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關於民主價值的再思考

[複製鏈接]

20

主題

137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latine 發表於 2008-4-24 0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同意文中的觀點。美國人特別缺乏歷史觀,沒有歷史的沉澱。但還是轉一下,讓大家討論,特別想警示一下叫囂民主而又不知民主為何物的網友!!!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冷戰結束以來,各國政治的如何發展,頗受世人關注。而自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集團瓦解之後,美國就有人撰文表示,冷戰以蘇聯瓦解的告終表明,自由民主主義已經在全世界取得勝利,而人類政治發展的終結就是自由民主主義。這也就是所謂著名的歷史終結論。但到十多年之後今天,國際社會的一些發展,卻在美國產生了對民主普遍價值的質疑。日前,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發表文章,表述了這種質疑。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文章的題目是:民主是人類的自然狀態嗎?該文首先立論表示,不能把民主制度都看作是西方的,但歷史證明文化決定了那些國家適宜民主制度;而只有那些具有啟蒙文化傳統的國家,才能實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所以,西方民主制度並非人類的自然狀態。這也就是說,西方民主制度並不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該文作者表白說,他曾試圖解答一個美國政治的老問題:那就是美國更像傑斐遜,還是更像其競爭對手漢密爾頓所預言的國家?傑斐遜認為,自由是人類天生的願望,受過足夠教育和具有良好德行的普通人能夠明智地自我管理,獨裁者和暴君終將被推翻。漢密爾頓則認為,傑斐遜是異想天開,因為人性本身排斥自我治理所必需的智慧。而作者在十多年前曾認為,美國和世界反映了兩人的觀點,他們的論戰沒有決出勝負。但到今天,作者認為顯然是漢密爾頓佔了上風。

對於這個結論,作者表示,一九九二年冷戰結束時,人們有可能相信,傑斐遜的預言總有一天可能實現,自由和民主也許終將傳遍世界的各個角落。作者隨後問道,但十六年過去了,我們今天還能相信這一點嗎?對此,他回答說,我想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至少已經略微傾向於漢密爾頓的悲觀論點;因為我們對傑斐遜式的民主,最終能夠在非洲和中東的實現,已經產生了懷疑。作者坦承,伊拉克戰爭的失敗,讓人們對民主的普遍性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作者還引述一位美國作家的表白。這位作家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表示:回顧過去,我曾堅信所有渴望自由的人一旦獲得自由,就將會很好地利用自由;但是,我錯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可以決定民主的適宜性?作者的回答是:是文化決定了哪個國家適宜民主;而歷史證明,只有啟蒙文化,才能確定民主制度的產生、生存和發展。

作者隨後表示,觀看十九世紀的世界地圖,那些參與和受到啟蒙文化運動影響的國家,如英格蘭、法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希臘、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美國、加拿大等,今天都是民主國家。而今天世界上能夠正常運轉民主制度的國家,又不屬於受啟蒙文化運動影響的國家,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所以,作者做出結論說,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只有那些文化歷史中包含有啟蒙觀點或類似觀點的人民,才會渴望乃至維繫民主制度;而啟蒙文化運動則是一個奇迹,不應該認為它理所當然就會在所有國家發生,或者會對所有國家發生影響。應該指出的是,這種認為民主並不具有普遍意義的觀點,當前在美國還算不上主流。不過,它代表了一些美國人對過去十多年國際社會發展的一些再思考。


http://www.rfi.fr/actucn/articles/100/article_7055.asp


希望各位網友對此次民主愛國運動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