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盛傳:公務員將大幅降薪,強權部門影響最大 (圖)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4-25 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南方周末
     
   
    低調方案
   
   
   
    這個春天,上海十餘萬公務員正經歷著一場力度空前的收入調整「風暴」。從3月開始,他們面對著一份新的工資條。「大幅降薪」的傳聞,已經在公務員圈內,持續數日而未絕。
   
    風暴肇始於一份名為《上海市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的實施方案》(下文簡稱規範方案)的文件,由上海市紀委、組織部、監察委、財政局、人事局、審計局六部門聯合頒布。
   
    文件早於2007年9月成文,上海人事系統一官員稱,本為貫徹2006年中紀委《關於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問題的通知》精神,之所以推遲至今年初實施,他相信,部分因為受社保案影響,上海市區人事變更頻繁所致。
   
    規範方案的矛頭直指公務員津貼補貼名目繁多、發放秩序混亂的現狀,力爭用三年時間,逐步消除地區和部門之間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終促成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與單位佔有的國有資產和行政權力徹底脫鉤。
   
    1月17日,1000份文件正式下發,規範範圍囊括市、區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湧進公務員隊伍 CFP/圖
   
    一周后,上海召開新一屆人代會,清理風暴始為外界所知。
   
    上海市人事局一官員對南方周末記者稱,規範方案隸屬公務員內部事務,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披露的範疇。
   
    此前,一則關於上海海關係統降薪45%的爆炸性新聞,曾引發社會輿論的爭議,這使得此次規範的主導者更堅信低調行事的必要性。迄今,未見規範方案對公眾披露。
   
    幾乎同時,一份名為《上海市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宣傳提綱》也同步下發,並「要求引導大家正確看待個人利益得失」。「各單位被要求嚴格按照提綱解釋說明,不得隨意發揮。」上海一位區縣人事官員回憶說。
   
    整個1月和2月,最繁忙的是各單位的人事官員,他們要核定本單位公務員名冊,以及2007年津貼補貼的發放名目和數額,以及依照規範方案作出新的2008年的發放名冊和數額,統一報主管部門批准。「這是一個難題,報高了擔心被重點削峰填谷,報低了擔心一旦被認定無轉圜餘地。」上海市一市直機關領導稱。
   
    此間部分單位的上報方案出現打回修改的狀況。並有部分市直單位暫緩了2007年的年終獎金以及2008年前兩月的補貼發放,以接續即將到來的改革。
   
    3月5日,所有的規範工作全部就緒。
   
   
   
    規範還是降薪?
   
   
   
    對於慣性看漲的公務員來說,這一次可謂是大跌眼鏡。
   
    青浦區一位科級幹部最終發現,自己的收入將縮水20%多,以往他可以輕鬆拿到12萬左右的年薪。松江區一同級幹部的降薪幅度大致相當。
   
    上海一公務員論壇上,超過1000條網友跟帖留言,遭遇「降薪」寒流,幅度不一。
   
    根據方案,此次規範旨在有效遏制津貼補貼發放混亂的現象,實行統一的補貼項目,將公務員津貼補貼統一歸併為工作津貼和生活補貼兩大類。一律取消各部門自身設立的其他名目的津貼補貼。
   
    上海一廳級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993年公務員薪資制度改革時,為使收入分配適應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國家層面提出建立「地區津貼制度」,各地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財力狀況制定自身的「津補貼」。
   
    但國家未出台統一政策。在此背景下,地方公務員的津貼補貼名目逐漸失序,甚至婚喪嫁娶也在其列。
   
    復旦大學博士孫琳曾專門研究過中國的公務員薪酬問題,據其不完全統計,各地擅自發放的名目達到三百多項。
   
    來源:南方周末
     不規範背後是部門利益膨脹失控的現實,孫琳說,各部門競相利用手中的權力取得財政預算外資金,一是各種各樣的行政收費項目,主要集中在公安、建設、工商、房管、教育等所謂「肥差」部門;二是下屬實體上繳收益,它們在其主管部門的「勢力範圍」中享受著優先甚至壟斷所得的暴利,以上交管理費、承包金及年終機關福利的形式匯入部門利益,成為公務員隱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此次規範嚴厲要求,對各項政府非稅收入,一律上繳財政專戶,由財政部門統籌安排。津貼補貼的發放也一律通過財政集中支付平台,以銀行卡形式進行,禁止任何名目的現金、實物以及有價證券。
   
    這意味著大量受益於此的公務員遭受減薪陣痛,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獲悉,此番規範,上海市直機關中以公安、稅務、財政等強權部門受衝擊最大,至區縣一級,則減薪範圍更廣,幅度尤甚。
   
    至今,尚無權威資料匯總此次規範導致的各部門公務員收入具體升降情況,但此間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曾有記者以下降45%比例的說法求證,發言人稱,有升有降,屬於正常的規範範圍。
   
