樹皮龜裂,斜斜地伸向水面。古樹被地方用青石欄杆圍了起來,為了不使樹的自重而倒在河裡,還用一根長長的條石打入河裡,一頭牢牢地支撐著樹身,這樣就確保了古樹的安危了。古樹見證著走馬塘千年文化的累積,難怪它久經滄桑而生意盎然。文化的氣息熏染,是可以煥發生命的,對一棵樹也是如此。古樹下側有一個埠頭,寬大的埠頭上鋪著大大的石板,象個平台又是個不錯的小碼頭。埠頭上有一老者,正坐在竹椅上悠然地釣著魚,身邊的塑料桶里有十幾條小鯽魚和白條等。古村、古樹、老人,還有一汪靜靜的河水,構成了鄉村一副最為田園的風景。
走出村尾,眼前是廣袤的田野,青青的稻禾正吐著稻穗。幾隻黃牛在安靜地吃著青草。田野里少了鼓噪的蛙鳴,幾隻白鷺翩翩飛來優雅地落在田埂上,或曲腿獨立,或啄食著什麼。微風夾帶著田野的清新拂面而來,令人無比的愜意。在離喧囂繁忙的城市不遠,有這樣一塊安然悠閑的靜土,不知是古村的幸運?還是我們自己的幸運了?
走馬塘以前在當地人眼裡,不過是個古舊的村子,除了祖上曾出現過許多進士,再有幾幢老屋之外,好象與其他鄞南大地上的村子沒有什麼區別。人們每天日出日落在田地里收穫著自己的快樂,一代代地繁衍生活著。直到前幾年,市裡幾位熱心文保事業的退休老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豐富的文保知識,用一張張精美的照片和一篇篇形象生動的文章,詳細地向人們介紹了走馬塘的歷史和沉澱其中厚重的文化底蘊。於是,走馬塘就象一顆遺落在塵埃中的明珠,被人重新拾起擦亮后,又發出了璀璨的光芒。
[ 本帖最後由 chujiakang 於 2008-4-29 09:3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