    民主黨派機關等清水衙門,此番成為受益者,上海一民主黨派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該黨派機關人員改革后將獲得30%左右的收入增長。「這是歷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調升。」
   
   
   
    抹平行業差、職級差
   
   
   
    試圖抹平公務員系統內的巨大收入差距,亦是規範方案的另一目的。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黃澤民曾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專門提出縮小公務員收入行業差與地區差的建議,他總結上海的公務員差距現狀為,市裡比區里低,區里比鄉鎮低,鄉鎮又比街道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越往基層單位,越承擔具體的招商引資和創稅職能,由此帶來不菲的超額績效獎勵。在部分區縣,初級幹部單此一項可增收五萬甚至更多。
   
    早在四年前,上海市亦曾出台名為《加強市級機關工資外收入分配管理的意見》,對工資外的補貼和津貼收入要求與公務員德、能、勤、績的考核情況緊密結合,真正發揮有效激勵作用。
   
    當時親歷改革的一位機關幹部對記者回憶,彼時市裡實行總量調控,但還是給各區縣充足自主權,這使得區縣之間收入差距並沒有得到有效彌合。
   
    而四年後的今天,改革正強力向縱深發展,上海市社科院權衡研究員親歷兩次改革,評價今次的規範是「動了真格」。
   
    與既往改革多政策強調不同,今次規範以具體的量化措施杜絕改革被扭曲或分解的可能,隨規範方案下發的有一份秘不外傳的表格。知情者稱,正是按照公務員的職級、供職年限,對改革后的工作津貼和生活補貼,一一指定精確到個位數的標準。南方周末記者獲悉,工作補貼每人每月最高2070元,最低1010元,生活補貼每人每月最高4430元,最低1980元,其間劃分數十檔次。
   
    依照規範精神,全市所有公務員將統一以此為標準,按圖索驥即可。
   
    為了避免削峰填谷有可能帶來的震蕩,規範方案保留了一名為改革性補貼的名目,作為工作津貼和生活補貼的補充,並允許各區縣之間存有一定的差距。
   
    南方周末記者獲悉的數字顯示,比如浦東,改革性補貼基數定為23000元每人每1年,而松江區則為17000元左右,二者差距已驟然縮小至6000元上下。
   
    此外,規範公務員津補貼差距的另一體現是,同一部門內,不同層級之間的差距也受量化約束,方案硬性要求,工作津貼和生活補貼之和,正局級與科辦員高低比例為2.5∶1。
   
    這導致的直接後果是,越是層級高的領導可能承受的損失越大,上海某區的區領導,年收入據說下降7萬元。「領導帶頭減薪,使得下屬也無話可說。」上述青浦區科級幹部無奈表示,但他仍心存微詞,「領導通常有巨額的職務消費,津貼補貼的降低,其實對生活無明顯影響,而大量的科辦員則牽一髮動全身。」他說。
   
    已有公務員在網路間呼號,自己已經貸款買房,上海房價高企,調整后的收入將難以支付貸款。
   
   
   
    以領導問責確保實施
   
   
   
    引人關注的是,今次規範方案對違規者還施出了重罰舉措,規定在規範期間,以任何借口、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違規發放津貼補貼的,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一律先行免職,再按照黨紀法規追究責任。這也是承繼中央規範津貼補貼工作的嚴肅精神。 「過去往往犯了錯,檢討一番也就能過關。」接受南方周末採訪的一位機關幹部說,「類似一票否決的嚴苛懲罰,以往少見。」
   
    據悉,在方案實施前的2007年年底,上海就曾有兩個區,在未經報批的情況下擅自違規發放節日補貼,后被檢舉事發,其主管領導遭到嚴肅批評,違規發放的補貼,亦被要求追回。
   
    未經官方確認的信息是,隨後,上海市審計部門曾對部分區縣進行核查,發現違規私自發放津貼補貼的問題並非局部,最終痛下決心,出此狠招。
   
    但即便如此,依舊有上海公務員對規範前景表示擔憂,「相應的公務員人事編製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政府公共財政制度,若不相應作出調整,公務員津貼補貼規範難免呈單兵突進狀態,難免回潮。」
   
    改革阻力或將日益強烈,有公務員直言,在上海,公務員隊伍日益精英化,現有收入相比一些壟斷國企、外企並無競爭優勢,且升遷機會與薪資上升空間均有限,「所謂權力尋租,只是極少數不法官員的專利」。
   
    這並不意外,公務員收入的每次調整和改革,無不引起內外爭議,關鍵在於科學的薪酬體系尚未確立。
   
    復旦大學孫琳博士建言,合理的公務員薪酬體系應兼顧對應於基本崗位職責的固定薪酬,以及結合績效考核結果的動態薪酬。同時,根據「外部平等」的原則,引進獨立的專職評估機構,按照當年通貨膨脹情況以及參照企業相應職位的薪酬水平進行動態調整,從而實現政府部門勞動力價格與市場價格的接軌。
   
    而這些,顯然不能靠鐵腕清理的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完成。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